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火柴人的結局
結局如下:
羅伊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藝術,不是詐騙。因為所有的被害者都是經由他的說服,自願地把錢拿出來給他,他既沒有偷也沒有搶。他一直用這樣牽強的理由掩飾自己心中的罪惡感。 另一方面,羅伊的私生活並不順利。
他患有強迫症及廣場恐懼症,除了行騙外,他過著深居簡出、沒有任何朋友的生活。羅伊感到疾病深深威脅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他相當痛苦,最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再當騙子,於是他開始尋求心理分析師的幫助,以期能夠盡快恢復自己的騙徒生涯。
(1)火柴人戰爭解說電影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在羅伊這個角色上,適度誇張與樸素的真實得到了完美統一。雖然這是一部由表演支撐起來的電影,但編劇對電影吸引力的增強作用顯然要比《盡善盡美》的大,因為該片的劇情還包含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轉折。這一轉折改變了片中羅伊的命運,也給觀眾增添了回味的餘地。
這一轉折是如此的突然,以至於即使我重看一遍也不可能從前面的劇情和表演中找出任何蛛絲馬跡。從合理性角度來看,這的確是個成功的設計。但對表演——特別是展現洛曼的演技而言,顯得有些取巧。(2005年12月網易娛樂評)
《火柴人》是一部用謊言構築起來的親情電影,所謂的「火柴人」便是手裡只有一盒火柴也能誇得它堪比黃金,讓你乖乖掏錢買下的江湖老狐狸。可是當職業老騙子羅伊遭遇職業小騙子安吉拉,兩個騙子將謊言當飯吃的同時,也反省了自己的荒唐人生。(2007年6月時光網評)
《火柴人》是技巧的典範,製作精美,凱奇和其他人表演得很出色,但影片在中心上卻有點空洞。(2010年3月芝加哥論壇報評)
《火柴人》將沿著輕松的路線演繹騙子人生。編劇和導演選擇了主人公羅伊在行騙生活之外的困境,而不是騙術手段來作為描述重點,這使得尼古拉斯·凱奇的演技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凱奇在表現羅伊的行為紊亂的時候,很注意分寸:一方面充分表現出了那些小動作的可笑之處,另一方面又讓角色的情緒與感情透過銀幕滲透出來。(2009年7月新浪網評)
Ⅱ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火柴人》,為什麼要翻譯成這個名字呢和影片有什麼聯系寓意何在
火柴人——美國俚語,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跟他買火柴。
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意思
我認為是火柴燃盡之後重生的意思
Ⅲ 《火柴人》能被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原因有什麼
火柴人:即使給他一盒不起眼的火柴,都有辦法騙到一大筆錢的高段騙徒。
當一個人想做好一個父親的時候,他心甘情願被自己的「女兒」欺騙,因為此時他所驕傲的「行騙藝術」已經絲毫不值一提,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使他心靈安靜的,是做父親的感覺。羅伊享受這種感覺,也因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失去了他的財富和尊嚴。
Ⅳ 求電影火柴人觀後感(關於心理方面的)
《火柴人》電影觀後感
這是一部很有故事情節的電影。我想先討論故事情節,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主人公的病症。
這原本是一個巨大的騙局,雖然是既被騙錢又被騙情,卻看不到被騙後通常會有的咬牙切齒與痛不欲生的悲傷。這倒應了中國古代的兩句經典古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以及「不義之財不可取」,結果反而成就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向他買火柴。這就是本部電影名字的來源。從這一點上看,與營銷案例中關於「如何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頗有些相似之處,因此才有了羅伊的那句話:「我從不使用暴力,人們都是心甘情願給我錢的!」
羅伊(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患有精神強迫症的騙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檔法蘭克(山姆·洛克威爾)聯手,經營著小打小鬧的騙子生涯,依靠羅伊高明的騙術,屢屢有人受騙上當。這次哥兒倆又精心策劃著一起新買賣,此時卻有一個名叫安吉拉(艾麗森·洛曼)的14歲少女闖入了他們的生活,並徹底攪亂了羅伊原本井井有條的世界。安吉拉自稱是羅伊失散多年的女兒,一直備受強迫症折磨的羅伊心裡又驚又喜,他努力想成為一個平凡的好爸爸,彌補過往失落的親情,但安吉拉的出現也讓不習慣與人相處的羅伊,幾度瀕臨抓狂邊緣。更糟的還在後頭,勁爆女兒發現父親賴以維生的「職業」後,竟對騙徒生涯發生濃厚興趣,她苦苦哀求父親讓她加入騙子這行,但羅伊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