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艾德華諾頓和奧蘭多布魯姆所演的那部片子叫什麼啊
◎譯 名 天國王朝/天國
◎片 名 Kingdom Of Heaven
◎年 代 2005
◎國 家 美國/西班牙/摩洛哥
◎類 別 劇情/愛情/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無字幕
◎IMDB評分 6.9/10 (16,590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20661/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視頻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長 138 Min
◎導 演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主 演 傑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 Tiberias
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 Godfrey of Ibelin
大衛·澤爾利斯 David Thewlis .... Hospitaller
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 King Baldwin IV
Jouko Ahola ....
Tim Barlow .... Old Guard
奧蘭多·布魯姆 Orlando Bloom .... Balian of Ibelin
Christian Boeving ....
Nikolaj Coster-Waldau .... Godfrey of Ibelins nephew
馬爾頓·紹凱斯 Marton Csokas .... Guy de Lusignan
Eriq Ebouaney .... Firuz
Khaled El Nabaoui ....
Jon Finch .... Patriarch of Jerusalem
Michael Fitzgerald .... Humphrey
布蘭德·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 Reynald
◎簡 介
◆爭議:好萊塢很樂於捅馬蜂窩◆
穆斯林和西方人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的戰爭仍然不斷,這為晚間新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話題。最近,一部好萊塢大片《天國王朝》即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描寫12世紀基督教和穆斯林之間的十字軍東征的主題,讓這部最新的史詩片看起來誕生在了錯誤的時間。
這部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發行的大片,預算高達1億3000萬美元,由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動用了數以百計的幕後人員、馬匹以及精美的服裝。由威廉·莫納漢創作的劇本,根據歷史上十字軍東征的真實角色改編而成,其中包括1187年保衛耶路撒冷的十字軍騎士巴里安,以及與之為敵的穆斯林領導者薩拉丁。
盡管拍攝方努力強調影片浪漫偉大的愛情戲和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但一些宗教學者和其他信仰的激進分子仍然提出了質疑,他們拿著影片的劇本拷貝理直氣壯地指責:在當前世界局勢如此復雜、激烈的背景下,好萊塢拍攝一部牽涉宗教問題的史詩片到底居心何在?
◆故事:法國小鐵匠保衛耶路撒冷◆
巴里安(奧蘭多·布魯姆飾)是一個法國小鐵匠,在妻子自殺後不情願地加入了十字軍。當他隨著十字軍東征來到耶路撒冷後,深深地被當地陌生而奇特的文化吸引,巴里安甚至愛上了公主希比拉。但是薩拉丁率領的撒拉森騎士很快來襲,他們發誓要奪回心中的聖地,一場驚心動魄又野蠻殘酷的戰爭即將展開……
◆人物:那些流連聖地的男和女◆
薩拉丁(加桑·馬索德飾)
薩拉丁率領大軍,希望將聖地收歸穆斯林所有。敘利亞最著名的男演員馬索德扮演這個爭議性人物,他在大馬士革的地位相當於羅伯特·德尼羅。
