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戰斗片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以下是我個人推薦的10部優秀好看的高分戰斗片!你覺得哪一部最值得推薦二刷呢?
1、《我們的父輩》
豆瓣評分:9.6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描繪戰爭本質的優秀作品。
本片圍繞著5個人的人生經歷展開,這也是許許多多那個年代的德國普通年輕人的故事。從普通年輕人的視角,向我們呈現戰爭是個吞噬一切的怪物。在這個怪物的支配下,人被逼迫、被裹挾,理想消散,人性湮滅,正如片中所說的「戰爭會把人最惡劣的一面顯露出來」。像是一部紀錄片,本片把人一點點蛻變的過程展示出來。最後戰爭結束,雖然其中3個人在一片廢墟里存活下來,但被戰爭帶走的,永遠回不來,包括他們自己。
2、《鋼琴家》
豆瓣評分:9.3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客觀、冷靜、不帶意識形態的電影。
影片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講述二戰期間,納粹對於波蘭及波蘭猶太人的傷害。猶太鋼琴師斯皮爾曼目睹了猶太區發生的一切,目睹了每時每刻發生的生與死,見證著人類對同類的殘暴和殺戮。他也從拒絕佩戴袖章到拉著德國軍官的褲子求情,成為了一名為了生存而面目全非的亡命者。幸運的是,在他人的幫助下,他多次死裡逃生,最終重獲了自由。可是向他伸出援手的人,並非全是好人……影片里,美好的鋼琴曲與殘忍的戰爭又像是光明與黑暗,荒謬荒誕又隱含希望,讓人靜默地去觀察這場人類的浩劫,去細細體會人在絕境下的生存的艱難。
3、《沉靜如海》
豆瓣評分:9.2
簡短評說:
這是一個關於戰爭與愛情的故事。
一個被德軍佔領的法國小鎮,德國軍官住進了法國少女的家。一對男女,兩個仇敵,他們因戰爭而滿懷敵意地相識,又因戰爭而滿懷傷感地分離。整部電影感情基調平穩且細膩,在安靜舒緩的氛圍中,又充滿愛恨情仇的張力,把人的情緒緊緊抓住,讓人慾罷不能。正如影片中少女與軍官那欲罷不能的曖昧一樣,面如止水,心如潮湧,這浪漫又凄美到了極致的愛情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整部電影,少女只對德國軍官說了一句「再見」,第一句也是最後一句,愛情無需言語詮釋,卻已在所有的瞬間流露。當今時代,快節奏剪切和電腦特效的視聽轟炸式「新電影」層見迭出,而《沉靜如海》是一部難得的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經典佳作。
4、《從海底出擊》
豆瓣評分:9.1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偽紀錄片的形式拍的反戰電影。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艘德國潛艇在二戰中的一次出海的經歷,把潛艇內的生活以及艱難完全真實地呈現出來。觀影時,你可以整個人跟隨主人公的視角投入到電影里,充分感受到狹窄密閉的潛艇空間內的壓抑煎熬,在深海之中穿行躲藏,一次又一次的面臨深水炸彈襲擊、驅逐艦炮擊追殺、戰斗機掃射轟炸,與孤獨、與自然、與危險進行搏鬥,最終逃出生天。然而短暫的勝利之後,又敘寫了戰爭的殘酷,他們沒能逃脫命運,葬身在盟軍戰斗機轟炸之下,結局驚心動魄又意味深長。影片拍攝於40年前,內容較長,雖存在有枯燥、平淡的過渡部分,但影片對人性的刻畫,達到了其他影片難以超越的高度。
5、《黑鷹墜落》
豆瓣評分:8.7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2001年的戰爭巨作。
影片以一句「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戰爭的結束」開篇,向觀眾預示著這一場悲劇。在這恐怖絕望的15個小時戰爭中,片中塑造了眾多主要角色,個個獨具特點,多視角的敘述刻畫,突出了美軍部隊之間的戰術、技術、武器的協作配合,拍出了美軍悍馬、坦克、戰機、機關槍、夜視火箭筒等各式武器的輪番上陣。而這也更真實地拍出了血腥的戰爭場面,黑鷹戰機在空中掃射,地面上抱著步槍如蝗蟲一般亂竄的索馬里人民死傷大片,慘烈壯觀、震撼人心。而另一邊,在血肉模糊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多次出現台詞「絕對不能拋棄同胞」,呈現了生死相托的戰友情。同時本片在情節、攝影、音樂、剪輯及特效處理上,都堪稱頂級,非常值得一看。此外,這場戰爭背後也引人深思——誰該為這些負責?該任由殺戮繼續嗎?
