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二戰電影什麼小鎮

二戰電影什麼小鎮

發布時間:2025-03-31 02:38:27

① 天花板級的戰爭愛情電影——《沉靜如海》

推薦電影《沉靜如海 Le silence de la mer》

這是一部2004年公映的二戰電影

爺爺與孫女(鋼琴教師)Jeanne平靜地生活在法國的小鎮上。

二戰的到來,他們的房子被軍隊徵用,並安排給德國軍官Werner居住。他們一直對這個敵軍的軍官非常冷漠,尤其是女主Jeanne,她從來不和軍官說話,即使是在他向他們禮貌地問好。

沒想到,英俊有禮的年輕軍官在一天夜晚回家的時候,不自覺地自言自語與爺孫倆談論起自己的家、以前的生活、音樂等,還透露出他納粹軍服下隱秘的內心世界。

一日,Jeanne發現軍官坐的汽車底部被安裝了炸彈。她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救軍官,不得不彈奏一曲巴赫的鋼琴曲,Werner很驚訝女主一早彈奏他喜歡的曲子,但曲子是那麼急促。

軍官Werner從音樂中發現了異樣,駐足聆聽,也耽誤了出發的時間……當Werner聽到門口的一聲巨響,這才明白為什麼女主要選擇在一早彈奏這首曲子。。。。。。

此時,兩個來自敵對雙方的年輕男女間早已暗生情愫。

這部片子,因為戰爭與家國仇恨,女主之前一直沒有和男主說過任何一句話,知道影片最後男主要赴俄國前線時,才向男主說了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話:「永別了!」

眼淚早已濕透女主的臉頰,戰爭的殘酷與人生的離別無處不在,這一切就如沉靜的大海,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內里早就波濤洶涌,早就隱藏著神秘……

本片根據法國作家Vercors寫於1941的同名小說改編,極好,推薦。

② 人生很難,還好有電影相伴-義大利影片《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使得它在1988年上映之初就已經引起轟動,不僅橫掃世界各大電影節,還在199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為什麼很多影迷,都用「大師級導演」、「殿堂級配樂」、「傳世經典」、「電影頌歌」、「影迷必看」,這些華麗的詞語來形容這部跨越時空、為觀眾帶來「永不散場」的觀影體驗的電影?

又是什麼原因,時隔33年後當這部影片再次上映時,依舊以豆瓣9.2分佔據Top250第48名,並成功到吸引大批的「後浪」們,成為他們的「心頭好」?

......

中考結束後的6月30日下午1點45分,被該片成功種草的影迷女兒,力邀我與她一起觀影。

我想觀看一部33年前上映的影片,應該是對往日情懷最好的一種回憶吧。

《天堂電影院》講述了二戰時期,在西西里島的吉加利小鎮,有一個叫做「天堂」的電影院,電影熒幕上流動的一場場盛宴,深深吸引著古靈精怪的小男孩托托,托托非常喜歡看電影。常常拿出媽媽讓他買牛奶的錢去影院,為此挨了媽媽不少揍。

除了喜歡看電影,托托更喜歡看放映師阿爾弗雷多如何放映電影,他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和阿爾弗雷多套近乎交朋友只為學習放映技術。起初,阿爾弗雷多並不同意教托托如何放電影,因為在20世紀初,電影膠片屬於易燃品。

漸漸地阿爾弗雷多發現托托每次都從廢棄的膠片中拿走一小張,竟然積攢了滿滿的一個鐵桶時,他知道托托並不是一時沖動想當放映員,他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電影。

一次放映時引發的意外火災,讓托托和阿爾弗雷多成為忘年之交,並決心將放映技術傾囊相授。

長大後,原本只想留在小鎮當一名放映師的托托,在阿爾弗雷多的鼓勵下,離開家鄉的小鎮,去羅馬追尋心中的夢想,最終成為一名頗有成就的大導演。

和大部分電影不同的是,《天堂電影院》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有影迷說它不僅是一首給電影和影迷的頌歌,更是-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生於1956年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國寶級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拍攝的影片數量不多,但都是經得起錘煉的精品。他的電影大多以家鄉西西里島為背景,題材也偏好孩童的憧憬希望和老人的回憶而構築起浪漫的氛圍。

