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隱入煙塵電影簡介
《隱入塵煙》於7月8日上映,電影由李睿珺自編自導,武仁林、海清主演,曾入圍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隱入塵煙》作為一部西北農村題材的現實主義電影,講述了由海清飾演的農村婦女貴英與馬有鐵結婚後的生活。
貴英在經歷了原生家庭的不幸後,經人介紹與馬有鐵相依為命,從陌生到熟悉,他們經過了一年四季自然質朴的耕耘勞動,收獲了糧食的豐收,也收獲了彼此的理解與愛。
在《隱入塵煙》的拍攝期間,海清在當地農村待了十個多月,為充分詮釋出貴英的形象,她學習農活下地耕種,反復練習西北方言。
她在村子裡細心觀察人物以表現貴英的神態與動作,從佝僂的背部到跛腳的姿態,甚至連手部顫抖的細節也要揣摩到位。通過海清的用心刻畫,貴英這個角色立體地展現在銀幕上。
❷ 電影《十八洞村》(摘抄)
《十八洞村》主要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的故事。
具體劇情:湖南湘西鄉村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均為精準識別的貧困戶,面對現狀,他們雖心態各異,但是內心深處都有改變命運的期盼。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決心打一場脫貧攻堅戰,在追求生活脫貧的過程中,他們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脫貧,山民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
影片《十八洞村》取材於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通過王學圻飾演的楊英俊以及楊家的幾位堂兄弟在脫貧的過程中發生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用詩意的電影語言描述當下鄉村居民的內心世界,折射出時代的變遷。
為了正式拍攝《十八洞村》,苗月在2016年8月就開始了她的走訪之路。到2017年4月28日,在電影開機後的四個月里,劇組為拍攝好當地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走訪了很多湘西村寨,整個劇組都進行了「沉浸式」的體驗。
很多人在看完影片後對十八洞村都非常好奇,對影片裡面的自然風景以及苗家特色文化產生嚮往,那麼真實的十八洞村是什麼樣的呢?
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脈中段,湘黔渝交界處的湘西花垣縣。全村由4個自然寨組成,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這里是苗族的聚居地,風情濃郁,原生態文化保存完好。
十八洞村的自然風景非常優美,有烏龍一線天、蓮台山林場、背兒山、黃馬岩、擎天柱等景點,特別是十八溶洞,洞與洞之間相互串聯,洞內景觀奇特,怪石嶙峋,神態各異,素有「亞洲第一奇洞」之稱,十八洞村因此而得名。村內瀑布縱橫,枯藤老樹,鳥語花香,高山與峽谷之間遙相呼應,時而傳出苗家妹子優美的歌,
影片《十八洞村》以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為故事背景,通過展現湖南湘西鄉村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山民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折射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的碰撞與融合,引發人們對於如何脫貧和怎樣才是真正脫貧的深度思考。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面對貧困現狀雖心態各異,但對於改變命運的期盼卻時刻共鳴。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他們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致富。
這是一部讓人意外的作品,因為平心而論,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這部《十八洞村》真的跟想像的不一樣。一部農村題材的作品,湘西的風土人情,祖輩大山裡村落家族的鄉土性和民族性,世俗與傳統之間的沖突與融合,描寫的非常自然,且接地氣。
十八洞村,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婺源鄉村建築模式,又有兔耳嶺的自然景觀,開場航拍鏡頭和宏觀外景的展示,層疊的梯田,望不到邊的綠色,已被湘西美景所震撼,在這里能看到那最原汁原味的苗寨風土,在這里,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化氣息,因為這是幾乎就是一座與世隔絕的村落,村中不同路,車進不去,好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就是這樣一個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的地區,也如電影中所說「這里是四個自然村寨合並而成」的地方,如今所要面對的,就是貧困。沒錯,年輕人都出去務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這個資源短缺的地方,依舊用著最古老的耕作方式,經營著祖祖輩輩的故事。
這里,並不是我們你所想的「桃花源」。電影的所表現的內容很明確,就是表現十八洞村民致富的故事,聽上去很「主旋律」,但故事卻並非這樣。政策引導是作為線索,但故事發展卻絕非如此,因為電影的主角是一位拒絕接受「扶貧」的貧困戶。
