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值得看的韓國犯罪電影
最值得看的韓國犯罪電影《殺人回憶》。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豆瓣評分8.7分,一個沒有找到兇手的故事,卻拍得懸疑跌宕且富有深意,不單只是殺人案,還有現實的絕望。一部讓人窒息卻欲罷不能的作品,喜歡所有演員的表演,韓國電影的顛峰之作。
電影簡介:1986年,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熱得發昏的夏天,在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小鎮警察朴探員(宋康昊飾)和漢城來的蘇探員(金相慶飾)接手案件,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奸過。線索的嚴重缺乏讓毫無經驗的朴探員和搭檔曹探員(金羅河飾)只憑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斷,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而蘇探員客觀冷靜,據理分析,幾次排除嫌疑,警察內部為了證明與推翻矛盾不斷,然而無辜女子還是接二連三被殘忍殺害,他們只好達成共識一起合作。此時,一個極其符合作案特徵的小青年(朴海日飾)成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經綳緊地鎖定住他,同時DNA檢測報告也被送往美國,然而案件並未在此處停止。
電影點評
其實這類電影無疑是在挖掘脊春檔人性之光,喚醒民眾的良知。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殺人回憶,這是奉俊昊的成名之作,豆瓣評分高達8.7分。其實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都說這是韓國最好的懸疑犯罪紀錄片,可是有很多人有著不同的觀點。不過大眾對於這部片子還是有很高的評價,其斬獲了國內外諸多個大獎。在一個愜意的下午,美麗的夕陽灑在了樸素的村莊上。
小男孩在田野上玩耍,夕陽把他的影子染成了金黃色,大片金黃的麥田在隨風飄動,湛藍的天空上飄著大朵大朵的白雲。這么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卻發生了一件兇殺案。這部片子的男主角是一位警察,這個人非常的莽撞,也容易激動。辦案的手法比較拙劣,但是他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甚至迷信。第二個主角是從漢城專門來調查此案件的警察,這個人比較聰明。
辦案手法比較豐富。整個劇情就是根據兩個人在不斷探案案子中展森攔開的,他們走了很多彎路,也抓錯了很多人。整個過程使人啼笑皆非,但是因為一直沒有抓到兇手,所以兇手一櫻亂直逍遙法外,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最終他們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孤僻柔弱的男人身上,整部電影非常的平淡,但是在平淡中總是給人一種壓抑感!
『貳』 韓國電影捉迷藏(韓國犯罪片亞洲第一)
有很多東西,我們在生活中絕對不願得見,但一旦其出現在電影藝術中,便會以其驚人的美感,攫取我們的心,比如犯罪。近年來,國產影片中,出現《白日焰火》《全民目擊》《烈日灼心》等優質犯罪電影,但在亞洲地區,犯罪電影正逐漸形成成熟類型片體系的,還是韓國。下面這幾部韓國犯罪片,便是證明。
1986年,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熱得發昏的夏天,在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小鎮警察朴探員(宋康昊 飾)和漢城來的蘇探員(金相慶 飾)接手案件,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奸過。線索的嚴重缺乏讓毫無經驗的朴探員和搭檔曹探員(金羅河 飾)只憑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斷,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蘇探員客觀冷靜,據理分析,幾次排除嫌疑,警察內部為了證明與推翻,矛盾不斷,然而無辜女子還是接二連三被殘忍殺害,他們只好達成共識一起合作。此時,一個極其符合作案特徵的小青年(朴海日 飾)成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經綳緊地鎖定住他,同時DNA檢測報告也被送往美國,然而案件並未在此處停止。
