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平樂·六盤山》中「長纓」和「蒼龍」各指什麼
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這里指革命武裝。
蒼龍: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此處指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因為當前主要對付的是國民黨反動派。
《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原文為: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1)紅旗漫卷西風電影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思想主題:
這首詞回顧了萬里長征的行程,表達了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鋼鐵意志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這是一首在戰斗中前進的勝利曲,是一篇振奮人心,激揚鬥志的宣言書。
賞析:
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在表現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
②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意思是什麼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的意思是:六盤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風吹卷著紅旗。出自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清平樂·六盤山》,寫於1935年10月。
全詩原文: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2)紅旗漫卷西風電影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六盤山:寧夏南部固原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
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在表現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
③ 中國50 60年代的電影有什麼
新中國電影從1949年製作第一部以工人階級作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橋》開始,在很短的時間,拍攝了《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翠崗紅旗》、《我這一輩子》、《腐蝕》等優秀故事片 ,以及新聞紀錄片《百萬雄師過大江》、《紅旗漫卷西風》等。但是,由於在電影創作指導思想方面過分強調電影的政治宣傳作用,造成題材單一的傾向。對《武訓傳》等影片的批判,挫傷了部分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創作拘謹、產量下降。1953年,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有關領導提出改進領導方法,鼓勵藝術家發揮各自長處,從各方面反映革命的歷史和現實。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方針,電影局從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故事片生產由1951年年產10多部逐漸增加到1957年年產40多部,1957年文化部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次優秀影片評獎 ,獎勵了1949~1955年攝制的《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雞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時珍》、《神筆》(美術片)、《淡水養魚》(科教片)等69部優秀影片。1957年,隨著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對一些影片和藝術家也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58年又拍攝了許多報道性宣傳大躍進中某些虛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擾了電影的創作。不久,中央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周恩來對電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質量的要求,促使中國電影事業在1959年形成一個繁榮時期,拍攝了《林則徐》、《聶耳》、《萬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鋪子》、《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題材風格多樣、在思想與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統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傾運動中,電影界又批判所謂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膠片、器材等嚴重短缺,電影生產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重申堅決貫徹雙百方針,糾正了違背藝術規律,對文藝創作進行簡單粗暴的批評干預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藝工作和電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條例。使60年代初期的電影走入正軌,到1965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二個電影創作高潮,生產了《甲午風雲》、《革命家庭》、《紅旗譜》、《舞台姐妹》、《小兵張嘎》、《英雄兒女》、《農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楊門女將》等優秀影片,以及優秀美術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單位從1949年的400多個發展到1965年的20363個 。到1965年為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共發行1213部長短影片。中國自己的電影工業也已具備相當規模 ,可以生產洗印、錄音、攝影、放映機等各種設備、器材,並基本達到自給。但在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
④ 清平樂六盤山中心思想
清平樂六盤山的中心思想是:抒發了毛澤東及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險阻、勝利完成長征的英雄氣概,表達了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鋼鐵意志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
作品原文: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作品簡介:《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該詞最早發表在1957年1月的《詩刊》,1961年9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報》。
該詞生動表現了《毛》《澤》《東》及其統率的紅軍徹底打垮了反動勢力的堅定決心,抒發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
(4)紅旗漫卷西風電影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平樂六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