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少年成名的天才攝影師,導演界難以超越的絕頂大師——庫布里克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曾說:「史上再沒有人能拍出比庫布里克更好的作品了。作為《洛麗塔》、《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閃靈》等電影的編劇及導演,庫布里克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
斯坦利•庫布里克自拍像(1946年)(年輕時候簡直帥得一塌糊塗),他端著一台徠卡IIIa或IIIb旁軸相機(具體哪個型號,得看看背面的測距和取景窗口才知道)。標配同廠粟米塔50mm F2.0鏡頭。
在成為一名電影人之前,庫布里克就已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攝影師了。他的父親非常注重培養兒子在這方面的興趣愛好,他就讀威廉•愛德華•塔夫脫高中時在校內攝影社繼續發掘自己的攝影天賦。1945年,年僅17歲的庫布里克在紐約抓拍了一位黯然神傷的報攤老闆,老人的表情與報攤廣告欄上「羅斯福去世」及「杜魯門上任」的醒目標題道出了照片背後的故事。《展望》雜志(LOOK)出25美元買下了這張照片,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當時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1088美元。
不過他的高中文化成績比較吃緊,加上戰後大學需照顧大量復員軍人,庫布里克便到《展望》雜志謀了個攝影師的職位。他也是《展望》雜志有史以來僱傭的最年輕的一位攝影師,17歲便上崗。在《展望》的四年間,庫布里克在擔任劇照攝影師的同時也拍攝了大量紐約和芝加哥等地的即景。他對器材並不挑剔,多使用雙鏡頭反光相機和直視取景式相機(也就是俗稱的旁軸相機)進行擺拍和抓拍,在光線較弱的室內和夜景拍攝時多採用伊斯曼柯達公司生產的Super-XX黑白底片,這種24定(ISO200)的膠卷常需迫沖,得以營造出更高反差下的迷離表現。庫布里克深入紐約和芝加哥的經脈所在,出沒於大學校園、地鐵站、貧民窟、證券交易所、鬥技場、鋼鐵廠、酒吧、牙醫診所候診室、夜總會等地拍攝專題組照,構圖及對鏡中人神韻的捕捉十分老辣。
去年年底,紐約城市博物館從庫布里克於1946年至1949年間為《展望》雜志拍攝的10000張底片中精選出25張,並為有意者提供原片精放服務。而老鋪Phaidon也不失時機地於今年9月推出了相關攝影畫冊。會否掀起庫布里克早期攝影作品的一個小熱潮?無論如何,拭目以待。
塔夫脫高中的學生攝影雜志《Portfolio》,以及上面刊登的庫布里克攝影作品。
庫布里克的母親精心保留著他為《展望》雜志拍攝的專題組照剪貼本。左頁為他在1948年為畫家喬治•戈洛茲(George Grosz)拍攝的肖像,上面還貼著《展望》編輯弗羅爾•寇樂思(Fleur Cowlez)寫來的賀信。右頁左上則貼著庫布里克賣給《展望》雜志的第一張照片——悲傷的報攤老闆像。另外12張連貫的抓拍則是他的另一組專題《女士購帽》。
庫布里克於1947年為《展望》拍攝的專題《紐約地鐵眾生相》底片及雜志頁面。
1946年,庫布里克為《展望》拍了一組牙醫診所候診室的組照,生動捕捉了候診病人的焦躁不安。
紐約格林尼治村的一場爵士樂表演,應該是用中幅雙反相機拍攝的。
庫布里克在紐約曼哈頓81號大街地鐵站中的一組抓拍,照片中這位含情脈脈的托芭•梅茨女士(Toba Metz)是他的高中密友,日後成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否為一次擺拍?