提伯利亞斯(傑里米·艾恩斯飾)
提伯利亞斯是殘廢國王鮑德溫的導師,全權統率耶路撒冷的大軍。作為一個溫和派領袖,提伯利亞斯倡導與撒拉森人和平共處。
希比拉(伊娃·格林飾)
憑借貝托魯奇的《戲夢巴黎》脫穎而出後,伊娃·格林又在《天國王朝》中飾演年輕漂亮的希比拉公主,她愛上了來到耶路撒冷的巴里安。
戈弗雷(連恩·尼森飾)
戈弗雷是巴里安失散已久的父親,因騎士團醫院的傑出貢獻獲得一塊封地--伊伯林,後來他將封地傳給了兒子巴里安。
雷納德(布蘭登·格利森飾)
雷納德是聖殿騎士的統率。當其他人呼籲和平的時候,他好戰的天性直接導致十字軍和薩拉丁大軍之間的戰爭。
醫護騎士(大衛·瑟利斯飾)
曾經是戈弗雷最忠實的夥伴之一,當巴里安決定為耶路撒冷而戰的時候,他一如當年擁護戈弗雷一樣擁護巴里安。
◆參考:大銀幕上的東征◆
在公元1095年至1275年的一百八十年裡,東西方在宗教的問題上,一共發生了八次大戰,歷史上稱為十字軍東征。好萊塢拍攝過很多關於十字軍東征的電影,從《十字軍東征》、《羅賓漢歷險記》、《查理王和十字軍》、《貞操帶上》到《羅賓和瑪麗安》、《獅子心王》、《俠盜王子羅賓漢》,還沒有一部電影大獲全勝過。就十字軍東征內容所佔的比例來看,《天國王朝》倒和西席·德密爾拍攝於1935年的《十字軍東征》有幾分相似,但是德密爾顯然更注重宮廷陰謀的描述,對於他的這次危險嘗試,評論界更是毀譽參半。
雷德利·斯科特早前就嘗試過古裝史詩片《角鬥士》,評論界對這部電影的故事頗多微辭。不過雷德利在影像上的老練和獨到,以及擅長個人英雄視角的描述手法,還是挽救了這部電影的頹勢。《天國王朝》也有幾分《角鬥士》的影子,一個不情願的十字軍勇士,在耶路撒冷的愛恨情仇,唯有用冷血的戰斗來詮釋。影片上映之前,題材問題已經引起了爭議,眾說紛紜的宗教立場,恐怕在上映後也未必能說得清楚。
◆簡評:雷德利的史詩◆
2000年,雷德利·斯科特在票房上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他導演的《角鬥士》同時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隨後,他乘勝追擊拍攝了《沉默的羔羊》續集《漢尼拔》,在國內取得了1億7000萬美元的票房,打破了二月影片票房不高的規律。接下來推出的便是深受評論家喜愛的《黑鷹降落》,起用了許多好萊塢冉冉升起的新星,其中就包括還未大紅大紫的奧蘭多·布魯姆,但是影片卻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上意外落馬。雖然影片獲得了1億8百萬美元的票房和一大堆奧斯卡技術獎,提名最佳導演的雷德利並沒有在此領域折桂。
盡管《火柴人》在票房上大幅下滑,但這並不阻礙雷德利·斯科特向億元票房大片沖擊。這位拍攝過經典影片《銀翼殺手》和《異形》的名導,籌措到1億3000萬美元資金後,帶著《天國王朝》策馬揚鞭又殺回來了。不錯,這一次又是史詩片。去年號稱好萊塢史詩年,但沒有一部史詩片為這一年畫上完美的句號:《特洛伊》勉強過關,《亞瑟王》濫竽充數,《亞歷山大大帝》慘不忍睹。很多人都為雷德利捏了一把冷汗,但是想想《角鬥士》這么爛的劇本,經他老人家一番撥弄,也能讓人看的津津有味,不由心生一股安慰。
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各種有關十字軍東征的電影劇本早就引起了好萊塢的興趣,特別是90年代阿諾德·施瓦辛格曾經提出的計劃。斯科特曾受邀拍攝這個劇本,但是他拒絕了:「我想拍攝自己的騎士題材作品。」2002年當他和莫納漢產生了拍攝《天國王朝》的念頭時,他還特意研究了那時的宗教沖突。「我努力拍攝電影。」斯科特說:「我不是一個紀實小說作者。當你有300年的歷史可以選擇時,這個無疑是最有趣的沖突,也是最中立的一個。」
觀眾是否會發表不同意見還有待於影片的上映。「我認為它會引發大規模的爭論。」紐約的宗教教育團體的協調人勞阿認為。「我猜這正是好萊塢求之不得的。」讀過劇本的他說:「它太玩世不恭了。但是我想他們很樂於去捅馬蜂窩。」當然了,對於好萊塢來說,爭議未必不是件好事。梅爾·吉布森的《基督受難》就曾經引起猶太團體的口誅筆伐,認為片中對釘十字架的酷刑的描繪帶有嚴重的反猶傾向。但這並沒有阻止影片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高達6億9百萬美元的票房。
Ⅱ 與古希臘羅馬文化有關的電影有哪些(如特洛伊,諸神之戰)
《奧德賽》
《特洛伊戰爭》
《斯巴達300勇士》
《亞歷山大》
《斯巴達克斯》
《埃及艷後》
《羅馬》
《凱撒大帝》
