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你心中,《一一》屬於哪種類型的電影
電影是視聽藝術,是影像與聲音的綜合運用。大多數電影導演都不自覺得過於重視畫面光影的塑造,忽略了聲音單獨或與畫面有機結合的表現力。楊德昌對聲音的運用極為重視。除了通過環境音響塑造真實感、開拓畫外空間,音樂表現人物心情外,楊德昌更是創造性地用聲音連接有關聯的多個畫面,在畫面與聲音之間形成獨特曖昧的張力。在《恐怖分子》中,他已經運用了這樣的表現手段:文藝少女與太妹"共享"自殺獨白,文藝少女是真自殺,而太妹不過是在電話里騙人。《一一》里最典型之處是,伴隨嬰兒B超畫面的聲音是對具有生命的新游戲的介紹,下一個畫面是NJ所在公司的高層在聽日本游戲設計師大田的演講,那個聲音原來是對演講的中文翻譯。通過這個聲音片段,兩個有內在聯系的不同畫面的連接令人驚異又合乎情理,並用大田的話道出了本片的主旨之一——對人生的審視和反省。
另一處聲音的出色運用在對大田構思的討論,畫面上高管們覺得大田想法昂貴又不切實際,想找人照抄大田公司的產品,NJ與他們保持距離,透過玻璃窗望著大田。接下來的畫面是大田在與鴿子逗趣,畫外對白響起,大大(董事長)讓老實人NJ裝裝樣子把大田打發走,NJ憤怒地說,「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真的?」 這個段落里NJ、大田與公司高管形成強烈的反差,前兩者都是真實的、坦誠的、自然的人,而高管們已經被商業文化熏染得虛偽和唯利是圖。正是在與大田的交往中,NJ逐漸反思工作,生存與人生的意義。
㈡ 為什麼電影《一一》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華語最佳影片」
《一一》於2000年在法國首映,是由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部經典作品。雖然距現在已有十八年之久,但是在很多觀眾心中它依然是無法超越的絕佳之作。
所以伙哥覺得《一一》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很多人看作為華語最佳影片,是因為他們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一如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一樣,需要別人拍給我們看,我們才能真正去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模樣。
㈢ 怎麼評價電影《一一》
只是一百七十三分鍾而已,可是在片尾淡淡的曲子和緩緩的字幕慢慢流淌的時候,我卻好像什麼樣的生活,都在這三個小時里過完了。
整個故事是淡淡的陰郁。楊德昌不無憂傷地告訴我們人們的困惑,關於人生,關於愛情,關於傳統,關於道德。然而事實上鏡頭背後的他也是困惑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得到的真是幸福嗎?
㈣ 你會如何評價《一一》這部經典的電影 看完你有什麼感受
你會如何評價《一一》這部經典的電影。看完你有什麼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下!
《一一》的偉大之處在於,你所擁有的是怎樣的生活,你看到的就是怎樣的生活。
楊德昌,似乎用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描述了生活的全部可能性。恰如賈樟柯所說的那句。好像一部電影便可以解釋全世界。
雖然我這個答案,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劇透。但是我向各位保證,即便是有一些劇透,對於這部電影來說。仍然不會影響太多的觀感。如果還沒有看這部電影。只需要打開電腦或者電視,播放它,然後靜靜地坐三個小時,就夠了。
這部電影,我不敢說是去評價它。因為我看完之後,只是覺得太過沉重,所以想來找找看各位的評價。然而看了那麼多答案,多數都是一句話說好與不好,所以我才在這里和各位??鋁思婦洹?/p>
對於電影的結構性與部分解讀,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太過於解讀了。比如一開始電影以一個婚禮開始。然後以一個葬禮結束。恰如其分的描述了整整一生。在NJ和初戀情人在東京時,女兒和胖子也在牽手戀愛。NJ是在嘗試找回初戀的感覺。放盪不羈的胖子新郎,在看到自己的新生baby時竟然哭了出來。NJ出去了一圈,回來後發現其實生活不可能再回去了。NJ的妻子每天和婆婆說話說到崩潰,去了一趟山裡才發現,其實自己所面對的,只是說話的對象變了罷了。
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以拿來解讀好久好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說,這部電影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你所擁有的是怎樣的人生,你看到的便是怎樣的生活。很多人覺得它瑣碎,它足夠瑣碎,所以足夠全面。
在這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句台詞。也是上邊已經有知友提到的,一句是洋洋的那句:因為你看不到,所以我才拍給你看啊。另外一句是婷婷和胖子在酒館里所說的那句:電影讓人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這,就是楊德昌要告訴所有觀眾的。正因為你看不到背面,你看不到生活的另外一面。所以,我才要拍給你看啊。因為你奔跑的太快,因為你看不到生活中所有瑣碎的一面。所以,我才讓你瑣碎起來。我讓你記得,原來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瑣碎的片段所拼接而成的。
洋洋手中的那個照相機,便是楊德昌手裡的攝影機。外人來看看不懂,有些人評價這部電影,恰如教務主任評價洋洋一般。說這拍的是什麼東西。而有些人,看的越明白,越震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是,看完電影,覺得走過了整個人生一般。
