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狼圖騰電影分析

狼圖騰電影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06 02:55:36

① 有比較懂電影的朋友可以幫我分析一下《狼圖騰》這部電影嗎要鏡頭分析,比如哪個畫面用的是什麼什麼拍攝

狼圖騰》中,各種動物的表演看似一氣呵成,其實有大量鏡頭是道具拍攝,然後再用電腦特效把道具和真實鏡頭結合起來。

狼王之臉,光粘毛發就要一個星期

對於全程負責影片特效製作的肖進特效工作室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道具製作:30人左右的特效團隊,整整耗費了8個月時間,先後製作了30多隻狼、40多隻黃羊,還有十多匹馬——規模如此之大,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沒有先例。

據肖進透露,這些道具全部按照1:1的比例製作,材料全部從國外進口而來,連皮毛的顏色、軟硬度,包括重量都和實物是一模一樣的。

不僅如此,這些道具還要有各種不同的造型,比如做黃羊的時候,得有吃草的、休息的、轉頭的、張望的、奔跑的……湖裡那些冰凍的馬,有張牙咧嘴的、有眼神恐懼的、有奮力掙扎的……拍攝時,導演阿諾先把這些道具馬放入湖中,然後澆水淋濕,晚上冷風一吹就凍住了,看上去跟真的一模一樣。

圖2/14
而製作道具的過程中,最費力的是毛發,尤其是狼臉,毛發長而濃密,極費人力。比如最後被人類追殺的狼王,在跑了幾十公里後和馮紹峰對視,然後靜靜倒下,那場戲就是用道具拍攝的。狼王那張霸氣外露的臉,即便是最熟練的能手,也要用帶靜電的機器,一根一根往上粘毛發,過程長達整整一周。

拍攝真假虛實結合,合二為一

肖進解釋稱,《狼圖騰》中的特效主要用到了兩種技術:電腦特效和動物模擬技術。

動物模擬技術又分兩部分,一個是道具拍攝,一個是實景拍攝;這兩個拍攝完成以後,再用電腦技術合二為一,就有了以假亂真的畫面。

舉個簡單的例子,黃羊現在是珍惜動物,幾乎絕跡。影片拍攝的時候,導演阿諾讓攝影師白龍去外蒙的草原,抓拍了一些黃羊吃草或奔跑的真實畫面。同時,劇組這邊也用道具拍攝同樣的內容:由於是道具,你想讓它在哪兒吃草就在哪兒吃草、想讓它往哪個方向跑就往哪個方向跑;然後後期合成時,用真黃羊的動作或表情把假黃羊替換掉就行。與此相同,拍狼和馬的鏡頭時,也是如法炮製。

電腦特效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復制」。比如狼馬大戰後湖中冰凍的馬群,道具其實只做了十幾匹,拍攝完畢之後,直接用電腦特效「復制」一下,立馬變成了數百甚至上千匹,放到景別較遠的地方,觀眾根本看不出來真假。「所以說,電腦特效也需要基礎,你不能給他一張白紙讓他隨便畫;你得給他一個素材,在這個基礎上去做。」肖進表示。

經典的狼馬大戰,拍攝時用繩子將狼馬隔開

大家一定對《狼圖騰》中驚險刺激的狼馬大戰印象深刻。阿諾導演說,這場戲准備了6個月,拍攝了6周,最後呈現在銀幕上只有6分鍾。

而最讓觀眾感到好奇的是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拍攝時使用的是真實的馬和狼嗎?狼群和馬群一起奔跑時,不會發生踩踏嗎?原來,影片拍攝的時候,狼群和馬群中間隔有藍色的繩子,用製片人王為民的話說就是「狼走狼道,馬走馬道」,然後在後期製作時用特效把繩子抹掉,觀眾看到的畫面就是狼和馬跑一塊兒去了。

② 狼圖騰 人物分析 主人公陳陣

人物分析

陳陣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內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蒙後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

他是大學生,有文化有思想,他不滿社會的現狀,但他又是典型的書生,性格軟弱,不滿只會放在心裡,而不敢表現出來,更不要說反抗了。

到了草原上,蒙古人的強悍個性使他震驚,他個人真是被「輸血」了,正因為他缺少這種強悍,所以對蒙古人、蒙古人的圖騰狼,他產生了羨慕、崇拜、嚮往的心理。

狼不會買「上面」派下來的造反頭子們的賬,一次次地把他最厭惡的包順貴氣得七竅生煙,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裡,狼是他心中不屈靈魂的象徵,所以他瘋狂地迷上了狼。

(2)狼圖騰電影分析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筆名)先生,1946年生,北京人。1967年自願到內蒙古額侖草原牧區插隊落戶。1978年返回北京,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政治經濟學專業。正像小說中的主人公陳陣一樣,姜戎在草原上與狼共舞達十一年之久。

