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珍珠港》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戰爭即便是象政治家所說的那樣,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卻不能否認爭斗雙方的參與者絕大多數都是身不由己的平民百姓,所以最後的輸贏唯有極個別政治家們能有壞或好的結果,對於生命為代價的交戰國平民百姓來說則是毫無益處可談。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最終受害的都是生不由己的中國、日本、美國、歐洲各國和德國的人民群眾。人都有著趨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對待戰爭的態度也是如此,除了能夠從中獲利的極少數政客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是不願參與的。
難怪生存權高於一切不僅成了和平主義者的口號,也逐漸成了當今政治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⑵ 分析電影《珍珠港》思想內容和意義
真正的英雄屬於有能力應對外界,對內能保護自己女人的人。無疑雷夫屬於這樣的英雄!
雖然在他奔赴前線的那段時期,有些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但這對於強者來說這是一種考驗和歷練,會讓他更加堅強去面對未來的路,更加對生活有深度的感悟。在我看來,他的朋友就是懦夫一個,他給女主角是帶不來安全感的,所以他和女主角的結合只是曇花一現。從事物發展規律來看,他是不能主宰事件的趨勢的,索性他也死掉了,符合規律。
所以,看完電影,對自己的感悟就是,如果你現在很成功,請繼續努力保持,如果你目前不如意,請把眼光放更遠一點,真正的強者是可以忍受暫時的坎坷的,因為一切不順都是對你的歷練,不放棄每一次努力,給未來一個最好的自己,給家人一個最好的臂膀。加油,每一天!
⑶ 哪位老兄幫忙找一篇《珍珠港》的影評,內容多一點,分析要客觀,感情要真實
簡單的愛情,世俗的感動閑看《珍珠港》 影評
可是我還是認為《珍珠港》做得不好,而且最大的缺陷同樣在劇本。但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後面。首先女主角的塑造不夠徹底,思路有變。怎麼看那些女主角同男二號在一起的纏綿片斷也可以讓觀眾認為她是愛上了男二號的。可是男一號回來後,她的痛悔的表現立馬就把前面的一切推翻了,她並沒有愛上男二號,她始終愛的是男一號。那麼前面的纏綿還有其必要嗎?劇情的三心二意使得這個原本與傳統相比有些不同的女主角叛逆得不夠徹底,她就不可以同時愛上兩個男人嗎?主流的觀眾說不,於是導演也就硬生生地把一個原本有點深度的女性角色塞回了傳統花瓶的軌道。而這時女主角已經懷上了不愛的那個男人的骨肉,於是我就猜到兩男必需有一個要死了。那就讓他們在轟炸中互相該原諒的原諒,該告別的告別,該死去的死去吧,這樣災難與愛情兩條線才能得以融合和貫通,才夠乾脆果斷啊。可是還是為了照顧美國主流觀眾的情緒,咱不能只挨打不還手啊,讓咱在珍珠港事件里展開大的還擊雖然是最好的,可美國人也不敢如此公然地篡改歷史呀?於是導演只好畫蛇添足地在轟炸後又加上了美國報復的一幕,本該在轟炸中解決的感情危機也就只好安排在後面的報復行動中來了,以保持懸念。可是此時縱有未了的感情掙扎和精彩的空中戰斗那也是無力回天了,在經歷了四十多分鍾精彩轟炸後的觀眾已經是精疲力竭、無意欣賞了,此時都盼著你結束呢。本身就也精彩不過大轟炸的結尾「高潮」戲也就只能給人一種高潮後的感覺,淪為雞肋似的東西了。
近三小時的大片《珍珠港》就這樣閑閑地看完了,有反感的地方,但大多時候還是看得很投入,而且很多地方還是很感動的。其中有音樂的迷人因素,有演員的自然表演,甚至有劇本的某些小心思。但是也不能忽略了還有攝影的大氣和漂亮,很多地方的攝影都極具心思,比如日軍軍艦上用的那個從高空滑過的鏡頭,就非常乾脆漂亮,氣勢十足。而一對情侶共乘飛機在天上遨遊的時候不禁讓人想起《走出非洲》中的經典愛情,在這里天空的顏色和飛機轉圜時的鏡頭切換以及剎那的光線都是做足功夫的,更別提大轟炸時的場面調度和攝影技巧的全面運用了。而作為好萊塢的專長的美工同樣也毫不遜色。那種四五十年代特有的挺拔干凈、溫文爾雅的服飾在清冷的街景和金黃的陽光下是如此的懷舊。
不過我想我對《珍珠港》的好感,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起初對它的期望值的極低。人往往就是這樣,當你把所有的渴望降到最低點時,你才能感覺到讓你欣喜的東西的。一部商業片就應該用世俗的眼光去看,能感動最好,不能感動那一笑置之就行,反正沒指望它能走入你的生命和情感,放輕松的時候是我們最寫意的時候。如果看累了沉重思考的嚴肅電影,那麼不妨世俗地去感動感動簡單的愛情與生命吧!
