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沙蠻人投人頭的戰爭片是什麼電影

沙蠻人投人頭的戰爭片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4-06-16 15:44:37

⑴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哪些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鋼琴家》、《南京,南京》、《辛德勒的名單》、《戰狼》、《紅海行動》。

1、《鋼琴家》

鋼琴家也是一部記錄猶太人苦難的影片,那個落魄的鋼琴家一開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波蘭,後來因為戰爭,他們全家的大部分人被送入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而他在朋友們的力保之下開始了逃亡一般的人生。

冷傲的戰狼副隊長,擦出曖昧火花的性感女隊長(余男飾),心計頗深腹黑的毒梟,枉死的隊友,雇傭兵跨過邊境線入侵中國,一切都使他陷入了麻煩中。一切都在考驗這個團隊的毒瘤冷鋒,他不知該何去何從。

5、《紅海行動》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2018年5月6日,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12月8日,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⑵ 華語影史有哪些經典的戰爭片值得觀看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其實中國戰爭電影,如果要把時間再往前推,還能推到更早的《地道戰》《地雷戰》等等電影。

時間再往前推,便是十年時期的樣板戲戰爭片。時間總不能再推前推,因為再往前就是戰爭時期的抗戰的宣傳片。

這些電影對於當下的中國觀眾,可能《地道戰》和《地雷戰》有些印象之外。更早年代的戰爭片,已經非常的模糊,感慨不深。

而那個年代的國產戰爭片,從里到外都是又紅又專,不太符合現在很多文青什麼「反應戰爭真實人性」的要求。

但90年代初期的《大決戰三部曲》絕對是個例外。

這三部電影雖同樣屬於由中國官方主持,各個特型演員表演,再到內核反應都又紅又專的模式,但這三部電影非常客觀。

因為 歷史 上面,中國在三大戰役的正面表現,它確實就是這樣的。

《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充分展現了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國共雙方對於戰爭的表現,兩黨領導的能力和水準。

這個《大決戰三部曲》,成為了中國官方主導二戰戰爭電影的高峰,後來再也沒有達到過。其中調度真正的解放軍士兵的大場面,也成為中國電影迄今為止再難還原的場面。

第2: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

這是馮小寧,不是馮小剛,有些觀眾千萬不要看錯了。雖然馮小剛後來也拍過口碑不錯的《集結號》和帶戰爭的災難片《一九四二》。

但馮小寧早期的戰爭三部曲相比,伯光覺得馮小寧的戰爭片雖然戰爭場面表現不太好,但內涵更加深刻。

馮小寧導演先說一下,中國著名第五代導演,後來還拍攝了《舉起手來》這種 搞笑 抗日片,近幾年的電影是越來越不行了

要論中國戰爭影片,最經典的莫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解放戰爭系列片《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了。三部電影系統的表現和詮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波瀾壯闊的、全景式的、史詩般的真實 歷史 。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 歷史 。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主要內容是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1947年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

《大決戰》三部,分別是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主要內容是

1948年3月,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遼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軍隊主力盡失,長江以北基本解放。

《大進軍》共四部,分別是《解放大西北》《席捲大西南》《南線大追殲》《大戰寧滬杭》。主要內容是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軍四個野戰軍全面出擊,分別打過長江天塹,進軍大西北、大西南,風卷殘雲,勢如破竹,排山倒海,勢不可擋,解放中國大陸全境。

1.《太行山上》這部電影個人已經看過無數遍了,但每看一次都覺得挺好看的。

個人覺得《太行山上》是一部史詩般的宏篇巨作,在觀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感動著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著。我想,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和人民戰爭思想,正是因為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中華民族才第一次取得近代以來反對列強入侵的全面勝利。影片中,日本人稱:「斬斷太行,就斬斷了中國的脊樑。」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卻讓日本人的夢想化為了泡影,是中國共產黨撐起了中國的脊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2.《金陵十三釵》這部影片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稍微枯燥,但看到後面看到從李教官救一群女學生為了守衛最後的南京時,從他本可以逃走卻守護教堂時。看到當神父從一個避難人一個旁觀者看到女學生們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為守護者時,我的確被感動了。