6、《珍珠港》
豆瓣評分:8.0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戰爭場面恢宏的劇情電影。
影片以一女兩男的情感糾葛為主線展開,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二戰時期的珍珠港偷襲事件。開篇展示了純真唯美的愛情、親密無間的兄弟情誼、寧靜祥和的陽光沙灘……而美好之後就是無情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差。悲劇似是不斷重演,日本偷襲行動剛剛結束,美國的報復已蓄謀開始。一次又一次的轟炸鏡頭,冷血的殺戮,淋漓盡致剖開了戰爭的丑惡,配合著慢動作鏡頭,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配樂運用非常驚艷,尤其是一首《Tennessee》,輕柔悠揚而又悲壯恢弘,每每聽到都能讓我想起電影里的情節。
7、《細細的紅線》
豆瓣評分:7.8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極具詩意的戰爭影片。
像是披著戰爭片的外衣,通過散文式的結構來抒發對人性與死亡的感懷,一條紅線,生死之間。影片採用了群像表現手法,甚至把自然也埋設成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加入到戰爭中,大量運用了空鏡頭、長鏡頭、旁白,穿插在原始島嶼風光與戰斗場面之中。士兵畏於命令而不得不沖鋒陷陣,這其中多角色的人性化台詞與略顯浮誇癲狂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敵對兩方同樣的仇恨與痛苦掙扎,且有更深層次的對戰爭與人性的拷問。
(註:「在理智和瘋狂之間,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出自於美國中西部的一句俚語。)
8、《高山下的花環》
豆瓣評分:9.4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80年代的優秀國產戰爭電影。
謝晉導演的代表作。片中沒有大場面的戰爭,更多的是人與人、人與國家的思想與情懷傳達,朴實而動人。情節鬆弛有度,人物形象豐滿,其中有對投機分子的批判,有對中越關系的揭露,也有對戰後安撫的細膩描寫,很好地展示了階層百態,使得影片更加具有反思意義。片尾還錢部分,也做到了情感與主題的升華。雖是37年前的作品,卻也堪稱是國內戰爭題材的天花板。總之,力薦大家去看!
9、《紫日》
豆瓣評分:8.4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有誠意的國產抗日題材作品。
影片與眾不同的是,通過被害者、援助者、侵略者三種不同視角來揭示戰爭帶來的個體的不幸。導演煞費苦心地設計角色,塑造了一個中國農民、一個蘇聯女兵、一個日本少女。在一場侵略中,不同政治背景下的三個人被命運捆綁在一起。在生存與國家危難前,他們仇恨猜忌,反復對峙,又相互救護,透徹揭露人性的善良與殘忍。一輪在硝煙中紅得發紫的落日,一個戰時悲相、戰後笑顏的八音盒,貫穿全片,富有詩意地傳達了對戰爭的憎恨與對和平的嚮往,讓「戰爭與和平」的主題深入人心。值得推薦觀看。
10、《一九四二》
豆瓣評分:8.0
簡短評說:
這是一部慘烈又有溫情的戰爭災難片。
觀看《一九四二》,讓人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復雜情緒。那一年正處於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戰爭的白熱化階段,天災人禍,哀鴻遍野。影片還原了一段真實存在的、不為人知的、狼狽不堪的歷史,採用了兩條線索交錯地展開故事,一條是戲劇性的民眾飢荒逃難,一條是冷漠腐敗的國民黨政府,我們可以看到天災下「人吃人」的人性泯滅和被戰爭撕裂的悲苦傷痛。雖然那個時代滿目瘡痍,屍橫遍野,但是影片並沒有一味展示悲觀,反而多次描寫了人性的溫情,心有堅持,哀而不傷。例如片尾老東家牽起失孤女孩的小手,顫巍巍地往家鄉的方向前行,讓人感受到了溫暖,這也給出了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最有說服性的闡釋。
最後,願世界永無戰爭,和平萬歲。
② 戰火無情人有情!細數10大經典戰爭電影都有哪些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小成本戰爭片,《我不是王毛》和《捍衛者》也都非常不錯。
未來的國產戰爭片,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導演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執導的最新戰爭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國戰爭片又一個高峰。
更多關於戰爭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③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哪些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鋼琴家》、《南京,南京》、《辛德勒的名單》、《戰狼》、《紅海行動》。
1、《鋼琴家》
鋼琴家也是一部記錄猶太人苦難的影片,那個落魄的鋼琴家一開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波蘭,後來因為戰爭,他們全家的大部分人被送入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而他在朋友們的力保之下開始了逃亡一般的人生。
冷傲的戰狼副隊長,擦出曖昧火花的性感女隊長(余男飾),心計頗深腹黑的毒梟,枉死的隊友,雇傭兵跨過邊境線入侵中國,一切都使他陷入了麻煩中。一切都在考驗這個團隊的毒瘤冷鋒,他不知該何去何從。
5、《紅海行動》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2018年5月6日,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12月8日,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④ 哪些電影可以稱為史詩級大片
1、指環王