《角鬥士》
《亞瑟王》
《王者之心》
《賓虛》
《十誡》--舊約,猶太教
《耶穌遇難記》《耶穌傳》《基督教歷史--BBC》--基督教《十字軍》
《天國王朝》---天主教與穆斯林
Ⅲ 誰能告訴我,電影《第七封印》說個什麼
《第七封印》的故事發生在十四世紀的歐洲,騎士布洛克帶著隨從揚剛剛自十字軍東征回來,闊別故土十年,而此時的瑞典正被黑死病籠罩。據說那時整個歐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影片是一個旅程。它始於清晨,布洛克與揚在海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布洛克看見了前來取命的死神。布洛克與死神下了一盤棋,死神輸了,布洛克得以脫身。布洛克與揚開始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他們經過了村莊,經過了教堂,看見了遊行自虐的教徒。揚救下一名女子,跟著又救下了jof,又帶上了鐵匠和他的妻子,於是他們帶著他們一起回家。影片結束於夜晚(這是漫長的夏日的一天)。在整個一天中,布洛克與死神下了三場棋,最後輸給死神。不過,不要緊,他為jof一家贏得了逃走的時間。於是,jof和妻子mia,還有嬰兒mikael逃出了死神的手掌。
旅程終於夜晚,當他們回到騎士的城堡,剛剛吃過晚飯,騎士的妻子karin念誦著「第七封印」的故事,死神來到了。旅程結束。此處場景結束於被死神的陰影籠罩無名女子虔誠的臉上。這位從頭至尾沒有說一句話的女子開口說了第一句也是最後一句話「都結束了(it is finished).」 這句話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時候所說的最後一句話。至此, 騎士的旅程結束。
接著鏡頭從這一張女子的臉部特寫切換到以同樣角度正在仰望黎明天空的mia的臉部特寫,那是一張歡樂純真的臉。 Jof與mia帶著小嬰兒逃過了死神,她看見了海邊的黎明。Jof又通過自己的」vision」(幻覺?)看見了死神命令騎士,揚,skap,鐵匠,鐵匠妻子,raval,手拉手跳著「死亡之舞」離開黎明,走向黑暗之地。Jof一家繼續自己的生命之旅。
影片中兩個主要的角色,騎士與隨從揚,對於上帝各持一詞。騎士在他的回家旅程中不斷地尋求「上帝」。他需要上帝證明來證明上帝真的存在。他似乎在「科學」與「信仰」的夾縫中,懷疑並尋求答案。而騎士最終也沒有尋找到答案。當死神最終來臨的時候,他雙手緊握,焦慮的禱告。揚,是與騎士的對立面,他認為這些都是虛妄,是人們編出來用以回答無法解答的問題的避難所罷了。
那些難以解答的問題,無非是縈繞著人類世世代代的問題:為什麼生?既然生了,為什麼死?生之意義究竟在何處?而這些問題,在騎士心中,只有上帝才能回答。而上帝呢?上帝在何處? 騎士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己相信上帝的存在。他要求上帝給他「知識」,而不是「信仰」,他要求上帝把雙手伸向他,顯示自己的真容,跟他說話。
騎士從一開始就錯了。所謂信仰,無需「驗證」,只需「相信」。若追求「驗證」,則非「信仰」,而是「科學」。信仰,不是知識,而是去相信。(Belief is not knowledge, but to BELIEVE). 騎士的問題在此,他站在信仰與知識的中間,他以對科學的要求來要求上帝,這本就不是上帝的語言(當然如果有上帝的話)。因此,他說上帝是沉默的上帝。
影片以死亡為線,展現眾生在死亡面前的情狀。各自的解釋和回答不同,各自安慰自己的方法也不一。有的訴諸於宗教,有的要把女巫燒死以躲避上帝的懲罰,有的懲罰自己,認為可以被救贖,有的憤世嫉俗,有的處於疑惑與信仰之間。皆是為什麼生,為什麼死?生命的意義何如?
而在死神的追逐下,幾乎無一人倖免,除了jof, mia還有他們的嬰兒mikael。 在影片結束時刻,jof看見了死神帶領著騎士,揚,鐵匠,鐵匠妻子,ravel(一名邪惡的教士),還有skap(演員)跳著死神之舞。有很多評論說,為什麼騎士的妻子不在裡面,為什麼那個被揚救下的姑娘不在這一行人中?
有可能 只是拍電影的疏忽,最後的死神之舞也許只是一個意向。而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解釋,雖然在我讀來,解釋得挺費力。Kalin (2003)在自己的書中解釋道:騎士的妻子,被救下的姑娘,以及被送上火堆的女巫,都是無辜的,相對於其他人而言他們是受害者。並且,騎士的妻子和那位姑娘有著和平安寧的氣質。也許她們早就擁了騎士想要尋找的答案?
