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2020年脫貧攻堅的電影有哪些

2020年脫貧攻堅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4-02 19:38:12

『壹』 2020電影《奪冠》精彩影評5篇

《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奪冠》精彩影評5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1

電影《奪螞雹冠》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中國女排的發展既是一部艱苦創業史,也是一首壯麗的贊歌。從白手起家到嶄露頭角,靠的是艱苦創業;從低谷到高峰,靠的是艱苦創業;從高峰邁向輝煌,靠的仍是艱苦創業。在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們在簡陋的條件下進行“魔鬼訓練”,即使摔得遍體鱗傷也永不放棄……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淬煉出1981年第一個世界盃冠軍、1982年第一個世錦賽冠軍、1984年第一枚奧運會斗敗金牌,而後在1985年、1986年又相繼衛冕世界盃、世錦賽。老一代中國女排“五連冠”的榮譽牢牢地鐫刻在中國體育的豐碑上。

女排精神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動力。30多年前,在“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中,女排精神賦予了國人奮發向上的昂揚鬥志。她們用“五連冠”的佳績,激勵、感召和促進了各行各業的人們投身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女排精神從未走遠、從未過時。女排精神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光彩、新的活力,早已超越體育而融入全社會,她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屬於我們偉大的民族、屬於我們偉大的時代。

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中國“女排精神”永不過時。今天,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學習“女排精神”,在堅定信念上奮勇“奪冠”,在立足崗位上勇“奪冠”,在團結協作上奮勇“奪冠”。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空物顫、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中國夢成就了“女排精神”,中國夢的實現也需要“女排精神”。女排創造的奇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被視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深深紮根在中國人的心中,化作濃濃的解不開的情結,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

“女排精神”是一面旗幟,點燃國人激情,彰顯團隊力量!在新時代,我們為“女排精神”動容,是為了繼承發揚、開拓進取,更是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展望未來,中國女排的發展正如一部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史詩,熠熠生輝“女排精神”激勵中國運動員在競技體育上不斷創出佳績,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前行,實現強國夢想!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2

“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我們重提女排精神,那麼,這種精神是什麼?

這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遠都不會一帆風順,實力有長有消,過程有起有伏。在高點,能不能不因勝利而沉醉?處低谷,能不能不因黯淡而迷失?30多年間,中國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約起初也是一路低開。然而,也正因此,“女排精神”才更顯出其可貴。因為,只有永不言棄的人,才有資格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只有永不言棄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這是團結一心的精神。集體項目,“團結”是制勝的核心要義。“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中國精神中,積淀著集體主義的傳統;女排的戰績,也包含著集體的力量,恰如主帥郎平所說,“我們有上億球迷在遠方觀戰,我們不孤單”。當物質主義沖刷著時代、利益至上拷問著心靈,奉獻、協作、團結,顯得更為重要。女排的集體主義、愛國情懷,讓我們可以超越個人,收獲更大的光榮。

這是勇於拼搏的精神。一個體育項目要想奪取勝利,扎實的基礎、創新的技術、合理的布陣、物質的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即便把這些條件全部加在一起,也無法抵消最關鍵的一條,那就是勇於拼搏。賽場不相信奇跡,只相信持之以恆地奮斗、永不放棄地堅持。拼搏精神是什麼?就是我們敢於向強大對手亮劍的豪情、是我們逆境中一步一步永不停歇的追趕、是我們在成功時善於警醒、勤於反省的自勵。

女排,不僅為中國添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更喚起了億萬國人的精氣神,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也讓這精神的清流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面向未來的進軍中,展現出強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3

大年三十,電影《中國女排》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槌,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38年前,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這是中國三大球比賽的歷史性突破,中國女排從這里開啟“五連冠”的輝煌篇章。此後,中國女排經歷過下滑,低谷,終於又一次迎來了涅槃重生。

2013年,郎平第二次接過中國女排的教鞭,那個時候的中國隊已經將近10年與世界冠軍無緣。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12人陣容中僅有3人擁有奧運會經驗。

2014年,郎平帶領年輕的姑娘們獲得世錦賽的銀牌,隔年的女排世界盃上,中國女排時隔11年再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里約奧運會上的奪冠,也正式宣告中國女排王者歸來。

