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有關電影人物的心理分析論文

有關電影人物的心理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3-11-26 22:44:14

❶ 電影《心靈捕手》的心理學分析 復制黏貼時請注意從心理學的方面來評述~

主角第一次和心理學家(第6個)見面時,卻是後者的心靈率先被觸動了。一個經常打架的天才,意味著其不按常理出牌。整部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有博學的特點,粗製濫造的觀點無法打動他們,就像哈佛酒吧里那場一邊倒的交鋒一樣,註定一般電影中的常識背景與本影片不在一個層次和范圍。
心理學家的強大就在於當自身的情緒傷痕被觸動時,能回以同樣強大的反擊……河邊的對話,心理學家一針見血地指明主角的弱點——缺乏情感體驗的深度。對於沒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財富去征服他們;對於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名望去誘惑他們;但對於恃才傲物的傢伙們,不會捲入常人小小的虛榮所依附的邏輯。一旦情感產生認同,人就像撲火的蛾子,心理學家則繼續鎮靜地控制著主動。他首先把對話控制在一個較為嚴肅的背景中(針對主角所評論的那幅畫),指明主角只是個傷心、狂妄的小屁孩,然後繼續講那些笑裡藏刀的小故事。主角的生活邏輯有問題,重要的不是天賦(威爾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時間所談論的都是一些滑稽的小玩意),而是「大部分的他」並未被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所發現,當其他人按照常識在跟威爾談條件時,心理學家就只是讓威爾「看到他」(告訴他他所看到的只是膚淺的文字面)而已。
第4次會面之前,威爾的現實已經發生了呃許多變故,他繼續貶低他人的情感(還有與其自尊不配的待遇,因為他本身有低自尊的問題),只是因為他本來擁有的內在是如此之少,他已經輸不起了(接受意味著付出和責任)。心理學家指出威爾的問題在於不敢一搏人生,他不是選擇低賤而是因為恐懼的驅使而不斷做出自我破壞的行為。
第5次會面之前,威爾的好友一番真話震撼了威爾。教授和心理學家正在為往日積習爭吵,自大、嫉妒和失意,都是人之常情。這次會面,心理學家終於抓住威爾的脆弱,引導他原諒了自己的懦弱。一開始他們談到兩人都有的受虐經歷,最後威爾說到分手的事,心理學家立即洞察到威爾沉默之中的傷感,知道這就是其一直等待的時機。一句句「這不是你的錯」不斷地撞擊威爾最後的心理防線,寒冰終於從內部融化。
影片的最有意思的是,威爾的固步自封正是他周圍人的苦惱,但當他走向自由之路,也讓他人感到了幸福。我們的生活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也關繫到周圍人的夢想。

❷ 跪求一篇心理學電影賞析論文 1500字左右 要從心理學角度

找到太多了,希望能給你靈感!

在電影《長江七號》中,就可以看到父親對孩子那種驚人的嬌寵,父親為了孩子上貴族學校,可以忍受非人的磨難,犧牲自己的尊嚴乃至性命。這種父子關系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平民尤其是農民家庭結構的典型代表。
孕育這種人格結構的親子關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發生在極端的貧窮和巨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窮人(父親)在這種社會中並沒有起碼的為人尊嚴,遭受到歧視和白眼;
第二,以父親為代表的整個家族把一個「救星」的形象投射給孩子,期望著通過孩子的成就(主要體現為學習的成就)能夠改變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或者僅僅是獲得失落的尊嚴(面子);
第三,在這種親子關系中,父(母)親以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方式省吃儉用,提供給孩子(往往是男孩子)優越的條件——讀書,而孩子的整個人格通過讀書學習和父母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所以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或者「貪玩」不學習的時候,出現的是整個家族系統自我的崩潰。父(母)親會在此時突然從奴隸一般辛苦勞動供養太子讀書的人,變成一個完全忽略兒童愛玩天性的暴君,開始毆打(虐待)孩子,之後又出現自我的崩潰、哭泣、自責。
而通過這個過程,孩子開始真正進入家庭的系統自我中,他會開始刻苦地帶有自我虐待色彩地學習,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並且期待著學習能夠帶給整個家族(學校、村鎮)榮耀。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格結構形成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價值感、以及其情緒和認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他並不會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判斷標准,而他的情緒和慾望也是和父母緊密聯系的。
魯迅說,中國人是合群的自大。正是說明了中國人的自我、超我乃至本我的一部分都是外化式的、關系性的。在《長江七號》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我想大概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種教育可以總結為兩條核心指令:千萬不要讓別人看不起咱們;讀書學習是一切的核心。其實這第二點也是為第一點服務的,「學習好了,別人才會看得起咱們。」而這兩點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建立起「我們」和「別人」的一種關系。有些時候,對這種「我們-別人」關系的需求不過是要求「我們」和「別人」能夠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而更多時候,則是期望著「別人」能夠無條件地欣賞、崇拜、羨慕「我們」,乃至在「我們」面前感到自卑或者混雜著幾絲嫉妒。這後者就是「面子」,面子的背後,是自體-客體系統的施虐-受虐關系的循環和逆轉。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何以中國人會形成這么一個群聚性的關系性心理結構,恰如一位來訪者所言,「我就像長在我媽身上的一個東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應該反問:「何以美國白人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和他人有清晰界限、有相對獨立的情緒和慾望系統的心理結構?」美國白人的這種「個體性自我」的心理結構是最近200年來適應工業生產要求而在全球大批量生產的精神產品。

「個體性自我」的產生是和民主社會、法治社會、物質豐富、社會大生產保持同步的。而「關系性自我」這種精神產品就特別適應於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這就像高保真音響適用於發達國家的都市,而對於飢荒的非洲來說,手搖發電的礦石收音機是最適合的,因為貧窮他們沒有電更買不起電池。在一個人口眾多、國家無法提供足夠保障的社會,「自我」必須是關系性的,才能提供一個社群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性。農民子弟們如果不緊緊地把自己作為人的存在性和父母、鄉親們緊緊聯系,那麼不可避免的災難性後果就是他們的父母在一個沒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下必然要度過窮困潦倒、孤獨悲慘的後半生。

❸ 電影《心靈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學)的問題

通過性格心理學來分析《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在一個具有保護殼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禦機制(保護殼)