他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稱之為「時空三部曲」,也被稱之為「回家三部曲」。這三部電影都運用相同的敘事結構「回到」,讓觀眾不斷穿梭於「現在」與「過去」之間,獲得異樣的體驗。

影片採用倒敘,從成名後名導演托托接到阿爾弗雷多去世的消息開始,到托托少年和膏年時期的小鎮回憶,再到老年托托回鄉參加阿爾弗雷多的葬禮,影片以小鎮為背景,人物自然互動,線索相互交織,成長段落交替呈現,讓整部影片的時間線顯得更加靈活和簡潔。

雖然影片的時間跨度很長,但導演在時空塑造上卻充滿巧思,通過鏡頭語言設計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時間流轉和社會變遷。比如,放映師阿爾弗雷多一個捂臉的手勢,托托便從孩置變成了青年,在影院工作的幾年便不用贅述;再比如,青年托托離開小鎮時,看了一眼路邊的標識牌,而下一個鏡頭標識再次出現,歸來的卻已是滿頭白發的著名導演托托。

電影中涉及的人物眾多,但沒有一個人物是多餘的,影片用托托和母親、妹妹之間的感情、

托托和艾琳達的戀情、托托和阿爾弗雷多的忘年友誼這3組人物關系,把一個跨越多年時

空的故事講述的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這些足以顯示出這部影片的導演及所有製片人專業匠心的品味、精心編排的細節和縝密扎實的藝術功力。

1 可遇不可求的忘年之年

心地善良的放映師阿爾弗雷多,是改變托託人生命運的重要人物。為了讓排隊3小時的觀眾能看上電影,阿爾弗雷多將電影屏幕反射到城市廣場上,誰曾想卻因此導致了一場火災的發生。大火發生時,所有的觀眾為了逃生都拚命的往外跑,只有托托想到要去放映間救阿爾弗雷多,少年托托憑一已之力將在火災中窒息的阿爾弗雷多救出了火場。

逃出火災的阿爾弗雷多,雙目失明了,天堂電影院也燒毀了。

作為小鎮居民情感寄託的電影院在燒毀不久之後,「新天堂電影院」落成了,托托成了接替阿爾弗雷多的小鎮電影放映員。一個小小的放映間從此成為托託大大的精神樂園,作為小鎮上唯一會操作放映機的人,在小男孩托托心裡,放電影是世界上最神奇和最棒的職業。而不識字,工作是只能反反復復觀看同一部電影的放映師阿爾弗雷多,認為放電影只是自己對小鎮居民的一種責任,但如果托托的一生都被這小小的放映室困住顯然是沒有前途的。他堅定地認為,隨著托托逐漸長大,放映室這一方空間會成為禁錮青年托托的夢想囚籠,托托必須要走出放映室,離開小鎮,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於是在海邊,戴著厚厚眼鏡的阿爾弗雷多,面對退伍回家又失戀的托托,他如父親般對托托進行教誨說了一番話,成為整部電影中最令影迷唏噓的段落。

阿爾弗雷多說:「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想再聽你說了,我想聽別人說關於你的事,「不管你最後要干什麼,熱愛它,就像小時候你熱愛放映機一樣。」

這不是阿爾弗雷多放映過的任何一部影片中的台詞,而是阿爾弗雷多自己一生的感悟和對世

界的觀察與體悟,這些出自忘年之交的話語成了托托終生受用的鼓勵。

可以說正是阿爾弗雷多成就了托托和電影的不解之緣,看到這一幕,我滿眼淚花,心情久久

不能平靜,真應了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2 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影片中阿爾弗雷多在溝邊對托托說過一句金句:「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人生別底有多辛苦?