他掏過狼窩、養過小狼、親眼目睹過狼與黃羊、狼與人、狼與馬群的大小無數次戰役。正是狼的品質和草原人對狼的圖騰崇拜,以及13世紀蒙古騎兵的征戰之謎,使姜戎沉迷其中達30年之久,最後用了差不多6年的時間創作了小說《狼圖騰》。

獨特的經歷和痴迷的思考,使作品故事,特別是狼的種種細節,呈現出紛呈多彩、准確有力的迷人魅力。

姜戎出生於幹部家庭,少年時期受過專業繪畫訓練,深受俄羅斯文學、電影和油畫的影響。青年時期經歷過文化革命。

關心國家大事和政治運動和思潮,而其特立獨行的個性,又使他多次受到挫折,因而鑄錠了他凝重大氣的創作風格。敘事宏大、細節豐富、主題多意,有跨越地域文化和民族信仰的人類化意義。

③ 狼圖騰讀後感1000字

首先簡要敘述原文內容,對所讀文章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寫作部分主要是為寫自己的感想做一個前期鋪墊。這部分寫作的重點一定要突出「簡」。

從來沒有過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北方大雪般壯烈的情感;不是江南小雨般柔美的情感;不是兩情相悅般酥麻的情感;不是關懷備至般細膩的情感……這種感覺,好似一道閃電直擊內心深處所有的細胞,從頭發尖到腳趾的觸動之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好像在那1869頁的中國漢語字典中都找不到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它。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

圖騰仍在飄盪,狼已成為傳說……

初讀這本書源於我的老師,在一次課外話題中,無意提了這本書,由於好奇心,驅使我買下了這本書,於是,就踏出了我對狼認識的第一步。

起初,我並不了解狼,只是常從電視或書籍中看到狼常為反面人物出場,就會覺得狼是一個無惡不作,殘忍殺害動物的卑鄙種群,「豺狼成性」「狗肺狼心」「杯盤狼籍」等成語都是比喻人或社會像狼一樣的邪惡。

所以,自古以來,狼在人們心裡一直扮演著一個凶惡狡詐的角色,但事實恰恰相反,讀了這本書後,我感受頗深……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竟想不到我穿越了,穿越到了時期的內蒙古大草原。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油油碧草。成群結隊的草原狼、悠閑自得的旱獺。遠處白色的蒙古包和那裊裊炊煙構成了一幅美麗潔白的畫卷。

遠方那個是主人公陳陣嗎?我真的在這個山美水美的額侖草原上嗎?我真的要去窺視狼群狩獵、見識狼群偷襲羊群、挖狼洞、養狼崽、面臨狼災嗎?我和陳陣跟隨睿智、崇尚騰格里的畢利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漸漸地崇拜上了狼圖騰。

我們在這個與狼共生存的環境里,彷彿看見了一個勇敢、智慧、頑強、忍耐、謹慎、有冒險精神的一個似乎有形卻無形的靈魂。這靈魂讓我們著迷,讓我們不停的探索狼的奧妙。

當我們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的狼群,睿智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我們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種.種奇怪的舉動所迷惑;當我們看見狼群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反而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我們又為狼群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贊嘆。

狼是一種多麼神秘的動物!它那幽幽的眼睛就會告訴我們它們的智慧無人能比,它們的組織能力超於尋常,還有它們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彷彿與身俱來!它們是團結的,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

從不產生逆反心理,忠於狼王,因而團結,他們團隊合作意識強,所有事情都是有規劃,有計劃地去做。

它們懂得知己知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狼,懂得同進同退,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卻是最團結的動物!它們雖然兇殘,但是母狼卻是母性最強的動物之一。

可以為了孩子放棄獵物,可以為了孩子飢腸轆轆,可以為了孩子不惜一切甚至是舍棄生命!為什們成吉思汗帶領了一小部分人,卻能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因為狼。

就是因為他們,使得成吉思汗從中獲取狼的精華及一身,所以他能成功。其實,在蒙古族人的眼裡,狼是毅力、勇敢、智慧、團結等眾多品德的化身。而並不是所謂的「殘忍種群」。

而真正殘忍的卻是人類,故事的最後,狼被殘忍無情的人類大面積捕殺,原因就是那些不懂生態規律,卻自我感覺良好的那些人,原因就是那些所謂值錢的狼皮大衣,人類啊,你們已經被奢侈的生活和骯臟的金錢蒙蔽了雙眼!醒醒吧!看看那些動物被扒去皮毛後無助害怕的眼神!摸摸自己身上穿的大衣。