在一部擁有著積極變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有著明顯的「創傷」的主人公(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在電影的一開頭,主人公們認為他們的生活並不存在著任何的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被生活困住的他們必須克服他們原本相信的謊言。

通過改變和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邁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創傷」通常源於過去的一些經歷,在《心靈捕手》中男主角威爾的創傷來源於童年時虐待自己的父親。這一過去的傷口引發了威爾的自我防禦,他認為對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會導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傷害。

作為一名電影的編劇,有時用這種方式思考電影中的人物會讓人覺得抽象,但將軟弱轉化為行為的一種方法是使用防禦機制。那麼什麼是電影人物的防禦機制呢?其實,自我防衛機制是角色們戴著的面具,用來隱藏他們的內在自我。



而他們所迴避的,所害怕面對的這些東西,往往都阻止著他們變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旁觀者清,我們在為電影主人公們加油打氣的同時,也是給我們自己鼓勁,因為在電影中,我們或許也看到了自己不願意在生活中面對的真相。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和主人公取得心靈上的溝通,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需要改變,都需要宣洩。

(3)有關電影人物的心理分析論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

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數學難題難不倒他,但卻對於心理輔導,威爾卻特別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業不太成功的心理輔導專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

❹ 我要寫 論恐怖電影的心理分析 誰能幫幫我高分懸賞!!

恐怖電影的心理探索~~
摘要:自從電影這個視覺娛樂游戲產業化以來,恐怖片一直是西方電影票房的法寶之一,不論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能夠觀者雲集,在或者競爭激烈或者低迷黯淡的電影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近幾年來,歐美和日韓的恐怖片大舉「進軍」中國的電影市場,得到了很熱烈的反應,尤其在年輕人中大受歡迎甚至風靡一時,也因此刺激了現在以通俗恐怖故事為代表的恐怖文學的飛速發展。在恐怖電影的發燒友中年輕人主要以大中學生為代表,而且人們通常的認知中乖巧膽小的女孩子在欣賞恐怖片的慾望和痴迷程度上絲毫不遜色於男孩,甚至大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架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和討論。恐怖電影帶給人的心理感受遠非通常意義的美好、愉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恐懼是個體面臨外部的某種緊迫而危險的情境時努力試圖擺脫、迴避卻又無能為力一種情緒體驗。這本應是一種人們極為迴避的體驗,那為什麼還有那麼人喜愛恐怖電影呢?甚至在年輕人中,對恐怖刺激的體驗是趨之若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除了個性和叛逆的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作為原動力嗎?在這篇論文中,我主要從心理學方面來淺析一下,恐怖片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以及心理基礎。

關鍵詞: 恐怖電影、心理學、本能、反應

正文:

恐怖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擁有著大量的觀眾。人們在顫栗與尖叫中,卻不由睜大驚恐的雙眼。一幕幕驚栗的場景,叫人既喜愛又害怕。在電影誕生的最初10年裡,法國電影大師梅里埃就拍攝了200多部幻術,神怪和特技影片。這些片子雖然只有一兩分鍾,但因其驚悸的效果而被人們視為電影史上最早的恐怖片。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影響片具有深厚的心理學內涵,讓人在顫栗驚恐中欲罷而不能,因此他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開拓者。當今美國的夢工廠好萊塢是恐怖大餐的熱心製造者,如《驅魔人》、《閃靈》等都拍得血腥殘暴、十分逼真。

雖然拍攝的時代、技巧、技術有別,但這些電影的初衷是一致的,無非是激起人們內心最大恐懼。而這非但把人們嚇跑,反而讓他們感到刺激上癮。這看起來彷彿違背常理。從人們行為的通用理論來說人類總是在追逐快樂,逃避痛苦。但我們又該如何解釋人們熱衷於去做看恐怖電影這個會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如此多的人樂此不疲地恐怖電影,一連兩個多小時沉浸在恐懼中,人們為什麼要這么做?他們能從恐懼中獲得什麼?

一.從影片中得到的恐怖體驗是個人和人類的成長相關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被恐懼包圍著長大的。作為個體的人類,每個人都有童年時期的恐怖心理體驗,因為經歷驚險與恐怖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開放幻想、提升創造力的重要手段。歐美恐怖片中,經歷驚險與恐懼的主角常常是兒童,受到驚嚇的兒童形象正好與觀眾在童年時期積淀下來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鳴。心理學家說看恐怖片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要,而在電影學者眼裡,恐怖電影則是此類觀眾的一個心魔:在恐怖電影里尋找自己的悲傷童年或者某種潛意識。看恐怖片的願望,是在觀眾蒙矓的潛意識中存在的。對於會使我們感到恐怖的事物,對於恐懼這樣令人難忘的心理體驗,人類有著十分矛盾的心理狀態,既對危險有著本能的遠離躲避反應,同時又無法抗拒其對人性好奇與獵奇心理的誘惑。恐懼感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其實也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作為這種恐懼需要的產物:恐怖電影是最大眾化也最形象直觀的娛樂藝術形式。

實際上,不僅個人是被嚇大的,人類整體也是被嚇大的。正因為恐懼心理的存在,原始人類才能在危險面前自我保護得以生存,而面對恐怖事物既害怕又受誘惑的心理反應,是人類在其個體與群體進化、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知道,當人第一次看到蛇的時候都會本能的感到害怕。為什麼會這樣?蛇沒有傷害過他,蛇的樣子也不像會對人構成多大的威脅,但人還是會害怕;而從更深的角度,在《聖經》中,是蛇誘惑夏娃犯罪,為什麼不是別的動物來承擔這個角色?一些研究人類心理的學者認為,這緣於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經驗。對於居住在森林中的最初的人類來說,遭到蛇咬很容易死去,這樣,對蛇有著害怕的、小心翼翼地遠離蛇的人有更多機會活下來,因此,在人類的意識深處,隱藏著來自遠古的對蛇的天然恐懼。人類文化心理中對蛇的恐懼,對這種恐懼的重視與自覺,使蛇成為邪惡的象徵。但是,即使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人認為,蛇誘惑人類犯了罪,但也由此開啟了人類的智慧。這是因為在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有著這樣的特點,那就是會受到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對於所害怕的東西、被禁忌著的東西,又會產生接近與嚮往,說得白一些,就是會產生想探個究竟的意願。基於這樣的逆反心理特點,我們對於引起恐懼的事物,如恐怖電影所產生的既害怕又嚮往的矛盾心理,也就很容易解釋了。簡單說來,對於恐怖對象的這種矛盾心理,其中所包含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也是人們得以學習的心理基礎之一。由此我們可以大致認為,人們喜歡觀賞恐怖片的原因之一,在於電影中所揭示的恐怖經歷引發了觀眾自身的恐怖心理體驗,對於恐怖體驗的需要,甚至是人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也看到,恐怖片中引起恐怖的對象,不管是自然的還是幻想的,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神秘,其實質就是人們對它們不了解、無知。因為人對於恐怖對象的矛盾心理,要經歷:害怕、力圖接近與了解、克服害怕,再面對新的恐懼這一個循環的過程,這一消解恐懼的過程也就成為一個消除未知,獲得知識的過程,大而化之就可以看做是人類進化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由此可見觀看恐怖片不僅僅在於鍛煉心理承受力,同時也在形成一種心理技能,一種成長的技能。

