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那英唱的默 歌詞的含義
歌詞講述了一段如深海般永無止境的愛戀,黑白極簡的影像畫面,暗合《何以笙簫默》男女主角歷盡波折依然純粹的愛情。
失去你就像是全世界靜了音黑了白,心痛就像是深海中溺了水窒息般漫延,曾經美好的回憶是一把刀,一刀刀刻在心上,想起就隱隱痛。
歌名:默
演唱:那英
詞:尹約
曲:錢雷
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
逆著洋流獨自游到底
年少時候虔誠發過的誓
沉默地沉沒在深海里
重溫幾次
結局還是 失去你
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
不還手 不放手
筆下畫不完的圓
心間填不滿的緣
是你
為何愛判處眾生孤寂
掙不脫 逃不過
眉頭解不開的結
命中解不開的劫
是你
啊 失去你
啊 我失去你
(1)何以笙天魔電影主題曲擴展閱讀
《默》是由尹約作詞,錢雷作曲,那英演唱的歌曲,是電影《何以笙簫默》的主題曲。2015年4月19日,那英、高曉松、黃曉明亮相北京交通大學「何以笙簫默之默」發布會,公開發布此單曲。
2015年,該歌曲獲得全球流行音樂金榜2015上半年度20大金曲獎;2016年,獲得第23屆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第1名。
創作背景:
高曉松在美國的時候收到作曲家錢雷給他寫的一首曲子,高曉松聽過之後覺得特別好,於是找到詞作者尹約,讓她為這個曲子填詞。
拿到作品後,高曉松覺得這就是那英唱歌的那種味道和情緒,特別是歌詞中的幾句:「我被愛判處終生孤寂,心間填不滿的緣,是你。」讓高曉松馬上想到了那英。於是高曉松將小樣傳給在國內的那英,那英在聽到歌曲小樣後很感動,在十餘天時間里完成歌曲的錄制。
Ⅱ 怎麼評價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
如果總分是十分的話,那麼我給這部劇八分。算是目前國內近些年仙俠劇裡面質量較好的上乘之作。
首先,從演員來看。這部有著晉江五大仙俠文之一的原著改編電視劇,請了楊紫和鄧倫分別擔任男女主,以及一些新演員擔任主演,算是獨具慧眼了。畢竟兩個人雖然在小生小花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實流量並沒有那麼大,所以主演這樣的大IP是有一定風險的,畢竟鹿晗這么大流量《擇天記》也撲了,《青雲志》也不是很理想。但好在兩人的演技在同齡段的演員中都算是不錯的,在這部劇中他們也確實沒有讓觀眾們失望。
演員+場景特效+服化,其實這部劇就已經走在成功的光明大道上了。有人會問那最重要的劇情問題呢?沒錯,劇情是內核,把一包泥包的再好看,它也是一包泥。所以這部劇其實不太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是原著改編而原著本身有非常大的粉絲基礎和傳播度,寫的非常好。而這部劇又是非常還原原著的,盡管中間一部分被大家說有注水嫌疑,強行給潤玉加戲,但是文改劇本身就要補充很多副線的內容使各個主演的角色都很飽滿。所以我認為這一塊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
說了這么多優點,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缺點的。但是我覺得總體上來講是瑕不掩瑜的。既沒有抄襲,劇情也挺不錯,演員演技和服化更是用心,所以它擔得起八分,也排的上近些年仙俠劇的上乘。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用心的好劇。
Ⅲ 默 那英歌詞含義 求聽完在說
「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
逆著洋流獨自游到底。」
她開始淺吟低唱。質感、磁性,無需多言。只覺彷彿低語耳畔,沉沉的氣息掠過,竟正如,魚過水無痕。
「年少時候虔誠發過的誓,
沉默地沉沒在深海里。」
說不出地喜歡她的低音,分明唱盡心中無限事,卻又不動聲色地剋制於其中。想起曾和友討論紅樓時說過:「大悲者,深情也;不悲不喜者,至情也。至情成佛,雲淡風輕之人亦如佛般悲憫。」
「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
不還手,不放手。」
所有評價都這樣說:「這二句,沒有顫抖,沒有聲嘶力竭,卻字字痛徹心扉。「 在我聽來,似是橫沖亂撞的情緒,在浮上表面的一剎那被二十餘年的閱歷沉澱。無法懂得,這份聽眾不能承受之輕,是歌者用怎樣的力量勇氣斂起的重量。
」筆下畫不完的圓,心間填不滿的緣,
是你。「
如紅樓中所言,每人命中或許都會有一顆」天魔星「。
只當今世所痴,乃前世所欠。
兩句吟唱,全曲之魂。
蝶竇共鳴的美感,空靈、朦朧而不失煙火氣息。彷彿遊走在半空,以為她獨自美麗,一仰頭卻發現,她悲憫的目光正靜靜凝視著你。
遙遙相望,竟無語凝噎。許久,她緩緩吟道:
「我失——去
你。」
尾音的沙啞,是掩飾不及的落寞。
縱觀全曲,似乎只是兩段重復的陳述。她在音色、節拍的處理中極其細微的前後變化,幾乎不易察覺,卻在無形中推動著情緒的起伏。那不可名狀的波動,可聽,可賞,或許亦可意會,然而腦海中再是傳神的勾勒,也比不上真切之聲若有若無的一次撞擊。
抵達如此意境者,唯她而已。早已在最不起眼的時刻,精雕細琢出最無關緊要的細節,才成就了這般無可挑剔的精緻。
輸送出梁博這樣的搖滾新血液,發掘出張碧晨這樣潛力無限的接班人,指導出《貝加爾湖畔》這樣震驚四座的表演,這回又演繹出《默》這樣無與倫比的好歌。
新聞標題一律為「五年磨一歌」,看似誇張,實則並非沒有道理。她這幾年因為好聲音,表面上看似乎放慢了個人音樂領域中的步伐,而事實上其教學相長所得,「行走江湖」所感,已然內化成比以往任何一個階段都更為厚重的積淀和功力。再加上「那二十年」、「Na world」兩輪巡演的打磨,聲音狀態非常之好,比《So what》時期更多一份張力,比直抒胸臆的巔峰期更多一絲神韻。正是厚積薄發之時,她出於寧缺毋濫的要求未曾開嗓,別人開始忽略她歌手的身份 ,幾乎以為她是導師出身。她只淡然一笑,不解釋,不辯護,只在契機到來時,以一支好歌為載體,一派磅礴地唱出二十餘年積淀的閱歷和這五年來收獲的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