那麼jof一家呢?他們究竟依著什麼逃離了死神的控制?僅僅是jof的信仰?和超能力?或者是因為騎士的協助?有些評論將jof一家稱為「holy family」 (神聖的家庭),mia代表聖母瑪麗亞,jof即約瑟夫,而小嬰兒mikael即那名神聖的嬰兒。由此似乎我們可以推斷,是信仰救下了jof一家。
先將用姓名符號解讀jof一家的意義放在一旁不談,jof的信仰究竟有沒有在電影中被強調?因為他能看見了聖母瑪麗亞而推斷?那麼他還能看見死神之舞呢,而基督教中是沒有死神的。從個人的觀影感受,更願意將jof一家的脫險理解為jof和mia還有小嬰兒mikael的強大的活潑潑的生命力,這樣的生命力打動了上帝(如果上帝存在的話。)
Jof和mia都有一張溫柔並歡樂的臉龐。Jof清晨起床,即快樂的翻了幾個跟斗,還跟馬兒開了幾句玩笑。他時常編歌兒唱給老婆聽。他們二人在鄉村表演的時候,雖然唱著死神之舞的歌兒,卻以游戲和幽默的方式。jof在酒館被村民們欺負戲弄,差點沒命,他逃回家(家,不過是一部馬車),還不忘把銀鐲子送給老婆;同時又如同孩童一般一邊吹噓自己如何勇敢,一邊把頭埋在mia懷里撒嬌。當他看見兒子mikael,他便立時忘了剛才的所有的不快與危險,抱著兒子咯咯笑。他們二人接著邀請騎士們一起享用mia采來野草莓還有新鮮的牛奶,在黃昏的海岸上,jof又開始彈著琴,唱著歌兒,他們那麼美。
他們是那麼地敞開自己的心靈,享受生命賦予他們的一切:愛情,親情,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陽光,草地,水,草莓,新鮮牛奶。對生命的充分享用,和感激,才是回答死亡的最好辦法吧。
都寫到這兒了,還沒有說到影片的名字《第七封印》到底是什麼意思。而「第七封印」也在影片的開頭結尾以呼應的形式出現。可見,並非需要聖經背景,也可以完全看懂該片。我還是做了一下功課的。」第七封印「揭開的時候,人類面臨神的最後審判,也是全面的毀滅。
那麼第七封印即死亡的暗示,而第七封印的揭開,則象徵著最後「審判日」的來臨;所以在影片中,村民們面對黑死病的肆虐,都以「審判日」來臨作解釋: 即上帝發怒了,第七封印被揭開了。黑死病乃其中一個懲罰。而在影片最後,騎士帶領眾人回到城堡後,與大家共進晚餐,妻子在一旁念七封印的故事,畫面如同「最後的晚餐」。
而第七封印也可以理解為上帝的秘密,第七封印揭開的時候,上帝的秘密會被揭開。這個秘密也是騎士反復追問的「秘密」,而死神的回答是:我沒有秘密。
而上帝何在?是否存在?這似乎是伯格曼自己的提問。他的回答呢?似乎從《野草莓》中可以找到答案:
在《野草莓》中,當伯格教授被幾個年輕人詢問上帝的存在,伯格教授背誦了一首詩作為回答:
Where there is the friend I seek everywhere?
Dawn is the time of loneliness and care.
When twilight comes I am still yearning
Though my heart is burning, burning.
I see His trace of glory and power,
In an ear of grain and the fragrance of a flowers,
In every sign and breath of air.
His love is there.
His voice whispers in the summer breeze.