這部《殺人回憶》在韓國影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號稱是韓國最完美的電影,它不僅成就了導演奉俊昊,也成就了演員宋康昊。影片情節撲朔迷離,卻又隨處可拾令人心驚的精確細節。片中的連環殺手神秘莫測,同真實事件中的殺手一起,可在觀眾心中留下永恆的心結。而宋康昊在影片結尾被特寫的眼神,似乎充滿尖銳的真相,然而最終溢出的,仍然只是茫茫疑問。
據說,影片公映時,殺手本人可能正坐在影院中,觀看自己的故事,而就在最近,據韓國媒體報道,真凶身份也已經曝光。
深夜的首爾街頭,計程車上頻頻被插上寫有電話的應召女郎的卡片。前刑警忠浩(金允石 飾)手下就有著一批應召女郎,表面粗暴野蠻的他,對姐妹們貌似毫不講理。最近忠浩手下的姐妹頻頻發生失蹤事件,他認為是有人故意把她們拐賣。暴跳如雷的他猛翻登記簿尋找蛛絲馬跡,最後確定了一個嫌疑電話,尾數為4885。正好這個電話這時呼入需要應召女郎。忠浩讓美珍(徐英姬 飾)前去。 正在家裡發燒卧床的美珍想拒絕,無奈拗不過忠浩,留下七歲女兒在家後還是出門了。忠浩讓她記住對方的地址並且用簡訊告訴他,叮囑她別搞砸。忠浩亦同時尾隨而去,想揪出這個拐賣販子。美珍跟著4885池英民(河正宇 飾)進入房間時發覺一切已經太遲,在這個毫無信號的地方,池英民要將她殘忍殺害……
失去美珍聯系的忠浩開始四處尋找,偶遇到池英民後憑借他身上的血跡斷定他是兇手,經過追逐後把他帶到警察局。然而警察的冷漠無能以及池英民驚人的冷靜,讓案件無法偵破。池英民說美珍可能也活著,而忠浩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美珍的希望,拚命追擊。
比起《追擊者》,我更喜歡此片的另一片名:《夜晚的熱度》。在充滿血的熱度的夜晚,河正宇奉獻了自己的變態殺人秀。這可能是韓國犯罪片中,最令人揪心的一部,因為它黑色到底,沒有善必須勝利的價值觀——那把被舉起的榔頭,在它不應落下的時候落下了,在它應該落下的時候卻沒有落下。世界各地,針對妓女實施的連環殺人案其實不少,但真正敢在電影中呈現出其殘酷的,羅宏鎮這部處女作算是比較傑出的一部。
道貌岸然的水源警局警官高建洙(李善均 飾)正處在人生的危急關頭,他的母親不久前剛剛去世,警局方面因為和同事涉嫌受賄而被檢察官調查,回家奔喪的路上速度過快又不慎撞死了人。高左右奔突,疲於奔命,最後以瞞天過海的方式逃過一劫。好不容易渡過危機的高和同事受命追查一個通緝犯,結果卻發現對方正是自己撞到的人。雪上加霜的是,偏偏有人目擊了車禍過程,並且匿名舉報。之後不久,神秘之人(趙鎮雄 飾)打來電話,直接道出高建洙撞到通緝犯的隱情。
對方擁有和高警官同樣體面的身份,而他反復糾纏這個驚弓之鳥背後又有怎樣不可告人的目的?
韓國警察在韓國犯罪片中,一般都扮演弱智和話嘮角色(有時話嘮到我都想問編劇累不累,寫那麼多口水話),但在這部影片中,警察們的智商終於爆表。尤其是主角在停屍房利用氣球、提線、棺材等物品進行藏屍換屍時,我只想說,這一定是一位愛讀推理小說的警官,只要有這一場戲,我便覺得這部電影已經足夠,但這僅僅只是開頭而已。
這么多年來,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崔向久(鄭在泳 飾)久久無法釋懷。那是17年前,社會上發生了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女子連環兇殺案,而崔向久則是負責此案的警探。狡猾的兇手巧妙地躲過了正義的天羅地網,當15年訴訟有效期到來的那一天,當兇手徹底逃脫法律制裁的那一天,受害者的家屬以死發出了對無能警察以及殘暴兇手的控訴。
讀過東野圭吾《惡意》一書的人都知道,裡面的情節逆轉有多精彩,這部《我是殺人犯》擁有類似的驚天逆轉。我是殺人犯。不,你不是殺人犯。那麼,我是誰?編劇在布局上可謂煞費苦心,給出了一個大多數觀眾都無法預料的真相與結局。當然,對一般不愛犯罪片的女性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同樣提供了福利,那就是朴施厚的身材。
