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禁忌愛情電影推薦
1、《我的情婦》 My Mistress (2014)
影片講述了霸氣貴婦和蠢萌少男間的禁忌戀情。男主角查理·博伊德,十六歲,青春活力。但家庭悲劇突然發生在他身上,令他感到很痛苦,他認為沒有人可以幫他,他試圖逃跑。絕望和孤獨,直到他遇到Maggie,這個神秘的女人。
於是查理進入她的生活,隨之危險的關系慢慢展開,他們彼此不能離開誰。Maggie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為此付出代價。
2、《穿裘皮的維納斯》 La Vnus la fourrure (2013)
故事發生在一間陰暗人稀的劇院之中,編劇托馬斯正在為他所改編的劇本《穿裘皮的維納斯》尋找合適的女主角。
接連面試的幾位演員都令托馬斯感到失望,她們和他腦海里完美的女神形象簡直千差萬別。面試以一無所獲的結局結束了,正當托馬斯准備離開之時,一位被淋成了落湯雞的落魄女郎旺達闖入了劇院。
3、《虐戀的自由》Liberty in Restraint (2005)
本片榮獲2004'紐約CineKink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獎。鏡頭以內爾·格雷登(Noel Graydon)這個本身即是SM愛好者也是攝影師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這個有些神秘且禁忌的世界。
格雷登及其同好介紹了針刺、緊縛、刺青、皮革等虐戀亞文化,連同其他受訪者首次公開了這一特殊族群的真實內心世界。不過口味略重,請慎選。
4、《鵝毛筆》 Quills (2000)
19世紀的法國作家薩德才高八斗,崇尚言論自由,小說中有不少情色描寫。這些作品激怒了法國當局,政府把他關入瘋人院,然而,專制的枷鎖只令到薩德更堅定地奮筆疾書,作芹碼品在瘋人院里一部一部的誕生。
5、《枕邊書》 The Pillow Book (1996)
和子小時候每次生日,雙性戀父親就會用毛筆蘸上紅顏料在她臉上寫字,這給和子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她從此認定寫在身體上的書法才是唯一的書法。
其後她去了香港,在那裡她認識了出版商Jerome和他的雙性戀戀人謝純遲朗,謝朗鼓勵她在自己身嫌褲哪上寫字,和子就此創作《枕草子》,漸漸地,謝朗與和子因志趣相投而感情日深,為了奪回和子,Jerome決定以死相逼。
Ⅱ 《愛的捆綁》並非講述繩縛文化,而是對婚姻愛情的解讀
《愛的捆綁》是一部於1994年在日本上映的、僅有47分鍾的電影。劇情簡單來說就是男主人公(他)因為工作冷落了女主人公(她),她開始捆綁家裡的一切事物,而後被診斷出「強迫性緊縛癥候群」,他聽從醫生建議,嘗試捆綁她,但捆綁之後,她總說:「喂,緊緊地綁住吧,緊緊地綁住吧」那個夜晚他將她三次捆綁,最後一次把她釘到牆上,但第二天醒來,他被五花大綁,而她不知蹤影。
《愛的捆綁》劇情介紹:
」丈夫是一個作家,幾乎整日忙於寫作,因為丈夫的工作越來越忙,兩人共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妻子萌寶想要養條寵物犬,卻因公寓的規定無法實現,只得通過改養烏龜來排遣寂寞,當丈夫寫作時,她就在旁邊安安靜靜編織。
她不願打擾丈夫工作,只是不經意間問他「你好嗎?」,但是,連回答也沒有,於是,她只好習慣沉默,連自言自語都嫌多餘,在內心深處,她的失望和不安開始漸漸生長。
原本視愛情為全部的萌寶,漸漸變成了家中的隱形人。像一個幽靈在家中飄來飄去,窒息的生活將萌寶一步步拖入深淵。
漸漸地,萌寶處於失控之中,她在織毛衣時,會將自己的雙手綁起來。並且產生了捆綁各種東西的慾望,她用毛線將家裡的書、剪刀、烏龜、甚至門房都捆起來。,也許這一切的怪異的行為,也只是在向丈夫發出最後的呼救,她依然期待著丈夫的愛。
面對病症,丈夫依然漠視丈夫發現妻子的反常後,帶妻子去看病,經診斷,萌寶患上了一種名叫「強迫性緊縛症侯群」的精神病,被告知無法進行醫學治療。_,但是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因為醫生告訴妻子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這種捆綁行為其實反映了妻子內心對丈夫關愛的渴望,但是,回到家後,丈夫依然埋頭自己的工作。_