影片中還有一條很有分量的線索是講述托托與他的初戀女友艾琳達的故事,也許會引發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他們的初戀始於托托對艾琳達的一次拍攝,青年托托對身材材高挑栗色頭發,綠色眼睛的艾琳達一見鍾情,為了追求到心上人,托托每天在放映完電影後,都去艾琳達的窗戶下等待,他的痴情與堅持終於打開了艾琳達的心房,兩個年經人深陷情網,不可自拔。

無奈甜蜜純潔的初戀,遭到了艾琳達父親的阻撓,在銀行家父親的棒打下,艾琳達去外地讀

大學,查無音訊,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留給托托無盡的傷感和刻骨的思念。

面對服完兵役,受失戀打擊日漸消沉的托托,阿爾弗雷多說:「一直呆在這里,你會覺得這

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會相信世界一成不變。你必須要離開這個被詛咒的地方......"

時光荏苒歲月流轉,憑借著對電影的熱愛,托托成為一名頗有名氣的導演。他的雖然身邊一直有美女圍繞,但真愛難覓。

時隔30年,托托再次踏上返鄉的故土,回來參加阿爾弗雷多的葬禮,托托的媽媽對兒子說:「每次給你打電話,都是不同的女人來接聽,可是從這些女人的聲音中,就知道這些人並是真正的愛你。」

影片結尾處,在阿爾弗雷多的葬禮上,托托收到了阿爾弗雷多留給他的一份特殊的禮物-幾盤老膠卷,放映機放映出托托青春年少時記錄的一段艾琳達的影像。再次看到美麗的艾琳達時,托托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無比純真的時代,只是,那個曾經讓托托傷心流淚心痛的姑娘,早已不知身在何處。

我們都能從這部電影里的橋段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年少的影子,細細想來,看似漫長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部被審查員一段段剪掉的電影呢?年少時踏上南下的列車,遠離故土,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當兩鬢花白再次回到故鄉,走過再熟悉不過的街道,看著再熟悉不過的街景,聞著再熟悉不過的氣味,當年那個讓你心碎過,失眠過,逃過課的TA早已不知去向。

難怪有人說:」電影是具有生命力的,不止存在於電影上映的那段時間,一部好的電影是可以隨時隨地陪伴我們。」

3 為什麼人們喜歡看電影

有人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3倍。「

更有人說:「電影是被認為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之後的「第七藝術」,自從1895年發明後,電影給人們帶來無數美好的回憶。

二戰結束後,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其貧瘠,看電影成為人們釋放內心苦悶、焦慮與不安最好方式。猶如童年的托托,他得不到戰死在沙場上父親的愛,母親對他也缺少關愛,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寄託在看電影和放映室里,電影是托托療愈孤獨的一劑良葯。

30年後,聽說天堂電影院要被拆除改建成一座停車場時,返鄉的托托和小鎮的居民們都自發聚集在天堂電影院門口。他們說:「天堂電影院被拆除了,小鎮的居民們從此沒有了娛樂。

恰在此時,響起了由配樂大師莫里康內創作的片尾曲《Love Theme》,低沉悠揚的旋律為影片鍍上了一層懷舊的余暉。

縱使電影落幕,斯人已逝,影院也無跡可尋,但那份哀而不傷的力量卻可以帶領人們繼續前行。這種對電影的情感和眷戀,是現在整天手機不離身的年輕人很難理解和感同身受的。

坦率地說,電影開頭緩慢的劇情節奏,略帶抑鬱的畫風會讓人有一點點沉悶的感覺,但不知從哪一段起,就覺得影片越來越有趣了。特別是看到在一個物質匱乏,信息閉塞的小鎮,觀看電影成為當地人們當時唯一的娛樂消遣時,自己的思緒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童年時期。

記得兒時,看露天電影屬於一種享受,一聽說有露天電影放,早早的就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全家每個人,重點不是傳遞信息,而是要提醒媽媽晚飯最好早點吃,吃完飯去廣場佔位置。佔好位置後,孩子們沉浸在電影放映前的歡樂之中,呼朋喚友地在廣場上跑著、鬧著、叫著。電影開始後,孩子們都坐著大人旁邊聚精會神地看著,眨巴著的小眼睛像極了天上明亮的星星。