是不是那些用生命為你構造出美麗的無辜亡靈!看看自己手上是不是已經有了屬於自己同胞的片片血跡!「棕熊」「巴里虎」「斑驢」等等等等這些以血為代價的警鍾還不能敲醒屬於我們真正的靈魂嗎?放下那些殘害生靈的斧子吧!請記住,上天能夠給與我們的東西,他同樣也能收回……

圖騰仍在飄揚,狼已成為傳說……



④ 《狼圖騰》人物特徵,作品主題,情節概述,心得

陳陣: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內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蒙後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

楊克:楊克是陳陣最好的兄弟,跟陳陣一起插隊落戶,個性完全不同,但是可以一起玩得非常開心、患難與共。

畢利格:畢利格老人等於是陳陣的一個啟蒙老師,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個「父親」的角色,畢利格傳授陳陣草原文化、狼圖騰文化,包括狼是怎麼樣捕獵的,所有有關狼的事情都是畢利格傳授給陳陣的。

包順貴:包順貴與陳陣有很多意見不統一,對自然和狼的態度也有著分歧。

《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里的蒙古牧民還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生態特點,他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著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他們憎恨著狼――狼是侵犯他們家園的敵人;他們同時也敬畏著狼――草原狼幫助蒙古牧民獵殺著草原上不能夠過多承載的食草動物:黃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曾經是13世紀蒙古軍隊征戰歐亞大陸的天然教官和進化的發動機。

正是蒙古民族的歷史和神秘,草原的廣闊和浪漫,將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叫陳陣的北京青年帶進了草原。很快,陳陣發現草原並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必須和狼進行戰斗。他親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與偷襲羊群的狼――像豹子一樣大的狼――徒手搏鬥。也曾誤入狼群、並親眼看見群狼怎樣在頭狼的指揮下,調兵遣將圍獵幾百隻黃羊。但是,人卻搶了狼儲存的食物。為了報復人的貪婪,狼利用冬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偷襲軍馬群的殘酷而壯烈的戰役。於是人又被激怒了。來自於農耕民族的幹部不顧蒙古牧民的反對,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戰斗。狼在死亡前的尊嚴和犧牲精神震撼了陳陣。陳陣和他的朋友親自掏了一窩小狼,並且養了其中的一隻。他要通過一隻小狼的成長,探索狼的習性和狼的哲學。通過一系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陳陣發現狼是動物中唯一不可馴服的、十分神秘的動物。比如,第一次面對食物或者面對大批食物的時候,會舉行跑圈,類似現代宗教的感恩儀式或者祭祀;比如,狼一旦離開大地就會顫抖無力,又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進而,陳陣又發現蒙古民族不僅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的對象,而且,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放到狼出沒的地方,實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騰格里」(蒙語: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帶著狼的精神征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陳陣和他的來自於北京的青年朋友,因為狼的緣故和牧民融為一片。但是,他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和文革時期的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破壞。他們首先用現代武器殺狼,將僅存的狼驅趕到邊境外。進而,大片的開墾草原土地。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後,也就小說的尾聲,來自於蒙古草原的沙塵暴已經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塵甚至飄過大海,在日本和韓國的天空游盪……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這是《狼圖騰》的主題和作家悲愴的呼喚。

《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狼圖騰》中的狼,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全新形象沖擊著我們的視野:它強悍、智慧、溫情以及為了自由尊嚴以命相拼。《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系,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學術價值。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游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游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狼圖騰》成為21世紀初一個標志性的文化現象,引發了傳播與中國國民性格改造關系的理論思考。本文從傳播學結合心理學、文學研究的視角出發,構建了一個傳播與性格、行為以至於國家命運關系的理論分析框架,運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其文本進行了全面剖析,研究發現:《狼圖騰》運用了「狼性「與「羊性「等兩組對立的民族性格劃分方式解釋了中國歷史興衰王朝更替的內在邏輯,蘊含著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簡單化等問題。畢竟,傳播與民族性格的互動與呈現過程,具有歷史復雜性。中國國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積極成分,在加強強悍勇武、銳意進取、冒險競爭、抱團合作類型的性格之外,還是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性格特質,還要積極學習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性格品質。中國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讓世界輕視的,也一定不是讓世界畏懼的,而是讓自己有尊嚴、讓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這才會引領中國走上一條持續長久的和平崛起道路。