他以為捆住丈夫心愛的東西,就會引起丈夫對自己的關注。可是,連爭吵打鬧都沒有,丈夫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她好像只是一個來敲門的人,門開了,她進來了,她坐在空盪盪的房間里,他卻變成一個陌生人,她感受不到任何溫暖和愛,妻子的病情也愈發難以控制,甚至想要把空氣、星期六這些無法捆綁的東西捆綁起來。
丈夫親自為妻子捆綁影片的最後,丈夫下定決心為妻子治病,在妻子的強烈要求下為妻子捆綁,女人一直重復著說牢牢地綁吧!緊一點,再緊一點,可是困住的終究是自己,男人也天真地以為妻子想要的只是被束縛的安全感。於是,他說:「今天晚上,給你快樂。」
多緊的捆綁能拯救愛情?捆綁的時候她眼裡恢復片刻光彩,他粗暴地將她五花大綁,似乎她變成一件器物,連手指縫隙都被死死捆住,她從椅子被放倒到地上,又被拖到牆角,甚至在牆上打釘,繼續捆綁,她累得氣喘吁吁,像是在愛情里艱難跋涉的自己,沒有方向,不得要領,她終於是累了,最後的期待也落了空,她放棄了,眼裡的光消失了。
哀莫大於心死。,她心裡已做好了決定,出人意料的是,當第二天他醒來時,丈夫發現妻子不知去向了,並且再也沒有回來,影片至此結束。__「
看完《愛的捆綁》的一些感悟:
有的人在電影里看到的是「兩個蜘蛛精在盤絲洞里捆綁play的故事」,有的人覺得女主事多,「男主負責賺錢養家,女主負責貌美如花還不好嗎」。
在我看來,這些言論的關注點或是跑偏,或是留在表面,他們沒有看懂導演所關注的社會現象,即借這種病態極端的愛情來反映社會的冷漠疏離,死屍般的女主被釘在牆上,絕望的男主坐在她腳旁,無數的繩纏繞著他們。這個鏡頭與其說只是電影畫面中的一幀,倒不如說是將「孤獨」具象化的藝術——導演將現代人的孤獨表現得淋漓盡致。
要了解一部電影,首先要去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生活日益傾向機械化,人在生產生活中被機器所控制,成了機器的附屬物。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上的糾紛。
其次,在日本社會中,許多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非常常見,女性沒有經濟來源,過分依靠男性,生活也都是圍繞著男性。女主的生活沒有其他的東西,只有對男主的愛,而他在這樣的社會中,沉迷於不斷地工作工作、掙錢掙錢,疏忽了對她的愛,造成她內在世界的崩塌。
讓我們跟著電影看看一個人是如何走向自我毀滅的——也許是兩個人的毀滅,也許是一群人的毀滅。
開頭便是男主抱著大箱子,在極其狹窄昏暗的電梯里無奈的獨白:「她想養只狗,可是公寓不允許養狗」,電梯里的燈一紅一綠地閃著,噪音很大,到公寓里,她滿懷期待地跑來,以為他帶來了狗,箱子一打開,竟然是兩只黑不溜秋的烏龜,她失望地連連後退。
他用電鑽在龜殼上鑽孔,再扣上鐵鏈子,說可以遛烏龜,她又害怕又嫌棄,但還是救下了他手裡即將遭殃的另一隻烏龜,一起養在了洗手池裡,在這里,電梯是狹窄的,燈光是昏暗的,烏龜是被拴住的,狗狗是可以被替換的。
壓抑,無限的壓抑;失望,無限的失望,在現實里,有多少人的處境更加糟糕,拘囿在極其狹窄的空間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再降低,以適應社會用最低的成本創造最高的價值的要求。
就這樣苟且著,好像被拴住的不是龜誒,而是人吶,最為典型的是香港太空艙出租房,網友怒稱堪比棺材:在這里,人不被視為人,是資本機器里的齒輪,被物化,被以金錢評判個人價值,金錢多的就成為重要部件,金錢少的就無足輕重,而缺少人文關懷的社會必然是走向異化的社會。
鏡頭一轉,女主取下了金屬牙套,當他們在親吻時,他一再地去感受她的牙齒,她滿懷期待地問怎麼樣,他品味著說「少了金屬的味道」「成了普通的感覺」她難過得撇撇嘴,一副要委屈又哭不出來的表情,轉身再次戴起了牙套,並且發誓這輩子都不取下它。
這不就是自我捆綁的開始嗎?從她的行為也可以看出她性格中的受虐傾向,受虐傾向的人深感自卑、軟弱無力和無足輕重,不由自主地輕視自己、貶低自己,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他,他們的愛情就是她的信仰,她的價值不在於自我肯定,而是取決於他的評價。
請不要急著批評「這個女人怎麼這么沒用,完全依照男人的想法」,導演只是用一種極端的手段反映社會現象。現實中的人可能不單單由愛情來評定自己,更多的是由市場,但內在邏輯是一樣的。
作為個體是渺小的、孤獨的、不安全的,為了克服這種消極感受,人們往往去尋求強大的社會或他人的認可,就這樣,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不是由其生活的邏輯決定,而是由市場決定。
