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如何與緬甸政府對抗半個世紀的
1. 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北部的一支民族武裝力量,其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克欽族的獨立。該軍成立於我國境外的克欽族聚居區,這一地區的民族歷史與我國雲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元明清時期起,克欽族便隸屬於中原王朝,接受土司制度的統治。
2. 明朝末期,緬甸的東吁王朝崛起,開始侵佔我國雲南地區,引發了歷史上的「明緬戰爭」。緬甸在佔領緬北地區後,繼續承認當地的土司制度,少數民族首領保留了實際的獨立權力。
3. 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緬甸,並保留了當地的土司制度。英國殖民者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持少數民族領袖,這期間,緬北諸族開始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民族自覺意識得到加強。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決定放棄緬甸,此時,緬甸的少數民族地區獨立意願日益增強。1958年,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簽訂了《彬龍協議》,同意尊重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力,克欽邦則有權選擇是否獨立。
5. 然而,1958年之後,緬甸政府拒絕了克欽邦的獨立要求。1961年,克欽獨立運動興起,成立了「克欽解放軍」(KIA)、「克欽政府組織」(KIO)和「克欽政黨」(KIC)。
6. 1994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成立了克欽邦第二特區。然而,克欽新民主軍,曾經的克欽最大民族獨立武裝,已經在和解後歸附中央政府。
7. 2008年,克欽獨立軍表示願意歸附緬甸中央政府,但緬甸政府堅持要求收編克欽獨立軍,導致2011年雙方再度爆發沖突。
8. 目前,緬甸政府軍的實力已經遠超克欽獨立軍,克欽軍只能依靠游擊戰。克欽政府希望得到歐美國家的支持,以對抗緬甸政府的行動。
9. 盡管克欽政府在某些事務上附和西方國家,希望以此獲得支持,甚至不惜得罪北京,但中國政府始終從大局出發,積極調停緬甸政府與克欽政府的沖突。
10. 盡管多方努力,由於雙方分歧巨大,談判多次無果而終,戰事也是斷斷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