2019年9月底,女排姑娘們以十一連勝的戰績衛冕世界盃冠軍,實現了世界三大賽“十冠王”的壯舉。

經歷過三十多載的風雨,女排精神依舊傳承不息。

1951年新中國第一代中國女排成立以來,近70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女排的每一步前行都凝聚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十次世界冠軍的背後,是中華民族歷經艱辛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這個時間節點,中國女排的勝利,就是“女排精神”的勝利。恆心和毅力是支撐中國女排摘得桂冠的力量源泉。

“女排精神”是一種寶貴的體育精神,詮釋了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

“女排精神”是一種高尚的時代精神。學習“女排精神”,要做好當下每一天;學習“女排精神”,要迎難而上,勇於挑戰困境;學習“女排精神”,要精誠團結、凝聚人心,形成謀事合力;學習“女排精神”,就是要高擎夢想的旗幟,加速對夢想的追逐,為正在圓夢追夢人加油鼓勁。

榜樣的作用是引領,精神的力量是無窮。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女排姑娘那樣,或是在車間生產一線以卓越的勞動踐行工匠精神,或是在田間地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或是在科研攻關中瞄準關鍵領域潛心鑽研,或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堅守實業報國的追求……每一個人的崗位,都是競技賽場,都應該發揮出中國女排“一分一分咬牙頂,一球一球頑強拼”的精神。以奮斗拼搏為最樸素的方法論,我們定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4

女排精神植根於中華歷史文化的沃土,女排的性格是中華民族性格的燦爛映射。中國五千年歷史歷盡挫折,生成了中華民族永不低頭的倔強、愈挫愈奮的耐力、從容應對的智慧。女排從上世紀80年代“五連冠”,到成績滑坡陷入低潮,“兩起兩落”卻始終目光堅毅看著前方。從起步到巔峰,從巔峰到低谷,從低谷到崛起,從崛起再到巔峰,這支隊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現體育的本質,讓人看到了不畏競爭、永不言敗、執著堅持的精神魅力。

女排精神早已超越體育本身,凝結為鼓舞中國人民的精神標桿、偶像力量。女排姑娘們的勇毅和堅定,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體育人努力奮斗。女排精神激揚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女排“五連冠”的佳績,奏響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女排在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盃三度奪魁,展現出自信自尊自強的新的氣質形象,成為中華兒女逐夢復興征程的靚麗縮影。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這成為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艱辛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

從國家來看,發展不易,前行維艱,中流擊水之時,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奮意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挑戰和風險仍有許多,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也有可能出現。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奮斗,才彌足珍貴。

從體育行業來看,要弘揚女排精神。實現體育強國目標,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把體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同堅定文化自信結合起來,堅持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恆,努力開創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新局面。

實現全面現代化,更要弘揚女排精神。從建設體育強國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硬仗,都可以從女排精神中汲取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是大有作為的時代。越是對夢想充滿渴望,就越需要振奮民族自信心,鼓起奮斗精氣神,匯聚發展正能量,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爭取事業新勝利。再艱難的跋涉,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終將抵達夢想彼岸。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5

中國女排的歷史,是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奪冠之路,是為中國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電影《奪冠》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軍;祖國日新月異愈加強盛的如今,女排是彰顯強國風范的王者之師。《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

正如郎平教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什麼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中國女排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不到最後一秒絕不放棄,就算風浪再大也要勇往直前。如今,女排精神已經超越了體育范疇,它激勵著年輕人攻堅克難、敢於擔當。作為年輕人,我們從女排精神學會了什麼?

觀看《奪冠》學會了堅持。無論輸贏都竭盡全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一分一分的先追趕再超越。這不僅是實力的展現,更是對對手的尊重。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會被瑣碎的事情煩擾,會因為環境艱苦而不適應,會因為工作毫無頭緒而想逃避,甚至在厭倦期產生時想要放棄。我們應學習女排的頑強精神,在逆境中磨練自己,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積少成多,腳踏實地將每一步走穩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堅持下去,扎實干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迎接勝利的曙光。

觀看《奪冠》學會了迎難而上。逆境中抬起頭迎接苦難,不服輸不氣餒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奧運賽場上遇到勁敵巴西隊,女排姑娘們沒有退縮,不慌不忙,堅持自己的戰術,一分一分的將比分拉回來最終實現逆襲。在工作中面對難題,我們應該勇於承擔,勇於擔責,將困難當作自己前行路上的一道坎兒。跨越這道坎兒,我們才能離終點更近一步。

