㈠ 電影 二戰普魯士小孩子
我知道啊,是 《美麗人生》
㈡ 這是一部關於英法七年戰爭的電影,主角是普魯士的弗里德里希大帝,請問有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名嗎謝謝~
前三幅和最後一幅出自影片《亂世兒女》。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威廉·薩克雷
主演:瑞安·奧尼爾/馬里莎·貝倫森/帕特里克·馬基/哈迪·克魯格/史蒂文·伯克夫/更多...
類型:劇情/愛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英國
語言:英語 / 德語 / 法語
上映日期:1975-12-18
片長:184 分鍾
又名: 巴里林登
㈢ 高分求《百萬大逃亡》影評
《百萬大逃亡》
德國這幾年好像出了好多關於二戰的電影,或者說關於二戰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沒停過。正合我的胃口,二話不說就load了下來看了。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發現,我從來沒有看過一部從德國人民的角度出發拍的電影。以前看的都是從受壓迫的猶太人或者其他深受納粹逼害的地方的人民的角度出發的影片,原來我們都忽略了德國人民,他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或者說最大的受害者,因為是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同胞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災難。其實德國人民也很明白他們在做著什麼,盡管希特勒的廣播每天不停,但他們都不敢說出皇帝的新裝是騙子說的謊言。Fredric在裡面充分表現出了德國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悲哀。他們是熱血青年,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對自己的國家充滿期待,但他們不願意去接受他們的國家是一個殘忍的失敗的劊子手的事實,那是迷失的一慧搜代。我不知道裡面對蘇軍的描寫是不是有不實之處,有故意扭曲之嫌,但我認為裡面對蘇聯磨薯紅軍的描寫也不過分,我絕對相信蘇軍在當時干過不少醜陋的勾當。但不管怎樣,蘇軍是盟軍的中堅力量,二站的結束、盟軍的勝利最大的功勞應歸於蘇聯紅軍。我一直說,每一次看二站題材的電影都讓我對二戰有更新的了解,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我很希望可以完全地全方位地去認識二戰,但這個看來要長時間的積累。
此類題材拍成電影倒是第一次看到。二戰接近尾聲,蘇聯紅軍大舉進攻東普魯士。為躲避戰禍而遷徙的人們,經瞎碧者歷了種種苦難最終到達目的地。本片有著一種對戰爭的控訴情緒,畢竟老百姓在戰爭中是最弱的。
㈣ 有一部電影說二戰時後期,在東普魯士的一個女人帶領大家逃離蘇聯軍隊的事
中文片名:百萬大逃亡/大遷徙/大遷移
★年代:2007-03-02
★國家地區:德國
★類別:戰爭/劇情
1944年夏天,蓮娜馮瑪倫伯格伯爵夫人回到東普魯士的祖宅,打算與病危的父親談和,父親對於她八年前的不告而別仍耿耿於懷。 隨著離民潮湧現與前線戰事吃緊,雖然蓮娜刻意忽視迫近的厄運,但一名在她宅邸工作的法國戰犯-法蘭西斯波威卻時刻提醒她災難即將到來的事實。到了1945年1月,即使希特勒下達死亡追殺令,也阻擋不了東普士人民的大批奔逃。蓮娜之父不願離開世居祖業與貴族世界,堅持留下。兼負家族重任的蓮娜,獨自帶領家族成員走上不確定的旅程………
㈤ 哪部俄國的戰爭片最震撼 - 知乎
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重的戰爭之一。在這一背景下,蘇聯電影工業創作了眾多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電影,其中不乏震撼人心的作品。以下,我們精選了12部蘇聯/俄羅斯戰爭片,帶你領略那段歷史的悲壯與英勇。
1.《列寧格勒戰役》(1965年):影片以列寧格勒保衛戰為背景,展現蘇聯軍民在極端困難條件下與德軍殊死搏鬥的場景,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偉大。
2.《士兵》(1972年):通過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展現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深刻探討了戰爭與人的關系。
3.《夜班》(1986年):影片講述了蘇聯士兵在東普魯士的艱難征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任務的故事。
4.《虎口脫險》(1977年):一部喜劇戰爭片,以蘇聯紅軍與德軍間的小規模沖突為背景,展現幽默與智慧在戰爭中的獨特價值。
5.《黑鷹》(1987年):影片通過描述蘇聯飛行員在極端條件下執行任務的故事,展現了蘇聯軍民的勇氣與犧牲精神。
6.《風暴的邊緣》(1989年):影片以蘇聯在東歐的軍事行動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隊的英勇與堅韌。
7.《鐵血衛國》(1972年):以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民為保衛祖國而付出的巨大犧牲。
8.《雪國列車》(1988年):影片以蘇聯軍隊在北極地區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士兵們的勇氣與毅力。
9.《紅場上的士兵》(1984年):影片以蘇聯紅軍在紅場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一群士兵在逆境中為國而戰的感人故事。
10.《鐵流》(1949年):作為蘇聯電影工業的開山之作,影片以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中的英勇表現為主線,展現了一代英雄的風采。
1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69年):影片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深入描繪了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英勇與犧牲。
12.《勝利的曙光》(1970年):影片以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中的勝利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堅韌與智慧。
這些電影不僅展現了蘇聯/俄羅斯軍隊在衛國戰爭中的英勇與犧牲,也揭示了人性在戰爭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對勇氣、犧牲與和平的深深呼喚。在觀看這些影片時,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更能體會到那些為國家、為和平而戰的英雄們的偉大。
㈥ 求德國古代戰爭電影,二戰之前的,最好是普魯士時期的,或者俾斯麥統一德國的,一戰的也行,紅男爵看過了
有一部電影《十字軍》,不過比較老,五六十年代的
2000後的電影《日耳曼英雄》則講述日耳曼兄弟反抗羅馬帝國的侵略的
《職業武器》又譯作《武器的懺悔》,關於神聖羅馬帝國里一個小國將領面對火槍技術的沖擊
普法戰爭題材的電影有《Heart of a Nation》、《Mademoiselle Fifi》、《Champ d'honneur》在國內都很難見到
《1809 Andreas Hofer - Die Freiheit des Adlers》是關於拿破崙戰爭時期普魯士人民起來反抗法國的電影,國內同樣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