二.觀看恐怖電影是一種心理和生理的雙重需求。

對於觀眾來說,看恐怖片簡直就是一場連續的心理游戲。而隨著游戲的不斷「升級」,觀看恐怖電影的第一個後果就是經歷恐怖心理體驗的心理承受力被提高。實際上,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是很多人看恐怖片的目的之一。隨著心理承受力的提高,事實是恐怖片被「戰勝」了。那麼,除此之外,看恐怖片還會產生哪些心理感覺?

人類心理上確實會對很多東西感到恐懼,恐怖片通過對恐懼心理的強化與疏導,使恐懼感不再是折磨人的東西,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恐懼心理對人的心理與身體的傷害。一位大三學生說,大部分人在看恐怖片時會感到肌肉緊張、心跳加快、出冷汗……在這之後竟是難以言語的輕松之感,「我很安全,還活著,真好。」——也就是說,他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恐怖」特徵只是一種虛擬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真正的恐怖經歷。人們都有一種天生的涉險意識,恐怖電影可以向人們提供營造恐怖環境形成恐怖體驗的素材和條件,以達到構架出另一種非常規生活的氛圍,滿足人們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凡是讓人格外恐怖的電影,必然能揭示潛意識中的心理秘密。如果說人做夢是潛意識經過改裝後的表達,那麼看這部電影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電影故事向你潛意識的投射。而且這種潛意識和象徵的映射關系是比較固定的,所以使你內心深處產生恐懼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這個故事在你的潛意識中的投射。恐怖片就抓住了某個文化語境中觀眾意識的最脆弱之處,讓他們陷在一種「安全的恐懼」之中,恐懼掩蓋了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煩惱,而又不真正傷害和威脅到日常生活。這種虛擬特徵使得恐怖片的觀眾在觀看電影(經歷恐怖)之後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與放鬆。這種恐怖電影的虛擬性幫助人們在虛擬的狀態下克服對事物的恐懼。人們不希望恐怖事件真實地發生在他們的周圍,只是希望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克服他們。恐怖電影製造了令人恐怖的種種危機的同時又能夠通過巧妙的敘事技巧將這些危機一一消除,從而在假想的層面上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即使大眾克服對生活中各種恐怖因素的懼怕。

在看恐怖片的生理需求方面,對於愛看恐怖片的人來說,現實社會所產生的緊張和壓抑讓人感到空虛、無趣,而人的情緒、神經系統如果一直處於十分規律、平淡,意力長期集中於同一個目標的狀態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形成心理壓力。決的方法除了休息,更有效的可能還在於使注意力集中於另一個對象,尤其是差異性很大的對象,這種刺激打破平靜,才能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從這個層面來講,看恐怖片這種強烈的刺激的確可以消除這種負面情緒,是一種不錯的情緒疏解管道,人們能把現實中的怒氣、憤恨通過電影轉移,隨著影片的畫面、氣氛而緊張,甚至放聲叫出來,這些都是釋放壓力、放鬆神經、在心理上擺脫恐懼與焦慮的好方法,用這種方式轉化現代人多餘的荷爾蒙,這也使我們理解了觀看恐怖片之後為何會感到輕松。而這就是恐怖電影賴以生存的巨大心理市場。當然,看恐怖片從來都不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就像某些葯物一樣,服用後即會馬上緩解,但葯力一過有可能舊病復發。這樣,觀眾就會在心理上對看恐怖片產生依賴,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影院。
三.恐怖電影對人性和心理的影響

亞理斯多德在他的《詩學》中說:悲劇通過激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來凈化這些情緒——這裡麵包含兩層意思:悲劇可以引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悲劇可以凈化人們心中的恐懼與憐憫。也就是說,恐懼心理中的有害成分,因為通過觀賞悲劇(引起恐懼的文藝作品)而變得純潔。在現代的文藝心理學看來,人心理上積壓著許多有害的情緒,需要通過相應的藝術欣賞(或創作)來把它們「排泄」掉。這就是「凈化」,悲劇之所以有這種功能,在於它作為文藝作品提供了人們與恐懼之間的一個審美距離:就恐怖片而言,那是個危險的東西,但它是電影里的東西,在它面前觀眾是安全的,因此觀眾可以不受損害的進入這個游戲,「享受」而不是被迫經歷恐怖心理體驗及其所帶來的快感。在觀看這些電影的過程中,那些有害的心理被替代或凈化,比如殺人的慾望因為觀看兇殺片而得到間接的滿足於是不會在真實的世界殺人。這也符合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對藝術創作活動的解釋,他認為藝術創作和夢一樣都是對於潛意識中願望(尤其是不正當願望)的滿足。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愛德華·安德拉德和約耳書·科恩表示的新研究發表在《消費者研究》上,他們認為觀看恐怖電影的人,「人類能夠同時體驗兩種極端情緒看恐怖電影最快樂的時刻,也就是最恐懼的時刻。」這種新奇的情緒體驗解釋了人們同時經歷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人們實際上享受被驚嚇,不僅僅享受威脅解除後長舒口氣的暢快。「常態下,人們一般願意選擇避免刺激,但是,當他們進入戒備狀態,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體驗恐懼時也在體驗快樂。」 人們這種對恐怖文化的需求,有釋放壓力、追求娛樂的因素,也說明了我們的人性中對刺激、新奇的趣味和癖好

