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綠洲》
福柯有一句話:精神病不是一種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種對人群加以分類的社會功能。在步入所謂的「後工業社會」下,人們有權利思考:作為平平常常的人,我們是否已經被某種模式異化?或者說,我們一直遵循的某種規律真的無懈可擊?
韓國導演李滄東拋出了《綠洲》來提醒我們注意這個問題的答案。 《綠洲》在表面上訴說了一個唯美畸形的愛情悲劇,其實在背後充分表現了導演對機構制度貶斥,所謂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會「囚禁」的過程。所以《綠洲》的真正悲劇得原因在於,男女主人公的病情已一種異類的態度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真是社會機器所不能容忍的。已至於正常的男女之愛也被我們認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惡。
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引用了這樣一個例子:「17世紀中葉的麻風病突然在法國滅絕,原來的麻風病院閑置,法政府用這些隔離措施囚禁罪犯,流浪漢和瘋子。」「大囚禁」時代就此開始。在這樣的環境下,瘋人成了社會的敵人,是需要防範和改造的對象。
在《綠洲》中,男主人公中都是智力低下的成年流氓,在社會和家庭上都不受關注,雖然心地善良,幫助其哥哥擺脫罪責。當家庭仍然無法認可其行為。在影片後半部分,中都把哥哥車鋪的車私自拿出去兜風而遭到哥哥的毒打,中都並沒有反抗。中都的行為其實體現了他作為智障流氓,在家庭中已儼然成為累贅,哥哥的毒打成了家常便飯。自然,這樣的人一觸犯到社會秩序,必然受到這種秩序的強制規范。而這樣一個人,需要的正是已種關愛,一種一個人應該受到的正常的愛。
很有意思的是,他碰到了這樣一個人,從另一位女主人公公主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與她互補的另一類畸形人: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內心有著愛情和性的正常沖動,卻因為外表極度醜陋和病態而被社會遺棄。在這種環境下,男主人公中都對他試圖的強奸就引發了他內心深層次的解放,中都的企圖雖然未遂,但公主意識到了原來世界上原來還有人會愛她這樣一個不健全的人的,她的內心深處的渴望被徹底激發出來,從而,這兩個感情互補的人走到了一起。
道德的出現本身就具有荒謬性,在這種愛情中,兩個非理性的人誕生了一種新的道德規范,其實他們也像一般人一樣逛街,吃飯,表達愛意。但是這樣的一種怪異的形象是不被社會所認可的。男主人公中都曾把公主帶到了母親的生日宴會上,並在潛意識當中告訴家人:「這是我的女友。」(他並未明說)但是正常的人終究無法容忍公主的丑態,把中都得行為理解成了對大哥和家庭的一種報復。
中都根本不會信教,但是從對於公主的愛情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在路邊請求神父幫他祈禱,希望他的生活能更加豐富。但他的價值不等於社會的價值。社會早已給與了他的價值觀固定的定義,他對自己肯定的方式得到了社會的否定。諷刺的是,在最後神父又在中都的審判中出現一次,這次中都不在有任何希望了,他所關心的只有一個,那即是他的女友公主,他希望幫公主做完最後一件事在入獄。
影片的編劇真是用邊緣人與邊緣人的形象反映社會正常價值觀的醜陋,影片的導演蓄意的說明:「現代的監管機制無處不在,凡是一般看似有悖於社會倫理的現象社會都會給與嚴重的懲罰。而影片在最後的橋段當中使主題得到了升華:中都趁間隙從警察里逃走,跑到公主家旁,趴在樹上,為公主剪去曾給她帶來害怕的樹枝。在這點上,導演顯示了非凡的才華:不僅使這場愛情更加唯美,也是男女主人公徹底完成了心靈上的交流。女主人公用收音機的聲音告訴男主人公,我知道了。這其實是男女主人公之間的談情說愛。而這種只有兩個人才明白的甜言蜜語被正常的社會人當做了瘋癲,這造成了影片帶有悲劇色彩的結尾。
Ⅱ 電影《綠洲》為什麼女主人有時候是正常的
影片加入了女主人公想像的內容。表現想像的時候,導演就放棄了一貫的現實主義精神,更多是利用鏡頭內場面調度來體現。如女主角整部片子都表現得面部肌肉歪曲痙攣,不成人形,但她卻時常幻想著與男主人公進行著正常的交往。導演就很注意表現她的幻想:在一個長鏡頭內,她一直殘疾著蜷縮在輪椅上,面目猙獰……下一秒,她突然站起身來,恢復了她正常的美麗面孔,笑著與洪忠都打鬧嬉戲,在最極端的一場想像中,連印度舞者和大象都能圍繞在他們身旁,盡情享受生活的美麗。這種形式自然而新奇,與其它影片表現幻想和夢鏡時需要的剪接技巧相比,顯得獨出心裁。最主要是把幻想的時空十分自然地融入到片子的節奏里,令人在這樣一次次的幻想與現實的對比前有種無奈的心甜。
Ⅲ 綠洲的影片評價
《綠洲》呈現出了兩種溝通,一種有關平等,並直達心靈;一種是電影與現實的界限。(騰訊娛樂評) 它在批判現實主義之外,加入了愛情的主題使得影片中現實批判的鋒芒更加銳利,也更悲愴、更壓抑。(新浪娛樂評)
《綠洲》跟一般的韓國電影不同,聞不到一點兒商業氣味。但這並不意味這部電影就不好看。兩個小時的長度中,情節鋪排有序,張馳有度。尤其是後半部分,從洪中都帶著韓恭洙參加母親生日宴會引起大哥不滿,從而揭發出一段懸案,然後到兩人情之所至發生性關系,再到洪中都因此被控告強奸入監,整個情節的推動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及至洪中都突然越獄,只為鋸掉因為投影在綠洲掛毯而一直令韓恭洙恐懼的樹杈,觀眾的情緒亦調動到最飽滿的高潮。(新浪娛樂評)
《綠洲》通過一個邊緣人與腦癱姑娘的愛情,反映韓國社會虛偽的一面。男主角利用牧師做禱告的機會沖出警察局,似在暗示:對於現實的苦難,宗教的作用不僅有限,有時還會適得其反,生命的綠洲只有靠人類自己去開辟。(新民周刊評)
Ⅳ 如何評價韓國愛情電影《綠洲》
一部名為《綠洲》的韓國愛情電影,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繪和細膩的人物刻畫,引發了觀眾的廣泛關注與深思。
影片以主角的內心世界為主線,呈現了她從孤獨、自卑到逐漸找到自我價值的成長過程。她經歷了他人的不理解與傷害,但在與男主角相遇後,對方給予她前所未有的尊重與理解,使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關愛。
男主角對她的贊美與包容,讓她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生活中的小細節,如看陽光、馬路、電車,以及探訪他的家人,共同度過的時光充滿了溫馨與甜蜜。男主角的一句「公主殿下我錯了」,展現了他對她情感的尊重與呵護,為這段感情添上了溫暖的色彩。
然而,影片也揭示了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不公。盡管男主角給予了她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但外界對她的看法與態度卻並未改變。他們之間的關系面臨著來自外界的質疑與壓力,這使觀眾對社會的不公與偏見產生了共鳴。
電影通過主角的故事,探討了愛與自我價值之間的關系,以及面對外界偏見與不公時,如何堅持自我、尋找真正的幸福。《綠洲》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繪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成為了韓國愛情電影中的一部佳作,引發了觀眾對於愛、尊重與自我價值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