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鏡頭語言分析怎麼寫
問題一:什麼是攝影的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顧名思義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龔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 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所謂『我的鏡頭會說話』,也就是一般所講的『鏡頭語言』樣的在影像的世界裡,雖然和平常講話的表達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所以說鏡頭語言沒有規律可言,只要用鏡頭表達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種鏡頭方式,都可稱為鏡頭語言.
問題二: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鏡頭分析要點:一 趣味中心
畫面中的趣味中心,也就是吸引觀眾目光之處。吸引觀眾眼球很多,但是在電影攝影中,對比度最強的區域一般來說是最可以吸引觀眾注意的。恰如一片黑暗當中的一點亮光,那麼無論這個亮光出於場景的哪個點上,都是被觀眾的眼睛瞬間抓到。影片中的內在趣味中心也很重要,比如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注意到某某壞人在背後偷偷的拿出了一把槍,那麼只要這把槍不是虛焦的狀態,無論這把槍在畫面中的位置和所佔比例多大,都會被人們一眼發現。除此以外,黃金比例分割,引導線都是設定趣味中心需要注意的內容。
二 燈光風格和色彩風格:
首先燈光,是低調,高調,還是高反差風格?要說這個燈光可是相當的重要,拍電影花費的時間大部分都耗費在調整每個鏡頭復雜的燈光上了。
一般來說燈光風格和電影主題氣氛等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喜劇片,燈光就比較明亮,很少陰影布局,常用高調風格。如果喜劇中壓暗燈光的話,那麼這個喜劇便一般會有些反諷的以為在裡面。懸疑片和液茄驚悚片都趨於低調風格,很多陰影都採用透射式。悲劇和好萊塢大片就一般喜歡用高反差的風格。
再次,關於色彩。每部彩色片都有一個確定的基本色調。色彩對影片象徵性極強,一般來說,有名的彩 *** 都有著表現主義的味道。一般而論,冷色調代表著平靜、疏遠、安寧;暖色調代表著侵略、暴力、 *** 。具體說來,紅色一般與 *** 和性有關,比如《美國麗人》;低調的燈光和暗色調一般表現壓抑懸疑和一種宿命感,比如《教父》;褪色的暗黃色調表現的是保守,比如《純真年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中的忽然出現的黑白片段都是象徵意義最強最明顯的部分。一般用來表現法西斯時代的電影,都是用黑白片表現的。比如《美麗人生》劇中後來忽然泛白的色調,就是象徵著地獄般生活的開始。當然,有些電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單》就乾脆用黑白來拍。
三 鏡頭距離和鏡頭種類
包括:
大遠景 一般永遠展現場景的所在。如果人出現在遠景中,那麼只有斑點般大小,這種鏡頭在史詩作品中經常出現,西部片中也常有。最近
《非誠勿擾》的呂樂的幾個北海道的大遠景就非常的漂亮。
遠景 就是比大遠景稍微小一點。
中景 就是能囊括兩三個人的鏡頭,中景是喜劇片的主流。
特寫 就是特寫。
深焦鏡頭 用廣角鏡頭拍的。我們經常看電影會覺得很多鏡頭是只有一塊兒地方清楚,後面的背景全部是模糊的。那玩意兒叫淺焦鏡頭,就是焦點很淺。深焦鏡頭就是從前到後全部都清楚的。深焦和淺焦哪個好,在電影史上,一開始爭論極大。我們一般兒拍照片,拍人像,都覺得淺焦鏡頭比較漂亮,因為可以虛化雜亂的背景,突出漂亮的人物。電影中也是一樣,哪塊兒清楚,哪塊兒模糊,都是導演說了算。而導演依靠的方法就是變焦。變焦可以給簡單的劇情姿孫寓意化的效果。但是一代電影大師安德烈巴贊覺得這種鏡頭不好,巴贊覺得這種鏡頭把本身非常復雜的事件含義單一化也簡單化了。所以巴贊覺得深焦鏡頭比較好。《公民凱恩》就是一個運用深焦鏡頭非常完美的典範。PS:深焦鏡頭也叫縱深鏡頭。
關於鏡頭距離,卓別林有一句名言:「喜劇用遠景,悲劇用特寫」。舉個例子,跡埋鏈當他表現遠方一個人物的荒謬處境的時候,我們會大笑;但是當他忽然切進特寫凸顯情緒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好玩的地方不再可笑,我們開始同情這個人。
而且,鏡頭的距離影響到我們對於影片的參與程度。當很遠的時候,無論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都無動於衷。但是當拉近特寫的時候,好人會讓我們投入的同情;壞人會讓我們由衷的討厭。
四 鏡頭角度和人物所處位置
鏡頭角度一般包括鳥瞰角度,俯角,水平角度,仰角,傾斜角度等。
鳥瞰的作用是從正上方直接往下拍,讓觀眾有一種天......>>
問題三:編導鏡頭語言怎麼用 如果實在不知該怎麼寫你就把推拉搖移、遠全中近特的表現效果都背下來,倒是照搬,具體的我附在後面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樣肯定是不會寫太好的,最多隻能中規中矩,最好找一本專業的基礎的書來看一看,比如中傳出版社的基本當做教材的書都行。
還是多嘴一句,你是想考藝術類學校的編導專業嗎?其實各學校對編導類學生的素質要求會很不同,比如中國傳媒大學的編導專業就根本不需要考生具備專業知識而有的學校則需要。你最好先弄清你要考的學校對這個專業有些什麼要求再著手准備。
