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三音樂課上的開場白
同學們,大家好!這一年將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後的音樂課了,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你們中幾乎沒有人會考音樂類專業,其他專業的大學課程,都不會有音樂這個課程。相比以往的同學,你們又比他們幸運一些,從剛剛畢業的一屆開始,學校為高三同學也開設了音樂課,為你們緊張的高三學習增加了一些調節學習節奏的機會。
關於開設音樂課的目的,通常會有擴展學生的人文知識、進行審美教育、放鬆身心和調劑精神等方面的考慮,這些都是音樂能夠帶給大家的明顯效用。關於音樂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我還有一個不同的觀察視角。
我先給大家聽一首歌曲的片段……這是一首俄語歌曲,是在一位朋友的小說中看到這首歌曲的,於是就找出來聽聽。雖然聽不懂歌詞,但能夠感覺到它是由兩個段落組成的,第一個段落像是一位清秀、純凈,還有些膽怯的鄰家小妹,輕聲細語地娓娓道來;第二個段落是搖滾風格,和第一個段落對比非常鮮明。第二段落背景音樂中的銅管部分像是戰斗的號角,低音弦樂營造出陰霾的氣氛,整個段落像一幅戰斗過後,殘垣斷壁的蒼茫大地。朋友看到我的評論後,認為我的感受比較符合樂曲內涵。她告訴我,這是一部俄羅斯電影《女狙擊手》中的主題曲,曲名叫《布穀鳥》,電影講一位普通的俄羅斯姑娘,被歷史和命運推到了戰爭前線,在戰爭中,親人、上司、戰友、愛人的犧牲慢慢地鍛煉和培養著她,使她成長成為一位合格的戰士,在戰斗中,她一個人擊斃了304個法西斯。
大家可以發現,即使在語言不通,不了解故事背景的情況下,通過音樂我們依然可以對一首作品做出符合情感和情緒特點的理解。
音樂是從心靈到心靈的藝術,它的傳播不需要翻譯,不需要中介,從一顆心靈直接流淌到另一顆心靈。
表達者細膩復雜的情感情緒變化,通過音樂馬上就會在聽者的心靈中引起同樣的情感體驗和情緒共鳴。
看恐怖片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如果關掉聲音,我們心底的恐怖感覺,身體上汗毛倒豎,手心出冷汗這樣的反應就會大大減少甚至根本就不會感覺到恐怖。因為這些發自心底的情感情緒感受和反應主要是通過音樂或者聲音媒介,直接抵達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的,失去了這個媒介,情感情緒的傳達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音樂是一種人類通用的語言,學習和了解這門語言,讓我們可以獲得一件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情感交流工具。通過這門語言,我們就有機會進入真實的人類情感世界,大多數人可以通過這個工具了解各種不同的人類情感。不論傳播音樂的人在哪個時間哪個空間,只要我們聽到他的音樂,他的情緒情感馬上就會進入我們的內心,引起共鳴,產生體驗。傳播者平靜,欣賞者也平靜,傳播者激動,欣賞者體內的多巴胺立即大量分泌,同樣體驗到激動情緒帶來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人類有著非常多樣化,非常細膩又變化多端的情感世界。眾多的情感情緒是很難用語言和文字准確描述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當語言和文字結束的時候,就是音樂開始的時候。人類發明了語言,發明了文字,有了傳播和交流的工具,為什麼還要發明音樂呢?因為許多復雜的情感用語言和文字根本就說不清楚,或者要想說清楚需要花費極大的氣力和繁雜冗長的語句。即使費勁巴力的說清楚了,接受者能不能明白又是個問題。不同種類的語言和文字需要翻譯,翻譯過程中會有信息損失和誤讀,讀者通過聽語言或者閱讀文字理解信息內涵的能力參差不齊,理解後,將文字或語言轉化為自己身體的生理反應這個步驟又是只有少數人具備的天分。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語言和文字擴展自身情感世界的容量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想要擴大我們的情感體驗的邊界,充實自己情感世界的容量,音樂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沒有之一,它是唯一的高效手段。
一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一生親身體驗的情緒和情感同樣非常有限,各種情緒情感在我們身體上和心靈中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體驗和反饋,如果沒有在自己身體里真實地發生過的,都不是自己的體驗,都只能浮在記憶表面,無法進入心靈深處。通過音樂這種能夠直接深入人的內心深處,引起人的生理反應,使人立刻真實地感受到傳達者心中同樣的情感情緒的媒介,我們可以豐富和充實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讓自己的人生體驗更加多姿多彩。
就拿文藝作品中出現最多的愛情題材為例,有大學生青春活力的愛情,有老年人醇厚深沉的夕陽之愛,有幸福圓滿的愛情,有終生遺憾的愛情……無數種愛情故事中,身處其中的主人公內心最真實最細膩的情感體驗,有誰能夠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全都體驗一遍呢?完全不可能!但音樂能,音樂能讓我們真實的感受到不同情感所引發的身體和心靈上實實在在的反應,讓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情感到底有多麼美,有多麼痛!