下面的一組照片是庫布里克於1946年至1950年間為《展望》雜志供稿的紐約風情。
庫布里克鏡頭下的芝加哥。
明星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正在享用早餐,攝於1949年。
中重量級拳王洛基•格拉齊亞諾(Rocky Graziano)在賽場上,攝於1950年。
弗蘭克•西納特拉的特寫,攝於1950年。
在這張有些超現實主義韻味的照片里,庫布里克故意選擇假肢作為對焦點,而相中人物皆在焦外。
庫布里克正為舞女羅斯瑪麗•威廉姆斯(Rosemary Williams)留影,順便自拍。庫布里克仍使用螺口徠卡III系旁軸相機,鏡頭應該是同廠的艾爾瑪35mm F3.5鏡頭或祖瑪朗35mm F3.5鏡頭。
下面是一組中畫幅底片的紐約抓拍及片場照片。
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攝於1948年。
有趣的是,從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庫布里克對電影題材的敏銳感。1947年,電視劇《囚車》在紐約街頭拍攝時,被恰好經過的庫布里克撞上了。他抓拍了電視劇場景中有關「擦鞋孩童」的場景。遊走在大街小巷的孩童,有時會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時也會仰望天空,不知所措。VandM的策展團隊說:「這三張照片簡直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街頭小小擦鞋匠與街邊練攤的熱狗小販,攝於1947年。
騎在柵欄上的小擦鞋匠,攝於1947年。
現場播報員強尼,攝於1946年。
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攝於1948年。
走鋼絲表演,攝於1948年。
德威特•艾森豪威爾將軍在哥倫比亞大學,艾克此時是該校的校長。攝於1948年。
百老匯女星貝思緹•馮•費斯滕貝格(Betsy Von Furstenberg)在背台詞,攝於1949年。
被舞女團團包圍的名嘴強尼•格蘭特(Johnny Grant),攝於1946年。
科帕卡巴納夜總會的舞女在化妝間,攝於1948年。
紐約街頭即景,攝於1946年。
牙醫候診室。
當街換輪胎,攝於1946年。
還有這幅被VandM評為「最引人注目的照片」——拳擊手Walter Cartier的比賽間隙照。拍攝時,庫布里克躲在一個角落,簡單地按下快門,就捕捉到了這個格外緊張的瞬間。「就像一幅早期的油畫,人體姿態扭曲呈S形。圖像上還有鮮明的明暗變化。」照片營造的緊張感不輸於任何一部電影。在拍完這張照片的三年後,Walter Cartier出演了庫布里克的首部電影《搏擊之日》(1951年)。此後拳擊題材在好萊塢長盛不衰,直至今日。
懷抱娃娃的女童,攝於1947年。
警方體育聯盟的少年拳擊賽,攝於1946年。
趕赴男士時裝秀,攝於1948年。
電影劇組,攝於1947年。
帕里薩伊德游園地里的女童,攝於1946年。
在馬戲團跑龍套的文身人士,攝於1948年。
庫布里克在帕里薩伊德游園地的遊艇上使用德產祿萊福來Automat雙反相機自拍,攝於1946年6月26日。這種相機於1937年推出,是同廠中幅雙反相機中的高檔貨,配用蔡司75mm F3.5天賽鏡頭,康般快速鏡間快門調速撥盤和光圈調節撥盤位於相機正臉的取景鏡頭和攝影鏡頭接橋兩側,搖把過片(不過不能同步上弦)。
庫布里克在室內攝影,手裡拿的應該是一台1932年推出的德產祿萊福來標准雙反相機,康般快速鏡間快門調速和光圈調節扳手等元件都整合在相機正臉的攝影鏡頭下方。蔡司公司一共為這種相機提供過3類75mm F3.5天賽標准鏡頭。
庫布里克在《不夜城》(The Naked City,1947)的片場拍攝劇照,他左手抱著雙反相機,右手拿著一片西瓜。
離開《展望》之後,他在近50年的電影人生涯中也經常攜帶著各類相機出入片場,有時為了滿足個人樂趣而拍攝,有時則以方便的立拍得影像與劇組人員進行溝通和協調。
在《斯巴達克思》片場,身上掛著不下四台相機的庫布里克正在拍攝間歇抓取劇照。他使用的是日產尼康M或尼康S旁軸相機,這是德產蔡司康泰時旁軸相機的仿製品,標配的尼克爾50mm F1.4鏡頭算是當時比較方便的快速鏡頭,邊緣描寫力非常好,不過片幅卻是34x24mm的。這種相機可通過轉動鏡筒或撥動機身齒輪來對焦,有意思的是庫布里克似乎是用中指撥齒輪的。
庫布里克為《斯巴達克思》編劇達爾頓•特倫博(Dalton Trumbo)留影。
庫布里克在執導《斯巴達克思》穿著他最喜歡的一件斗篷,手裡掐著測光表。這張照片是他夫人克里斯汀拍攝的。
庫布里克在《一樹梨花壓海棠》片場搗鼓他的德產美樂時微型相機(Minox),這種1938年推出的8x11mm片幅相機適合拍攝文件,曾在《007》系列中出現過。
庫布里克在《奇愛博士》片場的作戰室布景中確認喬治•斯科特的位置……然後摸出一台單反相機為他留影。
庫布里克在為《2001:太空奧德賽》搭建的離心機里使用寶麗來80立拍得相機拍攝測試照片,甩甩就得,非常方便。這種相機使用100mm F8.8鏡頭。
庫布里克在《2001:太空奧德賽》的酒店浴室布景里提著寶麗來80立拍得相機,邊上是潘納維申攝像機。
端著德產祿萊35相機的庫布里克。這種精巧的小相機只能估焦,祿萊、施耐德和蔡司都為它提供過鏡頭。
庫布里克在《閃靈》的男廁所布景里與女兒薇薇安自拍合影,傑克•尼克爾森被坑到了焦外十萬八千里。
在《全金屬外殼》的片場,庫布里克正將一張立拍得照片交給助理,使用的仍是寶麗來80相機。
❷ 庫布里克導的片子有哪些
庫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擔任導演、剪接、音效
《飛行牧師》Fliying Padre(1951)擔任導演、編劇、攝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擔任導演、剪接、攝影、音效
《厭惡與恐懼》Fear and Desire(1953)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謀殺》The Killing(1956)擔任導演、編劇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擔任導演、編劇
60年代:《洛麗塔》Lolita(1960)擔任導演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1962)擔任導演、編劇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4)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2001年太空漫遊》2001:Space Odyssey(1968)擔任導演、編劇
70年代:《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80年代:《閃靈》The Shinning(1980)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90年代:《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傳達情緒與感情的同時仍然饒有趣味。我想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所無法企及的。」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70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盡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初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余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國際象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志後,他認識了雜志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庫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雜志上發表作品,並開始如飢似渴地接連觀賞各種電影,成了忠實的電影迷。