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感官刺激除了形成恐怖體驗還帶來了更多的快感,並且釋放了積累在人們心中的恐懼情緒。但從更深層次說,一部好的恐怖作品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對邪惡和恐怖的暴露喚起對人類的惡習、缺陷的警醒;通過挖掘人性的深度,展現人類思想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同時滿足人們對神秘主義探索的慾望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求。

四.恐怖片意象的心理分析

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恐怖片存在的心理基礎在於人類的一種終極的情感:對死亡的恐懼。而任何一種足以引起這種焦慮的影像都可以給觀眾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恐怖電影主要有兩類:一類涉及超自然力量或世界。人們一直對於自己未知的世界心存恐懼和敬畏,各個民族也都有關於這種恐懼的神秘傳說。雖然人類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但不能否認,人們依然無法完全了解這個世界,依然有許多現象是神秘無法解釋。人們在困惑的同時,內心深處也有著深深的恐怖。而恐怖電影是將這種恐懼和想像形象化了,並加上了時代的特徵。而恐怖電影的另一類是有關人性的罪惡。它也有著深刻的社會淵源。層出不夯的兇殺案和各類自然災難、社會危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強烈的恐懼感。恐怖片導演將這些我們在真實生活中真正害怕的東西加以藝術化的包裝.將人們內心的恐懼還原在銀幕上,使我們對那些對象的恐懼被揭示、被體驗,讓人們直面這種情緒,並且大部分被釋放並克服。

以「血」這一意象為例子,它或許是恐怖片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影元素。那麼「血」象徵著什麼?

血與死亡直接有關,而對死亡的恐懼又是人類的終極恐懼,這表現在下述兩點: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本能,如果不害怕死亡,對生命無所謂,人就有可能自己死光,人類的延續就無從談起;不管科學發達到什麼程度,死亡的問題都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有人認為,死亡恐懼是恐怖片賴以存在的心理基礎,除了血,恐怖片中眾多電影元素也都與死亡有關。不過在電影中,一個重要意象的作用是不會如此簡單的,「血」決不會只跟死亡有關。對「血」的恐懼也可能與人類某個歷史階段對處女的恐懼有關。美國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就是從這個出發點去安排劇情的。血也可能象徵著生命所經歷的危險,就是每個人出生時候所經歷的血淋淋的危險。在《閃靈》中,從門背後、牆縫里噴涌而出的血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命誕生時候的流血。生命的脆弱、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直接的威脅。

人在受到威脅時候的本能反應之一是逃避,因此,恐怖片中常常設置了個各種各樣的藏身之處。經典鬼片《閃靈》中,小男孩最後的藏身之處是迷宮,直到被他母親安全帶走——迷宮、被母親帶走,這條思路也涉及到為什麼恐怖片的主角常常是兒童:人都有一種本能的懷舊心理,或者叫退向,即人們想要回到過去的本能,因著這種本能對童年生活進行美化——恐怖片中受到威脅的兒童因此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強烈關注;而從藏身之處來看,最終可能會極端地感到「回到」母親的子宮才是最安全的,恐怖片中不少藏身之處很容易讓人發生這樣的聯想。

《午夜凶鈴》或許是亞洲最成功的恐怖片之一,這部電影里充滿了可作為心理分析素材的元素。綜合整個電影,我們得出的心理分析結論是:這個電影是在說明一個有心理障礙的女孩的心理體驗。它所揭示的人們對於血緣與亂倫之間沖突的恐懼、慾望與禁忌之間沖突的恐懼,抓住了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東西。雖然有些觀眾可能在意識中不懂得午夜凶鈴在說什麼,但是潛意識卻受到了它的感染,它勾起了你的同樣的心理沖突。實際上,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指出,人人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心理沖突,這也可以稱作同「俄狄浦斯情節」相似的另一種人類對原罪的本能的恐懼。

由恐怖片的地區差異可以看出,對於恐怖邪惡的東西,不僅是個人,整個社會也存在一個心理承受力問題。應該說,人類社會的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也得到不斷的深化。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樣,對於個體心理和人格結構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從這種種現象和理論來分析,恐怖片還是有很深厚的心理基礎及存在的價值的。

參考文獻:《環球科學》雜志 2007年3期

《消費者研究》雜志

《魔鬼秀:恐怖電影的文化史》

《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

《視覺快感、日常生活與心理焦慮——當代泛亞地區恐怖電影心理研究》

《心理分析——對恐怖電影午夜凶鈴的意象分析》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心理 電影 恐怖 探索

❺ 電影電鋸驚魂豎鋸人物心理分析

他和前妻離婚,自己的孩子又胎死腹中,孤獨並且抑鬱,於是john選擇了自殺,但是未遂,他被搶救了回來,在生死之間,他體會到了所謂的生命的真諦。於是他想讓更多的人理解他的發現,不要浪費生命,他開始用設計機關,算計對象,觀察對象來麻痹自己,其實他自己還是對生活充滿了恐懼的,他不敢再去面對無力蒼白的生活,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肯定又會被生活打敗的。但很明顯他選擇了錯誤的方式,用機關讓人通過自殘來獲得救贖,你以為你自己是神么?每一個機關都不是必殺,一定有辦法自救,但自救就是自殘,這種設計更應該說是一種偽善!說白了john或者他的弟子們都是生活中的loser,對生活充滿了絕望,這對死亡充滿了畏懼。但是他們通過所謂的機關控制他人的人生乃至生命,也許被他選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陰暗面,但世人誰有沒有呢?那些所謂的幫你獲得救贖只是john一種幼稚的自我麻痹的借口罷了。

❻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

電影與心理學是兩個對大眾同樣具有吸引力的名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與心理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篇一

論電影與普通心理學的關系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摘要

【摘 要】通過打破了對心理學的傳統認知,以一種電影 文化 的視角來解釋普通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和記憶等客觀心理活動、能力和意志等主觀心理體驗,從而讓社會大眾更直觀地理解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不僅從電影中了解到與心理學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科學系統地認識社會中的心理現象,並更好地指導社會大眾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內容