南京淪陷的時候 一群看似一生都不會有接觸的人被一座破廢的教堂緊緊的綁在了一起 在這座看似安全的「孤島」中 他們猶如一條船上的螞蚱 進亦難退亦難 在日本人多種形式的暴虐中 他們共同經歷著生死相離的痛苦和慘絕人寰的折磨 那群秦淮河畔搔首弄姿行為放盪 衣冠不整的妓女 卻在如此浩大的背景下完成了人性的回歸和自我救贖,影片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看著看著的同時人也會被慢慢震撼著。

3.《紅海行動》很多人都說這部影片堪比《戰狼2》,但就我個人看來,我覺得比《戰狼2》還好。

記得影片中的一句話:「一個中國人都不許傷害,一個中國華民都不能少」,那一刻,我為我的祖國而驕傲。

在影片中,仍歷歷在目的是石頭死去的那一刻,彷彿時間在她身上凝固了一般,前一刻的英勇,卻在下一刻走得那麼安然,糖應該是甜的,那是最心愛的女人給的,但它卻也是苦澀的,應為,沒有了以後。想想如今的我們,活在他們的庇護之下,自由安然,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不知自己將要去到何方,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安穩生活。

《捍衛者》可以說將國產戰爭片的戰爭場景,表現出了前所未見的視聽效果。陣地戰、白刃戰、夜戰、巷戰,每一場的戰爭場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以迥異的風格,呈現出了全然不同的震撼。

《紫日》,老人含糊不清地訴說著被血與火覆蓋的半個世紀前,和平時喊著國仇國恥的人們。體會不到戰爭時忍著家恨的眼淚,紫日是太陽黃昏時的樣子。秋葉子被戰爭捲入,在戰爭結束後隕落,她本該留在那個大雨淋漓的地方。

《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部,女人孩子成就了部落男人的靈魂。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好樣的。他們都將走過彩虹橋。緊張的攻防戰,煎熬的戰斗,卻煎熬得如此神聖。有些東西必須堅持,它們不能失去,比如那戰斗的靈魂與驕傲。

《宋景詩》同樣是國產戰爭片中的一個佳作,本片描寫了清朝後期山東魯西地區一位農民宋景詩為了反抗清朝統治者橫征暴斂欺壓百姓,憤而率領鄉親們起義組成黑旗軍與清廷作斗爭的故事。影片由上影廠1955年攝制。

《集結號》一反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程式化模式,打破了以往的以戰爭場面的宏大、戰斗的激烈來表現戰爭的傳統手法,而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表現戰爭,通過挖掘人在戰爭面前的真實心態來詮釋戰爭的慘烈與殘酷,更多地關注生命的價值。

《紅海行動》這部之前,華語電影在講現代軍事題材方面,真的好像.....還有挺多的

《賽德克巴萊》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文明和野蠻的沖突戰爭,這不就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階段嗎。

《戰狼1/2》表現出的大國自尊心、國家自豪感令人熱血沸騰。

《湄公河行動》真實事件改編,金三角、毒梟、人民解放軍、殺戮、錢權、追凶甚至是在標准審查制度內都無法看到的「娃娃兵」,每一個元素都將這部商業大IP推向腎上腺素的制高點!

《集結號》慘烈的戰爭在炮彈的轟鳴中開始,最後吹起生命的號角。

1,《活著》

2,《霸王別姬》

3,《火鍋英雄》

3,《戰狼》第一部,第二部

4,《殺破狼》第一部,第二部

5,《導火線》

6,《武俠》

7,《十月圍城》

8,《港囧》

9,《痞子英雄》系列

10,《無人區》

《百團大戰》、《太行山上》、《紅海行動》

不同年代,致敬相同的中國心!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三部曲。《風雨下鍾山》。《南征北戰》。

《血戰台兒庄》《百團大戰》《紅海行動》《金陵十三釵》《集結號》《東京審判》《鬼子來了》

南斯拉夫電影周:蘇捷斯卡戰役,67天,夜襲機場,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突襲達瓦

⑶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

路陽導演的《綉春刀2:修羅戰場》上映了,還記得三年前《綉春刀》帶給我們的驚喜:張震、王千源、李東學三人飾演的錦衣衛,刻畫三個小人物在明末時期為命運掙扎的故事。

閹黨橫行暗無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帥氣的打鬥,讓人重歸武俠時代。

當然,張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精美的服化道,各種有趣的武器,對於日式漫畫的借鑒和參考,外景和打鬥戲視覺上讓人更多享受,給新時代的武俠片注入了新鮮元素,又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一片續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綉春刀2》還能保持原來的口碑,甚至還有上揚,也說明觀眾對於這種尊重觀眾認真拍電影態度的認可。