隨後,他跟朋友星格·亞里山卓一起策劃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1950年,庫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資拍攝記錄片《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後,他又接著拍攝了其他幾部記錄短片(《飛行牧師(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過吸引投資和中央公園里的國際象棋大戰,庫布里克終於能夠在加利福尼亞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厭惡與恐懼(Fear an Desire)》(1953)。電影上映後,盡管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但對庫布里克的導演天分卻是眾口一詞贊不絕口的。庫布里克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謀殺(The killing)》(1956)使好萊塢開始關注這個新起之秀。並在1957年讓他導演了由科爾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後,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庫布里克並鼓動他接手《斯巴達克司(Spartacus)》(1960)的導演工作。當時的一些輿論認為,庫布里克會被這部高難度的電影難倒,因而可以收斂一點銳氣。但事實上,庫布里克接受了這個挑戰,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靈感和風格。許多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都不習慣於他的風格:攝影師羅素·麥提(Russell Metty)向製片人抱怨庫布里克搶了他的工作。而庫布里克的贊助商則勸告麥提放手讓給庫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觀就好了。麥提照做了,但諷刺的是,麥提竟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的學院大獎。
庫布里克的下一個計劃是要導演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於談判破裂,最後白蘭度自己導演了這部電影。對好萊塢已經厭倦並結束了自己第二段失敗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於槍擊)後,庫布里克決定移民英國(盡管庫布里克擁有機師執照,但還是有傳聞他害怕飛行),他其後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在英國完成。庫布里克在英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麗塔(Lolita)》(1962)。在這部電影里,庫布里克異常小心地建構和引導,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查。在當時,審查委員會能輕易地毀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所有成就。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庫布里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在此之前,原子彈從來沒有被用來充當過喜劇的主題。由於原本是為舞台劇創作的劇本,庫布里克覺得有太多自己創作的橋段過於滑稽荒誕而不能運用在電影里。但因為庫布里克的電影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夠在財政上和藝術上擁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歡的主題。在這一段時間里,庫布里克關注的事物開始多樣化,在各個階段他總是同時有著好幾個計劃:《藍月亮(Blue Moon)》(一個關於好萊塢第一部色情電影的故事),《拿破崙(Napoleon)》(一個電影版的歷史傳記,但由於工作組在另一個類似題材上的失敗而放棄),《戰爭謊言(Wartime Lies)》(以二戰中的歐洲為背景,但最終由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出現而放棄),以及《狂想曲(Rhapsody)》(後來被拍成了《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1999))。這些計劃都沒有在當時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與科幻小說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電影受到了空前的贊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科幻片。這以後,它成了科幻片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所有後來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對象。
在《2001:太空奧德賽》之後,庫布里克完成了作品《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麗塔》一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但與《洛麗塔》不同,這次議論的焦點不僅是對性的描寫,還有對暴力的表現。1975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巴里·林頓(Barry Lyndon)》,這部電影成為了他事業上和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庫布里克對導演協議以及演員跟工作人員的盡善盡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員們往往被要求連續不斷地拍攝數十個鏡頭而不能休息。
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庫布里克帶領攝制組來到戰火連天的愛爾蘭。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將成為愛爾蘭共和軍攻擊目標。製片人立即離開了愛爾蘭,而庫布里克渴望隱私和寧靜的願望使他從此開始考慮隱居。1973年,在拒絕導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後,庫布里克製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閃靈》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並不滿意庫布里克對他的小說的改編(事實上,史提芬·金在後來自己又寫了同一個故事的劇本,並在1997年拍成了電影)。《閃靈》之後,庫布里克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隱居的日子。經過了7年的休養生息後(在這期間他再次結婚),庫布里克才再次執導《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這部電影繼續承襲了庫布里克在評論界的極高贊譽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進入90年代,庫布里克著手開始與布萊恩·艾爾迪斯合作新片《A.I.》。同時,他導演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遺憾的是,庫布里克沒能親眼目睹這部電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庫布里克在英國英格蘭的赫特福德郡與世長辭。