【關鍵詞】電影心理學;感知;記憶;能力;意志

1 感知

感覺和知覺是個體心理中最基本的認知活動,個體對外界事物的刺激都需要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覺通道來接收,並作出相應的反應。而感覺和知覺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感覺是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知覺是對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另一方面,感知覺的相互作用使人們可以為記憶,思維和語言等更高級的認知活動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黑澤明的《羅生門》這部電影中,就可以看出感知覺是一種客觀存在與主觀感受的統一,四個證人描述了四種截然不同的 故事 情節,或許就是因為他們的立場不同,每個人都會在社會角色,記憶水平, 思維方式 ,行為模式,表達能力,動機需要以及情緒體驗等方面有所差異或傾向。英國 經驗 主義哲學家貝克萊曾經說過,“存在即被感知。”,存在是相對的,而我們感知到的或許是一種存在,或許只是一種錯覺。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人類本質上看到的和聽到的只是一些有排列和組合的光波和聲波,並非顏色和聲音。所以說,當從客觀世界中獲取新的知識的時候,要相信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所有的知識和真理都是被人們想像和建構出來的。比如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不能再使用中學的程式化學習模式,而要跳出原有被禁錮的思維定勢和刻板印象,用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和接納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和知識。不僅是心理學等社會人文科學,物理學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從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到霍金的《時間簡史》,甚至到目前嶄新的研究領域,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研究範式,或者說是所謂的“永恆真理”。正如西班牙民間的一句 諺語 一樣,“在這變化莫測的世界上,既沒有真理也沒有謊言,所有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看世界時所用鏡片的顏色。”

2 記憶

記憶中的“記”代表著識記,“憶”代表著回憶,記憶的過程就是一個對過去識記過的經驗,在現在時刻回憶的過程。記憶不但連接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還是連接感知覺與思維、語言的橋梁與紐帶。任何一種高級信息加工過程都不是在一個時刻進行並完成的,就好像看電影一樣,假如大腦沒有記住一個個獨立的故事情節,沒有回想起一個個單獨出現的故事畫面,就不能把每一時刻電影在我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所產生的體驗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形成對電影的總體印象,評價和思考。

而《記憶碎片》這部電影可以讓人強烈地感受到記憶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記憶,他的內心世界會產生怎樣的矛盾。正如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萊昂納多在失去短時記憶之後,只能通過照相片並加以備注的方式獲得記憶的片段,但即使這樣,失去記憶的人也很難把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有邏輯地組合成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從而對事情的前因後果的理解造成混亂。

最核心的問題還並不是失憶給人類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而是無法了解自我以及存在的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三個基本的哲學思辨問題,在生活中的有些時候還會困擾著普通人,何況是失憶的萊昂納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萊昂納多在失憶的條件下,還可以意識到他存在的意義在於復仇,雖然他的行為和觀念可能是片面的,消極的,甚至是違法的,但是他可以意識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相反,面對物慾橫流,燈紅酒綠的世界,我們現代人是否完全排除了功名利祿的誘惑和干擾?是否還記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反省和思考的。也許是我們身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不經意間對物質的慾望愈發強烈和敏感,物質世界讓我們跑得太快,以至於精神靈魂世界被遺棄在過去的某個角落裡,可悲的是我們身陷囹圄卻不能自拔。從這個角度看,失憶並不完全是一種消極的狀態,而是一種暫時的休養生息,它可以讓人類清醒地覺察到此時此刻的狀態,讓人類發現是否和你開始制定的目標和計劃有所偏離,讓人類重新關注在主我的角色上,而不是客我, “勿忘初心”一詞也是就是對人類記憶本能最好的見證和說明。

3 能力和意志

通過先天遺傳和後天發展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力和人格共同組成了一個人穩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徵,這些是一種區別於他人最明顯的方式。而能力作為一種個體認知和行為的評價標准,對於不同的個體,能力的測量卻沒有統一的標准來界定。

通過電影《阿甘正傳》不難看出,能力衡量的標准不一定就是智商,主人公阿甘就是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時,卻在 橄欖球 , 乒乓球 ,從軍,捕蝦經商等生活中各種領域和方面都取得成功,現在學校中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所以對能力的認知需要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

而通過後天培養來提高能力的一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無論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些外界環境因素多麼的充足,但如果個體內心中沒有意志作為精神支柱給予支持,那麼個體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就變得十分渺茫。意志與人類的動機和情緒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可以對認知和行為進行控制和調節,從而來堅定人類的信念和理想,以實現我們的目標和計劃。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最後歐亨利式的結尾讓觀眾看到了主人公安迪內心中的一股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意志,意志可以讓他在面對無期徒刑的牢獄生涯時形成強大的抗逆力;可以讓他在越獄過程中經歷常人難以忍受的環境時形成強大的抗壓力,從而可以讓他在夢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濱與老朋友相聚。

有趣的是,這兩部同年度進行奧斯卡金像獎爭奪的電影,把心理學中的能力和意志兩個概念結合在了一起,並賦予了新的意義。能力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觀眾看到了阿甘許多方面的天賦,但是這些都歸於一個本質――“跑”,這種橫跨了美國的跑步就是阿甘無人能比的堅定意志所驅動的。而只有安迪一個人成功地越獄,也不只是在於他十年如一日的意志進行挖洞,同樣也要求他有一種精通財務制度的能力和分析判斷的能力,可以審時度勢,韜光養晦,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最佳的選擇。總而言之,一個人必須具備全方面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兩方面因素,把外在資源和內在素養進行有機地結合,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就像企業家宋美遐女士所說:“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4 總結

心理學作為一個研究型的社會人文科學,無論是和虛擬中的電影,還是和現實中的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過程的科學,沒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正如《雲圖》那部電影所包含的跨世紀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人類就好比是一部電影巨作中的一張膠片,但小小的膠片卻表現了這個時刻最豐富多彩的畫面。歷史長河中的人類是渺小的,而人類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心理狀態。其實,人的一生就好比一部電影,有高潮也有低落,而心理學教給人類的就是如何使這部人生電影更加波瀾起伏,豐富多彩。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篇二

心理電影的傳播與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摘要

[摘 要] 多數心理電影都會表現人物內心的焦慮、恐懼、愛情、欲求等,心理電影作為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療法越來越被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所重視。心理電影的傳播對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研究理當受到重視。本文將以表現童年創傷心理電影的傳播為例分析心理電影的傳播對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內容

