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狙擊手》3天1億票房,拍攝成本都賺不回來,為何會這樣
網傳《狙擊手》的投資成本是四億,按照電影常見的分成比例來算的話,《狙擊手》最起碼也要12億才能回本。
電影各項分析
電影票成本:過年期間電影票價格直線上漲,4,5線城市的電影票價格直接逼近100,一家三口,就電影票就需要300塊,加上爆米花 飲料,看一場電影成本就需要350,這個成本就直接勸退很多潛在看電影的人了
影院排片:目前最火的電影 長津湖-水門橋,電影時長將近3個小時,正常電影才90分鍾,直接壓縮了其他電影排片,導致其他電影票房慘淡。
第四,恰逢冬奧會。但我覺得,2月4日隨著老謀子導演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巨大成功,《狙擊手》口碑逆襲,截至今天,票房已到2億多,後面隨著加大宣傳、排片,由於張藝謀將冬奧會開幕式辦得很成功,將會帶動大家觀看《狙擊手》,之後的票房應該會有所上升。
只要《長津湖之水門橋》不翻車,這部《狙擊手》的排片就不可能太高。這很現實,撞型了,院線肯定要有取捨。總不能大過年的一進電影院都是戰爭片吧!這可能就是它票房不是太好的一個原因。三天一億多票房,被說成慘淡,這也就是老謀子了。
這要換做是一個小導演,估計就要開香檳了。起點不同,追求也就不同了。張藝謀想要的肯定不是回本,但當下的情況的確不怎麼好,不過……未來也不好說。很有可能這部電影下映之後,會在某個時間點重新上架呢?那個時候不就賺了嗎?好的電影是不會被埋沒的。
『貳』 電影數據分析案例
電影數據分析案例主要探討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電影類型的變化趨勢:
電影類型與利潤的關系:
影視公司對比:
改編電影與原創電影的差異:
電影時長對票房和評分的影響:
電影關鍵字分析:
『叄』 數據分析國產電影近五年票房Top100
本文針對近五年(2013-2017年)國產電影的票房排行與豆瓣評分進行分析。選取前100名電影進行數據整理。
國產電影的評定標准為7分以上。整體來看,國產電影的票房佔比量在逐年上升後逐漸下滑,而好片數量和好片率保持相對穩定。對比之下,外國電影佔比量和好片數量、好片率都呈現上升趨勢。
近五年內,國產電影年均58.8部,佔比量最高點出現在2015年,為64部。好片數量和好片率在2016年達到最低點,分別為8部和18.08%。外國電影年均41.2部,佔比量最低點為2015年的36部,好片數量和好片率則持續上升,2017年達到59.2%。
國產電影與外國電影的差距明顯,國產電影在票房佔比量上占據主導地位,但好片率相對滯後,難以與外國電影相匹敵。這反映出國產電影在創作質量和觀眾口碑上仍有提升空間。
在國產電影票房貢獻較高的情況下,製作方未能提供與其價值相匹配的作品,導致觀眾滿意度不高。然而,觀眾的觀影需求並不局限於國產電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觀看外國優質影視作品。這不僅促進了外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也對國內影視產業提出了挑戰。
面對觀眾對優質作品的追求,國產電影製作方應注重提升作品的質量,以滿足觀眾期待。盡管市場上存在大量不合格的電影,但製作方可以通過改進創作理念、提高製作水平等方式,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最終,高質量的國產電影不僅能夠贏得觀眾的青睞,也能夠促進整個影視產業的發展。
『肆』 大數據預測——高口碑低票房的雄獅少年,最終票房如何
國產動畫片《雄獅少年》上映後,因其主角採用了「眯眯眼」的造型而遭受大眾輿論討伐。電影上映日期為12月17日,與零食品牌「三隻松鼠」產品宣傳海報中出現的「眯眯眼」妝容引起較大爭議。隨著三隻松鼠事件的熱度上升,《雄獅少年》再次陷入爭議,導致部分觀眾拒絕觀影。《雄獅少年》豆瓣評分高達8.3,但票房僅為1.5億,同期上映的《誤殺2》豆瓣評分僅5.9,票房卻高達7.54億,遠超《雄獅少年》。因此,《雄獅少年》最終被認定為高口碑低票房的影片。
本文通過對《雄獅少年》的票房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運用線性回歸模型預測其最終票房。模型考慮了電影評分、平均票價、上映檔期、電影類型、上映總場次、首周平均日票房和場均觀影人次等指標。經過數據爬取與模型訓練,最終預測《雄獅少年》的票房約為4.24億。這一預測結果與電影上映前的預期有較大差距,反映了《雄獅少年》在市場表現上的局限性。
《雄獅少年》的上映引起了觀眾的兩極化態度。支持者認為這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畫面精美,具有典型的三幕式結構。然而,反對者對電影中主角採用的「眯眯眼」造型表示不滿,認為這一造型被美化為普通中國人形象,是對種族的不尊重。此外,有人認為電影中存在劇情邏輯不自洽和存在致命BUG等問題。最終,《雄獅少年》的票房結果與預期相差較大,反映了影片在市場上的表現與預期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