其他影評還有:
http://www.chinacity.com/blog/user1/2895/archives/2005/30058.shtml
http://yezhanpai.spaces.live.com/Blog/cns!93F55BA913250760!997.entry
http://www.mtime.com/movie/12601/comment.html
⑷ 大家覺得電影《珍珠港》怎麼樣啊
《珍珠港》是一部劇情缺乏想像力,但是戰爭場景恢弘的劇情電影。
(4)珍珠港電影分析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
雷夫(本·阿弗萊克飾)與丹尼(喬什·哈奈特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兩人對於飛行從小就十分有興趣。長大之後,時間正值二次大戰時空,兩人一同加入美軍飛行的隊伍。受訓期間雷夫結識了軍中護士伊夫林(凱特·貝金賽爾飾),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⑸ 電影《珍珠港》用了哪些藝術表現手法,簡略影評,人物分析 謝謝
珍珠港,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和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道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沖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斗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珍珠港 9:15—9:45:俯沖轟炸機進攻。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原名】Pearl Harbor 【譯名】珍珠港 【年代】2001 【級別】PG-13級 【國家】美國 【類別】戰爭/動作/浪漫 【導演】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原創音樂】漢斯·季默/Hans Zimmer 【主演】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喬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凱特·貝金賽爾Kate Beckinsale,小古巴·戈丁Cuba Gooding Jr.,亞力克·鮑德溫AlecBaldwin,庄·沃伊特Jon Voight,丹·艾克羅伊德Dan Aykroyd 珍珠港
【製片】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長度】184 Mins 【對白】英語 日語 【出品】試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 USA) 【上映日期】2001年5月21日 美國 【製作成本】$140 (單位:百萬美元) 【宣傳費用】$70 (單位:百萬美元) 【票房成績】全美首映票房:$59,078,912.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198,542,554.00 (單位:美元) 海外累計票房:$252,000,000.00 (單位:美元)
電影劇情
兩個飛行員和一個戰地護士的愛情 1941年12月7日,一個祥和的早晨,日軍向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轟炸,致使美國太平洋艦隊18艘戰艦沉沒或受重創,死亡、重傷和失蹤人員不計其數。12月8 日,羅斯福總統向日本宣戰,自此美國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是在這段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影片講述了兩個飛行員和一個美麗的女護士之間的感情糾葛。雷夫與丹尼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兩人一同加入美軍飛行的隊伍。受訓期間,雷夫結識了軍中護士─伊弗琳,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於是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之後傳來噩耗,雷夫的座機在空戰中不幸遭德軍擊落,生死未卜伊弗琳與丹尼得知噩耗後,只能互相勉勵對方,愛情的幼苗悄悄萌芽。1941年12月 7日,雷夫突然出現珍珠港。日軍也悄悄准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是好朋友又是情敵,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拋,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影片賞析
影片亮點 群英打造逼真戰爭和動人愛情 劇照