觀看《奪冠》學會了團結。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獨身不成重”。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和個人的突出表現固然分不開,但更多的是團隊協作能力。只有女排姑娘們互相打配合,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將個人水平發揮到極致,才能最終匯聚成巨大的合力,往勝利的方向大步邁進。


『貳』 電影《穀子地》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電影《穀子地》講述了呂梁漢子穀子和呂梁妹子齊紅在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自主創業,帶領父老鄉親集體脫貧致富的故事。區別於其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題材電影,《穀子地》不僅劇情動人,還特別突出了對感情戲的刻畫,令影片情感充沛。片中老少兩條感情線,一甜一虐。不少網友觀影後紛紛留下「果郡王這次終於不是悲劇結局了」「李東學跟女主的感情戲比當年他和孫儷的對手戲甜太多了」等評論。

獻禮片《穀子地》熱映「扶貧幹部」林妙可獲好評
而老戲骨劉之冰飾演的紅軍老戰士馮拐子,在片中也有一段虐心愛情——解放前馮拐子參軍來到晉綏邊區,遭遇敵機轟炸,當地一位婦女幹部替他擋下子彈不幸身亡。這段戲催人淚下,令不少網友感慨:「看到最後,才明白為何馮拐子一直單身。」「老戲骨就是老戲骨,幾個眼神就交代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本以為獻禮片會比較乏味,沒想到感情戲拍得這么好看。」

『叄』 電影出山記什麼政策

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等政策。《出山記》是由遵義市廣播電視台和焦波光影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焦波執導的紀錄片。申修軍是大溪村黨總支書記,他是這部紀錄片的男一號,他在村委會已經工作了22年,在脫貧攻堅政策引導下,面對空前的發展機遇,他立下決心要讓大漆村擺脫貧困,邁向小康,但是基層工作酸甜苦辣,矛盾重重,村民不理解、家人不理解,甚至被謾罵攻擊,尤其是當為了維護群眾利益,使因病致貧的兄弟不能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時,面對兄弟的指責,申修軍也只能默默承受。

『肆』 《我和我的家鄉》的導演都是誰

《我和我的家鄉》的導演包括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其中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

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寧浩執導的《北京好人》單元,由葛優、劉敏濤主演;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單元,由范偉、張譯、韓昊霖主演;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單元,由鄧超、閆妮主演;閆非&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單元,由沈騰、馬麗主演。

(4)2020年脫貧攻堅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以單元故事方式,緊緊圍繞今年脫貧攻堅奔小康主題,講述祖國各地城鄉翻天覆地的變化,該電影以空間劃分東西南北中,中是京津冀地區。

《我和我的家鄉》每一個單元故事所凸顯的主題:醫療政策、山區發展、鄉村教育、治沙環保、新農村建設,都是緊扣時代步伐的主題,很主旋律。從喜劇出發,從淚目結束。很難的是講好故事,但是《我和我的家鄉》做到了。每個故事都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

『伍』 《遲來的告白》熱映口碑爆棚,賈樟柯導演為何稱贊其為「小人物、大情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電影電視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而在前一段時間10月份的時候,確實還是有很多的好電影上映的,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個好的電影,它的名字叫做《遲來的告白》,在導演賈樟柯口中,這個電影中的主角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他擁有著大情懷,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這個主角能夠放棄金錢、放棄名利去到一個偏遠的農村,為了農村發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來。

導演口中的小人物、大情懷,說的就是《遲來的告白》主角這樣的人,雖然他沒有接受組織的安排也沒有接受戰友的幫助,但是他在貧窮的農村找到了自己的新生活,確實值得敬佩!