喜歡看電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每次媽媽都會從旁邊賣零食的老太太那裡給全家買一份炒瓜子,那時的炒瓜子是用舊的報紙或是廢棄的作業本子,把瓜子包成粽子式的三角模型,全家就坐在露天廣場,一邊看電影一邊嗑瓜子。瓜子嗑完了,看到我和姐姐的嘴巴有一點干,寵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會額外再給我們姐妹倆買一根5分錢的冰棍,那份揮之不去的甜蜜味道和永遠刻在心底的童年印象,是電影帶給我的。

人生很難,還好有電影陪伴,這句話道出了托托以及每一位電影愛好者的心聲,生活中諸多的雞零狗碎都可以在電影院的短短兩小時內被暫時拋在腦後,感謝電影帶給我們熾熱的快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電影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天堂的角色。

人生幾多苦難,唯願你我都充滿勇氣,努力熬過艱難的等待,迎接來之不易的小圓滿。

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辛苦多了。

離開這里,去羅馬,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

我老了,我不想再聽你說了,我想聽別人說關於你的事。

不管你最後要干什麼,熱愛它,就像小時候你熱愛放映機一樣。

日復一日地待在這里,你會以為這是世界的中心,但如果你離開一兩年後再回來,每件事情都會有所改變,你會發現屬於你的都會消失。越是煎熬,越刻骨銘心,愛了就要受苦沒有結果。

不準想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了我們。

③ 普通人的戰爭捷克電影

《普通人的戰爭》是由捷克導演簡·列貝奇科執導的電影,劇情發生在二戰末期的捷克小鎮。故事圍繞約瑟夫和瑪莉夫婦展開,他們生活困苦,但友人霍斯特的接濟使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然而,霍斯特是個親納粹分子,他的"友好"對瑪莉構成了威脅。一天,約瑟夫的鄰居戴維從集中營逃脫,向這對夫婦尋求幫助。在勇氣與道德的考驗中,約瑟夫和瑪莉決定收留戴維,並藏於家中。隨著霍斯特的追求升級,瑪莉不得不應對危機,最終選擇讓戴維幫助她懷孕。《普通人的戰爭》通過描繪這個復雜而困難的抉擇,展現了戰爭背景下普通人生活的困境與道德抉擇。



電影由伯萊特·波利夫卡、Anna Sisková、Csongor Kassai、Jaroslav Dusek、Martin Huba、Jirí Pecha、Simona Stasová、Vladimir Marek、Richard Tesarík、Karel Hermánek、Otto Sevcik、Jirí Kodet、Petr Knotek、Helena Neuwirthová、Nelly Kocarjan、Sarajs Kocarjan、Marketa Holatová、Iva Kinclová、Robert Sterba、Filip Goc、Krystof Hanzlík、Anicka Jarchovská、Martin Dusek、Agátha Dusková、Iveta Dusková和Gábina Pavlíková等演員共同演繹。



製作由Ceská Televize和Total HelpArt T.H.A.共同完成。電影在阿根廷、斯洛伐克、加拿大、德國、美國等地上映,獲得廣泛關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索尼經典等公司的發行,以及多個電影節的青睞。《普通人的戰爭》不僅是一部關於戰爭背景下的個人抉擇的電影,也是對人性、勇氣和道德的深刻探討。



電影的上映日期遍布多個地區,從2000年3月在捷克首映,到2001年6月在美國和紐約、洛杉磯等多個城市上映,再到2002年在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包括荷蘭、香港、德國、保加利亞、墨西哥、英國、日本、阿根廷等。這部電影的全球性發行,體現了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3)二戰電影什麼小鎮擴展閱讀

普通人的戰爭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第94步兵團的唐史密斯在Bulge戰役的英雄經歷。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該影片展現了唐史密斯充滿了的英雄氣概的事跡和他在慾望和職責之間進行的思想掙扎。戰爭的殘酷事實讓他明白到失去希望比失去生命更糟糕。一個人的勇氣,一個人的希望,所有人的戰爭。