類似於大製作災難片《泰坦尼克號》,《珍珠港》同樣斥資巨大,據說成本高達1.45億美元。影片大部分都在珍珠港實景拍攝,除了動用許多飛機和艦船外,為了逼真地再現當年那場空海大戰,影片後期製作採用了大量電腦特技——游弋的戰艦、盤旋的飛機、震耳欲聾的爆炸和沖天而起的大火……把半個世紀前慘烈的一幕幕帶回到觀眾眼前。 為了演繹動人心弦的戰地愛情故事,《珍珠港》劇組也不敢稍有懈怠,他們邀來了一批著名影星擔綱本片主演。雷夫的扮演者本·艾弗萊克一直是女性心目中的美男和性感偶像,近幾年更成為美國影壇的當家小生。飾演丹尼的喬什·哈奈特90年代末憑借《H20 抓鬼節》和《奪命高校》兩部恐怖片在影壇異軍突起,2000年著名導演大衛·科波拉的女兒索菲婭。 科波拉首度執導影片《處女自殺》,就一眼相中哈耐特出演片中重要角色。至於片中那個令兩個男人為之傾心的女護士伊夫琳,則由英國女演員凱特·貝金塞爾飾演。出生演藝世家的凱特1998年才去美國發展,卻以《最後的迪斯科》和《強迫出境》兩片贏得觀眾喜愛。她那英國女人特有的白皙肌膚和纖細骨骼使她演繹的角色柔弱中透著一種堅韌,在史詩般的戰爭大片《珍珠港》中飾演一朵綻放在戰場上的嬌俏玫瑰真是最契合不過了。 除三位主演外,影片的配角們也都是不可等閑視之的腕級人物,像阿歷克斯。鮑德溫、小古巴·古丁、喬·沃伊特等均是好萊塢的老牌影星,他們一致看好《珍珠港》,都甘願屈尊在片中出演配角。 台前明星耀眼,幕後同樣英雄匯聚。《珍珠港》的導演邁克爾·貝——一位善於製造驚人視覺效果的新生代導演,他早年以拍攝可口可樂廣告而一鳴驚人,其電影處女作《絕地戰警》和《勇闖奪命島》都曾在我國上映。1998年他的第三部大作《世界末日》問世,製造了科幻影片當年夏天的票房神話。 編劇蘭德爾·華萊士被稱為美國影壇不可多得的影劇怪才,他不僅編劇,還兼製片、導演、作家於一身。由他編劇的影片《勇敢的心》、《鐵面人》恐怕無人不知!以這樣一套演、導、編人物組合打造一幕戰爭悲喜劇,僅就這點而言,《珍珠港》對觀眾來說已絕對是一個誘人的亮點。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開始為這次行動做訓練。 珍珠港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志。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事件背景
珍珠港被破壞的情形 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發展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的發展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但1941年7月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運輸戰略物資,尤其是鋼 和石油。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活動,回到談判桌邊。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扎在珍珠港(由於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要靠近的多,因此它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也是這個目的。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他將理查遜解僱。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 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政府決定占據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主意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准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事件過程
11月26日,一支由六條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中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 珍珠港