有的電影,是宣揚了一種主流的價值觀。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有的電影,在探討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比如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然而最難得的,卻是重新反映生活。這就是楊德昌在這部電影里所做的。
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我真的不敢評價。也許正如叔所說,一個好字足矣。好到無可評說。
至於其他的,還請諸位自行解讀。只是靜靜的看完它,就已經足夠震撼了。
《一一》大概也是楊德昌的一部「給自己的電影」,滿目寫著無可奈何。
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讓楊德昌名聲大震,電影里那個懷抱正義和理想主義的少年「小四」,一步一步感受到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最終把報復的尖刀刺在他所以為的根源——少女「小明」身上。楊德昌覺得牯嶺街的這場悲劇,是扭曲的現實對理想的屠戮,是青春稚嫩的眼錯看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那時候的他的鏡頭和情緒,要比《一一》里尖銳和絕望得多。如果「牯嶺街」是在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暗潮洶涌和無理取鬧,那麼《一一》就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敬給少年的那杯釋然的杜康。
人生這條浪,本就是被推著走的呀。
楊德昌在NJ,胖子和大田的身上,把他曾經講過的那個關於世界的故事,在某個路口衍生了三個分叉。NJ是屈服於現實,知道自己要什麼,卻沒有勇氣追求的版本。他學琴半途而廢,抓不住自己的夢想,沒有對愛情孤注一擲的勇氣,沒有對意見堅持到底的魄力,他在生活瑣碎里磨平了稜角,在音樂里逃避,沉湎於過去,不敢想未來。胖子是又一個版本的「小四」,無法接受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悲觀厭世又高估自己。大田是整部電影里我最喜歡的角色,你可以感受到NJ對大田毫無保留的贊賞和嚮往。這個日本人對人與世界洞察透徹,對生活飽含熱情,有好幾處台詞我都特別喜歡。
《一一》其實講得不光是人生,也是楊德昌自己對電影的理解。
電影里胖子的小舅除了說了上面那句,還有一句,他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長了三倍,在電影裡面得到的生活經驗至少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的雙倍。」
洋洋說他要給大家看一個大家看不到的世界。
我想電影之於楊德昌,如同音樂之於大田,相機之於洋洋。
他想通過這樣一個載體,展現給我們自己無法看見的世界,去認識人了解人,發現生活瑣碎中孕育的美好,在基於現實的虛構里獲得一些支撐的勇氣,讓短促而無限循環的生命延展出超過本身的意義。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覺得對《一一》這部電影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和了解呢?
㈤ 以小男孩的視角解讀成人的世界的電影《一一》,為何能稱為許多人心中的最佳影片
我覺得一一這部電影可能說出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縮影,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成為華語最佳影片的代表吧。一一這個故事的題材正是從生活中提取的,講得也是現在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通過看這部電影得到的感悟,正式給了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它激勵我們要勇敢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有時生活就是這樣,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從電影的一大家子中,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家庭和我身邊的家庭,我們都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到處理問題的方法確不盡相同。這部作品的導演是楊德昌,我覺得楊德昌就像是吳念真一樣,對家庭的感悟很深,就好像是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自己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在平凡中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部電影拍攝的較早,到現在還能有人問津,真的是非常不錯了,這部電影的豆瓣影評有8.9分哦,看來通過影片得到感悟的人有很多,他們都從電影里找到了自己的角色,用心去感悟,用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東西。
㈥ 楊德昌的電影《一一》為什麼叫《一一》
我個人理解,一是簡單,一一是復雜,電影的名字隱約傳達出一種惹人深思的哲學意境,也正因為如此,這個電影名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讓觀眾在思考中獲得了共鳴,比如說,現在你不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嗎。