面對音樂,我們需要敞開胸懷,盡情地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全身心投入在無盡的情感體驗中。體驗各種愛情、親情、幸福、美好、憤怒、仇恨、寬容、報復……等多樣化的情感,感受帝王、乞丐、父母、子女、將軍、戰士、商人、政客……等萬千種身份特點。用有限的生命,體驗無限的生命感受,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和享受。
音樂是一件被人們嚴重低估的認知工具,有機會步入音樂殿堂,汲取精神的精華的人,一定是上帝的寵兒。只有被恩寵的人,才能有機會將貧瘠單一的生命過程,活出需要多次重生才能親身體驗的豐富和精彩。
2. 請介紹幾部二戰經典影片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0435431.html?fr=qrl3
3. 求一首俄語歌曲 Kukushka—— Polina Gagarina 的歌詞翻譯!!!!
歌名:《Kукушка》
詞曲:維克多·崔
原唱:Polina Gagarina
歌詞:
Песен ещё не написанных сколько?
還有多少歌未寫完?
Скажи, кукушка
告訴我,布穀鳥
Пропой
唱吧
В городе мне жить или на выселках
我在這座城市生活或是遷徙中落腳?
Камнем лежать или гореть звездой?
做一塊無聲的石頭還是燃燒的流星?
Звездой
流星
Солнце моё, взгляни на меня
我的太陽,你看著我
Моя ладонь превратилась в кулак
我的手緊握成拳
И,если есть порох, дай огня
如果還有火葯,給我火
Вот так
就這樣
Кто пойдёт по следу одинокому?
是誰沿著孤獨的腳印走下了去?
Сильные да смелые головы сложили в поле, в бою
英勇的戰士在這田野、這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
Молод, кто остался в светлой памяти
年輕的生命留在了美好的記憶中
В трезвом уме,настырной рукой в строю, в строю
留在了活下來的人心中,凝聚力量,堅定意志
Солнце моё, взгляни на меня
我的太陽,你看著我
Моя ладонь превратилась в кулак
我的手緊握成拳
И, если есть порох, дай огня
如果還有火葯,給我火
Вот так
就這樣
Где же ты теперь, воля вольная?
哪裡還有,自由的意志?
С кем же ты сейчас ласковый рассвет встречаешь?
你在和誰一起迎接和煦的黎明?
Ответь
回答我
Каюсь, что с тобой, но плохо без тебя
我後悔讓你陪伴,可沒有你這么糟糕
Голову на плечи терпеливые под плеть,под плеть
不屈的肩膀上,頭顱迎著鞭子高昂,高昂
Ты солнце моё, взгляни на меня
我的太陽,你看著我
Моя ладонь превратилась в кулак
我的手緊握成拳
И, если есть порох, дай огня
如果還有火葯,給我火
Вот так
就這樣
Солнце моё, взгляни на меня
我的太陽,你看著我
Моя ладонь превратилась в кулак
我的手緊握成拳
И, если есть порох, дай огня
如果還有火葯,給我火
Вот так
就這樣
(3)女阻擊手電影主題曲擴展閱讀:
2015年,Polina Gagarina為Сергея Мокрицкого執導的電影《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女狙擊手》)演唱配樂《Кукушка》(《布穀鳥》)這首歌一經播放便迅速走紅,也成為了Polina Gagarina的代表作之一。
2015年,Polina Gagarina代表俄羅斯參加音樂比賽「歐洲電視歌唱大賽」,獲得第二名。Polina Gagarina曾兩度獲得俄羅斯最高音樂獎項"金色留聲機",代表國家征戰歐歌賽並創下俄羅斯近七年來的最佳戰績,還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上演唱過主題曲。
2019年2月,作為補位陣容參加湖南衛視音樂競技節目《歌手2019》並演唱了這首《Kукушка》(《布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