庫布里克電影特色:
1、幾乎所有的庫布里克電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閃靈(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標題卡片。
2、庫布里克的電影常常根據小說改編:《洛麗塔(Lolita)》,《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3、電影中常常出現子彈沿著長得有些誇張的牆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
4、庫布里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滅絕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傾向。
5、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頻繁拉伸。
6、電影中常常構造出三方沖突。
7、電影中常常有對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寫。
8、在需要一串號碼時,庫布里克特別偏愛「114」:這串數是奇愛博士中的解碼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奧德賽》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廠號碼。
9、所有的庫布里克影片中總有一個場景是發生在浴室里的。
❸ 史坦利· 庫布里克
這絕對是位大師級的人物,可惜好萊塢不長眼睛,天妒英才啊,該死的學院派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點 紐約 國家或地區 美國
人物簡介: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盡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初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余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國際象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志後,他認識了雜志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庫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雜志上發表作品,並開始如飢似渴地接連觀賞各種電影,成了忠實的電影迷。隨後,他跟朋友星格·亞里山卓一起策劃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1950年,庫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資拍攝記錄片《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後,他又接著拍攝了其他幾部記錄短片(《飛行牧師(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過吸引投資和中央公園里的國際象棋大戰,庫布里克終於能夠在加利福尼亞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厭惡與恐懼(Fear an Desire)》(1953)。電影上映後,盡管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但對庫布里克的導演天分卻是眾口一詞贊不絕口的。庫布里克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謀殺(The killing)》(1956)使好萊塢開始關注這個新起之秀。並在1957年讓他導演了由科爾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後,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庫布里克並鼓動他接手《斯巴達克司(Spartacus)》(1960)的導演工作。當時的一些輿論認為,庫布里克會被這部高難度的電影難倒,因而可以收斂一點銳氣。但事實上,庫布里克接受了這個挑戰,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靈感和風格。許多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都不習慣於他的風格:攝影師羅素·麥提(Russell Metty)向製片人抱怨庫布里克搶了他的工作。而庫布里克的贊助商則勸告麥提放手讓給庫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觀就好了。麥提照做了,但諷刺的是,麥提竟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的學院大獎。
庫布里克的下一個計劃是要導演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於談判破裂,最後白蘭度自己導演了這部電影。對好萊塢已經厭倦並結束了自己第二段失敗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於槍擊)後,庫布里克決定移民英國(盡管庫布里克擁有機師執照,但還是有傳聞他害怕飛行),他其後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在英國完成。庫布里克在英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麗塔(Lolita)》(1962)。在這部電影里,庫布里克異常小心地建構和引導,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查。在當時,審查委員會能輕易地毀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所有成就。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庫布里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在此之前,原子彈從來沒有被用來充當過喜劇的主題。由於原本是為舞台劇創作的劇本,庫布里克覺得有太多自己創作的橋段過於滑稽荒誕而不能運用在電影里。但因為庫布里克的電影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夠在財政上和藝術上擁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歡的主題。在這一段時間里,庫布里克關注的事物開始多樣化,在各個階段他總是同時有著好幾個計劃:《藍月亮(Blue Moon)》(一個關於好萊塢第一部色情電影的故事),《拿破崙(Napoleon)》(一個電影版的歷史傳記,但由於工作組在另一個類似題材上的失敗而放棄),《戰爭謊言(Wartime Lies)》(以二戰中的歐洲為背景,但最終由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出現而放棄),以及《狂想曲(Rhapsody)》(後來被拍成了《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1999))。這些計劃都沒有在當時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與科幻小說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電影受到了空前的贊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科幻片。