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二戰的戰火下以兒童為視角的電影(歐美的)
《希望與榮耀》(1987)英國
《太陽帝國》(1987)美國
《烽火孤兒》(2005)俄羅斯
《炎628》(1985)蘇聯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2008)英國
《螢火蟲之墓》(2008)日本
《二十四隻眼睛》(1956)日本
《原子彈爆炸下的兒童》(1952)日本
《戰時冬天》(2008)荷蘭
《戰場上的小人球》(2005)芬蘭
《戰火遺孤》(2001) 波蘭
《希特勒的男孩》(2004)德國
《再見孩子們》(1987)德國
《軍官與男孩》(1992)荷蘭
《戰地餘生》(2000)英國
《有人要來/鐵蹄下的村莊》(2009)義大利
《生命之泉》(2000)捷克
《危情密碼》(2003)英國
《安妮日記》(1959)美國
《狼與生存》(2007)法國
《紅櫻桃》 (1995) 中國
㈡ 我想找幾部關於日本戰敗後遺孤在中國的電影,記得小的時候有看到過很多部類似題材的影片
你找到第一個故事的片名了嗎?我也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看過的,找了很多次都沒找到,不是大地之子,剛仔細看過片子開頭人物設定不同不是這部沒有服毒自盡的部分。那個片子好像沒有很長,後面被領養的小女孩被照顧的很好,養母好像還有給准備木質的大浴桶之類的。
㈢ 誰能提供一個關於中日友好的電影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未完の対局 (1982)
導演: 佐藤純彌 / 段吉順
編劇: 神波忠男 / 大野靖子 / 安倍徹郎 / 李洪洲 /葛康同
主演: 孫道臨 / 三國連太郎 / 紺野美沙子 / 乙羽信子 / 松坂慶子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 中國大陸
語言: 日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2-09-15
㈣ 如何評價電影《又見奈良》
該片以舒緩、清新的公路片節奏,將奈良當地親切、美好的風土人情與尋親故事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間大愛。片中無論是吳彥姝飾演的收養了戰後遺孤的母親,還是英澤飾演的留在中國的遺孤的子女,都承受著那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和傷痛。不過,所有的艱難和困苦,片中都以輕描淡寫的口吻在言語中一筆帶過。包括畫面和音樂,所有的訊息傳遞都是明快而溫暖的 [2] 。(澎湃新聞評)
《又見奈良》關注的是某一類特定少數群體——二戰日本遺孤。導演鵬飛將一個原本可能會走向苦大仇深的邊緣人故事,最終以一種輕快甚至輕盈的方式展現出來。鵬飛在強大的幕後陣容支撐下,繼續保持電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個人風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鏡頭依然還有,但顯然導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緒化的表達時,會刻意打破這種綿延不斷的固定鏡頭,盡可能使用一些跟隨人物的運動鏡頭,突出人物的情緒。整體而言,除了兩場具有明顯情感煽動力的場面,整部電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導演明顯既不想也不願意去進行任何價值判斷 [13] 。(界面新聞評)
在導演鵬飛的鏡頭中,戰爭遺孤這一群體悲情卻不煽情,尋親的悲傷哀婉克制,在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的處理上,還加入了些適當的幽默感,帶領觀眾溫和地走近戰爭遺孤的現實生活 [22] 。(《齊魯晚報》評)
片頭動畫既為全片相對輕快的氣氛定調,又和結尾在技法上有一定呼應。全片依靠跨國交往製造的笑料談不上多麼高級,卻足夠貼合場景,而且分布得錯落有致,不時地拉高觀眾的情緒。這些小品橋段在尺度上拿捏得很好,不至於沖擊全片的歷史議題
㈤ 電影《又見奈良》溫暖獻映,怎麼看待那些被戰爭遺棄的人
電影《又見奈良》被稱為2021年最溫情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中國母親跑去日本尋找多年聯系不上的女兒。她女兒是當年戰爭遺留的孤兒,母親對其養育多年。後來女兒回到日本,剛回去的前幾年還有聯系,慢慢的就渺無音訊了。母親思念女兒,就跑到日本去尋找,自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戰爭遺孤在我國來說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問題,但對那被遺孤來說卻是一輩子被毀了。對他們我只能深表同情,我知道這份同情對他們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也只希望世界少一點戰爭,多一份和平。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㈥ 《又見奈良》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又見奈良》是一部由鵬飛自編自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領銜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3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了年近八十的奶奶陳慧明,孤身前往日本奈良,尋找自己的養女陳麗華的故事。
劇情簡介:1945年抗戰爭勝利,量本遺孤被中國東北家庭收養。七年代隨著兩國邦交正常化,許多遺孤歸國,這其中就包括陳奶奶(吳彥姝飾)的養麗華。2005年,許久未收到養回信的陳奶奶忍不住思念,遠赴本奈良,在代遺孤澤(英澤飾)和退休警察雄(國村隼飾)的幫助下踏上漫漫尋之旅。在異國他鄉,他們邂逅了許多歸國遺孤,他們的活展現了戰爭創傷的另個側剖,化差異與沖突下, 尋旅程變得波折不斷,養在何處成為所有中最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