⑤ 狼圖騰主要人物及性格

主人公陳陣,是個被下放的知青,他是大學生,有文化有思想,他不滿社會的現狀,但他又是典型的書生,性格軟弱,不滿只會放在心裡,而不敢表現出來,更不要說反抗了.到了草原上,蒙古人的強悍個性使他震驚,他個人真是被「輸血」了,正因為他缺少這種強悍,所以對蒙古人、蒙古人的圖騰狼,他產生了羨慕、崇拜、嚮往的心理.狼不會買「上面」派下來的造反頭子們的賬,一次次地把他最厭惡的包順貴氣得七竅生煙,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裡,狼是他心中不屈靈魂的象徵,所以他瘋狂地迷上了狼.如果他生活在當代,是去草原的悠閑的旅遊者,他是不會產生這種心理的.
包順貴處於他對立面,愚昧的小農心理+蠻橫的所謂無產階級的優越感.他恨狼,因為狼阻礙了他的變草原為農田的計劃,狼一次次讓他的面子掃地,甚至威脅到他的地位.他聽不進科學的意見,認為狼是「人民」的敵人,應該全部消滅,草原牧民對狼的感情,他認定是迷信.他正是那個瘋狂時代的代表,顛覆了的世界裡,他的出現是必然的.
楊克VS老王頭:次主人公楊克,背景與陳陣相似,而且被「輸血」輸得比陳陣更徹底,從里到外.與陳陣相比,他對「美」表現出更多的追求,最愛棲息在草原上的天鵝.草原牧民敬畏天,對能飛上騰格里的生物,蒙古人是不會傷害的,雖然出發點不一樣,這種觀念最終卻與楊克合拍.天鵝在楊克心裡,是美麗、高貴、優雅、純潔的象徵,是陰霾下的一絲亮光,如同狼對於陳陣的意義,天鵝是楊克心靈的寄託.
以老王頭為代表的農民打破了這一切,他們不是蒙古人,沒有對飛禽的敬畏,也不像有文化的楊克,能夠欣賞天鵝的美,生存是他們的第一要務,天鵝在他們看來與雞鴨沒什麼不同.他們愚昧無知,但這又怎能苛責他們?天鵝所象徵的美是那個時代所容不下的.
書的尾聲里,時間已過去幾十年.畢利格老人死了,蒙古狼走了,天鵝走了,草原成了滿是沙塵的荒地.狼洞仍在,陳陣心愛的小狼卻早已升上騰格里,總有一天,狼洞也終會被沙塵填滿.時光荏苒,物非人非,沒有什麼比時間和命運更能讓人產生共鳴,在整本書的鋪墊後,看到這里,足以讓人愴然淚下.

⑥ 《狼圖騰》的中心思想

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小狼艱難成長過程.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容易理解但是令人讀完之後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借著數量的優勢撲捉一些小動物,苟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象毎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讀<狼圖騰>,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無知.甚至有點愚昧.
狼是智慧的.
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准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原來我覺得成吉思汗能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是一個奇跡,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他的功績遠遠超過了亞歷山大、拿破崙、希特勒、腓特烈等等。可謂是一代天驕。但是讀完了《狼圖騰》之後我認為是很正常的,因為狼就是他們的最好的導師。狼深知兵法,所以蒙古人民在於狼的幾千年較量的過程中練就了一身的好兵法。
狼是團結的.
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狼是勇敢的.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斗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斗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我認為沒有狼就沒有世界上最好的蒙古馬,因為馬在於狼的較量中自己也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
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裡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⑦ 如何評價《狼圖騰》

轉一個知乎上的評論,太長的話,我總結一下他的大意,基本上知乎評論狼圖騰的一邊倒持批判態度,認為作者太扯,認為狼圖騰這種虛頭巴腦的太飄渺,很多臆想成分。其中舉了很多現實例子,有的有蒙古族朋友,說他們自己也沒有把狼作圖騰。
第一,「狼性」很扯,蒙古帝國短期就崩潰。
第二,牧區的人可以養小狼然後就一棒子打死。等等,具體描述了一下真實的牧區生活和小說描寫的不一樣。

作者亂立意,讀者瞎痴情
這是小說,你把它當南派三叔讀就是了。為毛被作者刻意牽強附會出來的種種「深刻立意」迷惑?
看看豆瓣里的頭兩篇評論,褒貶懸殊而各自有大量的同意者。建議兩篇都讀讀。
隨便學點歷史,就能戳穿作者的種種「立意」——由於常年與狼共舞,信仰「狼圖騰」,蒙古民族擁有強大的文化意識基因。如果你信不過中國的歷史書,你可以把《劍橋中國史》或歐洲各國的歷史書簡明本都看看。尤其是成吉思汗西侵的分析;成吉思汗的各汗國短期內都崩潰的分析(中國元朝算長的,也不到百年,歷代最短命的朝代);羅馬帝國也長期被北方蠻族侵襲的分析;匈牙利(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的一支被漢人逼得西遷,攪亂歐洲於一時,最終蜷縮定居於一隅)的歷史分析; 當然也包括歷代突厥、匈奴、蒙古以及契丹、女真、鮮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人之間的沖突勝敗分析。只是分析時別只是看到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也可以看看唐宗漢武:為什麼唐太宗即位10年內從唐對突厥委屈求全變為突厥對唐五體投地般臣服,為什麼漢武帝能自豪地說出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為什麼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後,麾下大將徐達、藍玉等仍然可以憑人數少、給養缺的漢人騎兵,屢次橫掃草原,誅滅蒙古王庭。
「狼性」在人類歷史上根本是個很扯的概念,作者用來給自己小說營造意境氛圍,但很多讀者偏偏就拿它當回事。連書名「狼圖騰」,稍微了解蒙古族的具有常識的人都會發現,蒙古族根本就沒有信仰「狼圖騰」這么回事,只是有佩帶狼髀石辟邪之說。 由此看來作者也罪莫大焉,本來可以給3星半,看看本書造成的流毒,現在只能給2星。至於作者在作品中樹立的環保觀念, 絕對正確,但這是作者的小說佐料,在真實世界裡與狼也能扯上關系,但不需要面對真實的思考時故作深刻。
還是覺得小說源自親身體驗,情節很真實,思想很深刻?看看與該作者一起插隊的知青們的意見。最了解該書作者的當年一起在內蒙插隊的北京知青劉小布、張華、張紅軍、李南、王黎、葉小靜、朱允健、吳力工、李永存、莫華、秦孟渝等,他們如何看待這部作品。