珠港。途上艦隊保持徹底的電波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的兵力為各種艦船99艘(含8艘戰列艦),飛機350架。 當日清晨七時許,由183架飛機組成的首批攻擊機群猛烈攻擊港內的美國艦隊。1小時後,日軍出動191架飛機編隊,實施第二輪攻擊,結果共擊沉美戰列艦5艘,傷3艘,毀傷其它艦艇10餘艘;擊毀飛機188架,傷291架;美軍官兵死2408人,傷2000餘人,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Arizona)爆炸沉沒時就有1177人死亡。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而日軍僅僅付出了5艘微型潛艇,29架飛機,戰死不到百人的代價。 這次戰斗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沃德號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廣尾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2002年8月28日被打撈並確認)。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船後來都被擊沉(已全部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其中包括戰斗機、魚雷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29架飛機未能返航,74架不同程度受傷。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根據當事人報道和後來美國和日本軍方發表的軍事文件襲擊珍珠港的過程如下: 3:42:一美國掃雷艇禿鷹(USS Condor AMC-14)在檀香山港前發現一個潛望鏡。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里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瓦胡島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斗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察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6:53:沃德號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7:02:位於瓦胡島北部的奧帕納(Opana)雷達站(裝備SCR-270機動式遠程警戒雷達)第515對空警戒信號隊的兩名一等兵發現瓦胡島以北132英里,東3度處有大量發現不明飛機。 7:10:雷達站向沙夫特堡情報中心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7:20:美軍值班軍官泰勒中尉認為不明飛機是從大陸來的B-17轟炸機(當天確有12架B-17從加州飛抵珍珠港,但飛行線路在雷達監測范圍之外),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7:40:日軍第一攻擊波到達瓦胡島北岸。 珍珠港
7:49:日軍第一航空艦隊飛行總隊長淵田美津雄下達攻擊令,但被轟炸機隊隊長高橋赫一誤認為強攻命令,攻擊開始。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5:高橋赫一向珍珠港惠勒機場投下第一顆炸彈,太平洋戰爭爆發。 7:55:系泊在1010號碼頭的美軍水雷部隊旗艦奧格拉拉號(USS Oglala,CM-4)信號台第一個發出明確的旗語:「港內全體艦艇出港」。美軍戰列艦俄克拉何馬號遭到魚雷攻擊,緊接著美軍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遭到兩枚91改2型航空魚雷攻擊。 7:55-8:10:俄克拉何馬號連續被5枚魚雷命中,傾覆,410餘人被困船中。 7:58:福特島美國海軍航空站無線電台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Air raid Pearl Harbor.This is no drill),2分鍾後,金梅爾海軍上將下令將該電轉發馬尼拉和華盛頓。 8:00:從美國大陸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准備,因此無法插手。 8:02:內華達號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內華達號在尾部受一條魚雷。內華達號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號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8:10:亞利桑那號戰列艦被4顆800公斤穿甲彈命中,前部黑火葯庫(供水上飛機彈射用)爆炸,誘爆主炮塔中的無煙火葯庫,猛烈爆炸,亞利桑那號在9分鍾內沉沒,1177名船員陣亡,包括艦長瓦爾肯伯格上校和第一戰列艦分隊司令基德少將。 12架來自加州的B-17遭到日軍護衛戰斗機襲擊,全部被擊毀。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0:美軍惠勒、希凱姆陸軍機場和福特島、卡內奧赫海軍航空站遭到嚴重破壞,亞利桑那、俄克拉何馬、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已經沉沒,西弗吉尼亞號正在下沉。日軍損失飛機9架(零式3架,99艦爆1架,97艦攻5架)。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和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道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珍珠港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沖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斗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9:15—9:45:俯沖轟炸機進攻。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⑹ 大家對電影《珍珠港》有什麼評價
