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的原形是誰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原型是拆滲或Victor Bout。
Victor Bout,國際軍火走私商。《戰爭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員, 911後被美通緝, 但他所擁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兩年前替GLA運兵打Iraq(伊拉克), 而阿聯酋航空也是他創立的。
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戰爭之王電影原型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2008年41歲的維克托·阿納托利耶維奇·布特的喊兄經歷極具傳奇色彩。他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外語學院,可以流利使用6種語言,它們是俄語、烏茲別克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漢語。
20世紀90年代初,他又服役於安哥拉的維和部隊前蘇聯特遣隊,擔任翻譯官。
2008年3月6日,在泰國被捕。
2010年8月20日,泰國政府旅伍同意美國要求引渡,俄羅斯政府表示強烈反對。
2010年11月16日,泰國內閣作出了一個令輿論頗感驚訝的決定:批准將關押在曼谷的俄羅斯商人維克多·布特移交美國進行引渡。在這一決定作出後僅僅過了3小時,布特已經被押上了等在曼谷一家軍用機場的美國飛機。
⑵ 戰爭之王的真實背景是什麼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
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992年,25歲的布托得到了第一桶金子。他借了12萬美元買了三架「安」運輸機,開始在莫斯科四處飛行。
1993年,他將業務遷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那裡,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個機場租用運輸機,建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
在短期內,布托的公司贏得了一份「正式合同」,為比利時駐索馬里維和部隊提供武器。為了進一步擴大在非洲的存在,布托在賴比瑞亞成立了阿爾薩斯航運公司。
按照「賣錢」的原則,向非洲國家出售自動步槍、步槍手榴彈、機關槍、火箭發射器和其他武器。布托的「觸角」幾乎遍及非洲的每一個角落。
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盧安達、肯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南非、史瓦濟蘭、蘇丹和烏干達等,只要有戰爭,布托夫人就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
布托因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而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目標。與此同時,聯合國觀察員已經將布托作為目標,指責他向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走私大量違禁武器。
聯合國安理會的一份報告描述了布托如何使用至少5個別名向非洲走私武器,如「維托·弗拉利維克·布托」、「維托·布托」和「維托b」。
(2)戰爭之王電影原型擴展閱讀:
本片拍攝於2004年,在四年後的三月,鮑特在泰國被捕,被關押於曼谷特殊監獄。他精通六國語言,其中包括漢語。
但片中凱奇在中國邊境說的那句中文可不怎麼流利。電影的開篇,以一枚彈頭為視角,講述這枚彈頭從製造到售賣到上膛到發射的過程,實在震撼。
不過是一些金屬,一點兒粉末,放一塊兒就成了不長眼的殺人凶器,一個生命轉瞬凋零,一個家庭霎時瓦解。
電影拍攝背景:
在20世紀末,當美蘇冷戰結束時,另一場噩夢出現了。僅在烏克蘭,從1982年到1992年,就有價值3200億美元的武器流入黑市,由中間商和軍火商賣給飽受戰爭蹂躪的第三世界國家。
軍閥、商人、國際犯罪集團,甚至美國政府本身都捲入了涉及巨額股份的軍火交易,形成了復雜而令人興奮的利益網路。
但在此之前,從未有一部電影像《戰爭之王》那樣如此接近並揭示了武器交易的真相和內幕,也從未像《戰爭之王》這樣毫不掩飾地扮演了美國人的角色。
結果,由於敏感的題材,這部電影很難找到美國投資者,而且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拿到錢。最終,在這部4200萬美元的獨立電影中,幾乎沒有投資者在美國,所有的資金都來自海外。
⑶ 尼古拉斯凱奇的經典電影《戰爭之王》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是的。
原型俄羅斯籍軍火商維克托·布特。25年這一刑期低於檢方終身監禁的要求。
布特,先前是蘇聯空軍軍官,能說六國語言,涉嫌在非洲、南美、中東等地大量販賣軍火,綽號「死亡販子」,據信是美國影星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影片《戰爭之王》中主角尤里·奧爾洛夫的原型。
是由安德魯·尼科爾編劇並執導,尼古拉斯·凱奇、傑瑞德·萊托、布麗姬·穆娜、伊恩·霍姆等主演的犯罪題材類電影,於2005年9月16日(北美)上映 。
