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你喜歡哪些戰爭電影中國人

你喜歡哪些戰爭電影中國人

發布時間:2025-03-07 12:59:32

1. 華語影史有哪些經典的戰爭片值得觀看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其實中國戰爭電影,如果要把時間再往前推,還能推到更早的《地道戰》《地雷戰》等等電影。

時間再往前推,便是十年時期的樣板戲戰爭片。時間總不能再推前推,因為再往前就是戰爭時期的抗戰的宣傳片。

這些電影對於當下的中國觀眾,可能《地道戰》和《地雷戰》有些印象之外。更早年代的戰爭片,已經非常的模糊,感慨不深。

而那個年代的國產戰爭片,從里到外都是又紅又專,不太符合現在很多文青什麼「反應戰爭真實人性」的要求。

但90年代初期的《大決戰三部曲》絕對是個例外。

這三部電影雖同樣屬於由中國官方主持,各個特型演員表演,再到內核反應都又紅又專的模式,但這三部電影非常客觀。

因為 歷史 上面,中國在三大戰役的正面表現,它確實就是這樣的。

《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充分展現了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國共雙方對於戰爭的表現,兩黨領導的能力和水準。

這個《大決戰三部曲》,成為了中國官方主導二戰戰爭電影的高峰,後來再也沒有達到過。其中調度真正的解放軍士兵的大場面,也成為中國電影迄今為止再難還原的場面。

第2: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

這是馮小寧,不是馮小剛,有些觀眾千萬不要看錯了。雖然馮小剛後來也拍過口碑不錯的《集結號》和帶戰爭的災難片《一九四二》。

但馮小寧早期的戰爭三部曲相比,伯光覺得馮小寧的戰爭片雖然戰爭場面表現不太好,但內涵更加深刻。

馮小寧導演先說一下,中國著名第五代導演,後來還拍攝了《舉起手來》這種 搞笑 抗日片,近幾年的電影是越來越不行了

要論中國戰爭影片,最經典的莫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解放戰爭系列片《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了。三部電影系統的表現和詮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波瀾壯闊的、全景式的、史詩般的真實 歷史 。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 歷史 。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主要內容是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1947年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

《大決戰》三部,分別是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主要內容是

1948年3月,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遼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軍隊主力盡失,長江以北基本解放。

《大進軍》共四部,分別是《解放大西北》《席捲大西南》《南線大追殲》《大戰寧滬杭》。主要內容是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軍四個野戰軍全面出擊,分別打過長江天塹,進軍大西北、大西南,風卷殘雲,勢如破竹,排山倒海,勢不可擋,解放中國大陸全境。

1.《太行山上》這部電影個人已經看過無數遍了,但每看一次都覺得挺好看的。

個人覺得《太行山上》是一部史詩般的宏篇巨作,在觀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感動著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著。我想,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和人民戰爭思想,正是因為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中華民族才第一次取得近代以來反對列強入侵的全面勝利。影片中,日本人稱:「斬斷太行,就斬斷了中國的脊樑。」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卻讓日本人的夢想化為了泡影,是中國共產黨撐起了中國的脊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2.《金陵十三釵》這部影片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稍微枯燥,但看到後面看到從李教官救一群女學生為了守衛最後的南京時,從他本可以逃走卻守護教堂時。看到當神父從一個避難人一個旁觀者看到女學生們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為守護者時,我的確被感動了。

南京淪陷的時候 一群看似一生都不會有接觸的人被一座破廢的教堂緊緊的綁在了一起 在這座看似安全的「孤島」中 他們猶如一條船上的螞蚱 進亦難退亦難 在日本人多種形式的暴虐中 他們共同經歷著生死相離的痛苦和慘絕人寰的折磨 那群秦淮河畔搔首弄姿行為放盪 衣冠不整的妓女 卻在如此浩大的背景下完成了人性的回歸和自我救贖,影片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看著看著的同時人也會被慢慢震撼著。