『陸』 童心烙印·珙桐花開主要講了什麼

1. 描述孩子成長歷程,展現人性復雜性和挑戰。
2. 《珙桐花開》是由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和縣定點幫扶辦聯合製作的脫貧攻堅公益微電影
3. 影片取材於馬邊偏遠地區的大齡低年級學生群體。
4. 2020年11月,微電影《珙桐花開》將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
5. 珙桐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春末夏初開花,花色純白、狀若鴿子,象徵美好和希望。
6. 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定點扶貧的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有一群曾經因為交通不便、家庭困難、受傳統陋習影響而推遲上學的花樣少年和大齡兒童。
7. 他們正在當地「桐華培優班」努力學習,懷著嶄新的人生夢想,向「心中那個最好的自己」沖刺奔跑,恰如高山珙桐成片綻放。
8. 2020年10月10日,《珙桐花開》獲得由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和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指導,《中國扶貧》雜志社和新華網主辦,「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展示展播活動視頻類全國唯一的特等獎。
9. 微電影《珙桐花開》由樂山市作協副主席林雪兒擔任編劇,中國內地導演賀衛功、才雨欣聯合執導。
10. 電影由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和縣定點幫扶辦聯合製作。
11. 2020年8月18日上午,小涼山彝區首部反映大齡低年級學生成長蛻變的脫貧攻堅公益電影《珙桐花開》在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熊貓廣場舉行拍攝開機儀式。

『柒』 電影十八洞村主要演員

電影《十八洞村》主要演員有王學圻、陳瑾、墨陽等。

1、王學圻

楊英俊(王學圻飾),一位勤勞堅韌的退伍老兵,一心一意種田,為了土地,為了改變命運,秉持退伍軍人堅韌的性格,從最初對幫扶持拒絕態度到最後促使他能夠不畏艱難,帶領村民打贏扶貧攻堅戰。

《十八洞村》簡介

湖南湘西鄉村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楊英俊(王學圻飾)和幾個堂兄弟家均為精準識別的貧困戶,面對現狀,他們雖心態各異,但是內心深處都有改變命運的期盼。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決心打一場脫貧攻堅戰,在追求生活脫貧的過程中,他們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脫貧,山民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

『捌』 電影《十八洞村》(摘抄)

    《十八洞村》主要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的故事。

    具體劇情:湖南湘西鄉村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均為精準識別的貧困戶,面對現狀,他們雖心態各異,但是內心深處都有改變命運的期盼。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決心打一場脫貧攻堅戰,在追求生活脫貧的過程中,他們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脫貧,山民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

      影片《十八洞村》取材於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通過王學圻飾演的楊英俊以及楊家的幾位堂兄弟在脫貧的過程中發生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用詩意的電影語言描述當下鄉村居民的內心世界,折射出時代的變遷。

      為了正式拍攝《十八洞村》,苗月在2016年8月就開始了她的走訪之路。到2017年4月28日,在電影開機後的四個月里,劇組為拍攝好當地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走訪了很多湘西村寨,整個劇組都進行了「沉浸式」的體驗。

      很多人在看完影片後對十八洞村都非常好奇,對影片裡面的自然風景以及苗家特色文化產生嚮往,那麼真實的十八洞村是什麼樣的呢?

        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脈中段,湘黔渝交界處的湘西花垣縣。全村由4個自然寨組成,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這里是苗族的聚居地,風情濃郁,原生態文化保存完好。

        十八洞村的自然風景非常優美,有烏龍一線天、蓮台山林場、背兒山、黃馬岩、擎天柱等景點,特別是十八溶洞,洞與洞之間相互串聯,洞內景觀奇特,怪石嶙峋,神態各異,素有「亞洲第一奇洞」之稱,十八洞村因此而得名。村內瀑布縱橫,枯藤老樹,鳥語花香,高山與峽谷之間遙相呼應,時而傳出苗家妹子優美的歌,

      影片《十八洞村》以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為故事背景,通過展現湖南湘西鄉村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山民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折射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的碰撞與融合,引發人們對於如何脫貧和怎樣才是真正脫貧的深度思考。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面對貧困現狀雖心態各異,但對於改變命運的期盼卻時刻共鳴。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他們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致富。

  這是一部讓人意外的作品,因為平心而論,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這部《十八洞村》真的跟想像的不一樣。一部農村題材的作品,湘西的風土人情,祖輩大山裡村落家族的鄉土性和民族性,世俗與傳統之間的沖突與融合,描寫的非常自然,且接地氣。

