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說《活著》和電影《活著》在主題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點
當我們對文學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時,不得不考慮到影視作品的通俗性及其對受眾產生的影響。相較於文字,視聽語言對受眾產生的沖擊力更大,引導性也更強。因此,面對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改編者們首先應判斷原作的主題思想是否可取。那麼小說《活著》和電影《活著》在主題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點?
三,電視劇《福貴》主題思想
電視劇《福貴》對於主題思想的改編則更符合電視劇的特點,即更加通俗化、大眾化,一方面保留了原著中農村背景的設置,將更多的敘事空間放在了粗獷原始的田間地頭;另一方面增添了許多感情線和人物線,著重突出一個「情」字,從人與人之間情感變化的角度來反映20世紀老百姓生活的艱難和不易。電視劇的敘事主題較電影來說更接地氣,觀眾的代入感更強。
2. 活著的主題思想及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有:
1、充滿溫情的語言。這部作品中主人公福貴一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通過人物的語言得到很好體現,夫妻之情,姐弟之情以及親情都是通過語言體現出來的;
2、充滿民間特色的語言。《活著》一文中的俚語口語是很具民間特色的,既貼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
主題思想:
在《活著》中,余華摒除了一切知識分子的敘事語調,摒除了一切過度抽象的隱喻性話語,也摒除了一切鮮明的價值判斷式的表達,而將話語基調嚴格地建立在福貴的農民式生存背景上。故事中接連不斷的苦難和
3. 從視聽語言這方面分析《活著》影評
寫作思路:
電影的主演是誰?所飾演的角色是什麼?表演怎麼樣?
主創是誰?編劇、導演、攝影、剪輯、製作公司是誰?他們還有沒有其他讀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歡這部作品嗎?為什麼?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為什麼?
我在寫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東西?有無遺漏?我對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對影片中的演員、導演及呈現的主題有無偏見?如有,為什麼?說出偏見的理由,要有理有據。
我的評論能站得住腳嗎?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觀點?還有沒有其他可以能證明我觀點的材料?
我最想告訴讀者的是什麼?我在影評中有沒有清晰地表達出來 ?
如果想再專業一一些,你可以從幾下角度進行分析:
(1 )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夜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2 )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3 )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沒有表現出的聲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4 )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如何,它是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5 )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6 )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7 )注意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8 )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9 )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像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10 )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旁白,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12 )畫面上的人物關系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比如 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 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13 )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順口嗎?( 14 )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15 )道具在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16 )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17 )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內,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 / 反拍不算內)。( 18 )人聲,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19 )特寫是否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使用的?( 20 )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最後想告訴你的是,一篇影評中不可能把所有方面都談到,著重找一兩個你印象最深刻的角度入手就可以了。
4. 電影《活著》和小說《活著》敘事線索的設計有什麼不同
在敘事性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線索的設計至關重要。一條明確的、活躍的線索就像一根堅韌的絲線,可以將整個作品中的人物、情節、時間、地點等要素像串珠子那樣串聯起來。那麼電影《活著》和小說《活著》敘事線索的設計有什麼不同?
三,《活著》電視劇敘事線索的設計
電視劇《福貴》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安徽,也加入了安徽地方戲曲花鼓戲作為敘事線索。電視劇里將故事的開端提前,用五集的容量講述了福貴和妻子家珍的戀愛故事,花鼓戲就成了兩人之間傳情達意的橋梁。在影片結尾,家珍也在福貴演唱的花鼓戲聲中安然離世。不同年代背景下,花鼓戲的唱法或許不同,但是熱鬧的花鼓戲一直都是劇中人物情感的傳承和延續。同時,花鼓戲的加入也豐富了鳳霞這一人物形象,在原著中,沒有過多描述鳳霞的個人生活或者個人追求,更多的是把鳳霞作為犧牲品一樣來塑造。而電視劇則通過花鼓戲讓啞女鳳霞的悲喜得以宣洩,為鳳霞找到了另一種充滿了力量的「語言」——雖口不能言,但情不可減,體現了創作者深切的人文關懷。
5. 《活著》小說與影視作品之間的互文性有哪些
互文性,又稱「文本間性」,是結構主義的標識性術語。影視改編文學作品的過程不僅僅是對文學作品單純的呈現,其中也包含著對文學作品的改造和重塑,兩者間的「互文」使它們不再是簡單的二元論關系。那麼《活著》小說與影視作品之間的互文性有哪些?