這部影片就不用多說了,這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土史詩級影片。感謝指環王的導演,拍了指環王讓我們觀看。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蘇格蘭的山川、森林與村莊,看到了蘇格蘭人民在貧困中悲傷的哀嚎,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與此同時,梅爾·吉卜森在飾演主角的同時也是一位導演,在影片的結構上他並沒有忽視人們的欣賞。在鐵血之戰中,纏綿著一個溫柔的愛情主題,讓人體驗到了鐵血柔情的英雄傳奇。這無疑為古裝歷史片獲取了更大的市場。
3、阿拉伯的勞倫斯
這部電影的導演和攝影都很出色,既展現了壯麗的戰爭場面,也展現了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謙遜、神秘、勇敢、受虛榮和慾望驅使的人物形象。這部電影獲得了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其他七個獎項。
⑤ 那幾部外國的戰爭大片值得一看
好萊塢十大經典戰爭電影
一、《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講述一個瘋狂的美國軍官在柬埔寨叢林中建築恐怖王國的故事,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台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若再「虛幻」下去,那就要變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家長了。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該片的新版本,比原來的版本多了將近一個鍾頭。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復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跡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敘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三、《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沖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軍戰俘不畏日本軍官的折磨,支持原則,維護尊嚴;但影片到後半部份,角色似乎發生了轉換:日本軍官從惡魔的外表展現人性的一面,而英國軍官在面對必須炸毀自己興建的橋梁時表現出來的僵硬思維,同樣令人驚訝。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著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里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衛·里恩的作品都講究氣勢,以現代觀念看許多場景都偏拖遢,但跟整體的表現手法很一致。
五、《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准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六、《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群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制的手法。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七、《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煉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俄國輪盤」的游戲:越南軍人在左輪手槍中只裝一顆子彈,然後要美軍戰俘往自己頭上射擊。但這種殘酷的游戲卻像毒品一樣,吸引了其中一名美軍,以至於他回到後方仍不願返回家鄉,卻自願留在越南從事這種生命賭博。
該片節奏緩慢,敘事鬆散且富有跳躍性,既顯得有大氣,又顯得導演缺乏基本功。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
八、《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人物塑造處於從屬地位。
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九、《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榮獲八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實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寫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軍的生活,對軍界內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詳盡披露。
日軍飛機偷襲珍珠港乃本片的壓軸戲,同時也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與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場上吹號哀悼戰友的一場戲頗有點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了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由美國和日本聯合製作的影片,細致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實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軍在轟炸珍珠港時喊出的口號。該片的轟炸場面很壯觀,當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滿電腦特技的45分鍾轟炸戲,畢竟現代科技在表現宏大及難以再現的場面時有著獨特的優勢。您若對《珍珠港》片尾美軍轟炸東京的史實感興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東京上空30秒》詳細敘述了這段故事。