[關鍵詞] 心理電影;人格分裂;傳播;心理建構

心理學電影是指以心理疾病為素材構建情節、設置沖突、解構心結、塑造人物形象的電影類型,它是伴隨著人們對心理的逐漸認識而發展起來的。心理疾病的特徵和性質極大地刺激了拍片人的 想像力 ,電影媒介把心理疾病素材作為情節工具和底色,表現人物心裡的想法、願望、焦慮、恐懼、愛情、欲求等,以推動觀眾對人類自身行為的再認識,於是,在故事片、喜劇片、動作片、犯罪片、暴力片等類型的基礎上增加了心理電影這個新的類型。經典心理電影作為一種心理疾病的精神療法越來越被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所重視。

“成功的電影都是那種能在無意識層面上反映當時社會上具有決定性的動力群體的影片。”[1]成功的心理電影能使受眾通過電影媒介看到導演批判意識下所掩蓋的非理性因素,在無意識狀態下達到與人物溝通交流獲得心理快感的目的。因此心理電影要求創作者具備專業的電影理論知識掌握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在對自己的思維活動、情感意識、創作心理等進行理性分析和規律把握後,能藉助電影中運動的聲畫媒介闡釋劇中人物內心情感和心理現象藝術地引導受眾的觀影心理。雖然業界公認高票房是電影生命力的根本保障,但擁有一個值得受眾長久思考的內涵承載才是影片價值的根本所在。成功的心理電影不僅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而且還能夠激活其潛意識本能使其與劇中人物進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讓長期受超我抑制的某種情緒從隱秘處釋放出來,繼而使影響心理健康的內心情結得以揭示、展露和解構。

經典心理學電影,如《愛德華醫生》《精神病患者》《沉默的羔羊》《迷牆》,它們所反映的主題均具心理學意義,都從童年情結深層次剖析了人物性格。如《沉默的羔羊》將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論與電影受眾的審美快感有機地融合,其鏡像語言的象徵性,既隱喻了克拉麗絲兒時未能成功救得慘叫的羔羊的不幸經歷,同時沉默也體現了克拉麗絲把夢想深深埋藏在心裡的執著,她竭力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最終她戰勝了性變態和對性的恐懼實現了她的夢想。當觀影者進入夢幻狀態把自己當成克拉麗絲時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也就通過想像得到了滿足。

“如果我們將鏡頭對准生活,所有的大全景也許會引導我們做出這樣的結論,大多數人都在浪費他的寶貴時間,去世的時候都帶著一種未嘗夙願的遺憾……無論命運如何捉弄我們,我們都心懷希望。”[2]心理電影與其他類型的電影比較更具有對受眾心理願望的補償功能。“當受眾認同主人公及其生活慾望並在心理為他們喝彩時,事實上是在為自己的生活喝彩”[3],受眾觀看心理電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心理疏導、解構心結的過程,這樣特殊的觀影按摩、心理激勵有利於健康心理的建構。

一、表現男性愛缺失的成長心理——《迷牆》

影片《迷牆》以PINK的人生故事為線索,表現主人公童年喪父難以癒合的戰爭創傷、少年期心靈備受學校刻板 教育 的摧殘、青春期戀母卻又不得不離開母親的惶恐、青年期愛情受挫、事業失意,孤獨彷徨乃至走上極端暴力最終崩潰的人生歷程。

(一)父愛缺失的童年孤獨

主人公PINK父親犧牲於二次世界大戰一次橋頭堡戰斗中。影片開始黑暗中一雙大手點亮一盞油燈PINK父親出現在昏暗的光暈中。接著油燈的光亮疊化為烈日下的巨大全景,地平線上小PINK遠遠跑來,畫面中太陽的光芒眩目而溫暖且多次反復與整個影片的快節奏和陰暗色調形成鮮明對比,讓受眾對主人公PINK嚮往卻又難以達到的充滿父愛的理想世界感同身受。童年的PINK與同齡孩子一樣,希望玩旋轉木馬、滑滑梯等比較刺激的游戲時能有父親相助、保護、激勵。在社區游樂場當他牽著別人父親的衣襟懇求幫助遭到拒絕後,落寞地回到家裡翻出父親的遺物戴上父親的軍帽,父子倆的影像交替出現,此時孩子孤獨的心多麼渴望得到撫慰,然而物依舊父已亡,觀影至此很難不為之動容。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強大的父愛做支撐,罪惡的戰爭卻無情地奪走了PINK們的父愛。父愛的缺失成為PINK童年最深的創痛,父親的形象在PINK的潛意識中反復出現揮之不去。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此種創傷將伴隨並影響PINK們的一生。

(二)師愛缺失的少年逆反

教師理應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航,可PINK記憶中卻有一個源於導航者的極大創痛事件,童年的好奇心驅使他在鐵軌上引爆子彈,車輪駛過子彈爆炸的瞬間,車窗口無數戴著面具的乘客不約而同地指責謾罵疊化為老師兇狠的訓斥,課堂上教師當眾嘲笑他寫作的詩歌,嘲笑與謾罵甚至體罰,除此之外,PINK很難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老師在他的成長中並未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少年PINK無力與教師及其背後強大的能把人馴化成機器的教育制度抗衡,只能把全部痛苦和憤怒藏在心裡:教師在家裡受老婆虐待精神變態,將學生當成發泄的對象。孩子對那位黑袍教師的超現實想像,黑色幽默中映射的恰恰是活生生的現實。學校教育對每個孩子施行教化試圖磨平個性,使之成為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標准化機器零配件,因此,被教師橫加指責當眾羞辱的PINK現象絕非偶然。然而在文化越來越後現代的當下,PINK們顯然對於扼殺自由天性的傳統習俗充滿抵制和反抗。PINK式反抗是明證!

