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杜琪峰的電影怎麼樣
對香港電影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因為生長於一個多元文化融會貫通的移民城市,使得大部分香港導演普遍有著反類型電影情結。杜琪峰更是在電影的結構性創新上,表現的最為努力,這就使得對杜琪峰的電影,普通觀眾很難進行准確的定義。
1.「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
在一些電影研究者那裡,有將杜琪峰的電影分成兩類,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來形容杜氏的兩種風格,前者為了藝術表達,後者為了票房需求。
這樣的區隔或許在銀河映像成立的早期,是管用的。比如97、98年的那些實驗性色彩濃郁的電影,對比2000、2001年抱著中國星大腿時突擊拍攝的一些喜劇片,就顯得銀河這伙人極度分裂。
但是近些年,杜琪峰駕馭電影的能力越發穩定,銀河映像的電影製作流程也更為成熟,作為一名有野心的導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在嘗試做類型上的突破,很難清楚的定義它們各自的歸屬。
從我個人來說,一度是用有沒有槍來做二元的分類,有槍支出現,總伴隨著壓抑、殺戮和無法逃脫的宿命,哪怕是像《大隻佬》那樣,略顯荒誕。沒有槍支出現則會輕松許多,人物的結局往往不會讓人那麼悲憫,比如《文雀》雖然陰郁,但仍有善終。這個比較私人的觀點,貌似一直挺管用,直到去年《奪命金》上映,不再靠譜。
整部電影中,無論是警察和黑社會,都從未拿槍,眾人依然被捲入在金融大潮之中,不能自已。槍支只是反抗和壓制的工具之一,無論它存不存在,宿命仍在殺戮。
2.「小眾電影」與「大眾電影」?
既然從創作的角度很難對杜氏電影進行定義,那麼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或許能將2013年之前的杜氏電影分為兩種版本。
一種是小眾電影,面向閱片量達到一定規模以上的觀眾,是對各種類型電影的解構與重構,滿足了導演與觀眾對電影文法創新上的需求。
一種是大眾電影,將文法創新中的一些摸索,適度嫁接到此類電影之中,在相對保守的人物組合與故事環境下,完成較為新穎的視聽演繹。這有點像服裝市場,時尚總是從小眾向大眾蔓延,大眾是市場基石,小眾代表了時尚的先鋒。
2013年,《毒戰》與《盲探》,卻又打破了此類建立在觀影經驗上的認知。
前者成功突破了大陸警匪故事的敘事尺度和類型習慣,會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電影從業者們都可借鑒的經典案例。
後者對各種電影類型元素的解構與混搭,對銀河曾經十餘年摸索的總結,包括在電影文學性上的探索,又一次讓杜琪峰和銀河在眾多華語電影製作公司之中,顯得更為與眾不同。
這種對與眾不同的追求,融入在杜琪峰的血脈和作品之中,但是卻給杜氏電影的宣傳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如果一部杜Sir導演的電影在宣傳中,越趨向於傳統類型電影(包括以前他自己的電影),就會越讓自己受制於本身的反類型特徵,宣傳話術不僅容易語焉不詳,而且很難在普通觀眾群體中營造「觀影期待「。這有點像一個電影版的「狼來了」,無論你將自己定位於哪一種故事,參考你不按常理出牌的劣跡斑斑,一部分觀眾下意識的選擇可能就會變成觀望。
❷ 求香港八九十年代經典警匪電影
個人最喜歡<縱橫四海>. 很好看,而且裡面的張國榮演得很好. 但是最好看的還是<英雄本色>. 太精彩了,特別是發哥在飯店裡面槍殺敵人的時候,那叫一個飄逸啊.
❸ 求一部電影,英語頻道翻譯為《槍火》的,美國電影。有網友說這電影也叫《槍》。但不是2010版的
槍火是銀河映像於1999年出品的黑幫片,由杜琪峰執導,黃秋生、吳鎮宇、呂頌賢、張耀揚、林雪等主演。影片講述了黑幫老大被人追殺,聘請了五個黑道中人保護,即黃秋生飾演的阿鬼,吳鎮宇飾演的阿來,呂頌賢飾演的阿信,張耀揚飾演的阿麥,林雪飾演的阿肥。五兄弟將保護老大的任務完成後,阿鬼發現了阿信與老大的妻子偷情的事情,於是五人拔槍相向,完成道義與情義的最終對決。
圖片
從製作班底和演員陣容來看,香港電影很難再塑造出這樣一個傳世經典。但是,這是一部投資僅250萬港幣,事先沒有劇本,現編現拍用19天就完成了拍攝的電影。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有點太過隨意的電影卻讓杜琪峰拿下了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槍火也拿下了金馬獎、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三項大獎。對於該片的成功,網上評論鋪天蓋地,不乏過分解讀的文字言論,對於看了一部電影腦部處一部連續劇的觀眾不置可否,我只想從我看到的,電影真正告訴我的內容說起。
1.鏡頭神運作,演員神站位。
每個導演對於鏡頭的運用風格是不同的,特別是在槍戰這一重頭戲中。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多運用慢鏡頭,捕捉在動態變化中的視覺體驗。而杜琪峰的風格與其不同,在《槍火》的槍戰戲中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和虛實靜頭。拿最經典的商場槍戰作為例子:
圖片
五個槍手通過精準的站位來控制整個局面,表現出強烈的空間感,沒有猛烈的交火,只是有的放矢的點射,這種點射的瞬間動態與站位的長時間靜態形成一種節奏感,配合背景音樂的快節拍,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犀利直接,扣人心弦。
圖片
而在虛實鏡頭的切換上尤為流暢,每個槍手都得到了特寫,然後又都充當遠景,彷彿鏡頭也在尋找藏在周圍的殺手。
圖片
圖片
商場槍戰這段戲無論是場面調度還是演員表現,堪稱香港影壇中槍戰戲的經典,短短的四分多鍾,讓人酣暢淋漓,欲罷不能。
2.你抽煙嗎。
影片中抽煙鏡頭很多,我只舉三例遞煙的場景:第一次是五位槍手初見面,張耀揚飾演的阿麥給大家分煙,他顯的羞澀而又不安,需要靠遞煙這個動作來化解自己的尷尬,這個時候的張耀揚一點也沒有以後以往影片中的那種狠勁兒,被他演繹的流暢自然。
圖片
第二次分煙是在老大家裡的泳池旁,五個男人靠在泳池旁的矮牆上,互相遞煙,點煙。阿鬼替阿來殺掉了一直找他麻煩的對手,阿來在表現自己的感激之情時,也只是為阿鬼點了一隻煙,碰了一下酒瓶。這也是影片表現感情的獨到之處:點到為止,餘味留長。
圖片
第三次遞煙,是阿來遞給被他們抓住的殺手,盡管在剛剛他們都想置對方於死地;盡管,那根煙還沒抽完這個殺手就死在了阿鬼的槍下,然後一行五人在風騷的背景音樂下瀟灑離場,頭也不回。
圖片
煙,在影片中既是表現道具也是調和道具,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讓影片在主導大格局的時候兼顧小情感。
3.狠時嗜血卻時柔
影片最有意思的一個場景是五人在老大辦公室門口踢紙團。依然是帥氣的站位,讓整個畫面很有縱向的深度。五人本來百無聊賴、冷酷的站著,阿肥發現一個紙團,然後踢給了阿信,阿信又踢給了阿麥,然後站的稍遠的阿鬼和阿來也加入了,五個槍手就像孩童一樣玩樂起來,等黑幫老大一推門的時候阿麥順勢將滾到自己跟前的紙團撿起放進口袋,不留痕跡。這個場景看似無厘頭,卻在影片犀利肅殺的氛圍里橫添一筆生趣,他們不僅是嗜血的槍手,有時卻是幼稚的大男孩,人物更加鮮活,躍於幕上。
圖片
影片最終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不同於以往香港黑幫電影沉重的使命感,觀影完畢,不僅贊嘆影片的精彩,也對影片海報上的宣傳語有了更深的理解:
「槍火無眼,人間有情」。
❹ 杜琪峰是個什麼樣的導演
杜琪峰是一個很不錯的導演。
而在視聽風格之外,杜琪峰亦對警匪片的精神內核進行了突破性詮釋。以吳宇森為代表的港產黑幫警匪片大多書寫渲染黑幫世界的情義,對其進行浪漫主義處理。而在九龍城寨出生成長的杜琪峰眼中,黑幫從來不是文學作品中的傳奇,而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體驗。因此,在杜氏的電影作品中,從無浪漫化的俠義故事,而是黑色、荒誕、血腥的反英雄主義。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哦!
❺ 如何評價電影《槍火》
整部電影其他回答的比較好,最後偽裝殺人部分稍微理一下:
1、阿鬼接到指令,讓阿肥准備槍,同時借了阿肥的電話約阿信出來。阿肥出於謹慎撥過去看看是誰,然後就告訴了阿來。阿肥按道理從出場一直是阿鬼這邊的人,怎麼會去選擇告訴阿來呢?個人理解阿肥其實還是擔心自己,阿信是阿來的小弟他清楚,阿來什麼脾氣他也清楚,到時候自己的電話約的阿信,自己准備的槍殺的阿信,那自己恐怕說不清楚。所以阿肥選擇告訴阿來,而這當然是阿鬼意料之中的。
2、阿來得到消息後去找阿鬼協商,但協商不成,讓Mike送走阿信。然而Mike覺得阿信一走,剩下四個都沒有好日子過,提了槍想殺阿信,但一是有點兄弟感情,二是殺了阿信別人好不好過不知道,自己妥妥的不好過。最後Mike說服阿信回去。
3、阿來讓阿肥准備假槍,准備演一出戲,阿肥在車上說,槍已經准備好,沒問題,黑色的。結果阿鬼來了之後把槍一掏出來,不是黑色的,這里阿來非常生氣,很多人覺得是演戲給Mike看,其實我覺得不是,阿來馬上看向阿肥,眼神里已經很生氣了,而林雪的阿肥演的真好,瞬間是面如死灰,這個場面對阿肥是非常不利的,他很明顯的意識到自己葯丸,阿來懷疑自己說假話,恐怕等會阿信死了自己的今後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他跟阿鬼說,給我點時間我去求情。之前那麼久他不去求情,為什麼看到槍就要去,論親密他也不是阿信最親密的,為什麼由他去,考慮自己更多而已。
4、阿肥還沒見到老大,就見到嫂子被幹掉了,很明顯老大知道了,且老大很生氣,阿肥想還是不要送死了,老大這么生氣,阿信是死定了,把心一橫還是站阿鬼這邊吧。於是回去發生了掏槍並讓阿來冷靜的一幕。
5、最後,阿鬼的手下放走了阿信,阿鬼也通過子彈讓阿肥知道了這件事。個人覺得從頭到尾唯一清楚並且把控的只有阿鬼一個人,他精心布局,想到每個人的路數,最後阿來打完槍出去他起身都腿軟我覺得也不是演戲,他是在賭阿來到底會不會殺自己,也確實給腿都嚇軟了。這件事太難了,所以最後以他這樣的性格,也忍不住笑的很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