至於阿甘正傳,我隨便轉網上別人寫的一篇開頭給你借鑒一下:影片一開始,灰藍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會隨風飄落了下來,一會又被風吹向了高空。經過在空中的兜兜轉轉,終於飄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腳下。這是導演運用羽毛隨風飄舞的長鏡頭,留給觀眾對羽毛產生的無盡的想像,也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而且也為結局另一個關於羽毛的長鏡頭作了伏筆。隨著羽毛的降落,鏡頭特寫了阿甘的那雙沾滿泥很破舊的球鞋,用特寫鏡頭代替導演抒發了感情,暗示了將把鞋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因素。接下來,主人公小心翼翼的撿起地上的羽毛,把這根羽毛夾在了他的記事本里,這時記事本里的背景是一望無際的蘭蘭的天空。
附:
---------------------------
第一節 運動鏡頭的分類
運動攝像――就是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影機機位,或者變動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這種方式拍攝的鏡頭稱為運動鏡頭。
內部運動――是活動的畫面內容表現的是運動著 的事物被稱為畫面內部的運動。
外部運動――是移動攝影機 變焦距和剪輯形式 的鏡頭運動 稱為畫面外部的運動
根據攝象機運動的方式可分為:推、拉、搖、移、跟、升降、綜合
第二節 推鏡頭
一、推攝指攝像機向被攝主體方向推進,或者變動鏡頭焦距,使畫框由遠而近向主體接近的一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叫推鏡頭。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二、推鏡頭的特點
1、具有大景別轉換 成小景別的各種特點。 遠――全――中――近――特
2、推鏡頭分為起幅、推進、落幅三個部分
3、推鏡頭造成畫框向前的運動趨向
主 體 : 不清晰――清晰
物 體 面 積: 小――大
景 別 : 大――小
三、推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
1、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
2、突現細節。
3、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
4、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環境與主體人物的關系。
5、推鏡頭的景別不斷變化,有連續前進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6、 推進速度的快慢可以影響和調整畫面節奏
7、可以加強或減弱運動物體的動感。
四、推鏡頭的拍攝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推鏡頭應有其明確的表現意義。
2、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靜態結構 。
3、留有足夠的長度。
4、推進過程中注意始終保持主體在畫面結構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體在畫面結構上的優勢。
5、在移動機位的推鏡頭中要注意跟焦點。
6、推鏡頭要做到准、勻。
7、起動和停止應果斷、干凈、利索、流暢。
8、最好選擇有一定動作幅度的形象作為起動點和停止點,以克服人為的操作痕跡。
第三節 拉鏡頭
一、拉攝――指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 動鏡頭焦距(從長焦調至廣角)使畫框由近而遠與主體脫離的一 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叫拉鏡頭。
二、拉鏡頭的特點
1、具有......>>
問題四:如何寫鏡頭語言 四、講述的藝術 故事越簡單,如何講述就越重要,講述一個幾乎完全由美好的《天使愛美麗》的鏡頭語言分析。總體寫的還不錯。至於說寫法,首先你要多看
問題五:美麗人生的影評,從拍攝手法,鏡頭語言等專業角度 《美麗人生》--偉大的父愛 本片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和愛情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感人肺腑。該片曾獲得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部大獎。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樂觀開朗的猶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駕車來到城裡,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互生情愫。幾經磨難,兩人結為夫妻。但好景不長,就在他們的兒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帶到了納粹集中營,原因是他們是猶太人。多拉沒有猶太血統,但為了和丈夫兒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營的火車。在集中營里他們被分開關押。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欺騙」他說這是為他的生日而舉辦的一場游戲,游戲規則是不能哭不能鬧不能想媽媽,率先得到1000個積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輛真坦克,兒子信以為真。圭多還要想方設法向妻子報平安。最終圭多為了兒子的安危,自己慘死在德軍的槍口之下。 