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火力激烈的那種
1、意外危險Ranjenik(1988年)
1943年,一群游擊隊員試圖隱藏傷員的故事。
2、少女橋Devojacki Most(1976年)
一隊游擊隊員奉命去和德軍交換戰俘,地點定在少女橋。但由於一個游擊隊員的家人全部被納粹屠殺了,任務變得困難重重,最後終於完成。
3、戰斗在體育館Akcija stadion(1977年)
影片根據1941年發生在薩格勒布市的真實故事攝制。德國納粹和他們的走狗,在杜布拉瓦體育場組織了一個盛大的學生集會。目的是把猶太人從這些學生中間分離出來,然後集中屠殺。然而,納粹的想法最終落空了。
4、鋼盔下的貓
傳說中貓有九條命,影片刻畫了二戰期間南斯拉夫游擊隊一名勇敢的下士,他多次成功完成上級交辦的困難任務。這次,首長給了他一個特殊的任務...
5、大轉移1983年
根據發生在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拍攝,伏伊伏丁那的游擊隊指揮部派遣波斯尼亞旅掩護一千多男孩、女孩和志願者轉移,這些人帶著衣服、食物和葯品。
1943年春天,在Vojvodinian平原,這些人穿越河流和鐵路,長途跋涉,開始了行程300多公里的艱難大轉移。
6、蘇捷什卡戰役
講述鐵托領導的反圍剿戰役,最殘酷的一戰
2. 急問關於南斯拉夫二戰電影
6樓說到片名,但弄亂了
是《巧入敵後》,扮演瓦爾特的演員在裡面是個反派
《黑名單上的人》是十幾集的電視劇,有人把《巧入敵後》當成是《黑名單上的人》的續集,其實不是,兩部片內容相似,但有沖突,當年仔細看過的人都會發現,《黑名單上的人》里已死的人,在《巧入敵後》中又出現了
後來看資料才知道,《黑名單上的人》當時拍了電視劇版和電影版,後來又拍了續集《黑名單上的人歸來》電視劇版和電影版,而《黑名單上的人歸來》電影版就是這部《巧入敵後》,它接的是《黑名單上的人》電影版而非熟悉的電視劇版
3. 推薦些南斯拉夫老電影,關於二戰的經典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蘇捷斯卡戰役
這是前南斯拉夫三部最經典的電影
4. 南斯拉夫二戰有哪些經典電影
1972年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5. 前南斯拉夫人喜著名的二戰電影有哪些
1967年南斯拉夫電影《夜襲機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一個旅的游擊隊和野戰醫院被德軍三麵包圍,唯一的通道被空軍封鎖。游擊隊派柯察金小分隊去執行「柯貝行動」,他們靈活機動地突存了敵軍的重重封鎖線,終於在夜裡偷襲了德軍機場,摧毀了敵人的空軍基地,使游擊隊和野戰醫院安全轉移。1973年南斯拉夫電影《蘇捷斯卡戰役》:根據南斯拉夫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游擊戰 ---著名的蘇捷斯卡戰役改編。
6. 求一些南斯拉夫和德國的二戰片
前南斯拉夫二戰經典電影《開往克拉列沃列車》 、《 橋》、《卡桑德拉大橋》、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蘇捷斯卡戰役》、《錦綉山河一把火》
7.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有哪些
《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戰略大作戰》,《蘇捷斯卡戰役》。
8. 南斯拉夫的戰爭電影除了<<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還有沒有別的
鐵十字勛章 (1977)(Cross of Iron)
戰略大作戰 (1970)(Kelly's Heroes)
都是美國的,
南斯拉夫二戰影片
67天 (南斯拉夫二戰片)
巴爾干特快
多瑙河之波
跟蹤
南方鐵路戰
蘇捷斯卡戰役
戰斗列車
夜襲機場
他倆
9. 南斯拉夫在二戰中的表現怎樣
南斯拉夫有2支武裝,一支是保皇黨的切特尼克軍隊還有南共游擊隊。前期2支隊伍共同抗擊納粹軍隊,但是切特尼克和國民黨一樣把自己的功勞誇大,詆毀南共,獨佔了英國對南斯拉夫抵抗武裝的援助。由於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在他們的南部控制區暗中反對烏斯塔希政權,切特尼克便在1942年與法西斯義大利合作共同對付烏斯塔希。與義大利合作的那部分切特尼克由Momcilo Dujic公爵負責領導。盟軍反對這種合作,但依然向切特尼克提供支持。1943年切特尼克便向德軍妥協,兩支部隊開始同流合污。盟軍拋棄了切特尼克轉而支持南共游擊隊,在蘇聯紅軍和盟軍空中支援下南共一度攻入奧地利。
10.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1969)】
導演
哈·克爾瓦瓦茨導演
演員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
地區
南斯拉夫
類型
經典二戰影片
劇情簡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
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背景
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是哈克爾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勛演員巴日沃伊諾維奇出演主角游擊隊少校老虎。這部影片承襲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鮮明,飛機大炮加游擊隊,突出英雄人物。影片背景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邊緣。為了挽救危局,德軍將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故事就發生在南斯拉夫,德軍撤退將經過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一個游擊小分隊奉命炸橋,如果炸掉了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大橋的重要性,部署了一個團守衛,大橋四周戒備森嚴,另有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經過一系列驚險、曲折、慘烈的斗爭,在橋梁設計工程師的捨命幫助下完成了任務。這部電影最早在中國放映於七十年代,那是一個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所以生於七十年代的人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見》。
《橋》主題曲《啊!朋友再見》
感人的戰爭歌曲都是悲劇性的,中國人最喜歡的戰爭歌曲也都是悲劇性的。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中國人看來,朋友之事很重要,這大概就是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見》的原因之一。從美學角度講,這首歌有一種看似平淡、但極為深刻的蒼涼之美,歌詞平實而又深摯。影片歌頌的年輕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微笑和犧牲的同時,這首歌一直在回盪: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啊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游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啊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多麼美麗的花
進入中國30年了,誰也擋不住這首源自義大利民歌的電影插曲的魅力。「啊!朋友再見」成了中國語言中一句高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