特別推薦:《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該片不屬於筆者自己定義的狹義戰爭片,因為它描寫的是二戰剛結束後三名美軍士兵返回家鄉的故事。我們藉此機會推薦本片,一則因為它感人淚下,另外,這個題材不多見,要處理得當更是不容易。
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三名士兵從九死一生的戰場,懷著無比的興奮和憧憬,回到故土。但他們面臨的新挑戰,在心理上絕對不亞於戰火的洗禮。一般的公眾印象都停留在英雄凱旋而歸的階段,但他們回到家以後又必需怎樣適應平凡的家庭生活,他們在普通工作崗位上又會有什麼新的挫折?本片把觸角伸向大家視而不見的地方,從炮火散去後的平淡中挖掘出戰爭的創傷和永恆的親情。
本片在二戰結束的次年推出,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其中扮演斷臂軍人的演員是真的殘疾軍人,他除了獲得最佳男配角,還因「把希望和勇氣帶給退伍軍人」得到特別獎
一戰、二戰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29一戰
《西線平魔》1949
《戰場》 (Battleground)1949
《沙漠之狐》(Desert Fox)1951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
《大布列顛之戰》 (Battle Of Britain)1969
《巴頓將軍》(Patton: Lust for Glory)1970
《虎!虎!虎!》(Tora! Tora! Tora!)1970
《中途島戰役》(Batte Of Midway)1976
《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紅色警戒線》(Thin Red Line)1998
《兵臨城下》(Enemy.At.The.Gates)2001
《戰火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2001
《橋》南斯拉夫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
《逃離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1987
《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2
《鋼琴家》(The Pianist)2002
《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1966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3
《諾曼底登陸日》(D-Day 6.6.1944)
《風語者》(Windtalkers)
越戰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
《CS排》(Platoon)1987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1987
《現代啟示錄》重映版(Apocalypse Now Rex) 2001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2002
其他
《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
《物極必反》(Rogue Force)
《狙擊手》(Sniper)
《狙擊手II》(Sniper2)
《戰士》(Warriors)
⑥ 大場面的古代戰爭片有哪些好的推薦
要說場面宏大,必須是前蘇聯拍的《戰爭與和平》,有些氣勢恢宏的戰爭片都是後期特效,這部絕對是實打實中的上品。俄羅斯從來都是開掛的民族,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完成,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這部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宏偉巨制,以其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地呈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也極其忠實地再現了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
⑦ 你認為有哪些精彩的狙擊手電筒影具體他的精彩片段有哪些
狙擊手是一種在世界各國特種部隊中接受過相應的專業訓練,並擔負特殊任務,藏匿於隱蔽且開闊場所使用精準的輕武器對特殊目標或者重要人物進行遠距離摧毀和暗殺的一種職業。下面盤點下10部經典的狙擊電影,每一部都是喜歡狙擊手動作片影迷值得一看而且劇情緊張緊湊的佳作。
10.《狙擊職業殺手》(很有創意的狙擊方式)反派的布魯斯威利斯,演得還是不錯的。土狼樣的殺手:「不會輕易冒險,有把握殺死獵物才反擊,他是獵殺高手卻不是君子「。除了狙擊電影特有的緊張刺激,這次狙擊的方式也很先進,人與槍是分離的。槍在車上,人在獵物旁邊,用遙控器及高焦鏡頭來控制槍,多好的創意!
⑧ 美國十大戰爭狙擊大片
美國十大戰爭狙擊大片:《兵臨城下》、《生死狙擊/狙擊手》、《生死之牆》、《女狙擊手》、《雙狙人》、《雙狙人2》、《拯救大兵瑞恩》、《狙擊手的戰爭》、《全金屬外殼》、《巔峰對決》。
1、《兵臨城下》
哥倫比亞毒梟傑西·莫拉萊斯暗中僱傭了一個職業狙擊手,約翰·薩姆森(喬·蘭多 Joe Lando 飾),人稱「惡魔」。他的工作就是幫他的僱主消滅所有的威脅。
⑨ 想看幾部抗戰題材的電影,戰爭在激烈,內容好看的。謝謝
我只推薦經典的,:
《血戰台兒庄》——中國至今為止拍得最成功的一步抗戰電影,全球票房2.7億!中國的抗戰電影都應該以部電影此為基準,否則不能稱之為大片!但國內的人卻反而不知道;
《烈火金剛》電影版——雖然帶有濃厚的政治主旋律色彩,但是對於平原抗戰的殘酷性和真實性的描寫至今無有與之匹敵的;後來模仿其拍攝的《平原槍聲》,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堪入目!