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白成洙(孫賢周 飾)與妻子閩祉(全美善 飾)以及一雙兒女戶三和秀雅住在一幢高級公寓中,衣食無憂,幸福安逸。這一天,他意外收到一通電話,對方稱成洙的哥哥成則失蹤數月,下落不明。成則自高中後離家出走,期間履歷中留下不光彩的記錄。心中懷有隱秘的成洙來到哥哥所在的公寓,發現其房內有許多別人衣物,並且周圍住戶都對成則談之色變,而各家門口也都標記了意義不明的記號。未過多久,一名頭戴摩托盔的神秘男子襲擊了閩祉母子,危險明顯向白成洙一家逼近,有著嚴重潔癖的成洙精神幾近崩潰。
豪華敞亮的私宅內,神秘之人悄悄入住,與主人玩起了凶險非常的捉迷藏……
驚悚、懸疑、恐怖,這三大類型經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傻傻分不清楚,但我一直試圖找到一部最與「驚悚」一詞嚴絲合縫的電影,沒錯,就是這部《捉迷藏》。其實我很疑惑,《捉迷藏》在豆瓣中只有6.8分,因為它不僅提供了一個可堪細嚼的故事,而且展示了一種令人悚然心驚的社會事實。雖然這部影片並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看過電影不久,日本就出現情節極為相似的新聞。
(全文完)
『叄』 殺人回憶到底誰是兇手
《殺人回憶》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金相慶、朴海日等人主演的犯罪懸疑片。該片於2003年4月25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86年,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奸過。兩個月後以相同手法的先後殺人案相繼出現。不過警方對這類連環兇殺案苦無頭緒,導致人心惶惶。結果,警方決定成立調查小組去調查這一系列棘手案件。
小鎮警察朴斗滿(宋康昊飾)和漢城來的蘇泰允(金相慶飾)接手案件, 線索的嚴重缺乏讓毫無經驗的朴斗滿和搭檔曹探員(金羅河飾)只憑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斷,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蘇探員客觀冷靜,據理分析,幾次排除嫌疑,警察內部為了證明與推翻矛盾不斷,然而無辜女子還是接二連三被殘忍殺害,他們只好達成共識一起合作。朴探員發現現場有疑犯的精液,但卻沒有陰毛,由此判斷行凶的嫌疑人是沒有陰毛的男人。另一方面,蘇探員亦發現受害人全是在雨天穿著紅色的衣服。
因此,調查小組決定選定一個下雨的日子,派出卧底去引誘行凶者。到了翌日,死去的卻是另一名女子。此時,一個極其符合作案特徵的小青年(朴海日飾)成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經綳緊地鎖定住他,同時DNA檢測報告也被送往美國,然而案件並不在此處停止。
創作背景
1996年該事件首次經金光林導演拍攝成舞台劇,該片在此基礎上並根據實際調查資料與采訪記錄等進行改編。
影片評價
該片作為一部犯罪題材的影片,對懸疑的設置和拿捏頗具大師水準,而陰沉壓抑的氣氛營造,亦堪比大衛·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韓國電影特有的詼諧幽默,也時而在片中閃現,共同構成近乎完美的整體感覺。但是,如果《殺人回憶》僅止於此,那不過是部水準上乘的商業片而已。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韓國軍政府獨裁時期的時代記憶,隱藏在一個連鎖殺人故事背後。一切罪惡與憤懣,其實是關於那個時代的。片中的兇手永遠在雨夜,宵禁警笛響起,街上空無一人時出來作案,這恰恰是對那個暗無天日年代的絕妙諷刺。至於結尾更是驚世駭俗——誰都沒想到一個懸疑故事會以沒有答案的方式收場。
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一直追求的「反類型」風格,盡管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接近真相,但真相就如同犯人的影子一樣飄忽不定。從漢城來的金相慶一直強調據理分析,冷靜查案,卻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學會了屈打成招,甚至狠過本就野蠻粗魯的宋康昊。在這里,警匪之間的「貓鼠游戲」被打破,警察成了被罪犯調戲的對象,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