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周傳基電影分析

周傳基電影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26 15:42:41

Ⅰ 中國電影藝術的思想

中國電影理論
電影作為一種傳播媒介,是西方現代科學技術發明的產物;但電影藝術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還要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約。因此,電影理論無論就其研究對象還是就其本身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都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關聯,這就使得中國電影理論形成了自身的傳統和歷史。這一傳統和歷史有以下3個特點:
①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②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 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 。這一概念強調電影的戲劇本性,而把「影」 看作是完成「戲」 的手段。
早期中國電影理論早期中國電影理論的產生可以1920年第一家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創刊為標志:當時許多有影響的電影創作人員都曾在上面闡述過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徐卓呆的《影戲學》(1924)和侯曜的《影戲劇本作法》(1926)是中國最早出版的、有一定理論色彩的專著。由於早期電影創作和文明戲的密切關系,人們在理論上也強調電影和戲劇的聯系。周劍雲說:「影戲是不開口的戲,是有色無聲的戲,是用攝影機照下來的戲。」 侯曜說:「影戲是戲劇的一種,凡戲劇所有的價值它都具備。」 有的人即使承認電影藝術在形式上有獨特性,但仍認為就其本性來說它是戲劇。徐卓呆說:「影戲雖是一種獨立的興行物,然而從表現的藝術看來,無論如何總是戲劇。」
中國早期的影戲理論不強調電影對現實的紀錄和復制功能,而強調通過影片故事對作者人生態度的主觀表現和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鄭正秋的「戲劇者,社會教育之實驗場,優伶者,社會教育之良師」 的主張,洪深的要求影戲「以普及教育表示國風為主旨」 的聲明,在當時是最有代表性的。其次,影戲理論注重對電影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認為「電影的劇本是電影的靈魂」 。人們在這一前提下,對電影劇作的選材、結構、沖突、高潮、語言等不同方面進行了理論探索,要求劇情曲折有趣、耐人尋味,要求保證敘事的「調和」 、「流暢」 。和情節因素相比,造型因素主要被看作一種「扶助」 的成分。
在20年代的電影理論探討中,除了占據主導地位的「影戲」 理論,還有一些其他主張。例如史東山等人注重電影與美術的聯系,強調電影的「視覺美」 和「形式美」 ;田漢則認為電影應「以純真之態度,借膠片宣洩吾民深切之苦悶」 。但這些理論的影響都不及「影戲」 理論深遠。
1933年,由夏衍等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他們在參加編劇創作的同時,亦著手建立新的電影理論批評工作。他們從革命的功利目的出發,要求電影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輿論工具。他們闡述了電影與時代的關系、電影的階段性等問題,亦涉及了主題與題材、形式與內容、真實性與傾向性等廣泛的文藝理論問題。這些主張超越了抽象的「為人生」 和「教化社會」 ,而把電影放到更廣闊、更嚴峻的社會現實中,奠定了中國電影理論進步的現實主義思想傳統的基礎。另外,對蘇聯電影理論的介紹也給中國電影理論帶來了新鮮血液。這種介紹是從1928年洪深翻譯С.□.愛森斯坦等人關於有聲電影未來的宣言開始的。1930年,劉吶鷗撰文介紹蘇聯的蒙太奇學派和電影眼睛派、歐洲的先鋒派等理論觀點。在這些理論中,最為中國影人所熟悉和樂於接受的是В.И.普多夫金的敘事蒙太奇理論。他的《電影腳本論》、《電影導演論》、《電影表演論》等先後被夏衍、鄭伯奇、陳鯉庭等人譯出,影響廣泛。洪深此時則撰寫了《電影術語辭典》、《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電影戲劇表演術》等專著和論文,其他人亦有《電影導演論》、《電影攝影論》等相繼問世。
抗戰爆發後,理論上的活躍局面漸趨沉寂。40年代電影理論的最主要收獲,是陳鯉庭編著的《電影軌范》(1941)。它是在30年代理論譯介和探索基礎上出現的一部比較系統的電影藝術形式和技巧理論專著。它第一次自下而上地從影像和鏡頭的具體因素出發逐漸過渡到對電影的綜合把握,為中國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點。他指出,電影「在技術上有逼肖自然的特徵」 ,而在藝術上又努力超越自然「寫真」 的狀態,「正是在這種超越自然的『真『的地方,才存在著電影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和藝術」 。他從自然對象與銀幕映像之間的差異入手,分析了電影表現的性能及運用方法。
中國電影理論的演變1949年後,研究電影如何貫徹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總方針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理論界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中間,曾產生過不重視藝術規律、過分強調電影直接為當時政治運動服務的偏向。對此不少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見。