********************************
東烏旗知青劉小布證詞:
我和大家說說蒙古族的一個風俗。除了騎馬走天下的瀟灑,要什麼有什麼,但是最大的優點是,人家真是對你充滿了愛,這種愛是你不親身體會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狼圖騰》說什麼:「你們漢人如何如何」,「你們漢人知識青年怎樣怎樣」,惡毒至極!我在內蒙這么多年,當大隊長、馬倌,牛倌、羊倌,木匠,什麼都干過。我就沒聽過一個牧民說「你們漢人如何如何。這是非常忌諱的話,是民族分裂的話.
蒙古人最愛說的只有兩句話「胡勒黑(可愛的、可憐的)」和「米尼乎(我的孩子,我的兒子)」(音譯),全是呵護和關愛的話。。。。蒙古民族最大的特點是和諧,他們絕對不是狼,那是對他們惡毒的誹謗,他們是真正基督教講的「牧者為羊」,他們對人的愛和關懷,你一輩子都沒見過。我在內蒙八年多,開會的時候我都說,這么多年我從未見過牧民打過架,人家根本就不和你打架。打架的都是我們,知識青年犯渾,拿刀扎牛,拿斧子砍牛,這個我都親眼看過,我自己也干過。事後向連長作檢討:小牛犢瞎跑,我急了,手裡拿著一把斧子,我以為蹭蹭屁股就完了,誰知道扔進肚子了,然後牛犢轉了幾個圈,就地卧倒了,我也傻了。在牧區破壞牲畜是很大的罪,尤其是牛犢,人們那是喜歡得不得了,平時都是叫些昵稱,什麼毛驢太君,黃花魚,小地主。每天晚上點名是我最覺得最有樂趣的事。對著筆記本念叨:「黃花魚,這,」,「毛驢太君,那」……一眨眼,我親手把斧子扔到我自己喜歡的牛犢肚子裡面了,這是什麼感覺?我當晚就到解放軍連長那裡檢討。「我 犯了大錯了」,連長不相信,因為我在隊里威信挺高的,怎麼可能把斧子扔到小牛犢肚子里呢?連長說「你的牛放的最好,你不是成心的,這樣吧,你去給人家牧民作檢討,讓群眾饒了你。」晚上我去檢討了。我還沒有開始呢,牧民就說,小布怎麼怎麼好,放羊好,做別的也好,犯錯誤那純屬意外,完全是偶然,也是屬於為工作。好傢伙,我都汗顏了,所以你看人家牧民是多好的人啊。寫《狼圖騰》的這位呂嘉民,他親自放羊被狼幹掉了三百多隻啊,他一口氣全推到他女朋友張紅軍身上。三百多隻羊被狼掏,在我們牧區不得了啊!根本不是狼厲害,是他把羊丟在山裡過夜,無人看管,結果被狼全部淘了。你想想大冬天的,滿山都是羊的腸子啊,到處是鮮血啊!當時連長要收拾他,我是好話說盡,人家牧民考慮到知識青年以往的表現饒了他。現在他還寫狼如何勇敢,如何沖向羊群,你還有理了,知道什麼是羞恥嗎?當年沒有判你罪是饒了你,這在兵團叫破壞生產罪,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一個羊是多少錢,三百多隻呢。他還說是解放軍來了之後開始打狼的,瞪眼撒謊!昨天我看了《蒙古秘史》,人家內蒙陰歷五月五,端午的時候專門有狩獵的節日。一個叫圍獵,一個叫門獵,門獵就是把狼趕到山溝里,像咱們平型關戰役一樣圍殲狼。一個是圍獵,草原上,上百公里,牧民圍成圈,然後合圍,最後狼都被圈在裡面打死。可是《狼圖騰》裡面,我一點都看不到。至於拿馬蹬子相擊嚇狼,下馬揪狼尾,這樣英雄的壯舉我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牧民也沒有如此膽大的人,傻到下馬去揪狼尾巴。第一,狼見人拔腿就跑,張華放羊遇到多少次,狼就在兩丈遠,張華走一步它跟一步,就是不靠攏,跟紳士似的。我還以為是狗,一抬頭看原來是狼,狼是靠眼睛嗎?胡說八道!狼和狗一樣都是靠嗅覺,他們只要一聞到氣味,辨認得出危險度,立馬就跑。當時我們隊有一個笑話,只要是張華放羊,狼准來。她的聲音特別尖,扯著脖子叫一夜,只第二天准死羊。我呢,喊兩聲,告訴狼「我來了」,然後放開了睡,從來沒有出現狼吃羊的事。我們連長開玩笑地說,就是張華叫一夜把狼招來的。我們連長每晚要巡邏轉一圈,就發現張華那兒總有狼過來。算了,人家精神到了,事情就不追究了。今天在座的這么多女同志說說,當年你們放羊的時候,誰被狼嚇著了?我們出去看看,狼理都不理。如果手裡有槍,狼立馬跑了,它很聰明。套馬桿都是要它命的東西,它知道,從它爺爺奶奶那裡就遺傳給它的。為什麼我們大家後來看完書以後就笑,因為一看完就知道您(姜戎)不是在草原生活過的人,您照著傑克倫敦的書寫,它的狼是森林狼。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把傑克倫敦的書從頭至尾重新復習了一遍,為什麼呢?他講小狼,我就看《小狼》。我們以前有一個知青(呂嘉民)喂過狼,後來把小狼給打死了。我問他為什麼啊,「這小子居然敢對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死了!」可是書里說的是「追求自由,去了天堂」,幸虧我們這些人還活著,還有我比他小,我早知道他寫這個《狼圖騰》,我就該比他大,我先走一步,你好隨便說。和他(姜戎)一起捉狼養狼的楊剛(中央美術學院)也都在,人家早多少年就寫文章說了當年怎麼抓狼養狼的事,清清楚楚,人家還健在呢!