反映二戰時期的影片有很多,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過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這些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直接體現,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歡笑和淚水。首先圭多是一個勇敢的男人,他喜歡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論路途有多麼的崎嶇,最終他做到了。其次圭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當他們在集中營的時候,圭多一刻也沒有忘記呵護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忘記和妻子取得聯系。在他心中親情和愛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後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兒子,由此可見父愛的偉大。影片中有幾處場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視察人員來到多拉的學校跳「脫衣舞」的滑稽場景,這一幕是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從而體現圭多是一個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其次是圭多在被處死之前向藏在鐵窗中的兒子擺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勢,這是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並且快樂的走向死亡,體現了偉大的父愛。最後是兒子和母親相聚,對母親說:''我們贏了,我們得到了1000分,我們贏了。」這是最為傷感的一幕,我們為圭多的犧牲而傷心,為孩子的心靈沒有受到傷害而感動,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訴我們痛苦只是暫時的,唯有樂觀的人們才能得到美麗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懂得珍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好父親,那麼這部影片你一定要看。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人生》 ――銀幕視覺經典:《美麗人生》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爾焦-坎塔里尼 出品: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發行 譯制:上海電影譯制廠 實在的說,在看到這部《美麗人生》之前,對喜劇類型的藝術電影,總是懷有些許微詞的。而且再說這部《美麗人生》又是反映與描寫大戰期間納粹暴行的片子,所以總能想到,一個專事喜劇創作的西方電影人羅伯托貝尼尼,能夠拍得過大導演史蒂芬斯彼爾伯格徹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單》嗎?能拍得過羅曼斯基完全悲愴的《鋼琴師》嗎?我比較懷疑,恐怕羅伯托貝尼尼連鬼才導演法斯賓德的反納粹名片《莉莉瑪蓮》的一半深度,也不會有吧?不是搞笑,是說深度。沒有看過羅伯托貝尼尼的這部《美麗人生》以前,真的就是這么想的。再加上,那些戰爭本身就是殘酷和悲烈的,彷彿根本不有什麼喜劇可言。這一點常識老幼皆知。記得有位大的影評家說過: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這部《美麗人生》由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出品。哦對了,看到的這個版本是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後來偶然一個機會,去看羅伯托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視片子,在場觀者,好象無一不提及他的這一部《美麗人生》。人們往往感嘆這部影片的收獲成果,說它前前後後獲得了太多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外......>>
問題六:鏡頭語言分析 視聽語言的概念部分我認為 ,可以看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影視視聽語言》,這本書裡面的概念講的非常的完整。
另外視聽語言是一門實踐課程,拉片是很重要的,開始可以要去找一些參考的書入門,比如《影視動畫影片分析》,《鏡頭在說話》,《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然後自己找片子分析。
另外,我覺得動漫專業學視聽語言不一定僅限在動畫片的觀摩上,動畫也是電影的一種類型,所以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看一些在視聽語言上比較有代表性的真人電影也比較有好處。
問題七:電影【弱點】鏡頭語言分析 呵呵・老師的作業吧・
問題八:求千與千尋鏡頭語言分析,有截圖。 1、手機系統自帶截屏 圖快 捷鍵:長按菜 單鍵或下拉通知欄進行截圖。如果不行 的話就試試:同時 長按電 源鍵+HOME鍵進行截屏。2、使用qq自帶的截屏功能搖一搖手機即可截屏。3、網路搜索「截圖」,在結果 頁下載安 裝一款截圖軟體,即可在手 機端截屏。
問題九:鏡頭分析怎麼寫 鏡頭得焦距,廣角的作用,長焦的好處,最大光圈優勢,銳度,像差等分析。
問題十:《心靈捕手》的鏡頭語言分析。大概分析4個鏡頭要詳細。需要有一個是montage (需原創,杜絕復制 50分 什麼?