盡管如此,中國的電影理論仍在許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在電影特性和技巧理論的研究上,這一時期最有價值的成果是史東山的《電影藝術在表現形式上的幾個特點》(1954)和張駿祥的《關於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1959)兩本專著。史東山從分析小說、戲劇和電影的異同入手,一方面強調「注意電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整場整景的結構形態,以及場與場、景與景之間的結構形態,而不被分鏡頭的形式所迷」 ,一方面把電影視像的具像性和小說描寫的相對抽象性作對比,強調電影「直感直覺」 的視覺藝術性質。把電影的故事敘述和影像表達兩個層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張駿祥針對當時電影創作中存在的不重視和不熟悉電影特性的問題,著重從藝術技巧角度對電影藝術特性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歸納和論述。他闡述了電影具有的具像形像和時空可跳躍的優點與它「一次過」 及畫面視野局限等缺點,指出正是這些優缺點相反相成,互相制約,構成了其藝術形式的特性,即「鮮明的動作性」 、「結構上的簡捷鮮明」 、「依賴視覺形像,依賴造型表現力」 、「要求在生活邏輯之外對蒙太奇邏輯的遵循」 等一系列原則。另外解放初期出版的阮潛的《電影編導簡論》(1949)和顧仲□的《電影藝術概論》(1950)也是這一方面的專著。
電影劇作理論的研究是中國電影理論中一個很受重視而且富有成就的領域。這首推夏衍在1959年發表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根據自己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詳細闡述了自己對電影劇作規律的認識。他特別強調電影創作的通俗化和形像化。要求電影「准確、鮮明、生動」 地「訴之於觀眾的直覺和聯想」 。他很重視電影創作的革命功利目的,提出「目的性決定了體裁、結構」 ,認為「電影和戲劇一樣需要戲劇性和人物性格的鮮明性」 。因此他特別強調戲劇或情節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對電影劇作結構和技巧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以傳統文藝中「剪頭緒」 、「密針線」 等許多經驗豐富自己的劇作理論。另外,陳荒煤的《關於電影文學劇本的特徵》(1956)、柯靈的《關於電影劇本的創作問題——視覺形像的創造》
(1955)和《電影文學三講》(1958)、袁文殊的《電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節》、於敏的《本末——文學創作的共同性和電影文學的特殊性》等論文和專著也都對這一領域內的藝術規律進行了積極和富有價值的歸納和總結。
60年代初,探索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電影道路這一新的課題在理論上引起了重視。袁文殊、羅藝軍在《主題、真實性、傳統》(1962)一文中把「向傳統學習」 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課題提出。他們闡述了電影藝術「具有向民族傳統學習的極其廣闊的可能性」 ,認為這是電影藝術「進一步提高質量的關鍵之一」 。他們主張「電影藝術向民族傳統學習,主要是向傳統的姐妹藝術學習」 ,認為這種學習包括創作方法和具體的藝術技巧等不同的層次。徐昌霖的《向傳統藝術探勝求寶——電影民族形式問題學習筆記》以及韓尚義的《環境.情景.情境》、姜今的《論形式美》等文章,分別從敘事和造型等不同方面探討了電影創作中如何對傳統的敘事藝術(特別是說唱藝術)、傳統美術和畫論的經驗進行借鑒的問題。
1963年,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編著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出版,這是中國電影史研究的開拓性工作,它也從一個側面為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幫助。
總之,新中國的電影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影響,也存在嚴重的形而上學傾向,出現了創作道路的狹隘、構思公式化概念化的現象。周恩來同志在1959年和1961年兩次就電影工作講了話,強調解放思想和尊重藝術規律。1962年,瞿白音發表《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提出了「去陳言」 、「創一代之新」 的主張。這篇文章不僅要求在思想內容方面沖破禁區的宣言,而且提出了在藝術思想上革新的主張。他把「陳言」 歸結為主題、結構、沖突「三神」 ,認為它們都在應破除之例,主張創思想、形像、藝術構思之「三新」 。
但隨著左傾錯誤逐漸向全面發展,電影理論研究出現了停頓和倒退。「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四人幫」 全盤否定了中國電影的歷史傳統,把「三突出」 的樣板戲經驗強行推行到電影中來。這些理論無視電影藝術的特性,扼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使得中國電影在思想上、藝術上都出現了極大的倒退。
新時期中國電影理論「文化大革命」 以後,中國重新開始了電影理論的建設。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電影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標志這一時期電影理論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的是對電影本性的探討。
從20年代「影戲」 觀念確立以來,戲劇式電影觀念和劇作理論的研究一直在中國電影理論中占著統治地位。1979年,白景晟首先發表文章《丟掉戲劇拐杖》,向傳統的戲劇電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認為:「不可否認,電影藝術在形成過程中,確實從戲劇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電影依靠戲劇邁出了第一步。然而當電影成長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之後,它是否還要永遠依靠戲劇這條拐杖走路呢?」 作者對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強調,「電影和戲劇最明顯的區別,表現在時間、空間的形式方面」 ,並在文章中對此作了具體的論述。接著,張暖忻和李陀、鍾惦□也先後發表文章,提出了「電影語言現代化」 和「電影和戲劇離婚」 等口號。這些文章發表以後,關於「戲劇性」 在電影藝術中的地位問題,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邵牧君等人對以上觀點表示了不同意見。邵牧君在闡述了戲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後提出:「戲劇化並不等於典型化,但典型化必須要戲劇化。」 針對以上兩種意見,張駿祥提出了「一夫多妻」 的主張,他說:「電影文學對敘事文學、戲劇文學、抒情文學要兼收並蓄,就叫做『一夫多妻『吧。」