不是很成功的一部電影。如果你有主人公一樣的愛情經理,那我沒什麼好說的。1.從史實的角度看,整個偷襲珍珠港的前後過程基本就算是沒有,當時山本五十六不想對美開戰,但是又不得不開打的心情沒有表達出來。2.這是一部地道的狗血愛情劇,很粗淺的倫理愛情劇,不是從人性出發的情感愛情劇。情感劇可不是你愛我,我不愛你這么簡單。是要挖掘人內心的東西。
3.這部電影很不厚道,在誤導影迷。片名《珍珠港》其實真的和偷襲珍珠港這一事件沒多大關系。是硬套進去的,隨便找個什麼情節都行,不用珍珠港事件也可以。不想美國1970年拍電影《虎!虎!虎》,虎!虎!虎!就是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代號。一目瞭然講的也是偷襲珍珠港前後各國之間的利益博弈,和日本高層的那種不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日本中下層軍官對戰爭的狂熱,表達的淋漓盡致。這不過加了些戰爭的特效而已。電影《珍珠港》就是借著個名講述了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看看《珍珠港》再看看《泰坦尼克號》都是借著事件在講愛情故事,但是從人性的深度,廣度,和對看愛情的角度差的就很多了。
超過25如歲的人能說這部電影好的,我真是不知道說你什麼了,這能說你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不符,你還很不成熟。我在電影院看了15分鍾就睡著了,電影太爛了。
⑺ 如何看待電影《珍珠港》中女主角的愛情觀
從戰爭中截取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平年代彷彿已經退化的愛國激情在這些電影中被重新點燃,追求和平、嚮往自由是永遠值得書寫的人性精神。
《珍珠港》的情節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不過虛構了主要人物,雖然明知道現實沒有這么浪漫和溫情,但仍然會心甘情願地用真心去感受電影帶來的感動和震撼。
將刻骨銘心的愛情放在宏大的歷史場景中,一方面能顯得愛情格外地美好和珍貴,它可以幫助人們度過最困難的時期;另一方面,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個人的愛情又顯得極其渺小而脆弱,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自己的小愛自然要退居其次。大愛與小愛之間的糾纏正是讓人慾罷不能的觀賞點。
劇情簡介
雷夫(本·阿弗萊特飾)和丹尼(喬什·哈奈特飾)是一對從小要好的兄弟,兩人對飛行都有很大興趣,曾在一起學習過駕駛飛機。二戰期間,兩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國空軍部隊。受訓期間,雷夫與軍中醫院里的女護士伊弗琳(凱特·貝金賽爾)墜入愛河。
為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美國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並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
不久,噩耗傳來,雷夫的飛機在空戰中不幸被德軍擊落,生還幾率很小。伊弗琳與丹尼在互相勉傷痛的過程中萌生情愫。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雷夫竟然回來了,當三人重新聚首時,尷尬頓生。就在這時,日本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攜手抵禦外敵,為自由和正義而戰。
⑻ 電影《珍珠港》主要內容是什麼、
《珍珠港》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W2mhrwqFilB-QP-GBXw4w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電影講述了雷夫和丹尼這對好兄弟在參軍時結識女護士伊夫林。雷夫主動請纓參加英國空軍的作戰,被擊落掉進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
⑼ 珍珠港影評
