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台灣抗日電影梅花主題歌梅花

台灣抗日電影梅花主題歌梅花

發布時間:2025-04-04 13:51:15

1. 有沒有台灣拍的抗日戰爭電影或電視劇

1、《梅花》

電影介紹:

《梅花》是一部由劉家昌執導,張艾嘉,谷名倫,柯俊雄等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於1976年上映發行。

講述了在中日戰爭末期的台灣,一個小混混(柯俊雄飾),在目睹全鎮人奮力協助中國政府對抗日軍後,大徹大悟,決心做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最後以身殉國。

2. 日本網民熱議中國抗日電影大陸版和台灣版的區別

以前我們熟悉的是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最近在出國的飛機上我看了8部台灣拍攝的抗日電影,看完之後作了一個對比,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 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烈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英烈千秋》(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大陸拍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在國外留學等等。 而《筧橋英烈傳》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於有錢人家。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體系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子,而國恨是背景。比如《梅花》體現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後國恨的邏輯關系。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 比如《梅花》這部電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撓,喻示著中華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斷;再比如《香火》,喻示著中華民族香火不能滅、不能斷,而且要頑強地接續下去,這是一種文明、文化的抗爭。 第五,對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斗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斗爭性。 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復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向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 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只說了一句「打贏了回來」。短短幾句話,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很大,因為它體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方面的頑強。 比較之後我發現,把這兩個版本合起來看應該更能反映抗戰的事實,單看哪一方面都不夠。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去看歷史的另一面,看歷史被遺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蓋的那一面。

3. 求中國台灣省拍的抗戰電影!

有拍過的啊,由國民黨成立的中央電影有限公司拍過:
《英烈千秋》(1974)、《梅花》(1975)、《戰地英豪》(1975)、《八百壯士》(1976)、《筧橋英烈傳》(1977)、《強渡關山》(1978)、《黃埔軍魂》(1978)、《大湖英烈》(1981)、《旗正飄飄》(1987)。
其它民間拍攝的還有:
《吾土吾民》、《盧溝橋傳奇》、《揚子江風雲》、《一封情報百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重慶一號》、《揚子江特一號》、《台灣抗日》、《一八九五》、《賽德克巴萊》這部是講述日據時代原住民抗爭日本的電影,蠻不錯的一部電影,雖然電影有些誇大。
兩個意識形態不一樣的政權拍攝出來的電影肯定是不一樣的啦,政治色彩很濃重,台灣民間拍攝的比較能反映人民的心聲。
國民黨主導拍攝的幾部抗戰電影很值得大陸人民看看的,很震撼!完全顛覆了以前對國軍的看法,國民黨主導的抗戰(應該叫衛國戰爭)真的是氣勢磅礴,可歌可泣!國軍在抗戰期間將軍陣亡人數就達120多位,將軍級別以下的就不計其數了,他們都是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有的還是留日德法美的高級知識分子,為了投入民族抗戰他們棄文從武血撒疆場。。。還有我們可愛的國軍士兵們,他們響應保家衛國的號召拋家棄子淚別親人,毅然拿起武器用他們血肉之軀築起了我們現在這個家,歷史會還原一切的,他們應該得到所有華夏子孫的祭奠,沒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現在這個即將要復興的偉大祖國。
271

4. 台灣的抗戰片

以下為台灣國民黨的抗日電影:
50 年代:青山碧血
60 年代:揚子江風雲、一封情報百萬兵、重慶一號、一寸山河一寸血、揚子江特一號
70 年代:年代千秋、八百壯士、梅花、黃埔軍魂、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吾土吾民、八道樓子、海軍突擊隊、血濺冷鷹堡、血濺歸鄉路、Z 字特攻隊、強渡關山、春寒、聖戰千秋
80 年代:旗正飄飄
90 年代:皇金稻田、南京 1937

5. 兩岸拍攝過抗日。或者內戰的影視劇嗎

抗日電影台灣拍了不少,
《梅花》、《八百壯士》、《筧橋英烈傳》和《英烈千秋》等都不錯,
不過它們都是7,80年代時的電影,
近期則有一部史詩巨作「賽德克-巴萊」
不看賽片會有遺憾。
內戰我記得的就僅有一部電影,
片名叫」異域「,
雖然片中的主題是國軍撤退到滇緬一帶的艱辛,
但也描述了不少國共內戰的情節,其中更有雙方激烈交火及勸降的畫面。
異域是一部台灣拍攝的電影,取材自柏楊同名小說,
其中情節大都是真實歷史,是一部好看且值得欣賞的好電影。

6. 國民黨抗戰影視有哪些

你是要國民黨抗日的嗎?????
《血戰台兒庄》 中國大陸首部正面描寫國民黨抗戰的戰爭巨片,製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觀,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的軍服和武器,其嚴謹的程度是國內其他抗戰片遠遠不能及的(即使官方政策片《大決戰》也免不了有搞錯軍服和武器之處)。
《鐵血昆侖關》 是《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感覺遠不如《血戰》。本片曾在西班牙電影節上獲獎,並被破例連映兩場。
《梅花》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PS:主題曲很經典。
《英烈千秋》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張自忠的個人傳記,拍得有些意識形態,片尾處還對共產黨進行了貶低。

《八百壯士》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林青霞的成名作,片中她扮演的是楊惠敏(林青霞和她本人見過面)。影片中搞錯了一些武器裝備,引起了抗戰老兵的不滿。
《七七事變》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日軍也說著一口漢語,但片子拍得還比較嚴謹,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了。
《大捷》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雖然是個好題材,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的抗戰版,上世紀的經典搞笑巨作,片子對國民黨進行了醜化。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劉德華主演。
《喋血孤城》 講述國軍悲壯的抗戰史

閱讀全文

與台灣抗日電影梅花主題歌梅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越到美國戰爭電影的小說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110
2016最新光棍電影 瀏覽:26
2020年11月最新電影有哪些 瀏覽:290
光明會電影有哪些 瀏覽:767
殺人漫畫電影天堂 瀏覽:618
皮微電影免費嗎 瀏覽:562
八月未央的電影票圖片 瀏覽:89
電影天堂百變大咖秀 瀏覽:158
idm下載迅雷離線電影 瀏覽:797
小丑電影票房是多少 瀏覽:719
可以快速看電影的app軟體下載 瀏覽:305
卓別林電影全集最經典網盤 瀏覽:336
哪裡可以看電影軟體下載 瀏覽:953
狼人演的吸血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209
英雄連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62
電影詳情在哪裡看 瀏覽:957
偶遇的愛情微電影 瀏覽:377
學園孤島電影在線看 瀏覽:521
韓國電影劇本有哪些 瀏覽:283
球球電影完整版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