在關於電影戲劇性問題的論爭稍後,又爆發了另一場關於電影文學性問題的論爭。電影文學性命題的提出,既是在戲劇電影觀念面臨挑戰時,探索電影本體論的一種新的努力,也是對那一時期創作實踐中過於追求新形式、新技巧偏向的批評。在1980年初召開的一次導演總結會上,張駿祥提出了「文學價值」 說。張駿祥說:「針對某些片面強調形式的偏向,我們要大聲疾呼:不要忽視了電影的文學價值」 。「文學價值」 首先是指「作品的思想內容」 ;其次是「關於典型形像的塑造」 ;第三是「關於文學的表現手段」 ;第四是「節奏、氣氛、風格和樣式」 。這些都是應由劇本所「提供」 和「決定」 、而由導演用電影手段來「體現」 和「完成」 的「文學價值」 。張駿祥的發言在電影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反響,許多刊物圍繞「文學性」 和「文學價值」 以及和電影的關系展開了討論。陳荒煤撰文提出「不要忘了文學」 ,許多文章從不同角度強調了電影的文學性。和以上意見相對,鄭雪萊發表了《電影文學與電影特性問題》的文章,對「文學價值」 說提出質疑。他說:「我很懷疑,『電影文學價值『如果作為一個嚴格的文藝概念,它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可以這樣來界說。」 「如果一定要用『價值『這字眼的話,那麼各種藝術所要體現的可說是『美學價值『,而未必是『文學價值『。」 「我認為,不可以脫離電影美學特性和電影特殊表現手段來談論電影的本質。」 鍾惦□也在《電影文學要改弦更張》一文中提出「諸種藝術均須發展其自身」 的觀點。
在另一方面,一種並非以論爭面目出現的更為深入具體的電影理論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那就是對於影像(包括聲音)結構特性的研究。它們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從影像結構的本身,即電影的具體手段出發的。倪震在《電影造型》一文中提出:「一個被拍攝下來的戲,和一個有著戲的因素的『電影『,這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所以,一部電影在它最初構思的時候,就應該是由視覺的(或視聽的)元素構成其骨肉之軀。」 從這個基本認識出發,作者在文章中結合電影創作中劇作、導演、表演、攝影、美工各個環節詳細闡述了造型元素的重要性及其運作方式。周傳基在《電影時間結構中的聲音》一文中強調了電影的聲音對於電影的重要意義。首先,「聲音給電影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在運動,電影增加了內在的理性思維運動——言語,和內在的感情運動——音樂。因此電影可以形成更復雜的時空結構」 。其次,「出現了一個聲音空間」 ;並且「聲音和視覺畫框之間出現了張力」 。另外,周傳基還對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的歷史以及電影聲音的各種構成因素、運作方式進行了研究。對於影像結構特性的另一個層次的研究是從有關的經典理論,即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出發的。1980年,周傳基、李陀發表《一個值得重視的電影美學學派》一文,較為系統地介紹了A.巴贊的長鏡頭理論,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歷來「對蒙太奇是很重視的,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我們今天是否可以兼采眾長,不一定再保持一邊倒?例如蒙太奇理論比起長鏡頭理論,對鏡頭的內部結構,對單個鏡頭的表現力,注意得就不夠。」 鄭雪萊、俞虹則撰文對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表示了另一種觀點,他們在強調「以辯證思維為基礎的蒙太奇理論並沒有過時」 的同時,對紀錄派理論表現出更多的批評意向。之後,又有許多文章對影像理論的這兩個層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
關於電影民族化問題的研究在60年代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這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主張的具體和深入的闡述上,另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口號本身的反思上。其中,堅持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其內涵作了較為系統闡述的有羅藝軍。他在1981年發表《電影的民族風格初探》及其以後有關文章中提出:電影的民族風格是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既表現在對社會生活的民族特色(人物的民族氣質、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民族風貌)把握上,也顯現在民族審美經驗、審美習慣的追求中。這不是對古典文學、戲曲、國畫的某些技法、程式的生吞活剝,而是按照電影藝術的特性吸收傳統美學的精神。不贊成提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自己觀點作出有力表述的有邵牧君。他在《「異中有同」 辯》及一些文章中認為:「民族化」 是一個針對外來文化的口號,它要求把外來文化的影響置於民族文化傳統的管轄之下。在文化問題上鼓吹走「民族化」 的道路,必然意味著今隨古制,崇尚國粹,與現代化步伐是不合拍的。
新時期電影理論的發展,一個共同的傾向是對傳統命題全面反思,開創了中國電影理論史上一個空前活躍的時代。