B. 電影拉片到底應該怎麼拉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電影世界中,拉片藝術如同解構大師,通過鏡頭、剪輯等元素深入探索電影的奧秘。相較於主觀的影評,拉片更聚焦於專業視角,它要求我們全面解讀導演的視聽語言,把握影片的靈魂——主題。要深入剖析主題,電影愛好者需要從原著、導演的獨特風格、影片類型、情節的細微線索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考量。
影片分析的關鍵在於從結構和人物這兩個核心入手。劇作結構,即情節的編織與邏輯關系,是導演表達意圖的橋梁,它決定了人物成長和故事發展的脈絡。情節結構則關注排列的巧妙和細節的沖擊力,這在塑造多樣化的敘事和角色塑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物是電影的活的靈魂,導演通過角色的塑造,展現人物的個性和沖突,演員的表演就像是一個符號,與角色緊密相連。
人物與光影的交織: 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通過光影語言得以強化。導演如陳凱歌、徐克、吳宇森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影處理手法,比如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陳老爺的神秘感就通過精心設計的光線得以強化。而《現代啟示錄》中的威拉上尉,逆光處理則成為情節表達的有力工具。場景的光線設計,無論是內景的細膩、外景的自然,還是實景的結構限制,都是人物性格和氛圍的直接反映。
場景的多元與深度: 影片由多個場景構成,它們不僅是故事發生的舞台,更是情節發展的推動者。從空間的內到外,從實景的現實到虛擬的模擬,場景的變化豐富了敘事手法,場景選擇對影片的風格和情感氛圍起到決定性作用。場景的設計巧妙地展示了空間與時間的交織,影響著敘事風格和視覺美學。
電影的場景對塑造空間感、人物深度和情節連貫性至關重要。在現代電影中,場景的運用靈活且多元,能幫助敘事流暢,人物形象豐滿,風格鮮明。深入理解場景構成的規律,是提升電影解讀能力的關鍵。通過拉片,我們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還能洞悉電影語言的無窮魅力。
如果你對電影拉片的技巧和深度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探討,一起探索更多影視藝術的奧秘。——@探語墨新影視交流
C. 電影、電視劇怎麼拉片子就是一邊看一邊記嗎
拉片子在影視創作行業內被認為是一種學習方法,即細致的,逐段逐場逐鏡地分析、欣賞、學習一部影視作品。根據職業需求和目的,拉片子的方法和側重也不一樣。
比方說,導演拉片子,主要考慮的事鏡頭的運用,攝影構圖,光的使用等等;而編劇拉片子更注重的是編劇范疇的內容,比如人物的塑造,情境的設計,結構的布局,情節的編排等等。
這是職業導向上的側重。另外就算相同職業,根據具體的目的,也會有所側重。比方說,導演想學習某一部片子裡面的動作設計,那麼他在拉片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動作場面,甚至剪輯銜接的內容。編劇學習某一部片子的懸念的設置方法,那麼他更側重的是一部片子中懸念的安排,鋪陳和懸念的釋放這些內容。所以說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待拉片子的話,是根據學習目的有的放矢的。至於如何拉片子,當然不是把影像還原成劇本或文字,而是有目的的記錄。拉片子不同於平常的觀賞,很慢,要邊拉邊思考,從創作者的角度,把內容還原到創作之前,琢磨創作者這樣處理的用意和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實在的訓練自己的創作思維。
另外需要指出的重要的一點是,了解影視作品製作過程的人都知道,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影視作品已經是經過無數次選擇之後的結果,比方說因為時長的問題,不得不減掉刪掉一些相對沒有那麼重要的內容,所以說如果想通過我們面前所呈現的作品,通過拉片子,完整地還原創作者的初衷和創作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拉片子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並不是學習影視作品創作的唯一途徑,或者說主要途徑。創作,尤其是影視創作,還是需要大量的經驗經驗積累、訓練,以及保持敏銳的觀察,有力的創作動力。
推薦一部書,原中央戲劇學院老師楊健的著作,名字就叫做《拉片子》,比較實用,也算系統。希望能幫到你。
D. 電影好不好,是注重情節還是拍攝手法
電影好不好,不但要注重情節還要好的拍攝手法,兩者缺一不可。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進行評論,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任務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論證。
遠景:是指表現廣闊空間或者開闊場面的畫面的景別,是所有景別中視距最遠、表現空間范圍最大的一種景別。在電視節目中常用於表現地理環境、自然風貌和開闊的場景和場面。
等等,這些電影的情節和拍攝手法,舍誰棄誰?自然是缺一不可了。
E. 如何賞析一部電影賞析電影時要從哪些方面去理解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呢