(三)愛情受挫的青年危機

PINK充滿性沖動的青春期,因為性而產生的焦慮與困惑久久縈繞很難揮去,在PINK心中男女關系相當危險,青春期母親床上的骷髏、年輕人混亂的性活動,象徵男女生殖器互相逗引的雌雄花朵,詭異的背景音樂中,動畫形象由花變成骷髏,最終貌似女性生殖器的花朵將貌似男性生殖器的花朵擊碎吞噬,動畫中的吞噬與被吞噬隱喻了現實生活中頻頻上演的真實事件:背叛和引誘。骷髏、亂性、雄性花被吞噬等顯示了PINK對於女性的總體認知,在性、感情、婚姻面前因為缺乏父輩的引導,PINK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總是輕易被拋棄。童年喪父的孤獨、少年教師的侮辱、青年妻子的背叛,種種畫面交織出現,讓PINK的精神極度迷惘,肉體在冰冷的泳池中陷落,鮮血染紅池水,靈魂即將出竅。“牆外有人嗎?”誰來幫PINK推倒那道冰冷厚重的牆!《迷牆》通過呈現青年PINK的意識流動,不僅將PINK時代青年人空虛的精神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飽受現代物質文明戕害的靈肉混合體,也讓攘攘逐利者浮躁的心靈有片刻的清醒和寧靜。《迷牆》誕生之初雖然曾一度成為禁片,但從心理學傳播的角度來講,它能跨越時空成為一部驚世駭俗直指人類靈魂和命運的預言式天書,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學電影寶典。 二、表現性別角色分裂的《精神病患者》

人格分裂學名稱為“解離症”,別名“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理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的整體性。[3]

《精神病患者》中有著戀母情結的“諾曼·貝茨”是個特殊的人格分裂患者,常態下他是旅店老闆,變態下他兼容已故的母親和戀母的兒子兩個角色。他五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長大後無法容忍母親另有情人於是弒父殺母。弒母的罪惡感使他盜回母屍做成標本並使母復活,而復活的“母親”因嫉恨便會殺掉兒子喜歡的女人而後快。希區柯克引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學說,在片尾安排心理醫生把諾曼·貝茨對母親又愛又恨的心理做了詳細解釋:諾曼·貝茨因嫉恨而弒父殺母,由於有強烈的戀母情結事後總是將自己扮演為兩個角色:時而是強悍霸道的母親,時而是逆來順受的兒子。罪惡的根源在於親情的缺失導致人性的扭曲繼而導致性別角色混亂。像貝茨般兼容母親和兒子兩個角色的病例非常罕見,屬於戀母情結的變異和病態表現。

三、表現女性超我、本我、自我三重人格分裂的《綠茶》 衣著嚴謹表情冷漠遵守道德傳統不過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綠茶》女主人公碩士吳芳的“超我”形象,也是吳芳人格的基本成分。童年時代的她親眼見證了備受精神病父親折磨的母親意外殺死父親的慘劇,兒時的精神創傷讓吳芳情感表達受阻無法與人正常交往,成年後渴望著被愛卻又不知道如何付出愛,當然也不可能自由戀愛,她只能通過頻繁相親去結識異性。童年時代的精神創傷導致她對愛的追求止於心理渴望而行為被動,她甚至通過算命來捕捉偶爾閃現的戀愛機會,因為她的內心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追求愛,她付出愛的能力是欠缺的。除非愛神主動降臨,否則她很難體驗到獲得愛情的快樂。

而“本我”的吳芳,則以朗朗的形象活躍在影片中,她美麗活潑,以在酒吧彈鋼琴為職業,和各種各樣的男人交往,眾多男人的追求不僅讓她的性需要得到滿足,也填補了童年時代不受重視的心理空白,她和男人接觸從不投入感情,徹底消解了情感的壓抑和道德的束縛,避免了母親式的孤獨與絕望。朗朗的人格其實是吳芳原始人格中的另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童年生活中痛苦和不愉快已不見蹤影,保留的只是沒有受過任何約束和壓抑的快樂的自由自在的天性。

“自我”的吳芳由男主人公陳明亮造就,陳用旺盛的生命亮光碟機散了吳芳童年的陰霾。吳芳在沉寂和壓抑中感受到了自己從未感受過的男人的關懷和重視,分裂的人格得到了整合,成為一個性愛和情愛欲求完整統一能用正常的符合社會道德的方式滿足自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女人。吳芳和朗朗,她們是一個女人的兩個面,在每一個女性身上,都有著連自己也難以理解甚至是矛盾的東西存在著,它們的共存,影響著女性的意識和行為。《綠茶》對具有人格分裂症狀的女性心理做了頗有意味的呈現,帶給人們無盡的迷惑和思考。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我們發現心理學電影多從童年情結深層次剖析畸形的成長環境造就的畸變性格,主人公總是處於各種各樣或主觀或客觀的威脅中,他們的被困和解困會激發觀眾去喚醒並思考心靈深處無法排解的相似情結,並在觀影的無意識狀態中釋放或轉移積壓許久的心理抑鬱。當主人公走出困境,受眾長期抑鬱著的內心焦慮和恐懼等情感會隨之釋放,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可以減緩或避免心理疾病,利於觀眾的健康心理建構。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電影的製作與傳播尤其是心理電影的傳播不僅能帶來票房收入,傳播人文精神,而且還會給受眾帶來有效的心理按摩,讓觀眾的喜怒哀樂情緒得到合理宣洩。受眾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面對困局的勇氣、對美的感受力、 人際交往 技巧的學習、心智的開啟、性靈的陶冶、智慧的增長等均能在心理學電影營造的夢幻中潛移默化地完成。總之心理電影傳播是藝術地進行心理疏導與心理激勵,建構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無論傳者受者均需要高度自覺。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文獻

[1] [意]安東尼奧·梅內蓋蒂.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和無意識[M].艾敏,劉儒庭,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60.

[2] 韓薇.電影心理學在我國發展現狀淺析[J].今傳媒,2011(04).

[3] [美]羅伯特.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周鐵東,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164.

[4] 陳紅.心理電影賞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5] 趙曉珊.認同機制與觀眾心理[J].文藝研究,2011(06).