Ⅱ 出神入化-電影剪輯的魔力的片名解讀

《剪輯》,這是一個學習電影電視剪輯的好教材。首先,這個節目的題目叫「剪輯」而不是蒙太奇。這在西方是非常明確的。美英「editor」,法國,義大利用「montaz」. 剪輯是遵守前電影空間的,它有一個主鏡頭。蒙太奇是把拍攝下來的鏡頭當素材,然後在剪輯台上形成一個現實中沒有的電影的時空。好萊塢這個概念在中國有許多希奇古怪的神話。這個節目全部由好萊塢的剪輯師和導演的觀念組成的。
這里講的是影片製作的真功夫,不是教你怎樣炒做,怎樣編造。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一部影片的票房價值不是依靠撒謊,吹牛,唬,咋。它靠的是真功夫。好萊塢的影片質量就是建立在這些基本功的基礎上的。你們可以注意到,他們是強調劇本還是剪輯,你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對演員是怎麼看待的。·
很久很久以前,電影沒有剪輯。當電影這個新生兒,橫空出世給觀眾的沖擊波過後,人們對電影的未來並不看好,直到有一天「剪輯」出現……
剪輯又稱剪接,剪接就是在剪片機上將兩段不同的電影膠片粘接起來,它側重於物理效果;剪輯不僅包含了剪接的技術因素,還強調了創造者的心理意識,它們有一個同義詞,那就是蒙太奇。
剪輯到底是什麼?一句話來說,就是1+1 >2.兩個不同鏡頭的組合,會產生新的意義,碰撞出火花,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驚奇。周傳基老師說,這是現實的幻覺,電影正是創造幻覺的機器。
剪輯對電影的影響是致命的。1984年《美國往事》剛上映時,片商擔心電影過長,強行剪成129分鍾於美國上映,削足適履的行徑導致影片票房慘淡,差評如潮。導演賽爾喬萊昂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換來這般結局,心痛可想而知,5年後他鬱郁而終。直到電影的另一229分鍾的戛納電影節版本上映,觀眾終於看到一個完美的故事,這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人們對這部電影推崇備至,被評為史上最完美的電影之一。
差的剪輯把電影推向深淵,好的剪輯能使電影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這就是電影剪輯的魔力。

Ⅲ 如何對一部影片進行剪輯技巧方面的分析,需要包括哪些內容。謝謝

第一遍,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天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第二,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第三,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有沒有表現出的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
第四,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它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第五遍,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第六遍,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第七遍,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第八遍,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好與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第九遍,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象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第十,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嘴皮子說出來的,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第十二,畫面上人物關系的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A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第十三遍,畫外空間是怎麼用的,是作為畫面內的空間的延伸,還是另外一個非敘事的空間;
第十四,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好念嗎?
第十五,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第十七,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第十八,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反拍不算內)。
第十九,人聲,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第二十遍,特寫是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用的嗎?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嗎?