這原本不是什麼罪過,因為電影藝術的主要功能不是充當歷史教材。不幸的是,影片在許多方面均停留在這樣的初級狀態。從篇幅上講,《珍珠港》應該是一部愛情片,它一半以上的時間都用於講述一起長大的哥們倆如何愛上同一個女孩的故事。從表面看,這個故事編排得要比《泰坦尼克號》的傑克和露絲之愛更用心、更合乎邏輯。從雷夫和丹尼小時候不小心啟動農用飛機(可謂「埋下革命種子」),到參軍時結識女護士,劇情的發展基本順理成章。雷夫主動請膺參加英國空軍的作戰,被擊落掉進海里。女友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但觀眾卻無法與她同悲,因為大家知道男一號不可能在影片才放到四分之一時就消失(倒敘結構或鬼片則不受此限制)。丹尼和女護士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於是就有了他臨終時聽到的「你將當爸爸,你別死」的台詞。
對這個劇情設置及人物描寫稍作分析,我們便會發現創作者在尋找一個當年的士兵和如今的年輕人的共通點。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沒有什麼違背歷史真實性的地方,但他們的言行舉止更像現代的美國中學生,即影片的目標觀眾。雷夫的傲氣、丹尼的秀氣、女護士伊雯琳沒有時代感的氣質,讓人覺得這個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這個地方。這樣的設置當然是故意的,也是好萊塢商業巨片橫掃全球的主要因素。
但是,好的影片可以不以劇情安排巧妙見長,但若台詞也走「似曾相識」的路線,就會俗套連篇。曾創作《勇敢的心》的編劇這次為大家奉獻了一部套話多得成笑話的劇本,若現實生活中有誰用片中的愛情台詞吸引戀人,一定會遭人翻白眼。耗資1.4億美元的《珍珠港》在故事編排(何時鋪墊、何時起伏、何時轉折等)、人物塑造和搭配(陽剛的雷夫和陰柔的丹尼、風騷的護士和內向的護士)、風格的調節(每段對白均以詼諧告終)均下足了功夫,但這種化學配方式的創作鏟平了藝術的稜角,留下的只是光滑的娛樂極品。
該片對日軍偷襲珍珠港長達40分鍾的詳盡描繪乃全片的精華。每個鏡頭均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從一開始日本軍機飛過晾著衣服的民居,到最後美軍將士連同一面千瘡百孔的國旗沉入海底,更別說那個追蹤著炸彈從天空一路緊跟到軍艦的特技鏡頭,都令人大開眼界,也激動人心。您也許會說,「激動人心」這個詞不合適,因為被炸的是「好人」那一方,應該感到震顫才對。但跟整部影片一樣,這場戰爭戲缺少一個「魂」,以至於美國影院里出現觀眾大呼過癮的奇怪現象。觀眾的感官受到一輪又一輪的強烈刺激,但觀眾的心卻沒有被揪住,這恰好跟電子游戲有異曲同工之處,而跟《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貌合神離。
在表演方面,三位主角都算稱職,但缺乏閃光點。本·阿弗萊克演慣了牛氣轟轟的角色,大概跟他本人氣質相差不遠;新人喬什·哈奈特有點像年輕時的理查·基爾,頗有明星相但看不出有多高的演技;英國女演員凱特·貝金賽爾似乎在模仿妮可·基德曼,靠本片混個臉熟應該沒問題。三人的扮相都不錯,在攝影、化裝和服裝的精心調理下,展現出他們本身雖有基礎、但不太充足的魅力。
影片使用大量快切鏡頭,每場戲也不怎麼拖拉,但由於愛情戲不夠感人,三個鍾頭的長度略嫌冗長,即使中間的轟炸場面也有些令人麻木。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該片不如它所仿效的《泰坦尼克號》和《拯救大兵瑞恩》。
筆者在此吹毛求疵,主要是站在戲劇性的角度,絕沒有貶低它的票房號召力;邁克爾·貝的上兩部作品《勇闖奪命島》和《世界末日》共賺進了8億多美金的全球票房,而它們在我看來還不如《珍珠港》。更有趣的是,該片缺乏創意的劇情和台詞一旦搬到海外市場大概會轉劣勢為優勢——一則海外觀眾未必像美國人那麼熟悉重復多遍的老套,二來沒有太深的文化和思想積淀消化起來比較容易。歸根結底,如焰火般壯觀的爆炸場面人人都能欣賞,而打著史詩片旗號的動作片縱使不會人人叫好,但能叫座便達到了主要目的。
⑽ 辛德勒名單 珍珠港 影片對比分析
它們是不同類型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作為電影史上一顆永久的璀璨之星,是一部堪稱完美的電影經典。當我在感受這部電影,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越發覺得,斯皮爾伯格對電影的理解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不愧為當今影壇的電影大師。
他用電影的語言完美的闡述了整個故事。整部影片每一個鏡頭,每一處銜接等都是一種藝術。它是一部真正傑出的藝術電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相關信息
導演斯皮爾伯格,除了對故事的闡述上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是對電影手法最經典最完美的運用,在拍攝方面,影片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濃郁的真實感,我們甚至可以看清楚人物衣著的面料,對於燈光的運用也堪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