分割線————2015/02/23
這個很久前的話題這兩天突然火起來,想來是因為電影。再看看自己一年半前才開始寫知乎時,寫下的答案,有些草率不夠成熟,但主旨還是沒有違反現在的心意,就不修改了。引用剛找到的專業文學評論員在多年前就寫下的評論,作為補充,原文原作者都在鏈接中。
向原作者致敬,向同意者、反對者認真讀文章認真思考的態度致敬。
是珍珠,還是豌豆? ――評《狼圖騰》
必須說出的真相――再評《狼圖騰》
假言敘事與修辭病象――三評《狼圖騰》

⑧ 《狼圖騰》的解析

《狼圖騰》是學者姜戎先生三十年心血的結晶,它是中國當代文學中奇異而燦爛的存在,它包容著豐富厚重的文化內涵.它讓我們看到了全新的狼形象和狼精神,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民族性格的缺陷,讓我們明白我們的民族精神的脊樑.還有它對中華民族的代表和象徵--龍圖騰的追根溯源,對生態哲學和人類生存哲學的探索和揭示.這一切不僅會撼動人們的靈魂,更會引起人類歷史,文化和人類學的深深思考!

⑨ 狼圖騰小說和電影在情節上有什麼不同之處,簡單說幾點,謝謝!

關於《狼圖騰》的情節改編。

電影《狼圖騰》,和小說《狼圖騰》對比,雖然大主題上,做到了,基本同步。
但在一些具體的,故事情節的處理上,卻有很多不同。
有些情節的改編,是我覺得,電影比原著,改的還要好。
有些情節的改編,一開始,我覺得,很意外,甚至不喜歡,不接受——但是,細細分析思考之後,我接受了大部分的改編,而且覺得這些改編,都有道理,都有好處。

1、第一個,是巴圖之死。

雖然說,可以把它想成,是為了後面,嘎斯邁和陳陣的愛情,做好鋪墊。
但是,細細一想,這個改編,還有它的獨特之處。

看過小說的讀者,都知道,那一場的「狼群襲擊軍馬」大戰,是多麼激烈慘烈的一場「生死交響曲」。
不但馬群,傷亡大片。就是巴圖兩個馬倌,也是經歷了一場,驚險萬分的,生死大戰。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一直懸著心,一直想著,巴圖能活么?
一人一馬,面對群狼圍攻?直到最後,在大泡子邊上放槍的一刻,我都以為:巴圖陣亡了呢。
趕快翻書,看下一章,才知道他只是,昏死過。