這是周傳基老師的《怎樣成為專業觀影者》,他還有一些寫好的電影評論你可以做參考

Ⅳ 周傳基教授認為"電影只是聲音的藝術,並不是一門綜合藝術",是 否

否。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一員。

Ⅳ 介紹一部電影都要分哪幾步

由於電影評論最主要的就是對於影片本體的評論,因而我們對於評論寫作的闡述也主要針對影片本身。
一. 寫影評的准備
1.生活經驗 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影片中,作為其中一個關鍵角色
2.文字水平 表達的需要,能夠言辭達意,表現自己的思想
3.電影常識 是對文章進行構想的基礎
4.理解能力 是分析影片的保證
二.寫影評的步驟
1.整理觀感 看電影時帶紙和筆,記錄一些情節和資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電影是什麼類型,導演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和價值是什麼.
2.擬定提綱(不應是思路跟著影片內容走)
①形成一個開頭(最重要)起筆要奇,但要同下文符合.
②觀點一
③過度段
④觀點二
⑤結論
⑥題目最好最後來考慮,看完影片後靈感突來,出來題目.
2000年評<<黃土地>>的一些好題目
從感悟上 <<原汁原味的抗爭>><<平凡的故事 不平凡的韻致>><<事簡而韻遠>><<沉重的信天游>><<情牽黃土地>>
從理性上 <<社會前進中文明符號的再次延展>> <<歷史留下的反思>><<文明和愚昧的沖突>>
哲 理 性 <<沉默是金>><<覺醒的羔羊>><<把握一份蒼涼 感受一份厚重>>
影評寫作的注意點:
一、梳理故事應該成為寫作的准備,不能寫在試卷上。
二、不要僅僅談「內容感受」。
三、明白副標題到底是干什麼用的。
四、「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不能動手寫作。
五、學會舍棄。不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寫在一張卷子里。只要與眾不同,合情合理,內部有邏輯關系就是好文章。
六、「論風格」的試卷很少能成功的原因是不懂什麼是風格。「藝術特色」類的也是如此。只寫一些主題、人物、結構、畫面、鏡頭、色彩、音樂、民俗等各個方面,卻很少提及這幾方面之間的關系。這不是論風格。
常見的幾種低分試卷
一、復述故事型:順著故事的線索寫,把故事「翻譯」一遍。65分左右。
二、介紹復述型:打亂了順序復述,最終還是復述。65分左右。
三、全面賞析型:涉及面很廣,卻缺少內部聯系。蜻蜓點水,深淺不一。70分左右。
四、散文雜感型。一段一段的感受很多,卻缺乏內部的邏輯聯系。
成功的影評類型是人物形象分析型。
電影賞析與電影評論的區別:
電影賞析是面面俱到,電影評論是深入一點。
電影賞析是蜻蜓點水,電影評論是層層深入。
電影賞析是個人感受,電影評論是有理有據。
關於標題
標題一定要與中心思想有關,越密切越好。標題應該是評論性的。
標題中「試論」、「小議」、「淺論」等字眼最好不要用。
行文中出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是跑題的標志。
「總之」、「綜上所述」都可不用。
盡可能從正面評論。
寫作中不要換另一種顏色的筆
第一遍,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天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第二,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第三,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有沒有表現出的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
第四,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它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第五遍,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第六遍,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第七遍,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第八遍,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好與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第九遍,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象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第十,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嘴皮子說出來的,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第十二,畫面上人物關系的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A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第十三遍,畫外空間是怎麼用的,是作為畫面內的空間的延伸,還是另外一個非敘事的空間;
第十四,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好念嗎?
第十五,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第十七,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第十八,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反拍不算內)。
第十九,人聲,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第二十遍,特寫是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用的嗎?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嗎?
沒記錯的話,這多多少少是出自周傳基的讀解方式
周傳基先生,自學電影起家,在家裡研究巴頓將軍,就是用這種一遍又一遍的數量建立的電影理解。
我是小牛犢,我特尊敬周傳基先生,但是我不同意這種讀片方法
這種讀片方法,試圖將電影分割成為若干個元素,然後拼湊起來,從根本上就否定了本體論,雖然周老師為宣揚本體論與綜合論打了一輩子仗。
一部電影是各種關系的總和
第一遍,抓電影情境,鬧明白誰(們)是導演設置的重點人物,誰是圍繞他(們)發生關系的人物,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怎麼發生的!
間隙:回憶,給電影分段,情境關系是如何發展的?確定每一段的最高任務,即為什麼要有這一段,對整體起到了什麼作用,可否不這樣做,會對電影起到什麼別的影響
第二遍,檢驗間隙時的思考,帶著思考再看第二遍。在第一遍的時候,一定會看到各種景別各種角度各種燈光,一定會有一些特別的留有印象,第二遍重點是根據間隙思考得出的結論,去分析,這些技術是否在圍繞著情境,進一步檢驗思考是否正確
間隙:是不是有些技術不明白為什麼這么用?趕緊思考,如果思考不出來,重復第一步驟,是分段分析最高任務出了問題。如果一切都能夠理順了,那麼思考,如果我來表達這樣的主題,用這樣的人物,環境,我有沒有什麼高招,可以比導演做的更妙
第三遍,帶著是否有高招的問題,再看電影,思考究竟是導演招妙,還是我的招妙,為什麼導演不用我想到的招,是不是不適合?為什麼不適合?如果適合?那如果用我的招,之後會怎麼樣?是不是變成了另一個主題了?如果變成另一個主題了,那麼作為創作者,這部電影,你已經消化了,但是作為影片讀解工作,你還沒有做到位。
間隙:如果你發現你的招主題變大了,就想,按照新的主題,是否符合這部影片的所有技術和情境。
……周而復始……
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可以打保票,看多少遍,用什麼方法看,就能看懂的。
尤其是後現代打破傳統的敘事,重新建立的電影內部體系等等,都不是用傳統的流水線方式能夠讀明白的,而是要用周而復始的思考,檢驗,再思考去讀解的。
對於編導系的學生而言,讀解電影,只是為了創造更好的作品,產生更多的創意,以及了解到大師在處理類似問題的高明處。
對於高三考生來說,只需要做到能夠找出主題,並發現它高明或者傻X的地方,就可以了,完全童言無忌,因為沒有接受長期創作訓練,因此,高三考生重要的是展現出這樣一種能力潛質,而不是已經學會了這套本領。
即便是我看片,或者是我的老師看片
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判斷
不同的遍數,會有不同的發現
這就是區別於理科公式的藝術魅力
藝術這東西是沒有界限范圍的
任何一個東西你都可以用不同的思維模式去理解
你可以不贊同,但是也不能去反對
就像同一部作品所拍出來的效果也有不同一樣