畢竟,觀眾都不傻。

⑷ 有什麼戰爭電影/

個人最喜歡的戰爭題材電影
現代戰爭題材:
一戰:
《阿拉伯的勞倫斯》。奧斯卡歷史上最好的電影,一部驚人而空前絕後的史詩,本片榮獲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7項大獎。

《光榮之路》。庫布里克的第一部佳作,是一部璀璨耀眼的電影傑作,對軍隊政治作出了尖銳的控訴,也是一次讓觀眾與電影人都同樣無法忘懷的電影歷程。

《西線無戰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模冊"之一 。導演以卓越的攝影技巧、寫實的風格把戰火、陣地、沖鋒、肉搏,以及殘酷恐怖、野蠻兇殺的場面拍得十分逼真,有聲有色,驚心動魄,具有印象派風格。同時,這部影片極高的藝術成就和豐富的內涵又使它成為了一部"優秀的博士論文"。

二戰:
《拯救大兵瑞恩》。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評論普遍認為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最長的一天》。神碼帶《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巴頓將軍》。一部史詩式傳記片,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八項奧斯卡大獎。

《桂河大橋》。無疑是「戰俘營片」這種重要的戰爭類型片中的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本片根據彼埃爾•布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被稱為50年代最雄偉的戰爭片,並憑借近乎完美的製作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導演、編劇、剪輯、配樂等七項大獎。

越戰:
《現代啟示錄》,越戰四傑之一。被評論界認為是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越戰影片,深刻的寓意、宏大的場面、精彩的表演,再加上震撼人心的視覺造型,使得《現代啟示錄》真正如評論所言,成為了「一部登峰造極的戰爭史詩片」。

《野戰排》,越戰四傑之一。是美國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的成名之作。影片在1987年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響等四項大獎。越戰給美國人留下了巨大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傷害,而奧利弗·斯通卻毫不留情地揭開了這個瘡疤,這是一個痛苦的反思。

《獵鹿人》,越戰四傑之一。榮獲了197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與最佳音響六項奧斯卡獎及紐約影評家協會的作品獎與男配角演員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的導演"金球"獎,以及全美影評家協會女配角演員獎,是美國第一部反映越戰的重要電影。

《全金屬外殼》,越戰四傑之一。大導演庫布里克繼《光榮之路》之後後拍攝的又一部反戰影片,繼《獵鹿人》、《現代啟示錄》、《野戰排》之後的又一描寫越戰的傑作,曾被某些影評人譽為「有史以來最佳的越戰電影」。

伊戰:
《鍋蓋頭》。通過一個有幸平安地從海灣戰場上歸來的陸戰隊士兵之口講述了美軍作為多國部隊的主體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遭遇和所見所聞。影片的中心是被嚴重英雄主義化的美國大兵在戰爭時的膽怯和迷惘,整體呈現一種戲謔調侃、黑色幽默的風格。

特種戰爭:
《黑鷹墜落》。描述美軍由三角洲特種部隊以及游騎兵特種部隊所組合而成的戰斗隊伍,與索馬利亞千計的武裝民兵纏斗的故事。

古代戰爭:
《賓虛》。偉大的戰爭史詩電影,充滿了對神的崇敬。

《角鬥士》。影片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5項大獎。

《勇敢的心》。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史詩片。在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

《斯巴達克斯》。是一部大製作的古羅馬史詩式的電影,它敘述了古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奮起反抗,但最終游蘆被鎮壓的史實,是一部歌頌羅馬奴隸鬥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

就先說這些吧,都是影史經典,不可不看。

⑸ 電影《八佰》第二日發生了什麼

死守四行倉庫,正是出於士兵素質太差的無奈之舉。蔣介石原本命令第88師全師死守閘北,為全線撤退的40萬大軍斷後,並向租界內的全球媒體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犧牲意志。師長孫元良據理力爭指出,第88師火線補充五次,全師都是新兵,「雖然一樣忠勇愛國,但訓練時間較短,缺乏各自為戰的技能」。若按照委員長的命令,新兵可能會陷入混亂,在全球媒體鏡頭前「被敵軍任意屠殺」,貽笑國際。