人不僅出賣商品,而且出賣他自己——他把自己也當成商品,擺在市場上任人挑選。正因為一個人自我確證依賴於此,所以「受人歡迎」對現代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各位說說看,「受人歡迎」是一種什麼樣的性格?是一種沒有性格的性格,是對方需要什麼樣,我就能變成什麼樣,而內心已然空洞。
看到這里,我們是否還能理直氣壯地批判女主?不,反思一下現實中的你我,這種「迎合傾向」在我們性格佔有多大比例?我們必然不會完全地迎合,但有多少個瞬間,我們放棄了自我的堅持,去成為他人想要我們成為的模樣?愛情里,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誰的是誰的救贖?__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愛的能力,愛自己,也愛別人。
Ⅲ 請問有哪些講述強迫症患者的電影,叫什麼名,在哪裡能下載
愛的捆綁 (1994)
導 演:岩井俊二
編 劇:岩井俊二
主 演:豐川悅司 山口智子 Tomorowo Taguchi
上 映:1994年
地 區:日本
語 言:日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47分鍾
類 型:劇情片
簡介:
作家由紀夫和妻子萌寶在一間公寓里過著簡單平淡的生活。由紀夫幾乎整日忙於寫作,兩人逐漸感到了一絲隔閡與冷漠。一天,由紀夫驚奇地發現萌寶把家裡的很多東西都用繩子捆綁起來。萌寶變得很不正常,甚至經常企圖把自己也綁在繩中。經醫生診斷,萌寶患上了一種名叫「強迫性緊縛癥候群」的精神病,無法進行醫學治療。回到家中,萌寶要求把自己緊緊捆綁起來。最後,由紀夫無奈地用了無數條繩索將萌寶捆綁在牆角…… 一對年輕夫婦住在公寓樓中。妻子想要養條寵物犬,卻因為公寓的規定而無法實現願望,只得改養了烏龜。丈夫的工作越來越忙,夫妻倆共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妻子帶著烏龜散步,以此來打發時間,但終因無法忍受寂寞而精神崩潰。她在織毛線的時候把自己的雙手綁了起來,由此產生了要把各種各樣的東西都綁起來的慾望,於是家裡的書、剪刀、烏龜、甚至房門都被捆紮了起來。丈夫帶妻子前去就診,得知妻子的這種行為反映了內心的渴望——受到冷落的妻子希望丈夫能把自己綁起來。回到家後,妻子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甚至想要捆綁空氣、星期六這些無法捆綁的東西。在妻子的要求下,丈夫把她緊緊地捆綁了起來,然而物理上的束縛無法滿足妻子精神上的要求。終於,她離家出走……
Ⅳ 《愛的捆綁》高中生觀後感
岩井俊二的電影《愛的捆綁》,色彩豐富而深邃,暖色調與冷暗調相互交織,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夢幻又不失真實的世界。色彩的變化,不僅渲染了影片的氛圍,也巧妙地暗示了男女主角之間復雜微妙的情感。這部電影,延續了岩井俊二早期作品的風格,將陰暗與純美巧妙結合,每一幀畫面都彷彿在講述著故事,傳遞著意境、情緒與儀式感。
對於我而言,《愛的捆綁》是一部探討邊緣群體愛情的電影。在這個故事中,女主角患有強迫性緊縛癥候群,這一設定背後,可能蘊含了導演對那些渴望愛而無力擁有、維持愛情的人的深刻洞察。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並不罕見,他們對愛的渴望與需求,如同被社會貼上標簽的精神疾病,使他們難以在人際關系中找到平衡。他們需要更多的愛來填補內心深處的空缺,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最終選擇了逃避,以防止內心的枯竭。
電影中的某些元素,如女主角的病症,似乎在預示著一種普遍的情感困境。這不僅是對愛情的探討,也是對人性的深入剖析。岩井俊二以他獨特的視角,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思考愛的真正意義。無論是對於尋求愛的人,還是給予愛的人,這部電影都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讓我們重新審視愛情與自我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