王學圻飾演的楊英俊是一位退伍老兵,骨子裡面就有那軍人的硬氣,他始終不相信,憑借著祖輩留下來的田地和插秧經驗,作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苗寨人,為什麼能夠成為貧困戶。而且電影用循序漸進描述,並通過閃回的方式,旁敲側擊的點出了王學圻為什麼當初復員沒有跟隨戰友出去打拚打工,因為自己呆傻的孫女,因為守護著自己的一方水土,因為那苗歌的餘音縈繞。
他必須到故鄉,守護著傳統。同時也描述了楊家其餘幾位重要角色,陳瑾飾演的妻子朴實無華,啞巴哥哥整日因思念女兒夜間哭泣,養了四個女兒的街坊,還有曾經的找礦好手如今整日酗酒的本家弟弟楊懶。
這幾位角色,構成了本片的百態圖,雖然苗族風情獨一無二,但貧困卻是共性的。同時也帶出來本片的所要反映的主題:依靠傳統的務農,真的無法致富嗎?這是本片關於傳統與世俗之間的命題討論,從沖突到融合,朴實無華舒緩如詩,細膩的故事和角色又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這部電影讓人想起了霍建起那部《那山那人那狗》。
同時,電影中所展示的那塊「飛地」,來自於廢棄礦脈,又對環境問題帶來反思。當楊懶看到自己昔日依靠找礦發財的營生所帶來的之後,趴在地上痛苦無比,又是那樣令人沉重。
電影節奏張弛有度,寫實且細膩,通過真實故事與藝術加工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對角色刻畫的飽滿讓朴實的鏡頭中充滿了情感,以王學圻為首的村民,從插秧到填土的環節,真實細節寫照,再加上抽幀的表現方式,為這部電影帶來了完美的情緒鋪陳,是勞動人民雄壯的戰歌。
同時這也是一部真摯的作品,電影《十八洞村》擯棄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而是利用情節與事件,層層推進,政策是引導,村民依靠傳統的生存方式,最終也能與時俱進,與現實世界做到無縫連接。
美味的禾花魚、漫山遍野的老稻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這兩種只能依靠傳統務農而來的農作物在如今市面上的價值,誰說種田不能成為「大土豪」?從開場的各種鋪墊到後期,借用楊英俊小孫女的身影展示,到來情緒上的突破點。這一切都讓影片真實可信,在如今浮華的電影市場上,本片猶如一道清流,沁人心脾。原來,桃花源一直都存在,存在於我們心中,也會存在於現實中。看完本片之後,真想去一趟,那古樸而又美麗的地方。
❸ 80年代農村喜劇電影
1、喜盈門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通過對家庭倫理道德主題的揭示,歌頌了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風尚,具有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風格。
這部電影講述了我國北方一個農村家庭里發生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既令人捧腹又讓人深思,影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接地氣的題材和故事,對道德價值觀進行了評斷,呼應了時代觀眾的內心訴求。
2、咱們的牛百歲
《咱們的牛百歲》依然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和趙煥章執導的劇情片,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影片於1983年上映。
這部影片呼應了時代,緊密地聯系了現實生活,講述了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中,共產黨員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共同奮斗、脫貧致富的故事。
這依舊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農村題材的喜劇電影,影片中人物個性鮮明又富有喜劇性格,他們圍繞牛百歲這個主要人物上演一個個妙趣橫生的事件,引起一連串生活矛盾沖突,隨著這些矛盾沖突在笑聲中一一化解,影片的基本戲劇沖突也得以解決。
3、飛來的女婿
《飛來的女婿》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1982年出品的喜劇電影,由中叔皇執導,陳鴻梅、高淬、陳述主演。
影片講述了江南農村姑娘小蘭愛上了科學種田的農民技術員劉純,由於一場笑話百出的相親引發了很多麻煩,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飛來的女婿進入家門。
4、月亮灣的笑聲
八十年代,兩部與月亮灣有關的喜劇片接續推出,這部《月亮灣的笑聲》是1981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喜劇片,由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描摹了充滿希望的年代裡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影片的主人公江冒富是勤勞的老農民,大字不識一個,只知道認認真真地勞動,正正經經地過日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為兒子娶個媳婦,把日子過得富裕些。
《月亮灣的笑聲》是比較優秀的農村題材影片,用群眾喜歡的喜劇的形式貼近生活,接近農村,靠近農民,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5、月亮灣的風波
《月亮灣的風波》是1984年上映的農村題材的喜劇電影,由中叔皇執導,張雁、仲星火等主演,講述了調整農村政策以後,主人公江冒富承包了果園,養雞養鴨,辛勤勞動,儉朴持家,不久便成為「萬元戶」的故事。
兩部月亮灣的故事,在當年為農村題材的電影樹立了榜樣,也成就了農村電影的經典記憶。主演張雁,1982年因飾演《月亮灣的笑聲》中的江冒富,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