3.《紅海行動》很多人都說這部影片堪比《戰狼2》,但就我個人看來,我覺得比《戰狼2》還好。

記得影片中的一句話:「一個中國人都不許傷害,一個中國華民都不能少」,那一刻,我為我的祖國而驕傲。

在影片中,仍歷歷在目的是石頭死去的那一刻,彷彿時間在她身上凝固了一般,前一刻的英勇,卻在下一刻走得那麼安然,糖應該是甜的,那是最心愛的女人給的,但它卻也是苦澀的,應為,沒有了以後。想想如今的我們,活在他們的庇護之下,自由安然,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不知自己將要去到何方,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安穩生活。

《捍衛者》可以說將國產戰爭片的戰爭場景,表現出了前所未見的視聽效果。陣地戰、白刃戰、夜戰、巷戰,每一場的戰爭場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以迥異的風格,呈現出了全然不同的震撼。

《紫日》,老人含糊不清地訴說著被血與火覆蓋的半個世紀前,和平時喊著國仇國恥的人們。體會不到戰爭時忍著家恨的眼淚,紫日是太陽黃昏時的樣子。秋葉子被戰爭捲入,在戰爭結束後隕落,她本該留在那個大雨淋漓的地方。

《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部,女人孩子成就了部落男人的靈魂。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好樣的。他們都將走過彩虹橋。緊張的攻防戰,煎熬的戰斗,卻煎熬得如此神聖。有些東西必須堅持,它們不能失去,比如那戰斗的靈魂與驕傲。

《宋景詩》同樣是國產戰爭片中的一個佳作,本片描寫了清朝後期山東魯西地區一位農民宋景詩為了反抗清朝統治者橫征暴斂欺壓百姓,憤而率領鄉親們起義組成黑旗軍與清廷作斗爭的故事。影片由上影廠1955年攝制。

《集結號》一反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程式化模式,打破了以往的以戰爭場面的宏大、戰斗的激烈來表現戰爭的傳統手法,而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表現戰爭,通過挖掘人在戰爭面前的真實心態來詮釋戰爭的慘烈與殘酷,更多地關注生命的價值。

《紅海行動》這部之前,華語電影在講現代軍事題材方面,真的好像.....還有挺多的

《賽德克巴萊》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文明和野蠻的沖突戰爭,這不就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階段嗎。

《戰狼1/2》表現出的大國自尊心、國家自豪感令人熱血沸騰。

《湄公河行動》真實事件改編,金三角、毒梟、人民解放軍、殺戮、錢權、追凶甚至是在標准審查制度內都無法看到的「娃娃兵」,每一個元素都將這部商業大IP推向腎上腺素的制高點!

《集結號》慘烈的戰爭在炮彈的轟鳴中開始,最後吹起生命的號角。

1,《活著》

2,《霸王別姬》

3,《火鍋英雄》

3,《戰狼》第一部,第二部

4,《殺破狼》第一部,第二部

5,《導火線》

6,《武俠》

7,《十月圍城》

8,《港囧》

9,《痞子英雄》系列

10,《無人區》

《百團大戰》、《太行山上》、《紅海行動》

不同年代,致敬相同的中國心!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三部曲。《風雨下鍾山》。《南征北戰》。

《血戰台兒庄》《百團大戰》《紅海行動》《金陵十三釵》《集結號》《東京審判》《鬼子來了》

南斯拉夫電影周:蘇捷斯卡戰役,67天,夜襲機場,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突襲達瓦

2.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紅色經典電影主要包括《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英雄兒女》、《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等。這些電影大多創作於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和無私奉獻精神。

紅色經典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它們以鮮明的愛國主義主題和革命英雄主義色彩,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這些電影在藝術表現上,通常採用簡潔明快的敘事手法,富有激情的音樂配樂,以及鮮明的視覺風格,使得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的氛圍。

這些影片不僅是中國電影的瑰寶,也是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們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激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懷,弘揚了團結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製作技術和敘事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紅色經典電影所承載的歷史記憶和精神價值仍然歷久彌新,對中國社會的文化建設和價值觀教育具有深遠影響。