有關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推薦:

1. 關於心理方面的論文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論文

3.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4. 論當下青春電影消費化傾向的幾種形式論文

5. 解讀電影《面紗》中的中國形象論文

6.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7. 心理健康教育課後感

❼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盜夢空間》

在看《盜夢空間》之前我看過另外一部關於夢境和現實的日本動漫《紅辣椒》,講述的是利用夢境治療現代人心理疾病的醫生,化身偵探打擊利用夢境統治世界的機器人的故事。反應了對當代工業對人的異化的問題,十分精彩,但《盜夢空間》在任務心理與夢境處理上更加深入成熟,尤其是人物心理問題的解決更為細膩。

我從幾個方面來利用心理學所學的知識分析了《盜夢空間》。

一、 夢的構成元素

影片《盜夢空間》中有一個盜夢團隊,人為的打造夢境;成員的分工與夢的構成元素形成了對應的關系。

盜夢者——夢的形成的內在誘因

盜取別人夢境里的思想的男柯布是影片中夢營造的原因,他為了竊取思想,或是植入思想,而為人製造夢境。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做夢,弗洛伊德解釋夢是潛意識的展現。

前哨者——夢形成前的外在誘因

在影片中有一個前線放哨,負責前期的資料搜集、信息打探等准備工作的成員。他為夢提供先前素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的夢也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會出現現實生活的影子,因此在夢中往往會與現實混淆。

築夢師——夢中的場景

負責建築各級夢境中的大體環境框架,對夢中環境的細節進行局部修改。夢中的場景往往可以奠定一個夢的基調,反映出夢主人的心情和精神狀態。

偽裝者——夢中的角色

負責在夢中偽裝成特殊人物(通常是和目標人物關系比較親近的人)以更好地從潛意識層面影響目標人物。在夢中,往往完美會夢到其他的人物,在《釋夢》中解釋道這些人物象徵了主人內心的不通角色,是各種意識的投射。

魅影——夢中的情結

影片中,柯布的魅影是妻子,因為她的死心存深深的負罪感,所以其潛意識中的亡妻會偶爾出現在聯夢中,對行動進行干擾。而在我們的夢中也會有經常出現揮之不去的「魅影」,我認為這往往會是我們潛意識中最在意,最重要的部分,其往往與童年經歷相關。

傳統意義上對夢的解釋正是依託對這些夢的構成要素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的,中國的《周公解夢》就是通過對人們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兒總結出的要素與內涵的對照表。

二、 柯布的心理結構

我認為對與夢的形成和解釋適用於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理論,但對於一個的內心分析榮格的理論更為細致。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也是一種整體人格結構理論。他把人格的總體稱為心靈,認為心靈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有機整體,又是一個層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結構。它由三個層次組成:意識、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

意識,是人的心靈中唯一能夠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榮格認為人的意識發展過程就是人的「個性化」過程,曾經的盜夢生涯讓柯布成為一個逃犯,對他人充滿敵意。但同時意識也在不斷地充實、完善和塑造著新的自我。最終柯布完成了自我救贖,重新回歸家庭。

個體無意識,榮格認為對人格及其發展影響最大的還是無意識,它包括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個體無意識是無意識的表層,它包含了一切被遺忘了的記憶、知覺以及被壓抑的經驗,由於它是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和個體的經驗相聯系的心理內容,因此被稱為個體無意識。

個體無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情結」的形式表現出來,指的是他的心靈被某種「心理問題」強烈地佔據了,使他無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卻沒有意識到。柯布的情節就是他在妻子的意識中植入的懷疑,最終造成妻子自殺。這是他一切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

人格面具,柯布的人格面具是一個冷靜,干練,理智的團隊領導,所以當他的內心出現問題是他拒絕告訴夥伴,而是壓制和掩藏。

柯布的阿尼瑪和陰影都是自己的妻子。他意識中最原始的動力和最黑暗隱密、最深層的邪惡傾向結合在一起,因此他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扭曲,他面臨的心理問題是復雜,困難的。

由此看來柯布是一個有著嚴重心理問題的人,因此故事不僅僅是一次任務完成的過程,更是一次內心治癒的過程。

三、 釋夢4層世界

《盜夢空間》營造了4層夢境,一步步深入到任務的內心世界。第一層夢境:目標人物費舍聽到關於父親的消息,進入到他的敏感區域,他與皮特叔叔的對話表現出他對於父親的排斥。柯布處於執行任務的狀態,只是出現了自我夢境中的火車。

第二層夢境:費舍發現是皮特叔叔偽裝綁架,對他產生了懷疑,對父親的看法產生松動。柯布的內心對於妻子的愧疚更近一步,出現了妻子跳樓的窗檯。

第三層夢境:費舍來到雪山,這個場景不是盜夢團隊設定的,因此是費舍內心的真實寫照:他與父親的關系是冷漠,蒼白,包裹在內心深處的。柯布為了救回迷失的隊員,決定回到潛意識世界,面對自己的錯誤。

第四層夢境:費舍被殺害所以跌入潛意識世界,被救回後,他來到父親床前。打開保險箱,即打開了自己的心結,裡面的風箏是盜夢團隊所不知道的,因此是費舍自己的夢境,他自己完成了救贖,解開了父親與自己的心結。而柯布則在第四夢境與妻子說出真相,原諒了自己。

這是一部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亦是一部找尋自我,治癒心靈的心理片。其中費舍和柯布是兩條明顯的心理治癒線索,但其中的大亨,制葯師,偽裝者都在此次夢境中有了人生的領悟。尤其是大亨表現較為明顯:慢慢從精明的只剩下理智的商人慢慢的在四維空間里成長,他是制葯師和他自己口中的旅客。卻在這一段旅行中找回生命的真諦,從第三層夢境他臨終前的話和蘇醒後的目光落著點就可以看出。

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關於表現心理、意識活動的影片也越來越多。前不久上映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利用不同的角色,形象的表現了人類的喜怒哀樂。可見心理學已經不再是課本里枯燥乏味的科學,而更加深入,直接地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閱讀全文

與有關電影人物的心理分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怎麼還有指環王電影 瀏覽:359
迅雷高速下載電影鏈接 瀏覽:935
電影3d百度網盤資源 瀏覽:52
孫紅雷電影紳士哪裡可以看 瀏覽:128
全手機拍的電影 瀏覽:967
上海電影製片廠歷史 瀏覽:79
線人電影西瓜 瀏覽:27
怎麼給電影補票 瀏覽:671
小型電影網站違規嗎 瀏覽:367
成都天天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916
電影院羞羞電影有哪些 瀏覽:147
戈達爾電影史3a主題曲 瀏覽:320
微電影道具 瀏覽:41
抖音3月20日免費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97
這個世界的盡頭電影 瀏覽:833
適合孩子們看的動畫電影有哪些 瀏覽:397
哪些明星在柬埔寨拍過電影 瀏覽:614
日本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298
qq上買電影票怎麼退票 瀏覽:463
電影百度雲下載那個網站好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