縮小死守規模,反而能達到宣傳效果。孫元良選定外觀堅固的四行倉庫,配置一營兵力死守。這個「非典型陣地」,老兵看來不堪一擊,新兵卻會得到安全感,才能從容為國赴死,達到國際宣傳的目的。於是,全師死守閘北計劃縮小為一營死守四行倉庫。唯一目的就是整營官兵慷慨戰死,在全球媒體前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意志。對軍人而言,這是很憋屈的一個戰斗,卻創造了對日抗戰永恆不朽的宣傳奇作。

炮兵不開炮,攻堅一籌莫展,在全球媒體前開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4天。蘇州河南岸的觀眾親眼見證第10大隊傷亡狼藉,而楊惠敏送旗、陳樹生捨身炸日兵以及謝晉元一槍擊斃200米開外日兵等精彩畫面,更燃起全球媒體同情中國的輿論熱潮。孤軍誤打誤撞,打贏了宣傳戰,也就不必非得戰死在四行倉庫了。

拖到第四天深夜11時,第10大隊才以步兵炮與迫擊炮猛烈射擊四行倉庫,「最激烈時,每秒鍾發炮一響。轟轟之聲,震破長夜的沉寂」。就在這個深夜,第1營接到撤退命令。

八百壯士成為抗日戰爭的精神碉堡。送旗女童軍楊惠敏以參加世界青年和平大會為名,出洋宣傳,引發旋風,受到羅斯福與希特勒的召見。四行孤軍的英雄們則成為媒體焦點,無數的訪問與演講,產生巨大號召力。

最快捷的宣傳法還是拍電影。1938年,香港片商火速拍成《八百壯士》,成為抗戰年代最經典宣傳片。1975年,國民黨黨營「中央電影公司」拍攝《八百壯士》,由林青霞主演,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戰爭巨片。重播40年,感召力至今不衰。2019年的《八佰》,已是第三代八百壯士電影了。

望採納

⑹ 電影角鬥士是古羅馬哪個歷史時期,求具體的歷史背景

《角鬥士》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公元2世紀下半葉古羅馬,馬爾克·奧列里烏斯·安東尼·奧古斯都時期。

歷史背景:公元180年,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在彌留之際表示將立大將軍馬克西姆斯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這一表態立即引起了他的兒子康茂德的強烈不滿。權欲熏心的康茂德竟然弒父篡位,並下令殺死馬克西姆斯全家。馬克西姆斯沒能救下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卻被迫成為競技場里用性命搏殺來娛樂觀眾的角鬥士,豐富的作戰經驗使他逐步成為最受歡迎的角鬥士。

為了向剝奪自己自由和家庭幸福的康茂德復仇,馬克西姆斯利用自己的聲名和角鬥技術引導羅馬人民起來推翻暴君。康茂德為了除掉這個「羅馬的拯救者」,與馬克西姆斯展開一場一對一的生死角斗,最終,康茂德慘死角斗場,羅馬實現共和。

(6)沙蠻人投人頭的戰爭片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古羅馬角鬥士分為不同的種類,他們的武器和鎧甲有很大差別,如下:

1、莫米羅角鬥士(Murmillo)——由身高較矮但體格健壯的戰士培訓而成。有厚重的矩形盾牌保護,全身從肩膀到小腿都在盾牌的掩護之下。這類角鬥士還戴著有巨大頂飾的頭盔,手持短劍,通過視野很差的面罩觀察對手。由於「莫米羅」是希臘語中一種魚的名字,歷史學家推測,這種角鬥士很可能得名於頭盔上的魚形圖案。

2、色雷斯角鬥士(Thraex)——手持僅可遮住軀幹部分的小型方盾牌,手中的武器也只是匕首而已。著名的奴隸起義領袖斯巴達克斯屬於「色雷斯角鬥士」,這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角鬥士,他們身上幾乎沒有什麼防護的鎧甲,而且兵器又是短而輕的匕首,因此角斗雙方的攻擊速度非常快,完全依靠自身的體力、速度和技巧來周旋。進攻同時還要兼顧防守,因為一旦失手,將難以挽回。

3、網鬥士(Retiarius)——由身手最為敏捷的戰士培訓而成,僅有的裝備是皮製護肩、網和三叉戟。在所有角鬥士中,這類角鬥士最易受攻擊,因為他們幾乎赤身裸體地參加格鬥。但是他們可以憑借機動性慢慢消耗對手體力,然後伺機撒網纏住對手,尋找破綻,憑借武器的長度一擊制敵。