正所謂,看電影,所以當然是從「看」,眼睛開始。動作片,那就緊緊的盯住他們的動作,情節片,那就要看他們的表情。但是,還要看到一點,那就是他們每個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奧,可其實並不難。電影為了表達出人物,演員們都會把表情盡可能的真實。好的演員,會把那個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邊一個朋友一樣。通過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內心。是痛苦?掙扎?還是開心?幸福?跟著人物的內心,一起體驗電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過的事了。
2
電影,不僅僅只是想讓我們看,還需要我們聽。傾聽什麼呢?配樂,人物說話的語氣,還有出現在其中細微的聲音。配樂可以說是一部電影的一大亮點,(比如宮崎駿電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歡的配樂,也讓我們記住了久石讓。)配樂,主要為了烘托氣氛的,成功的電影中成功的配樂,總能帶著大家一起進入電影,配合著人物說話的語氣,混合出或者悲傷,或者搞笑的情境。
3
我們要帶著我們的心去看電影,說的高雅些,就是欣賞。看懂了情節,聽著音樂,了解每個人物的心之後,總會有一些感慨。走馬觀花的同志會評價這是部好片還是爛片,而真的用心去體會的,會從電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會現實,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許是自己從前的夢想,也許是和其中某個人物相似的生活經歷。接著——會感情洶涌。那看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給我們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瀾,一些感動,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記住一些事,忘記一些人,然後輕裝信心滿滿的繼續生活。
F. 《拉片放映室》第十三集--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
《拉片放映室》第十三集---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
拉片有技巧,觀影有門道!哈嘍,大家好,我是劉導!
學會拉片,讓你技術性的去看電影!
前面講了構圖的時候有小夥伴在私下問電影里《我不是潘金蓮》《布達佩斯大飯店》《山河故人》等電影里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構圖屬於哪種類型的構圖,在電影里想要表現的又是一些什麼?
那在這里我們就糾正一下很多小夥伴容易混淆或者模糊的概念
構圖(COMPOSITION)和畫面長寬比(ASPECT RATIO)以及正方形、圓形畫幅並不是一回事。
前面我也講過構圖是為了方便傳遞導演的思想,讓觀眾更好的去理解電影畫面,但是電影畫面的長寬比,也就是畫幅,我們大家熟知的縱橫比、寬高比,16:9,2.35:1等等是現在主流常見的電影畫幅。
區分和學習電影構圖可以回看前五、六、七、八集,在學習電影畫幅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長寬比:
(1)4:3——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幾乎所有的電影都使用的比例。又稱1.33:1,接近(2)1.37:1。比如:《公民凱恩》、《科學怪人的新娘》
(3)1.66:1——許多迪士尼的卡通片和歐洲電影使用該尺寸。 例如:《從海底出擊》、《小美人魚》
(4)1.78:1即16:9——這是當今許多美國電影所採用的比例。
(5)1.85:1--例如:《蝙蝠俠》、《芝加哥》
(6)2.35:1——這個比例通常用於大片或史詩片。例如:《魔戒》、《星戰前傳》
(7)2.4:1
(8)2.75:1--特殊畫幅
一個電影的長寬比的選擇能反映很多事情,每一部電影都有導演這樣選擇的原因,長寬比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效果又直接影響了電影畫幅和觀眾的觀影感受。
電影畫幅對於影片敘事影響容易被忽視,實則與創作息息相關。
無論從早前的膠片電影到現在的數字電影甚至以後的VR電影,伴隨著技術的變革與觀影習慣的更新迭代,畫幅作為技術的一種在電影中的使用也日趨成熟多變。
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探索多樣的電影放映尺寸,從標准放映尺寸到近年來用畫幅變化展現人物內心,不僅代表了導演的創作思路和表達方式,更加體現了電影技術的多元化和融合力。電影創作者們也不斷從原有的創作習慣中跳脫出來,在標准畫幅的基礎上,結合情感張力和敘事效果對畫幅尺寸進行一定的修改,使得畫面的重心放在不同的側重點上,並以多種形式參與到電影敘事及藝術創作中去。
而其中比較特殊,屬於實驗玩票性質的有2014年的小眾電影《lucifer》和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lucifer》全片採用了圓形畫幅,導演專門跟布魯塞爾大學研製了一種拍圓形的鏡頭,但並未像《我不是潘金蓮》一樣避免了特寫鏡頭,這是畫幅形狀參與電影敘事。
除了圓形畫幅,大多數畫幅變化的電影還是只是調整了畫幅的長寬比.比如在賈樟柯2015年的《山河故人》里,隨著三個年代的不同也就是1999、2014、2025
畫幅從較窄的4:3到比較流行的16:9,再到主流大片最常採用的2.35:1
清楚了之前的概念,我們再學習一下什麼是電影畫幅?