該片是一部關於描繪武器交易世界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烏克蘭軍火商人尤瑞·奧洛夫身上,充滿火爆動作場面的故事。
美國移民尤瑞(尼古拉斯·凱奇飾)的家族生意原本是開飯館。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令他踏入了軍火生意的大門,從此開始了販賣武器的「職業生涯」。尤瑞遇事機智,膽大心細,這不僅讓他成功俘獲了美女埃娃的心,還使得他在地下軍火生意中愈戰愈勇。
但是,不順心的事情也隨之而來:出現了生意上的死對頭和一名老是盯著他的國際警察;弟弟染上毒癮,並在一單生意交易中喪了命,而且,盡管他在竭力維護自己在家庭里的正義形象,但卻掩蓋不了真相。
尤瑞開始反省自己生意的正義性,拷問自己的良心,但一切太遲,他已經眾叛親離。
⑷ <戰爭之王》是根據什麼真人真事改編的
在電影《戰爭之王》中,尼古拉斯·凱奇演一個軍火販子,他最主要的主顧是非洲一個國家的總統,而這位總統的原型,就是賴比瑞亞前總統——查爾斯·泰勒。
查爾斯·泰勒1948年出生於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郊區,是美國黑人後裔。
1984年,泰勒因貪污罪受通緝,逃往美國。同年5月,美國波士頓警察局將他拘捕。1985年,泰勒竟在壁壘森嚴的美國監獄中出逃成功,前往迦納、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等西非國家活動。
後來泰勒帶著自己的武裝回到賴比瑞亞捲入了內戰,並在1997年成為賴比瑞亞第一位民選總統。但他不僅沒有停止這個國家的內戰,還在鄰國獅子山挑起長達10年的內戰,導致20萬人死亡。查德、喀麥隆的內亂和部族仇殺,也都得到了他的「眷顧」。在他的統治下,賴比瑞亞從撒哈拉以南最富裕的國家淪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40美元,失業率高達80%。
作為結束賴比瑞亞內戰的和平協議的一部分,泰勒2003年8月下台並流亡到了奈及利亞,之後聯合國獅子山特別法庭以戰爭罪、反人道罪等17項指控起訴了泰勒。今年3月初,賴比瑞亞新政府正式要求引渡泰勒。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奈及利亞總統府同意把泰勒引渡回國,但一天後他就神秘失蹤,然後又在一天後戲劇性的被逮捕。
⑸ 《戰爭之王》原型是什麼
俄籍軍火商維克多·布特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的原型。
1992年,25歲的布特開始了他販賣軍火圓自己的發財夢的生涯,最終成為了一名臭名昭著的國際軍火銷售商和毒品走私商,有2個綽號:「禁運剋星」「死亡商人」。美國情報顯示,身價60億英鎊(596億元人民幣)的布特經營著一個遍及全球的私人航空運輸公司,擁有50架軍用飛機。
他的飛機不斷往返於阿富汗、比利時、南非、史瓦濟蘭、阿聯酋以及東歐等地,將無數的蘇聯軍事武器裝備出售到非洲、拉美、亞洲甚至是中東地區。
他出售的東西小到子彈、地雷,大至戰斗機甚至是坦克,只要是能夠從蘇聯搞到的,布特都賣,至於將多少蘇聯武器庫中的武器賣了出去,沒人知道確切數字。買家則是五花八門,有非洲等地的地方軍閥、亞洲的犯罪集團、拉美的販毒集團,甚至不乏國際恐怖組織。
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戰亂頻發的地區都有他的身影,他還通過間接途徑向基地組織出售軍火,被西方媒體稱為「世界頭號軍火商」。
布特在與阿富汗塔利班的軍火交易中賺了5000萬美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他的客戶甚至還包括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此外,他還與俄羅斯軍事情報部門有密切聯系。
他的故事後來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好萊塢巨星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真實再現了他傳奇的人生。
布特被控在全球范圍內煽動和支持戰爭,在隨後的近20年間,多國通緝他,但總被他逃脫。2008年3月,美國毒品管制局特工偽裝成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哥革武」成員,將他引誘到泰國一座五星級酒店一舉擒獲。
布特在泰國被捕後,美國和俄羅斯都提出要引渡他,引發了一場兩個大國之間的角力,令泰國政府左右為難。最終,泰國將布特移交給美國。布特的被捕被美國視為阻止武器流向黑市的巨大勝利。
2011年10月11日,布特在紐約受審,罪名包括與他人共謀殺害美國人、向聯邦特工出售軍火未遂、通信欺詐以及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等,國際安全專家認為,這還只是布特所犯累累罪行中的一部分。
但布特否認這些指控。同年11月2日,美國紐約聯邦地區法院做出裁定布特圖謀向恐怖分子販賣軍火等罪名成立。2012年2月8日被紐約南區法院判有罪,判處25年監禁。
⑹ 戰爭之王的原型
Victor Bout,國際軍火走私商。《戰爭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員, 911後被美通緝, 但他所擁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兩年前替GLA運兵打Iraq(伊拉克), 而阿聯酋航空也是他創立的。 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