4、追擊士(Secutor)——這類角鬥士專門用來對付網鬥士。與莫米羅角鬥士不同,他們的頭盔設計更加圓滑,以避免被對手拋出的網套住。他們的面罩上只留兩個觀察孔,以防被三叉戟「見縫插針」。由於防護嚴密,追擊士經常在競技場上追著網鬥士砍殺,因此得名「追擊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角鬥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角鬥士

⑺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戰爭片,一定要說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兩個民族生存斗爭「大戰略」的戰爭片。它是一個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飛舞,甚至赤裸裸的宣傳說教直接扔在觀眾臉上。雖然遺傳了俄國電影傳統的悶,卻又搭上了現代歐洲「作者電影」的車,導演興之所致,愛扯啥就扯啥,結構敘事什麼的都滾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專注。鏡頭語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國人/德國人和中國二戰迷宅男的悶騷,還需要懂得一點德意志和俄羅斯。

我最喜歡的鏡頭是白虎在少校(情報軍官)的視角下第一次出場。東歐春日靜謐的樹林,小睡醒來正在恍惚,洪荒巨獸無聲出現,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猶如過度發達的龜頭直指T34的菊花。接著瓦格納的宏大音樂響起。這一幕噩夢的感覺營造得相當成功。白虎是什麼,到這里不言自明:德國人的武力,德國人的征服慾望,德意志民族強迫症一樣的不安全感,俄國人永恆的噩夢。瓦格納已經夠明白了,前面安排那個被俘的黨衛軍用大白話說「白虎是我們德國人的戰斗精神」,簡直是大敗筆,你要玩作者電影,就不能去照顧小白的接受度。導演這個錯誤後面還會一再地犯。

現在先跳到最後說說元首的鏡頭。有人說那是一間「豪華的別墅」,有人說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戰沒死,導演聽了會吐血。那不是什麼豪華的別墅,那是「瓦爾哈拉」,日耳曼神話中戰士死後靈魂永恆居住的聖殿。屏風上的裸女,是神話中在瓦爾哈拉群集侍奉戰士英靈的女武神。背後的巨幅壁畫,戰象雲集,是亞歷山大征服印度的戰爭場面,歐洲「優越文化」征服東方的終極楷模。元首的客人是個猶太人,西服頭發眼鏡的造型猶太得不能在猶太,而且元首也明說了。這一段的政治說教,直白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希特勒為了拉幫結伙對付俄國,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猶太套近乎(還「其實我愛猶太人」),說俄國是最大的邪惡,已經不是歐洲人(德國向來宣傳俄國受中亞蒙古影響太大,已經成了半野蠻民族)。嘀咕了一陣民族優越,超人哲學之後,影片的結尾猶太人眼鏡反光,漸隱於迷霧之中,很拙劣的表現「陰謀」的手法。

俄國人仇恨猶太人的程度,並不下於德國人仇恨猶太人,或者俄國人仇恨德國人,或者德國人仇恨俄國人。歷史上的反猶排猶,俄國的劣跡比德國深遠得多,只是比不過二戰德國的大爆發。甚至二戰後猶太人翻身,德國人裝孫子的時候,蘇聯還在繼續排猶。電影結尾在導演民族主義的高潮迷夢中,兩個死敵盡棄前嫌,勾結在一起,准備再給俄羅斯挖坑。這也過於幼稚和迫害狂了一點,跟全片玩深沉的調調極不和諧。導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來說教,就是給自己挖坑。

這樣調戲元首,也對不起元首的偉大偏執狂性格。但是片中對德國人的另一處調戲卻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三個德國軍官簽完投降書吃飯,一派古典普魯士貴族風范,對葡萄酒挑三揀四,結果人家甩過來三個冰淇淋,幾個土老帽都沒吃過。這也是導演對德國二戰敗因的總結。草莓冰淇淋,不是什麼俄國貨色,倒是美國物質文化的代表。德國人成天秀民族優越感,玩精神原子彈,物質上卻干不過西方,生生被美國的製造業給壓死了。

我准備先把導演那個「露骨說教」的錯誤手法說完---因為實在太多,再說我都煩了。最露骨之處就是「瘋聖」坦克手最後一次露面,說白虎過多少年都還會出來,老子一定要滅了他。這是俄國人對二戰後德國赤裸裸的不信任,總是害怕有一天德國復仇主義,德國的戰車還會卷土重來。這一段的話沒啥意思,最後玩消失更沒意思,但是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國軍人行軍的鏡頭,卻是十分NB。看過兄弟連的倒數第二集嗎,美國將軍看著長長的德國戰俘隊伍感慨說,這支軍隊,即使戰敗投降了,也是帶著傲氣行軍。白虎中的這個長鏡頭就是「帶著傲氣行軍」的最佳詮釋。俄國人害怕德國人的尚武傳統,真是害怕到骨子裡去了,理解得多麼深刻!