④ 有沒有電影開場是個全身紋龍的女人在洗澡 是我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忘記叫什麼了 又沒人知道 幫下謝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電影開場是一個全身紋龍的女人在洗澡,畫面有些模糊,但印象深刻。影片背景應該是二戰時期,那女人身上紋的龍似乎代表著某種身份或故事。後來,有人告訴我這部電影可能是《紅櫻桃》,裡面的女主角確實背上有德國軍隊的標志。不過,我始終無法確定,因為記憶中那女人身上的紋身並不完全符合《紅櫻桃》中的描述。

《紅櫻桃》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一個少女在納粹佔領下的波蘭小鎮上成長的故事。女主角身上紋的龍確實有特殊的含義,但是否是德國軍隊的標志,我記不太清了。或許是因為《紅櫻桃》的知名度較高,很多人將這部電影與全身紋龍的女人聯系在一起。但根據我的記憶,那個女人身上的紋身更像是中國龍,而非德國軍隊的標志。

盡管《紅櫻桃》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但那個全身紋龍的女人在洗澡的場景對我來說更加難忘。雖然我無法確定那是不是《紅櫻桃》,但這部電影和那個女人的形象始終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我嘗試著在網上尋找那部電影,但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有人建議我重新觀看《紅櫻桃》,看看是否能找到那個全身紋龍的女人。我也嘗試過搜索相關資料,但始終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或許,那部電影已經遺失在時間的洪流中,或者是一個被遺忘的電影片段

不管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那個全身紋龍的女人在洗澡的場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無法確定那是不是《紅櫻桃》,但那個畫面依然讓我回味無窮。或許,那個女人的身世和故事才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我依然期待著找到那部電影的線索。也許有一天,我會找到那個全身紋龍的女人的身影,揭開那段塵封的記憶。

如果你知道那部電影的名字,或者有相關的信息,歡迎告訴我。我會非常感激。

⑤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講述了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美麗少婦瑪琳娜的故事。

劇情介紹:1941年春末的一天,雷納多·阿莫魯索(圭塞佩·蘇爾法羅飾)初次見到瑪蓮娜(莫尼卡·貝魯奇飾)。她留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穿著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

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叫男人心醉、女人羨妒。瑪蓮娜,像個女神一般,征服了這個海濱的天堂樂園。

年僅十三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窺視她的生活。

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慾幻想。然而,透過雷納多的眼,人們也看到了瑪蓮娜掉進了越來越黑暗的處境之中,她變成了寡婦。


(5)二戰電影什麼小鎮擴展閱讀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角色介紹:

1,瑪蓮娜

瑪蓮娜留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穿著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她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小鎮上的人們矚目及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叫男人心醉、女人羨妒。

2,雷納多

13歲的小男孩,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窺視她的生活。

3,尼諾

瑪蓮娜的丈夫。大戰時他奔赴前線,曾傳言戰死疆場,後來只是斷送了一條手臂。他歸來後,卻沒有受到任何禮遇,反而遭人嫌棄,被惡人打倒在地。

閱讀全文

與二戰電影什麼小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年2月28日香港電影票房 瀏覽:692
電影圖片素材大全 瀏覽:551
電影天堂都挺好迅雷下載 瀏覽:989
印度電影佛陀圖片 瀏覽:961
抗美援越空戰戰爭電影完整版 瀏覽:915
愛回家電影完整版韓國 瀏覽:222
今年流行什麼游戲電影 瀏覽:72
關於安全教育微電影劇本 瀏覽:759
湄公河行動高清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901
迅雷免費手機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142
光棍電影手機在全線觀看一級電 瀏覽:591
2021最新里番電影 瀏覽:134
手機電影快傳 瀏覽:936
手機給電影加字幕 瀏覽:183
萬妖國電影手機版 瀏覽:67
免費錢電影 瀏覽:11
在美團上買的電影票怎麼去退 瀏覽:233
洗頭女電影網站 瀏覽:629
4hu歐美系列電影 瀏覽:782
哪些電影中有夕陽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