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二戰經典電影推薦
1、《敢死營》
1917年春,俄國經歷了二月革命,生活與一戰進程隨之改變。布爾什維克在戰壕中宣傳,呼籲與敵軍和談。俄國軍官們無權作出決定,除非得到「士兵委員會」的批准。軍隊處在解散邊緣。為提升士氣,臨時政府組建了由瑪麗婭·博奇卡廖娃指揮的女子「敢死營」。她們以勇敢和和諧的行動成為榜樣,證明了自己配得上「俄國英雄」的稱號。
2、《潘菲洛夫28勇士》
1941年,德軍集結精良部隊對莫斯科發動「台風」攻勢,希望在冬季來臨前佔領城市。蘇軍「潘菲洛夫步兵師」的28名士兵以極小代價——僅剩5人——阻止了德軍進攻,保衛了莫斯科。
3、《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1941年6月,布格河畔的歡樂被戰爭的殘酷打破。德國入侵讓布列斯特要塞陷入戰火,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與親人告別,勇敢應戰。在艱苦的戰斗中,他們展現了頑強的抵抗精神,最終取得了勝利。
4、《最後的前線》
1941年10月,波多爾斯基學員在莫斯科郊外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這些年輕學員與蘇聯第43軍並肩作戰,在近兩周的激烈戰斗中,他們大多數人獻出了生命,成功阻止了德軍向莫斯科的推進。
5、《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德國遭受的慘敗,也是歐洲戰場的重大轉折點。影片從德軍角度深刻探討了戰爭對人性與生命的摧殘。
② 哪部俄國的戰爭片最震撼 - 知乎
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重的戰爭之一。在這一背景下,蘇聯電影工業創作了眾多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電影,其中不乏震撼人心的作品。以下,我們精選了12部蘇聯/俄羅斯戰爭片,帶你領略那段歷史的悲壯與英勇。
1.《列寧格勒戰役》(1965年):影片以列寧格勒保衛戰為背景,展現蘇聯軍民在極端困難條件下與德軍殊死搏鬥的場景,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偉大。
2.《士兵》(1972年):通過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展現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深刻探討了戰爭與人的關系。
3.《夜班》(1986年):影片講述了蘇聯士兵在東普魯士的艱難征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任務的故事。
4.《虎口脫險》(1977年):一部喜劇戰爭片,以蘇聯紅軍與德軍間的小規模沖突為背景,展現幽默與智慧在戰爭中的獨特價值。
5.《黑鷹》(1987年):影片通過描述蘇聯飛行員在極端條件下執行任務的故事,展現了蘇聯軍民的勇氣與犧牲精神。
6.《風暴的邊緣》(1989年):影片以蘇聯在東歐的軍事行動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隊的英勇與堅韌。
7.《鐵血衛國》(1972年):以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民為保衛祖國而付出的巨大犧牲。
8.《雪國列車》(1988年):影片以蘇聯軍隊在北極地區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士兵們的勇氣與毅力。
9.《紅場上的士兵》(1984年):影片以蘇聯紅軍在紅場的戰斗為背景,展現了一群士兵在逆境中為國而戰的感人故事。
10.《鐵流》(1949年):作為蘇聯電影工業的開山之作,影片以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中的英勇表現為主線,展現了一代英雄的風采。
1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69年):影片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深入描繪了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英勇與犧牲。
12.《勝利的曙光》(1970年):影片以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中的勝利為背景,展現了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堅韌與智慧。
這些電影不僅展現了蘇聯/俄羅斯軍隊在衛國戰爭中的英勇與犧牲,也揭示了人性在戰爭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對勇氣、犧牲與和平的深深呼喚。在觀看這些影片時,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更能體會到那些為國家、為和平而戰的英雄們的偉大。
③ 俄羅斯電影一門炮三支槍四人阻擊德軍一個聯隊叫啥
電影《敢死連》
1944年,白俄羅斯西部,紅軍已經推進到蘇聯國界線。蘇德雙方生死對決,戰場是白俄羅斯森林中的一個無名高地。蘇軍為打破德軍大規模進攻粉碎德軍戰略集團,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個無名高地實施了一次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陣地戰!
蘇德雙方百萬大軍,動用數以千計的坦克和作戰飛機,上萬門火炮和追擊跑對壘,展開了蘇德間最大的一次會戰!
(3)俄羅斯和德國的戰爭電影推薦擴展閱讀:
該片由俄羅斯政府投四億巨資全力支持!動用了兩個師的軍隊,5000名軍人,300輛坦克,200架飛機參與拍攝,壯烈再現二戰最後的大反擊中最為悲壯慘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戰。同時,本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投資的新型戰爭影片,藉以恢復其戰爭影片生產強國的地位。
影片最大還原了發生在高加索的大戰役」的賣點,在片末的半個小時總算有了那麼點意思,大場面的表現可以拿到個合格分。值得一提的是,《敢死連》在電影配樂方面,倒是秉承了前蘇聯戰爭電影的優秀傳統,一曲《卡秋莎》算是致敬,而原創的電影音樂也具有很濃郁的蘇聯音樂風格。
④ 俄羅斯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都有哪些
1.《星星》:這是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時長約90分鍾。影片講述了一支偵查小隊深入德軍後方執行任務的故事。片中的大地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而電影中的感情戲則顯得有些突兀。影片展現了戰爭對美好事物的毀滅,以及在戰火中犧牲的英勇人士。俄羅斯的音樂給人以崇高的感受,片中的風景和鏡頭都意味深長。
2.《潘菲洛夫傘兵空降28勇士》:這部電影基於蘇聯時代家喻戶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真實英雄事跡。影片以衛國戰爭時期的這一英模群體為題材,真實地再現了這場戰役。導演在描述這場戰役時表現出了高度的完成度,影片的攝影和場面調度都十分出色,配樂也很好地渲染了氣氛。
3.《巴爾干邊界》:這部電影的真實背景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停戰後的情況。俄軍維和部隊利用科索沃地區的權力真空,迅速佔領了科索沃普里什蒂納機場,阻止了北約單獨佔領科索沃的企圖。
4.《T-34坦克》:這部電影是一個純虛構的故事,旨在紀念T-34坦克和衛國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影片中展現了俄羅斯人特有的精神面貌,以及俄羅斯導演在二戰題材上的精湛技藝。
5.《拯救列寧格勒》:故事講述了二戰中德軍圍困列寧格勒,企圖將那裡的二百萬軍民困死的情況。為了生存,人們開始從小規模撤離。影片敘述了首批用駁船752號從拉多加湖撤出1500名軍民的故事。這次撤出雖然失敗,但片尾提到的「駁船752號遇難沉沒,1200多人喪生,200多人獲救」的歷史事件確實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