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映二戰猶太人的經典電影
反映二戰猶太人的經典電影是《波斯語課》。
二戰期間,猶太人吉爾斯在集中營謊稱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一位德國軍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語。對波斯語完全不懂的吉爾斯只能憑空編出一門語言,他開始用集中營中關押的猶太人的名字作為詞根,編造出上千個「波斯語」單詞,軍官在殘暴的環境中對吉爾斯竟有了依賴,並開始袒護他,不料集中營中來了一個真正的波斯人。
為了求生,主人公用近三千個犯人的名字生生創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波斯語言」!哲人說:造成人類數千年歷史重大變化與創傷的是飢荒、瘟疫、戰爭、革命。所以近百年來,反思一戰二戰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前赴後繼。它們之中成功者都是基於對史實的深入開發與尊重,「根據真實事件寫作」的本片是又一個例證。
電影的鑒賞
猶太囚犯假裝成波斯人才逃過一劫,納粹軍官卻要求他教自己波斯語,如此「高概念」的設定,為該片帶來強烈的戲劇張力。絕境之下,猶太囚生造了一門語言,每個單詞都借用被囚同胞的名字,歷史的沉重感由此而生。一段極不平等的對立關系,隨著「波斯語課」的展開,轉化為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師徒之誼。
觀眾的同情心開始在兩個不同陣營間搖擺不定,這份短暫的溫情最終還是被歷史的正義敲碎。影片再現了二戰歷史的沉重與荒謬,飾演猶太囚犯的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在英、法、德等四種語言間自如切換,令人贊嘆。
Ⅱ 電影推薦|《波斯語課》
「為了他,你願意跟這群無名之輩一起去死嗎?」
「他們有名字,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他們並不比你低下,至少他們不是殺人犯。」
故事簡介:
二戰期間,主人公猶太人被逮捕,並被送往德國的一個集中營。他謊稱自己是波斯人雷扎保命,逃避了槍決。雖然這個謊言暫時拯救了他,但雷扎被德國軍官看中並要求教他波斯語。對波斯語一竅不通的雷扎只能憑空編出一門語言,他只能每天心驚膽戰地編造「波斯語」單詞求生,他不知道這門只有兩個人知道的語言,究竟能幫自己隱瞞多久。
觀後感:
看完影片,心情很復雜。整部片子,圍繞著「肅穆」與「黑暗」,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哭著報出2840個人名那段,每一個名字又不止是名字,是救了他的一個個新單詞的組成,是那些打飯時大量的不同的囚犯,是被軍官們視為草芥的一個個「無名之輩」。
另外一個關鍵人物—德國軍官科赫,嚴肅冷漠的他,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夢想卻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容,當他談及自己的廚師夢,他是無比喜悅而又驕傲的,他在詢問波斯語的「我愛你」時,臉上也充斥著憧憬。我想,如果沒有戰爭的話,他的夢一定也會實現的。
可觀看app:
嗶哩嗶哩
Ⅲ 電影《波斯語課》登上熱搜,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波斯語課》算是一部比較小眾的電影,光聽名字就覺得無聊了,但是它上映以來卻廣受人們歡迎,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呢?
這部電影講述了猶太人吉爾斯(Gilles)在二戰期間德國集中營中通過假冒波斯人教授德國上尉Klaus Koch “波斯語”而倖存下來的故事。
影片最後,在納碎黨走入窮途末路要將猶太人趕盡殺絕時,上尉憑借著二人建立起的“革命友誼”救助了吉爾斯。
而當上尉前往比利時說著一口別人聽不懂的“波斯語”時,上尉的結局顯而易見。
總之,《波斯語課》是一部“要想活命就得生造出一門語言”的電影,其中的故事情節頗為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