電影中的畫幅指的是電影放映時所看到的畫面的大小,常用畫面寬高比來定義,也就是畫面寬度與高度的比值。
1839年,達蓋爾發明了銀版照相術,但由於這種技術的感光速度過慢,只適合拍攝靜物,直到伊斯曼·柯達的創始人喬治·伊斯曼發明出新的膠片,隨後才經過研製成為我們常用的電影膠片。 而愛迪生研究的第一台電影活動放映機所使用的膠片尺寸為12.7mm,在之後改進的第二台機器上,伊斯曼配合他製作了更寬的膠片,即35mm膠片。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研究的基礎上沿用了市面上的35mm膠片,隨後便使得這一規格的膠片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普及。並在1925年法國巴黎國際電影會議上,正式確定了電影膠片的標准寬度為35mm,圖像寬高比為1. 33:1,即4:3。
在電影發展的早期,膠片的標准尺寸就是4:3的,符合「黃金分割」比例,視覺效果比較好。許多繪畫作品也採用了這個比例。 這個比例的誕生與愛迪生也有些關系。在膠片時代,愛迪生實驗室的攝影師威廉·迪克森用 35mm 的膠片設定了 4 尺孔高的圖像,圖像寬高比即為 4:3。
1909年,愛迪生所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宣布 4:3 的畫幅比為今後所有美國拍攝和上映電影的標准。之後的電視節目和早期的計算機屏幕也沿用了 4:3 這一經典比例。 與 4:3 的比例類似的是 1.37:1 的畫幅比,當時因有聲電影的發明,需要在膠片的一側記錄音軌,這使得寬高比有了一定的改變,這個比例又被人稱為學院畫幅。
16:9是高清電視的國際標准,那時的高清電視或者網路視頻也多為 1920×1080 的解析度。 這個畫幅比處於 4:3 和 2.35:1 之間,基本上所有畫幅的電影都可以比較好地展現出來,所以也很快成為了影視作品發行 DVD 和藍光光碟時的默認畫幅比。 現在,16:9 也成為了流媒體視頻的首選畫幅,不管你是在電腦還是高清電視上觀看視頻,都能獲得比較舒適的觀看體驗。
2.35:1實際上是把 4:3 的比例進行了 3 次方,這個畫幅比能獲得更寬的橫向視野。
寬銀幕畫幅誕生於20世紀 40 年代,當時的院線為了與電視機競爭,紛紛推出了寬畫幅的電影,這種畫幅比能獲得更大的視野,與人眼平時的視野更接近,在電影院觀看的時候也很容易獲得沉浸感。
除了2.35:1這個變形寬銀幕標准畫幅比之外,有的導演還會選擇 2:1, 2.75:1 等特殊畫幅比來拍攝。
確定電影的拍攝畫幅一般來說是電影前期籌備階段時攝影指導與導演討論的首要問題,直接影響電影的整體風格與攝影美學。目前常見的電影畫幅長寬比有兩種2.35:1和1.85:1。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略微有些出入的長寬比如2.76:1, 2.55:1等。
大部分老電影的長寬比都是1.37:1的畫幅,俗稱「學院派比例」,類似4:3的一個方塊,如1953年的《羅馬假日》。
近年採用這種老式畫幅的有2013年的電影《修女艾達》,擔當攝影的是大名鼎鼎的盧卡斯·扎爾(Lukasz Zal)。
20世紀初創作的電影大多使用1.33的畫幅比,如1915年格里菲斯拍攝的經典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直到1927年有聲電影出現後,電影畫面寬高比才逐漸調整為1. 37,因與1. 33相近故也稱為4:3比例。
「學院比例」作為標准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定義為標准畫幅,成為好萊塢以及全世界最常用的畫幅比。 由於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學院比例很長時間內都是國際上認可的畫面標准,並一直延續至50年代。
在1950年之後,因為電視的大量普及,觀眾在家也可自行收看電影和影像,不再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此後才有了更多中形式畫幅比的探索和創造。