所以,「巴圖殉職」——這一段改編,我覺得,並不突兀。而且還更感人。
為一個不懼生死的草原好男兒,譜寫了一曲悲壯戰歌——也順帶勾畫出了,草原生存的殘酷艱險。

電影的這一處改編,我覺得,倒算是一筆升華。
這種人物刻畫,情感沖擊,更勝於原著。
——————————————————————————
2、第二個,是陳陣和嘎斯邁的愛情。

在看電影之前,有預告片里出現了這一段戲,就有很多觀眾驚訝或不太接受。
其實,在小說裡面,就有一些蛛絲馬跡,能看出,陳陣對勇敢美麗的蒙古姑娘嘎斯邁的,愛慕欣賞之情。
比如,打圍結束之後,嘎斯邁親密無間的,從陳陣懷里,直接掏大白兔奶糖,放進自己嘴裡。
比如30年後重聚首,嘎斯邁把淚水和錘打的拳頭,都雨點般的,落到了陳陣的肩頭。
由此可見——陳陣和嘎斯邁的戀情,也不是空穴來風,無緣無故。

而在電影里,這倆人的愛情,滋生、發展,也都自然而然,合情合理。
在起黃羊的那段戲里,陳陣和嘎斯邁在雪上,嬉戲打鬧,歡暢,開心。
巴圖死後,陳陣給嘎斯邁披上衣服,在領導面前,為巴圖鳴冤,仗義直言。
陳陣被狼咬傷以後,嘎斯邁的生氣,擔心。
小巴雅爾被狼咬傷以後,陳陣為了找葯救人,幾近瘋狂。

………應該說,這一段愛情戲的加入,還是比較自然的。
而且讓人感覺,這一段感情,是很純,很唯美的。

並且,就在這段愛情戲里,編劇也沒忘了,加上「人對狼」的迫害的情節。
那個拿青黴素,換狼器官的,醫生敗類,讓人看了,恨得牙根癢癢!
都說,狼心狠,但如此看來——人心的貪婪冷酷,比狼,有過之而不及。
這樣一來,也做到了,從一側面,呼應主題。
——————————————————————————————
3、第三個,應該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改編——那就是,小狼的結局。

小說裡面,小狼的遭遇,是非常悲慘,令人淚下的——
從小被抱離母親懷里,然後被鐵鏈鎖上,成為沒有自由的囚犯。
幾次聽到狼群呼喚,但卻最終,回不自己的家族。
後來,在搬家途中,被牛車鐵鏈,一路強拉硬拽,搞得渾身是血,勒破喉嚨,大口吐血,吞咽困難。
最後,在狼王父親絕望的喚子聲中,小狼渴望回家、渴望自由的心,再次爆發。它最後一次瘋狂反抗,拚命掙扎,但也換來了它生命路上的,最後一程,亡命自屠,走向死亡…..
最後,陳陣不得不親手結束了小狼的生命,還給它最後一點生命的尊嚴,也恢復它作為一隻真正的狼的榮光。

還記得當時,看書看到這里,我哭得不行,心痛的不行——我為人類傷害狼的行為憤慨;也為小狼,堅強不息的,為自由,戰斗到最後一刻的精神,而深深震撼,感動!
這才是「狼圖騰」的最重要的精神光輝。
也是全書,為人類毀狼傷狼行為的,最終懺悔,和最重哀殤!