(試著翻譯一下:我四處尋找的朋友在哪裡?黎明充滿了孤獨和愛。當黃昏來臨,我卻仍舊睡意濃濃,盡管我的心在燃燒,燃燒。我看見了他的痕跡,那些痕跡是她的榮光和力量。一顆穀粒,一朵花的芬芳,每一寸呼吸與空氣,都是他的愛。夏日的微風是他的耳語)
這應該是伯格曼在當時對於上帝是否存在的回答。上帝存在於自然界的一切中,一切皆是他的愛,榮光與力量。
因此在《呼喊與細語》的結尾,飽受病痛折磨死亡威脅的姐姐在日記中記下她與兩個妹妹還有anna度過的完美一個夏日,她們在初夏的日子來到了外面的花園庭院。草坪綠綠的,微風輕拂。姐妹三個皆著白色輕柔曳地長裙,撐白色陽傘。她們在草地上散步,聊著天(我們聽不到她們說什麼);然後如同過去一樣,她們坐到鞦韆上,anna也著白色的裙子,站在她們身後輕輕地推著鞦韆。在那短短的幾分鍾,姐姐經歷了完美,對生命感到由衷的感激,感激生命賜予她這么多。
而《野草莓》中,害怕死亡的伯格教授最後回歸親情,睡夢中回到了少年時代,夏日的別墅,姊妹們叫著他的名字,他看見了年輕的自己。仍是感激生命,感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而這樣的上帝觀,在我看來,無異於一種妥協,是一位受過科學教育,有強大質疑能力的,喜愛思索的人的一種綏靖。上帝,此時在他的綏靖政策中,成為了「造物」,造化,---- 即自然 (NATURE).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拷問,也最終被「感激生命」的決定而解決。這樣,便更容易理解影片中jof一家的經歷了。
那麼值得一提的是,伯格曼後期逐漸放棄了宗教。他自己這么說到:「當宗教從我的存在中終於被抹去之後,生活對我來說容易多了(As the religious aspect of my existence was wiped out, life became much easier to live. )」 「當我的宗教結構崩潰之後,我作為一名藝術家和作家所面臨的那些限制便不再存在了。 (When my top-heavy religious superstructure collapsed, I also lost my inhibitions as a writer.) (Lauder 1989)
《第七封印》中騎士布洛克的旅程(journey)何嘗不是伯格曼的旅程?《野草莓》中伯格教授的旅程又何嘗不是伯格曼的旅程?
那麼關於死亡呢?伯格曼自己對於死亡的回答呢,他說「我的確曾經害怕那巨大的空洞感,我的看法是,當我們死了,我們就死了,我們從一個存在的世界去了一個空空如也的世界,而我從不曾相信還有任何東西超越死亡之外。這樣,我覺得非常的心安了……」(I was afraid of the enormous emptiness. My personal view is when we die, we die. We go from a state of something to a state of absolutely nothingness. And I don』t believe for a second that there is anything above, or beyond or anything like that. And this makes me enormously secure.)
不論第七封印被揭開之後,是否真有上帝之秘密,或者那之後是否真存在一個空空如也的世界。若真地嘗過野草莓的芬芳,即可心安了。
2.一些閑話
寫完上面那些,已經在電腦跟前坐了差不多三個小時。還是把一些閑話寫完算了。其中肯定大有不妥之處,歡迎拍磚。
最近看伯格曼的影片,常見到了黑澤明電影的痕跡。(從前也提到過)
比方說,《野草莓》(1957)片子第一個夢,伯格教授夢見空曠的街道,馬車上的棺材翻倒,棺材裡躺著他自己。而在黑澤明的《泥醉天使》(1948)即早已出現過此夢境。三船敏郎扮演的黑幫青年,夢見自己在海邊奔跑,海水不斷沖著一隻白色棺材。他將棺材劈開,裡面躺著他自己。
在《呼喊與細語》(1973)中,伯格曼影片強迫著觀眾目睹agnes在死前經歷的巨大痛苦:agnes在極度痛苦中發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吸,在臨死前,她從床上爬起來,聲嘶力竭的呼喊「somebody help me.」 這讓人想起黑澤明在《紅鬍子》(1965)中也逼著觀眾和主人公一起觀看/察,一名老人的死亡,也是令人心悸的呼吸聲。