3. 中國人必看的十大抗戰電影

在中國豐富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中,以下十部電影憑借其卓越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歷史內涵,被認為是中國人必看的抗戰電影。1.《鬼子來了》:姜文導演的傑作,講述了一個村莊農民與日本俘虜之間的故事,影片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獎項上熠熠生輝,至今仍是姜文的代表作之一。2.《大捷》: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二十三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壯烈篇章,豆瓣評分高達8.6,引人深思。3.《血戰台兒庄》:以1938年的台兒庄戰役為背景,培仿演員們形神兼備的表演,以及對歷史人物的精準還原,使之成為抗戰電影中的瑰寶。4.《紅高粱》:莫伏返言同名小說改編,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舞台,講述了一段英勇抵抗與愛情交織的故事,影片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5.《戰爭子午線》:描繪了抗日戰爭關鍵時期的英勇抗爭,以八路軍特殊隊伍的犧牲精神,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6.《地道戰》:展示了人民智慧與勇氣如何戰勝侵略者的生動畫面,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永恆記憶,觀影人次高達30億,歷久彌新。7.《巧奔妙逃》:以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和八路軍之間的誤會與合作,為戰爭畫卷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8.《紫日》:以二戰尾聲為背景,通過三個不同國籍人物的交織,深入探討戰爭的罪惡與和平的珍貴。9.《金陵十三釵》: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人性在戰爭中的悲壯與光輝。10.《八佰》:以淞滬會戰為依託,展現了中國軍人的英勇與犧牲,讓人銘記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不易。

4. 愛國主義的影片有哪些

愛國主義的影片包括《八佰》、《建國大業》、《紅海行動》、《十月圍城》和《我和我的祖國》等。
1. 《八佰》展現了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在四行倉庫的英勇抵抗。盡管面臨極端劣勢,孤軍奮戰的士兵們展現了無畏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深深觸動觀眾。
2. 《建國大業》通過緊張的敘事和精細的角色刻畫,生動呈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復雜政治斗爭和歷史進程。
3. 《紅海行動》基於真實事件,描繪了中國海軍特種兵在執行撤僑任務時的驚險行動,凸顯了中國軍人的專業素養和愛國情懷。
4. 《十月圍城》描述了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夕保護革命領導人的故事,展現了普通人在歷史關鍵時刻的勇氣和選擇。
5. 《我和我的祖國》通過七個反映不同歷史時期人物命運的故事,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彰顯了個人與國家的緊密聯系。當電影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響起時,喚起了無數中國人的愛國情感。

5. 抗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抗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是《太行山上》、《八佰》、《血戰台兒庄》、《紅高粱》、《戰爭子午線》、《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黃河絕戀》、《紫日》。

1、《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是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5年8《黃河絕戀》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6. 愛國主義的影片有哪些

愛國主義的影片有:《八佰》、《建國大業》、《紅海行動》、《十月圍城》、《我和我的祖國》等。

1、《八佰》

這部電影是一部愛國題材電影,電影里只有四百多人的孤軍,堅守四行倉庫,抵抗裝備精良,人數數倍於自己的敵軍,戰斗持續了四天四夜,戰爭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電影里戰士們綁上炸彈跳樓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不知看哭了多少觀眾。

7. 給推薦幾部好的中國拍的關於戰爭的電影

紫日
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里,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法西斯所殺害。悲忿的楊玉福和娜佳憤怒地沖向殘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很好看的~!

集結號,南京南京也很不錯應該知道這個吧。本人很喜歡集結號

老片其實也不錯什麼地道戰地雷戰之類的

閱讀全文

與你喜歡哪些戰爭電影中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虎最新電影 瀏覽:815
最情慾的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5
興安嶺獵人傳說電影院怎麼沒有 瀏覽:44
張子楓和吳磊最新電影 瀏覽:724
灰姑娘電影完整版 瀏覽:817
電影特別的愛免費完整版 瀏覽:281
講述日本二戰郵差電影 瀏覽:839
題材相同的中西動畫電影 瀏覽:269
迅雷專題電影 瀏覽:294
電影圓明園主題曲 瀏覽:702
二戰關於希特勒的電影 瀏覽:909
美女主動上位微電影 瀏覽:338
大河奔流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797
電影實時總票房 瀏覽:987
龍紋身的女孩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495
下載電影哪個免費軟體好用 瀏覽:689
小旅社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89
步步殺機電影完整版 瀏覽:777
私人電影院主題 瀏覽:218
調音師法國微電影影評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