這以後,它成了科幻片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所有後來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對象。在《2001:太空奧德賽》之後,庫布里克完成了作品《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麗塔》一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但與《洛麗塔》不同,這次議論的焦點不僅是對性的描寫,還有對暴力的表現。1975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巴里·林頓(Barry Lyndon)》,這部電影成為了他事業上和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庫布里克對導演協議以及演員跟工作人員的盡善盡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員們往往被要求連續不斷地拍攝數十個鏡頭而不能休息。
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庫布里克帶領攝制組來到戰火連天的愛爾蘭。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將成為愛爾蘭共和軍攻擊目標。製片人立即離開了愛爾蘭,而庫布里克渴望隱私和寧靜的願望使他從此開始考慮隱居。1973年,在拒絕導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後,庫布里克製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閃靈》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並不滿意庫布里克對他的小說的改編(事實上,史提芬·金在後來自己又寫了同一個故事的劇本,並在1997年拍成了電影)。《閃靈》之後,庫布里克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隱居的日子。經過了7年的休養生息後(在這期間他再次結婚),庫布里克才再次執導《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這部電影繼續承襲了庫布里克在評論界的極高贊譽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進入90年代,庫布里克著手開始與布萊恩·艾爾迪斯合作新片《A.I.》。同時,他導演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遺憾的是,庫布里克沒能親眼目睹這部電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庫布里克在英國英格蘭的赫特福德郡與世長辭。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傳達情緒與感情的同時仍然饒有趣味。我想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所無法企及的。」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70
庫布里克電影特色:
1、幾乎所有的庫布里克電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閃靈(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標題卡片。
2、庫布里克的電影常常根據小說改編:《洛麗塔(Lolita)》,《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3、電影中常常出現子彈沿著長得有些誇張的牆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
4、庫布里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滅絕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傾向。
5、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頻繁拉伸。
6、電影中常常構造出三方沖突。
7、電影中常常有對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寫。
8、在需要一串號碼時,庫布里克特別偏愛「114」:這串數是奇愛博士中的解碼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奧德賽》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廠號碼。
9、所有的庫布里克影片中總有一個場景是發生在浴室里的。庫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擔任導演、剪接、音效
《飛行牧師》Fliying Padre(1951)擔任導演、編劇、攝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擔任導演、剪接、攝影、音效
《厭惡與恐懼》Fear and Desire(1953)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謀殺》The Killing(1956)擔任導演、編劇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擔任導演、編劇
60年代:《洛麗塔》Lolita(1960)擔任導演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1962)擔任導演、編劇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4)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擔任導演、編劇
70年代: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巴里·林頓》Barry Lyndon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80年代:《閃靈》The Shinning(1980)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90年代:《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❹ 不忍直視,電影中的角色為什麼要喝奶
在看待電影講故事這件事上,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電影的攝影、布光、場景乃至演員的演技上。其實道具和細節也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夠為你的影片劇情服務。
下面這個短片列舉多部經典影片,從牛奶這一道具出發,分析牛奶在電影中對於人物、情節乃至整部電影的重要塑造作用。
《發條橙》里反復出現阿歷克斯喝牛奶的情節,在奶吧里喝一杯混著人奶、牛奶、葯物等雜七雜八的牛奶飲料,喝完了就去忍不住去干點壞事,幹完了回來暢快得再喝一杯。這群身著白衣,紳士打扮,甚至還拿著紳士手杖的小團伙無惡不作,令人毛骨悚然的眼神和手中的純白的牛奶對比醒目,彷彿邪教集會時某種象徵人類原罪的活動儀式。
【電影人之眼:活用電影構圖】
本書介紹了電影基本鏡頭的構圖原理,通過闡述如何用畫面來講故事,
《鏡頭的語法》
化繁為簡,匯集近百種鏡頭語法細則於一書,讓您輕松掌握視覺語言
本文完
如果本文對你有用
真心幫助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