在《第七封印》(1957)中,揚走進教堂,觀看壁畫。壁畫上畫著死神之舞。揚顯出不害怕的樣子,於是畫工向他詳細描述黑死病的種種症狀,揚於是非常不快的害怕的背過身去。而在《生之欲》(1953)中,渡邊在醫院時,也有一位同來醫院看病的老人向他詳細描述胃癌從初期到晚期的種種症狀,渡邊的反應也是抱著衣服恐懼的躲到一邊。
甚至在處理主人公面對死亡的態度的時候,也能看見相似之處。在《第七封印》中,騎士決定拖延時間拯救jof一家,即有評論指出這類似薩特的存在主義,而存在主義即「你就是你所作的事情」。非常湊巧的是,唐納.里奇在評論《生之欲》中渡邊面對死亡的處理方法,也是歸於存在主義;渡邊決定造一座小公園,來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不過,唐納.里奇自嘲道,黑澤明必定不同意他這樣的解讀。另一方面,《第七封印》中騎士拯救jof一家,並未替騎士解答生之疑惑,死亡之恐懼。
當然,僅從幾部片子下判斷未免太快了點。可是,至少在表現死亡之恐懼的手法上,兩位大師確有相似之處。
說心裡話,個人並不是很喜歡伯格曼的影片。他的影片是傑作(master piece)不錯,是深刻不錯,揭示人性是不錯;很多片子可以一看再看而再看;只是它不是我的那杯茶(my cup of tea)。人生的重大問題,比如生死,比如生之意義,其實並非一定需要訴諸於形而上的語言和意向才能用電影表達出來,反而總是訴諸於一些形而上的語言,和意向,比如宗教,比如上帝,比如聖經,反而會影響電影是否最終能夠為觀眾理解。若能無需直白的「拷問」「追尋」,充滿哲學思索的語言,不是更見沖淡平和的功力?當然,這是我,作為一個在中國文化熏陶下長大的人而產生的非常個人的審美訴求。
當然,這些都是此時此刻的想法。也許多年後,再次重溫各位大師的影片,感覺又會大不相同。到那個時候,再來寫。
Ⅳ 聖殿騎士電影
聖殿騎士1 導演: Peter Flinth
編劇: Jan Guillou ....novel
Hans Gunnarsson ....screenplay
主演: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麥德斯·米科爾森 史蒂芬·威丁頓 畢比·安德森
上映: 2007年
類型: 動作片 冒險片 劇情片 愛情片 戰爭片
地區: 英國 瑞典 丹麥 挪威 芬蘭 德國
語言: 瑞典語 英語 阿拉伯語 法語 拉丁語
時長: 138分鍾
顏色: 彩色
別名: 聖堂武士
發行公司: FS Film Oy
劇情介紹
Arn是瑞典一位高層貴族的兒子,在修道院受教育後,被送往聖地耶路撒冷作為一個聖殿騎士,之後又抵抗封建領主。表現了主角為禁忌的愛而勇於保衛信仰來做懺悔的故事。 最後的聖殿騎士 影片劇照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影片名稱】:最後的聖殿騎士
【影片語言】:英語
【影片字幕】:中文字幕
【影片演員】:米拉·索維諾 維克托·加柏 肯尼斯·威爾什
【影片類型】:動作冒險
【影片地區】:歐美
【影片年份】:2008年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故事起源於1291年艾可地區(Acre)的聖耶路撒冷(Holy Land)。這一年,伊斯蘭領袖蘇丹親率大軍攻伐拉丁王國(Latin Kingdom,由東征的十字軍於1100年建立),拉丁王國陷落,城市也隨之土崩瓦解。激戰中,來自法國Carmaux的年輕騎士Martin奉聖殿騎士團最高領袖的命令,帶著自己的老師Aimard和一個神秘的箱子,偷偷乘一葉扁舟逃入大海。但是這艘小船沒能抵擋住大海的狂暴,從此杳無音訊。
故事很快跳轉到現代都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在為 "梵蒂岡珍寶展" 舉辦一場熱鬧的揭幕晚會,突然有四個人騎馬沖進大廳。他們清一色聖殿騎士的穿著打扮,還戴著面具,人們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正在現場的Tess觀察到一個細節--當為首的騎士神秘消失在紐約中央公園時,手裡緊緊攥著一個剛剛從博物館搶來的奇怪裝置。