    十八洞村,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婺源鄉村建築模式,又有兔耳嶺的自然景觀,開場航拍鏡頭和宏觀外景的展示,層疊的梯田,望不到邊的綠色,已被湘西美景所震撼,在這里能看到那最原汁原味的苗寨風土,在這里,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化氣息,因為這是幾乎就是一座與世隔絕的村落,村中不同路,車進不去,好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就是這樣一個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的地區,也如電影中所說「這里是四個自然村寨合並而成」的地方,如今所要面對的,就是貧困。沒錯,年輕人都出去務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這個資源短缺的地方,依舊用著最古老的耕作方式,經營著祖祖輩輩的故事。

    這里,並不是我們你所想的「桃花源」。電影的所表現的內容很明確,就是表現十八洞村民致富的故事,聽上去很「主旋律」,但故事卻並非這樣。政策引導是作為線索,但故事發展卻絕非如此,因為電影的主角是一位拒絕接受「扶貧」的貧困戶。

王學圻飾演的楊英俊是一位退伍老兵,骨子裡面就有那軍人的硬氣,他始終不相信,憑借著祖輩留下來的田地和插秧經驗,作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苗寨人,為什麼能夠成為貧困戶。而且電影用循序漸進描述,並通過閃回的方式,旁敲側擊的點出了王學圻為什麼當初復員沒有跟隨戰友出去打拚打工,因為自己呆傻的孫女,因為守護著自己的一方水土,因為那苗歌的餘音縈繞。

  他必須到故鄉,守護著傳統。同時也描述了楊家其餘幾位重要角色,陳瑾飾演的妻子朴實無華,啞巴哥哥整日因思念女兒夜間哭泣,養了四個女兒的街坊,還有曾經的找礦好手如今整日酗酒的本家弟弟楊懶。

這幾位角色,構成了本片的百態圖,雖然苗族風情獨一無二,但貧困卻是共性的。同時也帶出來本片的所要反映的主題:依靠傳統的務農,真的無法致富嗎?這是本片關於傳統與世俗之間的命題討論,從沖突到融合,朴實無華舒緩如詩,細膩的故事和角色又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這部電影讓人想起了霍建起那部《那山那人那狗》。

同時,電影中所展示的那塊「飛地」,來自於廢棄礦脈,又對環境問題帶來反思。當楊懶看到自己昔日依靠找礦發財的營生所帶來的之後,趴在地上痛苦無比,又是那樣令人沉重。

電影節奏張弛有度,寫實且細膩,通過真實故事與藝術加工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對角色刻畫的飽滿讓朴實的鏡頭中充滿了情感,以王學圻為首的村民,從插秧到填土的環節,真實細節寫照,再加上抽幀的表現方式,為這部電影帶來了完美的情緒鋪陳,是勞動人民雄壯的戰歌。

同時這也是一部真摯的作品,電影《十八洞村》擯棄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而是利用情節與事件,層層推進,政策是引導,村民依靠傳統的生存方式,最終也能與時俱進,與現實世界做到無縫連接。

美味的禾花魚、漫山遍野的老稻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這兩種只能依靠傳統務農而來的農作物在如今市面上的價值,誰說種田不能成為「大土豪」?從開場的各種鋪墊到後期,借用楊英俊小孫女的身影展示,到來情緒上的突破點。這一切都讓影片真實可信,在如今浮華的電影市場上,本片猶如一道清流,沁人心脾。原來,桃花源一直都存在,存在於我們心中,也會存在於現實中。看完本片之後,真想去一趟,那古樸而又美麗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2020年脫貧攻堅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洪熙官電影全集粵語版 瀏覽:704
最終幻想3d小電影 瀏覽:272
有一個電影網站有何鴻燊做的廣告 瀏覽:150
佛都有火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913
文書影院神馬電影網2018影院 瀏覽:141
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三 瀏覽:668
唐手完整電影 瀏覽:92
鍋蓋頭1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1
龍虎豹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764
職場銷售客戶溝通電視劇電影片段 瀏覽:48
電影vr軟體下載 瀏覽:169
哪些蘋果4s看電影能旋轉屏幕 瀏覽:371
彌留之國的電影天堂 瀏覽:328
簡直是浪費子彈是哪個電影 瀏覽:794
愛的代價最新版電影 瀏覽:299
好看的戀愛類電影或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243
有哪些好看又有點黃的電影 瀏覽:111
北碚ume今日有哪些電影 瀏覽:36
有哪些電影是在澳門拍的 瀏覽:219
女朋友聯想出一部電影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