Ⅵ 《周傳基講電影》怎麼樣

可以看看 不過他的影評相對來說更注重電影理論 比較適合學電影的同學 另外據說老謀子和陳凱歌也是他的學生 由此可見一斑 有興趣可以看看 但不用太較真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Ⅶ 如何看待周傳基老師的電影觀點

不認同,給個贊吧

Ⅷ 看了周傳基講座中的電影是什麼,你覺得什麼事電影

電影是看世界的窗口,電影也是照出自我的一面鏡子。

Ⅸ 周傳基的工作簡歷

1954-58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電影藝術譯叢》雜志編輯部翻譯編輯
1958-76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外國電影研究室資料員(右派分子)
1976-86 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資料員1981年起在錄音系,文學系,研究生班及各類進修班等授課
1986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主講:電影聲音構成;世界電影史;影片分析;好萊塢電影;視聽語言。
1986—1988 兼任深圳大學大眾傳播系影視專業主持人
1988-- 吉林藝術學院名譽教授
1993-- 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聘為名譽教授.
1993-- 華北廣播電視幹部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1994-- 上海大學電視系客座教授
1994-- 上海東方文化學院客座教授
1995-- 雲南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1995-- 周傳基影視實驗學校校長
1996--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客座教授
1996-- 北京圖書館系列電影講座主講人