不久之後,這些 "騎士" 的屍體被人發現,那個裝置則不知下落。很顯然,這東西相當重要,FBI於是派精銳特工Daley協助Tess調查此案。他們發現,十字軍騎士團中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黑暗歷史,那個叫Martin的騎士是最後一名倖存的聖殿騎士,他離開聖城時帶著一項絕密任務。為了弄清真相,兩人穿越曼哈頓的墓地和下水道,跨越美歐亞大陸,闖進荒涼的土耳其高原……地中海上,他們乘坐的船隻遭遇暴風襲擊,被迫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希臘小島。他們離梵蒂岡秘密的中心越來越近,但是危險也隨之而來……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情節跌盪而又充滿玄幻的上乘之作。在一次充滿紛爭,歷盡艱險的宗教之旅中,每一個人都被置於現實與歷史,信仰與顛覆,神秘與陰謀,生還與棄絕之間的無休無止的斡旋之中。溯源到十字軍東征,傳襲著聖殿騎士那個無人知曉的駭人秘密,各路勢力在生死對決中都為了最終能夠掌握這個秘密。於是,故事的時間從公元1291年蔓延到了當今……故事的地點從繁華絢爛的美國紐約一路拓展到了神秘的梵蒂岡,深入充滿險境的土耳其,最終又抵達荒蕪人跡的希臘群島……
但這一切沒有停止,一切仍在繼續,等待他們的是一個石破天驚的奇聞巨秘……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梵蒂岡史前古物展」的開幕之夜,四名聖殿騎士裝扮的蒙面人突襲而入,人肆掠奪財寶,幾乎殺死了所有在場之人。為了找回這批無價之寶,美國聯邦調查局協同梵蒂岡派來的使節展開了對這四名騎士的大范圍追捕,然而疑犯卻接二連三地死於非命。這場看似單純的劫案似乎暗藏重重玄機。
年輕美貌的考古學家特斯·蔡金是此次搶劫的倖存者,她目睹了整個擄掠過程,並偷窺到四名掠奪者中的首領仔細挑選了一件看似平凡、實則奇特的珍品——古老的密碼機。
隨後,特斯·蔡金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年輕有為的負責人肖恩·賴利通力合作,展開了一場生死追蹤,一路把案子偵破到了1291年的十字軍東征時代,他們發現,密碼機所擁有的神奇而又重大的力量其實通向了一個讓人噤若寒蟬的秘密。於是他們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從紐約前往梵蒂岡,途經土耳其,最終抵達希臘一個杳無人跡的荒島……
眾所周知,只要擁有聖殿騎士的巨大財富和那個秘密,就具備了能夠全盤摧毀基督教的無上能力。特斯·蔡金和肖恩·賴利最終發現了那個秘密,但是在這個秘密跟前,他們作出了驚人的決定……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情節跌盪而又充滿玄幻的上乘之作。在一次充滿紛爭,歷盡艱險的宗教之旅中,每一個人都被置於現實與歷史,信仰與顛覆,神秘與陰謀,生還與棄絕之間的無休無止的斡旋之中。溯源到十字軍東征,傳襲著聖殿騎士那個無人知曉的駭人秘密,各路勢力在生死對決中都為了最終能夠掌握這個秘密。於是,故事的時間從公元 1291 年蔓延到了當今……故事的地點從繁華絢爛的美國紐約一路拓展到了充滿險境的土耳其,最終又抵達荒無人跡的希臘群島…… 但這一切沒有停止,一切仍在繼續,等待他們的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秘密,在秘密跟前他們做出了驚人的決定……
<進入該書> [內容介紹]
1291 年的耶路撒冷,當這個城鎮淪陷在蘇丹人的戰火中時,一條大船逃向了海域。船上載乘著年輕的聖殿騎士馬丁和他的導師艾麥德,他們還帶著一個神秘的箱子,這個箱子是行將垂死的聖殿騎士的首領在臨終前託付給他們的。 但是,這條船卻自始至終沒有到達它的目的地。 在當今的曼哈頓,四個蒙面騎士從中央公園的陰暗處沖了出來,他們身著聖殿騎士的裝束,瞬間涌進了大都會博物館,他們驚擾並殺戮了正在大都會博物館參加梵蒂岡珠寶展的曼哈頓的上層人群。年輕漂亮的考古學家蔡金·特斯正在參展,並身陷這場殘忍的殺戮中,被困於一個展櫃下的特斯在恐懼萬分中親眼目睹了四名搶匪的首領徑直沖到一件特殊的展品——奇特的密碼機前,在他帶著崇敬的神情拿取這台密碼機之前,口中默念著一句拉丁文,隨 後他帶領著其他幾名騎士離開並消失在曼哈頓城市的夜色之中。 英俊有為的肖恩·賴利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負責人,這次搶劫案由他與他的老搭檔尼克·阿帕羅及梵蒂岡特使吉安迪利斯一起偕同破案。隨著騎士們的屍體被接二連三地發現,那個被搶劫的密碼機變得愈發玄密而重要了。