參考楊德昌導演曾經在訪談中的回答:
楊德昌:「這部電影講的單純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個階段,身為作者,我認為一切復雜的情節,說到底都是簡單的。所以電影命名為《一一》,就是每一個的意思。這意味著電影透過每一個家庭成員從出生到死亡每個具有代表性的年齡,描繪了生命的種種。爵士樂手在即興演奏前,總會低聲數著『a
one and a two and a …… 』來定節奏,英文片名由此而來,表示片中內容並沒有緊張、沉重、或者壓迫感,生命的調子應該像一闋爵士樂曲。」
㈦ 電影一一講的是什麼》
在台北市住著一戶中等階層的家庭:丈夫簡南俊,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和年僅8歲的小兒子楊楊,他們和敏敏的母親共同生活著。 在敏敏的兄弟阿迪的婚禮中發生了一系列的麻煩事,先是阿迪的舊情人雲雲在阿迪與小燕的婚禮上大吵大鬧,而後在電梯口,簡南俊與自己30年前的舊情人謝里相遇,接著因為婷婷忘記倒掉陽台上的垃圾,婆婆下樓倒垃圾導致中風而陷入了昏迷狀態,婷婷一直很內疚,認為婆婆的病和自己有關。而在這一系列的打擊之下,敏敏的精神幾乎崩潰,她開始整天燒香拜佛。 醫生告誡家人需要每天輪流跟婆婆講話,以幫助其康復。這樣的對話,類似於自言自語,每個人都在這樣面對自己時,有很多的感觸,敏敏發現自己每天告訴婆婆的事情都一樣,因為她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情,最後不得不請護士念報紙來解脫尷尬困境,為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敏敏上山入宿寺廟了。 新搬來的鄰居麗麗和她的男友吵架了,兩人分手後,麗麗的男友胖子開始主動和婷婷約會。這一段三角戀的背後發展為一起兇殺,這一切都讓婷婷覺得悲傷。 兒子洋洋受父親的影響愛上了照相機,他覺得人只能看到一半兒的事情——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於是他開始拍攝人的背面,用兒童單純而奇特的視角拍攝周圍的生活。 胖子殺死了和麗麗母親和麗麗都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的麗麗的英文老師。 簡南俊借著去日本出差的機會和舊情人謝里重敘舊情,兩人雖然彼此知道自己是對方的真愛,卻無法從頭再來。 不久婆婆去世了,敏敏下山回家。生活一如既往。 在婆婆的葬禮上,楊楊念了一段自己寫的話送給婆婆:「婆婆,我好想你……我覺得我也老了。」
㈧ 有誰知道電影《一一》的名字含義
《一一》這部電影入圍了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和《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十佳影片。或許在部分觀眾眼中會覺得《一一》並不是一部多麼精彩紛呈的片子,所講述的內容也不過就是一家四代人不同的生活狀態和所經歷的事情。如果你也這么想的話,那麼伙哥只能說你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真正在講述的故事以及導演透過影片所想傳遞給觀眾的寓意。
《一一》一方面在講述著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但同時也是在帶我們了解另一個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一部好電影會使人眼界開闊,用心思考。毋庸置疑《一一》就是這樣的一部好作品!
㈨ 電影一一創作的的時代背景
在 1950 年代初期,黑白電視的普及開始嚴重抑制北美劇院的上座率。為了吸引觀眾回到劇院,安裝了更大的屏幕、寬屏處理、極化 3D 投影和立體聲被引入,更多的電影是彩色的,這很快成為規則而不是例外。一些重要的主流好萊塢電影直到 1960 年代中期仍在製作黑白片,但它們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彩色電視接收器自 1950 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上市,但起初它們非常昂貴,而且很少有彩色廣播。在 1960 年代,價格逐漸下降,彩色廣播變得普遍,銷售量激增。支持顏色的壓倒性的公眾判決是明確的。黑色和白色薄膜的最終亂舞曾在十年中期被釋放後,所有好萊塢電影製作的顏色被攝制,只有在「明星」製片人如堅持做平常例外彼得·博格達諾維奇和馬丁·斯科塞斯。
在 1960 年代工作室系統衰落之後的幾十年裡,電影的製作和風格發生了變化。各種新浪潮運動(包括法國新浪潮、印度新浪潮、日本新浪潮和新好萊塢)和受過電影學校教育的獨立電影製片人的興起促成了 20 世紀下半葉媒體經歷的變化。從 1990 年代到 2000 年代,數字技術一直是變革的推動力。數字 3D 投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早期容易出現問題的 3D 電影系統,並在 2010 年代初變得流行。
全球影史最具盛名的劃時代影片之一,美國20世紀影業出品《阿凡達》在2009年首次公映時,就掀起了一陣觀影狂潮——本片以27多億美元一舉打破了 包括全球電影票房紀錄在內的20多項全球影史紀錄,並且至今還保持著全球原創(非續集)電影票房紀錄;此外本片還收獲了包括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特效三項技術大獎,成為影史最具標志性的里程碑。2021年3月12日在內地以3D和IMAX3D格式重映。
㈩ 電影《一一》有哪些耐人尋味的細節和暗示
美國。結婚的時候,葬禮的時候。其實他都不是真正的情感流露,他只是在表演。他表演,自己給別人看。該哭哭,該笑笑。放大一切。浮誇的表演型人格。其實電影中還有很多細節。比如說好殘忍,生辰八字很差。他爸爸很相信命的。還有一段,是日本人在逗鴿子。可以聯系一下前面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