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十誡》
分為上下兩部。
故事梗概,上部,經過與法老的多次斗爭,先後有河水變紅、青蛙泛濫,蝗災、牲口瘟疫,最後擊殺埃及人的頭生子,最終得以成行。。為了逃避追兵,在海中開辟一條旱路,終於進入沙漠。
下部,在沙漠中經歷艱難困苦,以「瑪那」為食,開石得水;在困難面前,許多民眾看不到希望,反復動搖,最後得罪上帝,讓他們在沙漠中呆了四十年。「凡從埃及出來的,都不能去到我承諾的地方;但他們的後代,可以去」。摩西也未得豁免,就在即將到達那流著奶與蜜的地方之前,完成使命,死在解放前了。。
其中,有一些家族勢力意圖反叛,被完全擊殺,雖婦孺也不能放過。所以在追求大善之時,小「惡」乃不為惡矣。基督系統的思維,很多是以此為模型的。
所謂「信仰」,是以「信」為前提的,必須先要「信」,然後才能說其他的。。我們從聖經裡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早期時代,很多群眾是信的不堅決的;信了,再改主意,遇到困難就質疑自己所信的,甚至改信別的神,那就是「毀約」,而毀約是要受到懲罰的。
另外一個體會,就是「責任」。作為一個領導者,是要「負責任」的,摩西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就是要為他的責任負責,為部分民眾的動搖負責。領導者,都是有出處的,舊約、新約對領導人的血緣關系,特別重視;如果說,民就是民,王就是王,或許武斷了;但領導者,一定是有出處的。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輕率的,不負責任的。
負責任,就意味著你必要啟迪群眾,經過困難,承受質疑。群眾是極少認為自己有過錯、有責任的;遇到問題都怪領導,都怪別人,這個特點是「群眾」的第一標志。當然,有些人受到啟發,或明白有利可圖時,會假裝能承擔責任,那是在沒有大的問題時,偽裝進步的。遇到重大遭遇,隨時就會轉換立場的了。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當然,不會每個人都做摩西。。但是,即使是百夫長,十夫長,也是有責任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尤其對待接近群眾一端的,這個時候,就要看看到底是個做領導的苗子,還是個偽裝進步的人了。。
總而言之,老大不易做,摩西不容易。你要是早點明白這個道理,就好了。不過這些經典你早就看過,不過並未深思,知道而已。你若不是經過近年這些體驗,至今也不過是知道而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