說到「瘋聖」,這是俄國神秘主義的深厚傳統。俄國人從來就認為一些民間草根,外表半瘋狂狀態,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質,其實是行走於人間的聖人,是來帶領俄國人民干大事業的,相當於聖經中的彌賽亞。從俄國人受到薩滿教跳大神的影響開始,這種傳統就流行於俄羅斯民間,小瘋聖不計其數,影響巨大的大瘋聖有普加喬夫,拉斯普京。甚至朱可夫這樣的人物,也會在大戰前抓一把土聞聞,然後跟手下說自己對戰役的預測,手下敬若神明。白虎中的小強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瘋聖。導演乾脆就把他上升為俄羅斯的戰魂了。90%燒傷滿血復活---俄國1941年被德國那樣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條好漢。他滿臉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過啥混賬事不記得,只記得被白虎爆過菊。名字不重要(姓俄還是姓蘇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過什麼水平,開不開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戰車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說,俄國已經中亞化,不算歐洲文明了嗎,於是坦克三人組中乾脆弄個中亞人(一張標准蒙古臉),取個標准俄國名字,老子就這樣你咋地?

泥濘小村子裡的坦克戰,導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後路上那坑,俄國戰神掉進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讓起火的白虎給跑了。蘇聯在二戰分贓會議中,一直建議給德國最嚴厲的懲罰,摧毀工業基礎變成農業國。結果西方列強吸取一戰的教訓,不以懲罰為宗旨,而是扶持德國重建。這大概就是那個坑了。其實俄國的主張,是部分實現了的,日耳曼精神的兩大發源地之一東普魯士(另一個是巴伐利亞),戰後被俄波全部瓜分,東德被蘇聯挾持幾十年,要不是冷戰開始,蘇聯需要東德做社會主義優越性樣本,說不定真給農業化了呢。

現在兩德統一,德國一躍為歐洲領袖,像導演這樣的大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分子,怎能不深沉,憂郁和神秘喃?

解讀到此結束,順便說兩句技術流軍迷的視點(其實這是電影的細枝末節)。片中的德國坦克,全是俄國坦克底盤改裝的,白虎的底盤是JS-2。炮是真的虎式88炮。炮塔和車身裝甲,估計就是簡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帶前護板,虎式絕對沒有那個形狀的。白虎那個射速是來搞笑的,看到白虎連發打小強的時候,如果你是軍迷你就該明白這不是一部二戰片了。片中的蘇聯裝備,倒是貨真價實,那一排Su-152,其他哪個國家也拿不出來。

裝備制服上的小細節,十分用心。情報軍官拿的沖鋒槍是德國MP-40,這是事實,二戰後期蘇聯軍方十分欣賞MP-40,把繳獲的槍發給一些軍官和精銳部隊作為護身近戰武器。情報軍官穿的迷彩是美國貨,這也是事實,44年開始美國就開始效仿德國大規模生產迷彩軍服,並供應蘇聯了。

閱讀全文

與沙蠻人投人頭的戰爭片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特曼大電影在線觀看免費高清 瀏覽:595
奇幻動畫電影 英語翻譯 瀏覽:330
徐錦江版的歐陽鋒是哪個電影 瀏覽:719
女孩們韓國電影西瓜 瀏覽:638
陳冠希靈異 瀏覽:161
馬東錫電影里有個六條 瀏覽:40
一部塞爾維亞的電影詳解 瀏覽:15
外出2女主演是誰 瀏覽:902
天師撞邪國語普通話在哪裡看 瀏覽:299
電影東京塔片尾曲中文 瀏覽:112
老師你好於謙免費觀看 瀏覽:672
一個胖子在電影里叫長鵝是什麼電影 瀏覽:446
韓國古裝電視劇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326
電影推薦肉 瀏覽:510
奧特之母給怪獸生孩子 瀏覽:187
逝去的青春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30
嗯鬼片唉鬼片鬼片 瀏覽:583
韓國電影 跳蛋內褲 瀏覽:323
電影預售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