但是電影裡面,則給了小狼另一種,命運的安排——把它放歸草原,讓它回歸大自然了。

⑩ 《狼圖騰》你覺得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狼圖騰》這本書火爆的時候,我便聽一些小白領嚷嚷,這是一本如何勵志的書,如何讓職場人士保持狼一樣的團隊戰斗精神。在沒有讀這本小說之前,我對它的印象,是梁凱恩、陳安之這樣的勵志成功學專家的嘴臉。因為電影的上映,得以基本了解小說的故事框架,因為要對其進行點評,所以不得不讀了一些原著小說。閱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是一部太平常不過的三流作品了。
這本小說可以火,尤其在職場人群里邊火,原因倒是很簡單,不過是因為一些職場人士頭腦簡單,也看不懂太復雜的小說,這種簡便易懂的,倒是符合他們的審美品位,又能讓他們裝逼的時候顯擺一下所謂的狼性精神等等。小說《狼圖騰》在語言上都以流俗的方式獻媚這幫沒頭腦的小白領,不給他們製造閱讀障礙。
在中國特別有趣的事情是,很多真正有頭腦的人不相信的一些東西,反而會使勁讓自己的員工和下屬相信。其實,這就是公司文化里邊的上級給下級洗腦,把腦子洗簡單了,才能當機器用。狼性精神,就是把腦子洗簡單的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個狼性精神,倒是被廣泛的應用於傳銷領域。
老馬曾在某飯店就餐,去的早了些,目睹了飯店員工的晚班前集體活動。這幾十人身穿統一制服,一邊跳賺錢舞,一邊大喊,我們是戰狼,我們是戰狼,最後還吼吼幾聲。滑稽之態,實乃是小白領被洗腦的外在表現。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職場狼性是個什麼鳥東西。所謂的狼性,就是生存資源有限,你得為了食物成群結隊的集體行動,得服從狼老大指揮,得敢於做個人犧牲,得使勁玩命地往前邊跑……看明白這些,就會覺得,崇拜狼,屁意思沒有了。
有個做公司的哥們拿狼性哲學給他員工洗腦,我當時正在場,開玩笑說,「老哥,你老了,當狼老大太累了,不如在你的狼群里邊,重新找個狼老大,讓這幫狼崽子都聽他的,這樣,你輕輕鬆鬆吃鮮肉啊,還省的帶隊勞累,跟母狼辦個事兒都不方便」。老大腦袋搖晃的跟撥浪鼓一樣,「可不行,馬老弟,咱倆悄悄講啊,你是明白人,俺為嘛給他們灌輸狼性哲學啊,不就是想穩穩當當地讓這幫狼崽子們賣命嘛,俺不當老大,俺還瞎吆喝啥」。
所以,給別人灌輸狼性哲學自己根本不信的,都是聰明人,讓別人灌輸了,自己還深信不疑,使勁聽吆喝的,就只能用呵呵說他了。我們繼續回到狼性哲學的問題上來。狼性哲學,說白了,就是弱肉強食,中國從來不缺這玩意。到了近代,中國人又翻譯了一個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適者生存,給中國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中國最應該搞的,並非適者生存的游戲法則,而是讓不適者怎麼生存下來,而且也活的好好的。中國人讓近代的這個所謂的適者生存的真理已經搞蒙蛋了,倒是搞競爭,打擊對手,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惜喪失全部的尊重。中國現在的職場太像一群漫無目的的野狼了,玩了命的奔跑,傻跑。中國人要做的,並非沿著適者生存的路子搞內斗,為了讓自己生存的更好而掠奪所有異己的生存資料。我們更應該關注生存資料的總量問題,研究怎樣增加總量,而不是怎樣爭奪之。在總量增加的基礎上,要研究如何合理分配,尤其是分配不能建立在適者生存基礎上,一定是讓不適者也可以很好的生存。中國人不應該是瘋狼瘋狗,為了一塊肉而吼吼,而應該是研究一下,讓所有人都可以吃肉。我經常見我的職場朋友們說,每天干很多事情,才覺得生活充實,工作價值大。其實,這跟一條喪命奔跑的野狼沒什麼區別。我們有必要在文化的層次上,讓大環境的生活節奏慢下來,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有條不紊的完成,而不是每天都慌慌忙忙。我們之所以慢不下來,就是跟我們當下從近代以來適者生存的錯誤文化生態有直接關系。我們太會搞慘烈的生存競爭了,而太不會搞生存資料的合理分配了。在當下這個環境下,你慢下來,真能餓死你。這樣的社會運行方式正常嗎?
顯然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對嚷嚷狼性哲學的,要不就懷疑他的智力,要不就懷疑他的不懷好心。基於這個層面上,我對姜戎的小說《狼圖騰》也沒什麼好看法,不過是給錯誤的職場狼性哲學加了一把可以讓小白領們津津樂道的乾脆面罷了。
當然,在嘲弄一部小說的同時,我自然會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跟狼有關但比《狼圖騰》要優秀很多的,可以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我一直懷疑,《狼圖騰》的創意點,是剽竊《懷念狼》的。若是對《狼圖騰》的知青故事感興趣,還是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吧,至少不腦殘。

閱讀全文

與狼圖騰電影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科技館4d電影 瀏覽:962
資源小電影網站 瀏覽:190
淘票票買的電影票怎麼優惠 瀏覽:789
電影天堂奇愛博士 瀏覽:457
德國最新二戰戰爭電影 瀏覽:996
范海辛電影資源 瀏覽:945
琦夢出場哪個電影 瀏覽:144
揚州奧邦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847
關於神話傳說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33
電影會員免費觀看的軟體 瀏覽:274
電影燕尾蝶上海女人 瀏覽:781
無依之地電影圖片 瀏覽:159
國漫電影票房排行榜前10 瀏覽:401
墨微雨楚晚寧cos微電影 瀏覽:908
電腦安裝迅雷不能下載電影 瀏覽:953
邯鄲哪個電影院最早 瀏覽:899
有啥app可以看小電影的 瀏覽:54
有關牛奶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0
4月份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67
杜鵑最新電影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