我們現在常見的畫幅比主要分為「普通銀幕電影」和「寬銀幕電影」,普通銀幕電影主要指的是放映時銀幕上投射的畫面寬高比為1.33:1或1. 37:1,寬銀幕電影又分為寬膠片寬銀幕電影、變形畫面寬銀幕電影、遮幅電影。
寬膠片寬銀幕電影就是用70mm電影膠片直接攝制而成的寬銀幕電影,畫幅寬高比為2:1。而變形畫面寬銀幕電影的原理是先用變形鏡頭進行拍攝並在膠片上留下變形的影像,在後期放映時需用「反變形鏡頭」將其恢復成拍攝時原本的樣子,這種寬畫幅電影的畫幅比為2. 35:1,如1962年的《安托萬與科萊特》。
而遮幅電影又被電影業內人士稱為「偽寬電影」,這種畫幅的電影並不是用變形寬幅電影系統的方式拍攝而成,而是用35mm攝影機和與之相對應的電影鏡頭進行拍攝,之後人為的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上遮擋框格,就能使畫面寬高比被遮擋成1.66:1至1.85:1的寬高比。
下面,我們以鬼才導演韋斯·安德森、賈樟柯和澤維爾·多蘭為例,探討畫幅對電影創作的影響及其攝影美學。
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用電影畫幅大小的變換來表達影片中人物的情緒,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韋斯·安德森用畫幅的不同來表現影片中穿插的不同時間線。不同尺寸的畫幅以交替方式敘述時空,電影由四層結構的套層故事組成,導演用不同的畫面比例代表不同的時代,使電影的時間線索清晰明了,時空設計上別有一番新意。
第一層時空即為影片開頭,女性捧著一本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前往公墓看望這本書的作者,當時的時間點直指八十年代,畫幅比為1.85:1。
第二層故事發生在1968年,描述作者與Zero相遇的故事,使用16:9畫幅比表現。
第三層故事是1932年,Zero講述自己年輕時與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使用1.37:1的經典畫幅比例。由於近似正方形的畫幅能夠為角色的頭部以上預留更多的空間,也能讓兩個以上人物出現時畫面顯得更為緊湊,更好的展現導演需要的多種可能性。
影片層層遞進,不同時空不同畫幅的變換,帶給觀眾的不僅是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更能通過鏡頭畫幅的變化給觀眾以不同的觀影感受,導演的創作意圖和對情節遞進的把控十分精確。
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透過不同比例的畫幅影響電影本身的含義和內容表達。
《山河故人》是用畫幅寬高比輔助電影敘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賈樟柯導演利用畫幅比例的變化區別出了影片中故事發生的年份,即1999年、2014年和2025年三個年份。根據時間線引導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畫幅尺寸也由4:3到16:9再到21:9。根據上文所闡釋的不同時代的經典畫幅比,這三種畫幅同樣代表了當時年代裡重要的畫幅應用的尺寸。為了增加影片對過去的懷舊之感,導演甚至運用了當年的影像,並且使用一些老式的DV機進行拍攝,藉此形式最大程度恢復當時那個年代的氣質和風貌。
在第二個時間線即2014年,由於故事發生的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所以在畫幅的運用方面也使用了我們最熟悉的16:9的寬高比,這種畫幅尺寸恰好符合我們現在的視覺觀影習慣,在時代感與距離感方面與觀眾更為接近。從九十年代4:3的畫幅到如今16:9的畫幅,畫面比例越來越疏離,也預示著情感的波動和走向。