《南京1937》——第一次看是初中時學校包場,印象很深刻。這是一部另類的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之所以說另類,是因為本片是以一個日本婦女的視角和超出種族主義的人性的高度來審視這場浩劫的,比陸川的《南京!南京!》要大膽,要大氣!其中的大批國軍俘虜走過城牆的和日軍闖入安全區大肆強奸的場面那真是相當的震撼!絕對能讓你對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齒!(劉若英在裡面飾演的是小學老師,竟也被強奸了…..)
《屠城鐵證》——我第一次接觸的南京大屠殺的電影!當時的震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本片主要是描寫一個安全區醫生保護日軍屠殺相片證據的故事,故事結尾有對那些屠殺照片來歷的真實還原,真實的簡直像部紀錄片!要想了解真正的南京大屠殺,必看此片!(陳道明演的是一個日本軍官)
《截殺香閣寺》——這部電影很多朋友估計沒什麼印象,我也只看過一次,但是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記憶猶新,主要描寫我八路軍一部與日軍一滲透分隊鬥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很值得一看!(裡面的主角是周傑哦!)
《狼牙山五壯士》——個人覺得拍得很不錯的一部紅色經典,作為一種回味,感受那個激情的年代;
《戰爭子午線》——馮小寧導演作品,恐怕很多人都只知馮小剛而鮮知馮小寧導演吧?中國的導演人中,我特別敬重馮導,總是能以小成本製作大場面,雖有諸多瑕疵,卻瑕不掩瑜可圈可點!此片描述的是一個八路軍小分隊(確切的說是一個傷員和一群戰爭孤兒)為了完成炸掉了日軍運送化學武器的軍車而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悲壯故事。這群孩子們的遭遇扣人心弦,故事催人淚下,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電影;
《黃河絕戀》——又一部馮小寧導演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是馮導最為經典一部抗戰題材電影!故事以美軍飛行員的自述開始,講述了抗戰時期八路軍小分隊救助一位迫降在敵占區的美軍飛行員而的精彩故事,裡面不但有精彩的戰斗場面還有飛行員與八路軍衛生員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事情節生動豐富,表現手法也很高明,對於喜歡抗戰電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七七事變》——總體上說本片基本上還原了史實,場面也蠻龐大的,看得人熱血沸騰的,但是情節把握不好,結局很悲慘。
《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雖然是喜劇電影,但是影片對於細節的刻畫(軍服、戰場等)以及情節場面的描述都令很多抗戰大片遜色三分!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不得不看的一部好電影!
《黑太陽731》——反映731部隊的電影不多,這部是香港製作的,拍得還可以,很多場面真的比較恐怖,膽小的就要謹慎對待了!
看了以上這些電影,我相信,你肯定清楚什麼叫「抗」戰了!
抗戰的電視劇我就推薦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雖說有點搞,但導演基本還是用了心思拍的。其他的建議別看了,電影都拍成這樣,更不要指望電視劇了!什麼《小兵張嘎》、《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實在是不敢恭維!
另:《喋血孤城》場面還可以,可惜主線太單薄,故事性太差,看完了跟沒看一樣——空洞!所以不能稱為大片;《太行山上》可以看看,場面還可以,就是太做作了!純粹的政治片,說實話,看完了有點想吐的感覺!
《遠東特遣隊》就更難看了,看了傷身體的!
另外推薦幾部台灣拍攝的幾部抗戰電影:《旗正飄飄》全方位反映抗戰、《英烈千秋》張自忠將軍的傳奇人生、《八百壯士》謝晉元堅守上海最後陣地——四行倉庫的故事,由於那邊資源技術和水平均有限,所以僅供參考,權當學習以及開眼界之用。
真的不得不佩服以前那些導演對於歷史的嚴苛的考究和尊重,中國電影要是能保持這種純朴真實的品質該有多好啊!現在技術、資金條件都這么好,還批量的出垃圾電影,真對不起那些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和我這樣的忠實的觀眾!由於水平有限希望其他高手補充一下,我也很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