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剛川》那些侮辱軍事專家的橋段,你都看懂了幾個
電影《金剛川》,講真話,如果你沒有看的話,對於你來說,這部電影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人傳遞了一種價值觀,不是美軍被我們打怕了,打服了,而是他們放過了我們,真的,如果你是軍事專家,看了劇中的橋段,一定會口吐芬芳。
更何況在真實的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讓美軍徹底害怕了,讓他們聽到沖鋒號就意味著是自己的喪鍾,是長津湖裡面,天寒地凍下,被包圍時的那種絕望,是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被打得抱頭鼠竄時的尖叫,我們偉人曾經說過,美帝國主義凡是不講理的地方一定不講理,要是講理的話,那是被逼得迫不得已了。所以,大家明白了嗎?
⑵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抗美援朝的電影有《上甘嶺》、《烽火列車》、《英雄坦克手》、《集結號》、《我的戰爭》等。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越南抗美電影有哪些名字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上甘嶺 網路
烽火列車 網路
英雄坦克手 網路
集結號 網路
⑶ 如何評價越南電影《二鳳》
越南電影《二鳳》:動作與情感的碰撞,為何北美好評如潮,中國卻反響平淡?《二鳳》並非如其名般簡單,它是一部聚焦母愛與復仇的越南動作片,女主角海芙蓉,一個有著黑道背景的母親,她的堅韌與勇武在電影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電影以「怒拳媽媽」或「怒火」之名在各地流傳,更顯其主題的鮮明和力量。
吳青芸,被譽為「越南章子怡」的主演,以其出色的演技,將一位孤膽母親的形象生動呈現,母愛的偉大無需言語,只在每一個決絕的動作中讓人動容。這部電影曾在越南創造票房紀錄,這無疑為其在北美市場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然而,盡管北美觀眾對《二鳳》贊譽有加,94%的爛番茄新鮮度證明了這一點,但它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顯得冷清。原因何在?一方面,東西方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理解上的隔閡,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製作上的對比和宣傳策略。觀眾評價《二鳳》為簡潔刺激的武俠動作片,其打鬥場景與中國港片如《殺破狼》系列有相似之處,但中國觀眾對電影的製作要求和審美標准顯然更高。
中國觀眾對於越南電影的記憶,或許還停留在上世紀的抗美戰爭題材,如《紅海盜》。《二鳳》雖然致敬了這段歷史,但其劇情和動作場面並未完全滿足中國觀眾的期待。再加上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宣傳力度不足,首日僅有2.5%的排片和21萬票房,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此外,題材和風格上的差異也是影響中國觀眾接納程度的關鍵因素。相較於泰國電影的清新時尚和印度電影的深度探討,《二鳳》顯得過於平淡。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突破,電影不僅需要更精良的製作,更需要深入挖掘題材,以獨特的視角和故事吸引觀眾。
總的來說,盡管《二鳳》在北美的成功令人矚目,但在中國市場的遇冷並非偶然。要想贏得中國觀眾的心,越南電影或許需要更細致地了解和適應中國的觀眾口味,同時提升自身的藝術品質和市場推廣策略。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越南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彩。
⑷ 關於越南戰爭有哪些書籍和電影值得推薦
越南戰爭在簡稱上稱為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
這是美國最早的一部反映越戰的電影,片中對戰爭的反思非常深刻、獨到,透過尼克這個人物的悲劇性的生命軌跡,將戰爭的兇殘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同樣是反映戰爭,卻不必刻畫任何大場面,一樣描述了戰爭的血腥和罪惡,一樣地達到了令人過目難忘的結果,不愧是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