到了第三個時間線即2025年的未來世界,導演用寬畫幅表現了未來的時空以及未來主角們的命運。那時移居澳洲的父子遠離故鄉,故鄉的語言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找回的記憶,Dollor與自己的故鄉——那個汾陽小城失去了根基和聯系。Dollor與自己的家鄉隔著一片太平洋,也是新時代的海外國人與家鄉深深的眷戀與分離的矛盾之感的寫照。
在澤維爾·多蘭的作品《媽咪》中,則更加直觀的運用了電影畫幅的變化來表現主人公內心豐富多變的情感。一組在銀幕上將畫幅拉開的場景帶給觀眾不小的震動,原來畫幅比例可以如此簡單明了的展現情感,而並非以隱喻的方式讓觀眾捉摸不透。
第一次變化是真的驚到了每一個觀眾,就像是電影語言一種新的修辭手法,當年戛納放的時候,這個鏡頭一出來全場起立鼓掌5分鍾,可想而知其情緒上的感染力是多麼強大(大概在一分五十秒的時候展開)
第二次展開是媽咪陷入幻想的一段
雖遠不及第一次驚艷,但當畫幅收回,幻想之外的兒子的聲音傳來,猛然拉回如正方形畫幅一般的逼仄現實中,雨聲、紅燈,我看到這里的時候心情頓時低落到了谷底,不得不說澤維爾·多蘭真的很厲害
在影片中,中年單親媽媽與兒子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隔閡,情緒表現十分壓抑,為了表現人物的焦躁感和憋悶感導演此時用了寬高比為1:1的正方形,使得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情緒更加緊湊,帶給觀眾對壓抑氛圍喘不過氣的直觀感受。而隨著故事發展,母子關系趨於穩定和融洽時,主角則親手將逼仄的畫幅拉到1.85:1的寬幅畫面,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主角此時豁然開朗的心境,也是媽咪對於兒子未來生活的美好想像。
這一舉動並非多蘭為了標新立異或者博得觀眾眼球,而是立足於劇本故事情節以及主角的情緒爆發點做出的具有表現力的客觀決定。這種改變畫幅用以渲染感情的手法,不僅將敘事效果提上了一個台階,更將情感融合的更為直觀更容易被觀眾接納。
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同樣使用了不同畫幅比的變化來為情節和人物服務,畫幅寬高比為1.41:1。這種鏡頭雖然並非當下常見的電影輸出格式,但對於侯孝賢來說,這種畫幅「拍人的時候很漂亮,七分身或全身,也不會太寬」,符合影片電影美學的設定,所以畫幅多採用這一尺寸。只在部分情節需要時,如公主撫琴的片段考慮到琴身的長度與畫面的美觀將畫幅比變為了寬幅的1.85:1,同樣是為角色和敘事情節服務。
不僅是畫幅比例的應用,畫幅的形狀也將在未來發揮更具創意的表現。比如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就以圓形構圖形成了對於「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探討,圓形頭圖也包含一種窺探的意味,不僅使畫幅參與到敘事和情感的表達之中,更體現了導演的哲學理念和表象隱喻。 隨著李雪蓮去了北京,畫幅變成了正方形,以此表現權力中心地的「規矩」。電影中除了圓形畫幅和方形畫幅的切換,另有寬銀幕畫幅的嘗試,對於這樣一個荒誕不經的寓言故事,不同畫幅的使用為隱喻式的表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圓形畫幅本身帶有一種不符合現實之感,當圓形畫幅中所有帶有隱喻和執念的故事散去,最終才變成了更貼近我們觀看習慣的方形構圖,導演用畫幅講述當雪蓮最終放下執念,生活繼續回到正軌。
關於畫幅在電影中的運用不勝枚舉,不論是展現人物特性或是描繪宏大場面亦或是為了情節發展服務,很多大導演如昆汀·塔倫蒂諾在《八惡人》中的畫幅應用同樣也表現了導演的個人風格和表現方法,採用的寬高比為2.76:1。
隨著時代的審美和技術的進步,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並適應的畫幅比例,而對於導演和我們觀眾來說,學會了解畫幅才能更好的去明白導演的創作意圖,更全面的學會拉片,技術性的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