對於這場案件,特斯不僅僅是名目擊者,她還與賴利共同撥開十字軍時期黑暗而又隱秘的歷史,並重新踏上了當時最後一名存活的聖殿騎士曾經歷過的死亡之旅——從耶路撒冷轉戰到巴黎。 很快,特斯和賴利就碰到了力圖發掘聖殿騎士天大秘密的強大勢力,從曼哈頓的公墓到下水道,從大陸到荒蕪的土耳其沙漠,再到遙遠的希臘群島,他們歷經了猶如聖經式的地中海風暴,最後又被帶到了臟腑之地梵蒂岡,他們發現自己被推入了一環環危機四伏的冒險之中。 特斯和賴利的每一次新發現都與聖殿騎士已經失傳的秘密有關,隨著他們不斷地接近那個秘密,考古學家與聯邦調查局官員之間萌生的情愫也被一層巨大的壓力所籠罩,他們更深深地陷入了一場矛盾之中,這些駭人聽聞的發現完全將他們拋入了一種深深的負擔之中…… 《最後的聖殿騎士》情節跳躍,場面宏偉,敘述手法堪稱完美,讀者在享受閱讀之餘,更經歷了一次從當代紐約到地中海的精神歷險……
Ⅳ 尋找類似<<特洛伊>>的電影
《天國王朝》愛情與戰爭的史詩交集
片名:天國王朝/天國王朝
英文名:Kingdom of Heaven
編劇:威廉•莫納漢William Monahan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主演:奧蘭多•布魯姆Orlando Bloom
連恩•尼森Liam Neeson
愛娃•格林Eva Green
傑里米·艾恩斯Jeremy Irons
加桑·馬索德Ghassan Massoud
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
十字軍將領哥高德弗雷(利安•尼遜 飾)率領部隊返回耶路撒冷途中,巧遇喪失了妻兒的法國鐵匠拜利安(奧蘭多•布魯姆 飾),並認出拜利安就是自己素未謀面失散多年的私生子。拜利安此時正承受著喪妻失子的痛苦和仇恨,並且還背負著殺人重罪,在連番波折下,他無奈地選擇跟隨生父返回耶路撒冷加入十字軍隊伍,積極練習劍術,讓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騎士。
憑著個人才華,拜利安不但受到耶路撒冷國王博杜安五世(愛德華•諾頓 飾) 青睞及重用,俊朗的外表和堅毅的性格更是贏得了郡主茜貝拉(愛娃•格林 飾)的仰慕,但同時也引來她丈夫的妒忌。
一直頑疾纏身的博杜安五世因麻風生命垂危,但他仍惦念著基督教徒和回教徒之間不斷的沖突和戰爭,為了能夠確保雙方能夠和平共處,博杜安五世派遣拜利安前往雙方聚居的邊防駐守。
博杜安五世不久就病勢了,耶路撒冷的王位由郡主的夫君繼承,此時耶路撒冷與埃及紛爭正起,好戰的新國王竟然盲目對埃及宣戰,但雙方的實力卻相差懸殊,就在耶路撒冷生死存亡的時刻,拜利安已經在戰斗中成長起來,他漸漸明白了國家和平和個人感情的真義,並發誓要保衛耶路撒冷和其中危在旦夕的國民與愛人!
《王者之心》:史詩戰爭愛情巨片[Tristan and Isolde]
片名:Tristan and Isolde
譯名:王者之心/崔斯坦和伊索德
導演:凱文·雷諾茲Kevin Reynolds
主演: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
索菲婭·麥爾斯Sophia Myles
片長:125分鍾
級別:PG-13(戰爭,部分性內容)
上映:2007年4月20日(中國)
發行:華夏電影發行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故事,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並稱西方兩大愛情經典——中世紀黑暗時代,羅馬帝國毀滅,各部落割據英格蘭,愛爾蘭國王乘機進犯,英格蘭部落領袖馬克王意欲實現統一大業。從小失去雙親的崔斯坦被馬克王悉心撫養長大,兩人情同父子。在一次抵禦愛爾蘭的戰斗中崔斯坦身負重傷,奄奄一息之際卻得到了神秘美麗而善良的愛爾蘭女子伊索德的照顧最終康復。兩人之間燃起了不可撲滅的愛情火焰,然而傷愈的崔斯坦不得不回到馬克王身邊繼續戰斗。
為分裂英格蘭各部落,愛爾蘭國王決定以自己美麗的女兒為獎品舉辦全英騎士大賽。經過連場決斗,英勇無敵的崔斯坦不負期望,為馬克王贏得了公主,挫敗了敵人的陰謀。 然而,當看到公主真面目時崔斯坦如遭雷擊,原來公主就是他深愛的伊索德!不管是為了國家和平還是為了養育之情,崔斯坦和伊索德都無法再繼續戀情,愛情的魔力在壓抑之下越發澎湃,此時愛爾蘭大軍壓境,慘烈的攻城戰役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