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感」是什麼
電影感,當然是存在的,我們拍東西的人,最怕別人說,我拍的東西像電視劇。當然,這也是特指咱國內的電視劇。上學的時候,有一次田壯壯老師拿了一段楊超采景拍回來的DV給我們看,說不要小看DV,拍出來的東西一樣可以有電影感。這個DV小片,後來就發展成了楊超的《長江圖》。我有朋友在長江圖的組,回來跟我講李屏賓大師的故事。說他每到一個地方,最先逛的,一定是古玩市場。他也不買,就只是看,後來才跟我朋友說,我們拍電影的人,最重要的是養眼。電影感這東西,的確沒什麼科學的定義。電影歷史上與此最相近的術語是 上鏡頭性。維爾托夫上世紀提出,最早特指演員的形象所具有的適合鏡頭展現的特質。我們口中常說的電影感,是第五代嘴邊常掛著的一個並不精確的概念。但了解了第五代的背景,就知道這個詞為什麼對中國電影這么重要了。那場著名的"讓電影與戲劇分家"的大討論,直接催生了至今代表著中國電影美學與藝術高峰的第五代電影。在他們創作之初,是帶著對電影本體論的認知進行探索的!如果非要給電影感定義,大概就是將電影本體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後所帶給人的感受吧。所以,不客氣的說,很多人的認知是錯誤的,電影的本體不是演員的表演,戲劇的本體才是。即便用現代的敘事學理論來說,電影敘事與戲劇敘事的區別性特徵就是不同的媒介手段。這么說有些抽象,舉例子就是畫畫是用顏色、材料、構圖、透視、畫框、筆觸去表達,音樂是用音符、旋律、和聲等去表達,戲劇的核心是現場的演員與觀眾,電影則是連續的似動視覺與聽覺。有沒有電影感,有沒有視聽敘事的意識,有沒有細致細膩的視聽修養與美學思考,明明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因此而跳腳。說句討罵的話,這事就像原來一個文人對著京戲說你這不"雅",崑曲才"雅"。你京戲唱的是好,又叫座,可的確是通俗淺白,手段上也落俗了點了嘛。您非得搬出周總理那話給自己撐腰,咱也沒辦法。好在,電影史是時間來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