6. 《活著》:余華是怎麼將這部作品寫出來的
前言:提到余華,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的作品,比如《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作品都廣為人知。其實,他不僅受譽於國內,在國外的知名度也很高,曾獲得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個國際大獎,是中國作家中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作家之一。余華是我國「先鋒派」的代表作家,《活著》這部作品展現的就是典型的「先鋒美學」。如今,我們就以探索《活著》這部作品的創作思路為線索,去領略余華在創作上的魅力。
一.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美國民歌《老黑奴》是余華創作《活著》的靈感來源
余華出生於1960年,雖然他有幸躲過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但二十世紀的下半個世紀,也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時代。熟悉我國歷史的都知道,抗日戰爭之後就是國共內戰,《活著》歷史背景的起點就是國共內戰。從故事的內容就可以看出當時內戰的實況,由於在抗日戰爭時共產黨和國民黨都元氣大傷,國民黨為了打贏內戰就到處去抓壯丁,不管被抓的人願不願意。這就是國民黨野蠻的一面,這也是福貴進城買葯被抓的素材來源。
內戰之後就是建國,建國之後實施了一系列的富國措施,比如公社化、大躍進,公社化、大躍進就是共產主義的實踐。公社化大家都知道,就是所有的物資都是公用的,只有使用權,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吃飯,俗稱「大鍋飯」。大躍進就是我國當時在工業化上的探索,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號:「鋼產翻番,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雖然歷史證明當時有的措施沒有結合國情,但是在黑暗中摸索,誰又能保證方向一直正確,正確的方向都需要在錯誤中總結得到。
《活著》書中福貴一家人吃大鍋飯,家裡的鐵都被收走這些劇情都是來自於真實的歷史事件。
緊接著就是三年大飢荒。在1959年,由於我國很多地方連續降雨多日,導致當年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減少,所以出現了飢荒現象。當然,光是天災是不會導致三年大飢荒的,這也是公社化、大躍進的結果。老一輩人回顧起那些歲月時,腦海里出現的都是餓死人的畫面,他們說在三年大飢荒時候,人走在路上,走著走著就倒下了,然後再也起不來。《活著》書中那些挖野菜、搶食物等片段就是來源於這段歷史。
然後就是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福貴家倒是沒有受什麼大影響,畢竟他家裡人都不是文化人,但是書中還是還原了這個時期的歷史,畢竟作者是想寫一部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小說。
以上歷史,余華有的經歷過,有的沒有經歷過,但是作為上個世紀中期出生的人,對這些苦難必然都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所以後來在聽到《黑奴歌》的時候,一下子就把這首歌和我國上個世紀的苦難聯系起來了,這就成為了作者創作的靈感來源。
二.余華用傳統+現代的藝術創作手法,將自己的靈感變成了藝術作品
在《活著》這部作品中,余華從大體上來說運用的還是傳統的藝術創作手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言上,具有傳統的絢麗性
「那個夏天我還差一點談情說愛,我遇到了一位賞心悅目的女孩,她黝黑的臉蛋至今還在我眼前閃閃發光。我見到她時,她捲起褲管坐在河邊的青草上,擺弄著一根竹竿在照看一群肥碩的鴨子。這個十六七歲的女孩,羞怯地與我共同度過了一個炎熱的下午,她每次露出笑容時都要深深地低下頭去,我看著她偷偷放下捲起的褲管,又怎樣將自己的光腳丫子藏到草叢里去。」
以上節選自《活著》。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語言風格比較絢麗,多採用比喻等傳統藝術創作手法。
2.在結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有傳統性
綜觀《活著》這部作品,作者採用的是"從頭到尾"的傳統敘事法。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將福貴一生的經歷娓娓道來,這種結構塑造法是傳統的,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常用手法。文學作品創作的主要要素之一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盡管余華是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但是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依然借鑒的是傳統的藝術創作手法。用的是外貌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手法,並沒有採用其他"流行"寫法,比如意識流。
余華作為一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他小說中的"先鋒性"主要表現在敘事角度上。
在《活著》這部作品中,他採用的敘事手法是"零度敘事法",這個敘事手法是在左拉的自然主義上演變過來的。在左拉之前,作家們敘事最常用的就是"現實批判主義",比如毛姆。"批判現實主義",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的情緒在文中明顯地流量出來,這是一種感性的敘事手法。後來左拉覺得真正的文學是必須要有理性在場的,所以創造了"自然主義"。這是一種理性的敘事手法,創作者只敘述事實,不表露感情。
"零度敘事"手法和"自然主義"一樣,作者在敘事時並不表露自己的情感,只把故事完整地講出來,讓讀者自己去感悟作品的魅力。這樣寫,既增加了作品的張力,又增加了作品的客觀性,是一種具有現代性的小說敘事手法。通讀《活著》這部小說我們就可以看到,作者通過文中人物的敘述將文本完成,作者自己,並沒有在作品中"露面"。
三.創造了一種哲學思想,提高了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
上個世紀前的文壇是新舊思想交替的文壇,所以滋生了文學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不僅表現在美學風格上,還表現在中心思想上。
前半個世紀的主流文學作品依然表現的是社會現實,這是文學的傳承,代表作家是魯迅。我國文學作品的成熟期是"唐傳奇"時期,那時候的文學作品表現的就是社會生活,後來的四大名著更是將這個宗旨發揚到了極致。以魯迅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派作家,繼承了這種文學傳統,繼續用文學揭露社會現實。
在主流之外,也誕生了像錢鍾書、張愛玲這樣解剖人性的作家,他們主要受到的是西方文化的侵染。錢鍾書的小說代表作是《圍城》,這部作品與魯迅等人的作品完全不一樣,他探討的是人性的困境及存在的意義。張愛玲的代表作很多,比如《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從人性、心理這個角度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向內挖掘的理想,這種創作在當時是具有先鋒性的,是一種在傳統文學上的發展和補充。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誕生了如余華、蘇童、莫言、殘雪等作家,這些作家將作品的意義擴寬,文學的社會性變弱,就使得非社會性、具有向內挖掘性的文學成為主流,這種文學被稱為「後現代」文學,《活著》就是這類小說的代表。錢鍾書和張愛玲的小說,受到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和精神分析學的極大影像,這是他們創作的基礎。余華等人的作品,比如《活著》創造了自己的哲學思想,這是一種具有哲學性的寫作。
《活著》這部作品傳達的哲學思想是:「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這種對生命的解讀,有別於存在主義、物質主義等價值觀,成為撐起這部作品的「頂樑柱」。
以上就是對這部作品的全部解讀。在解讀這部作品時,用的方法是從探索作者的創作思路這個角度入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習慣,這樣解讀,對作品的理解會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