Ⅹ 電影1942出現的鏡頭運動方式有哪些,請簡述每個方式得大概含義,字數

電影就是可攜帶式運動的文學。如果不讓鏡頭動起來,你憑什麼讓觀眾不去買小說或看舞台劇,而掏錢去一個保持呆板姿勢近2小時,還帶廣告的電影院呢?「不懂得電影鏡頭的運動,可以說你就不會看電影,不會寫劇本,不會做電影,不懂電影。」——周傳基一般的製作上,就不會花很多精力去設計一些運動畫面,往往只是通過反復地切鏡頭和重復著使用一些簡單動作以避免視覺的單調。而常見的美國大片中,非常簡單的一個動作往往使用大幅度的攝影機的運動去表現其動感,如影片《無間道風雲》中,僅僅是馬特達蒙上台階的一個鏡頭,要通過升降機的運動去拍攝,動感十足。(影片《無間道風雲08:20)沒有運動的電影是難以想像的,若想要對運動畫面作更深入的分析,則要從場面調度的各個因素來進行更詳細地剖析(景別,景深,角度,構圖,布景,光線,走位等等)當然還有一點極其重要的就是鏡頭對影片含義的表達。運動是電影的基本特徵之一,也是電影能夠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重要因素。運動鏡頭主要是指鏡頭自身的運動,就是用運動攝影的方法拍攝的鏡頭。在影視作品中,處於靜止狀態的畫面鏡頭是不多見的。大量的是運動的鏡頭。1.推鏡頭——被攝對象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攝影機向前緩緩移動或急速推進的鏡頭。用推鏡頭,使銀幕的取景范圍由大到小,畫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漸被推移畫面之外,主體部分或局部細節逐漸放大,占滿銀幕。在景別上也由遠景變為全、中、近景甚或特寫。此種鏡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體,使觀眾的視覺注意力相對集中,視覺感受得到加強,造成一種審視的狀態。它符合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由遠而近、從整體到局部、由全貌到細節的觀察事物的視覺心理。2.拉鏡頭——與推鏡頭的運動方向相反,攝影由近而遠向後移動離開被攝對象;取景范圍由小變大,被攝對象由大變小,與觀眾距離也逐步加大。畫面的形象由少變多,由局部變化為整體。在景別上,由特寫或近、中景拉成全景、遠景。拉鏡頭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3.搖鏡頭——攝影機不作移動,藉助於活動底盤使攝影鏡頭上下、左右、甚至周圍的旋轉拍攝,有如人的目光順著一定的方向對被攝對象巡視。搖鏡頭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間、介紹環境方面有獨到的功用。左右搖常用來介紹大場面,上下直搖又常用來展示高大物體的雄偉、險峻。搖鏡頭在逐一展示、逐漸擴展景物時,還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4.移鏡頭——攝影機沿著水平方向作左右橫移拍攝的鏡頭。移鏡頭是機器自行移動,不必跟隨被攝對象。它類似生活中的人們邊看邊走的狀態。移鏡頭同搖鏡頭一樣能擴大銀幕二維空間映像能力,但因機器不是固定不變,所以比搖鏡頭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畫面的局限,擴大空間視野,表現廣闊的生活場景。5.跟鏡頭——攝影機跟隨被攝對象保持等距離運動的移動鏡頭。跟鏡頭始終跟隨運動著的主體,有特別強的穿越空間的感覺,適宜於連續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或細部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周傳基電影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首電影主題曲鋼琴版 瀏覽:897
微信上約人看電影 瀏覽:673
印度電影勇士主題曲是 瀏覽:734
電影文字怎麼寫 瀏覽:715
江湖歪吧是哪個電影 瀏覽:755
梅蘭芳完整版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06
魔獸世界電影孩子是誰 瀏覽:911
歡喜哥是哪個電影 瀏覽:105
望鄉電影完整版劇情 瀏覽:63
小燕子歌曲是哪個電影主題曲 瀏覽:984
物極必反電影西瓜 瀏覽:150
2020戰爭電影前哨劇情 瀏覽:373
微電影親春 瀏覽:525
電影演員李文圖片 瀏覽:887
讀英語書看英語電影英語怎麼寫 瀏覽:324
電影廣場舞視頻大全 瀏覽:988
他人即地獄迅雷電影下載 瀏覽:238
oppo下載的電影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626
北京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253
免費搜電影軟體可投屏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