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會從哪些角度去賞析一部電影
一般最看重的就是這部電影的內涵的實質性,到底是想反映出什麼樣的問題,然後就是看著這些解決他們的演技如何。第三就是看他的故事情節完不完美,最後就是看故事的細節。
Ⅱ 怎麼去分析影片的視聽語言
同學你好,我們以《七宗罪》的開頭做一個範例:
《七宗罪》是大衛芬奇導演33歲的長片作品,其成熟的視聽造詣讓人稱贊,我們用最粗淺的視角,去嘗試解讀芬奇老師是如何用視聽語言構建人物。
(本文涉及劇透)
電影中,主人公賽默塞特,我們簡稱S,是一個出色的警官,做事一絲不苟,思維縝密,刑偵技術高超,有一顆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心。可人到晚年,無法根除的罪惡讓他在即將退休的年紀心力交瘁。而米爾斯,我們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頭,在地方上頗有建樹,一時間讓他忘乎所以,自以為自己是超級警察,其實性格急躁沖動,做事毛手毛腳。機緣巧合,這一「SM組合」便相遇了。
簡單介紹人物之後,我們來對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師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視聽語言要緊扣視覺和聽覺的表達,畫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豐富的,加之有人類生活的經驗,很多表達不言而喻,深諳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應手去創作。
《七宗罪》鏡頭五
M便接了個電話,從襯衣的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隨意的記在手心裡。還記得上文里S的鋼筆放在哪嗎?整齊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說導演刻意做對比,他只是把一些細節通過人物動作和美術陳設展現出來。刪去這些細節或許對情節不會產生太多影響,但是會讓故事與人物的邏輯更加合理。這便是視聽的魅力。
視聽語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別、角度、運動(攝影機運動)、照明、色彩、語言、音響、音樂,剪輯等,但所有的電影元素都是為人物和故事服務,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節,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才是電影各元素的目的。
Ⅲ 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賞析一部電影
故事情節是否連貫,是否有邏輯。還有拍攝的場景也可以拿來做話題,演員的表演水平,當然電影的好壞與演員的演技是非常有關系的!還可以淺談開頭結尾,一個引入主題一個點題。如果有特技的話可以評價特級做的是否到位是否讓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是否是很假。如果電影很成功應該會有讓人捧腹大笑或者感到傷心,心痛,諜戰的應該讓人感到驚悚,刺激,如果是鬼片就更簡單了。愛情電影的話可以看看笑點或者淚點是否獨具一番特點,愛情故事是否很老套,看個開頭就可以想像到結尾的電影自認不會成功,因為這只是照著別人的思路走的。不管什麼題材的電影只要有自己的特點,結尾讓人意想不到,或者讓人發人深省的話基本上就是好電影!
(一個一個字打的如果真的有用就最佳答案一個,如果沒用就將就著看一下吧!)
Ⅳ 電影鏡頭分析
美國恐怖片《閃靈》通過鏡頭的運動、巧妙地剪輯等組成了電影視覺語言系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也被後來的一些恐怖片競相模仿。以下就選取一些鏡頭進行分析,試著探究《閃靈》是通過鏡頭語言來渲染恐怖氛圍的。
鏡頭一:在電影開頭,當主人公傑克第一次開車前往酒店時,先是運動的空鏡頭將人們帶入電影,在運動中故意傾斜,造成失衡的危險感。接著疊化俯拍鏡頭,鏡頭中茂密的兩片樹林中有一條極其狹小的小路,路中是傑克行駛的汽車,這種畫面的構圖加上俯拍的角度,給人以壓抑感。鏡頭跟著汽車一步步向飯店靠近,前景是道路和汽車,後景是巨大的雪山,在這個畫面中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鏡頭拍攝角度都是微微仰拍,使得在深山中的酒店顯得高大和神秘。再配以刺耳的雜訊,可以看出導演在暗示他們正在一步步走向危險之中。
鏡頭二:這一個片段採用的是運動鏡頭拍攝手法,幾乎所有場景都是以貼在丹尼身上的跟拍鏡頭來完成。第一視角的拍攝手法會讓觀眾感覺到視覺變得狹窄,多死角的布局和一直拐彎的情節設計,又給觀眾一種不確定周圍安全與否的體驗,經過層層的氣氛渲染後,在遇到影片中的雙胞胎姐妹後呈現出較好的恐怖效果。
鏡頭三:這里採用了仰拍的視角,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從這個視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在「入魔」後幾近瘋狂的表情與猥瑣可怖的氣質,而門後面倒著寫的「murder」謀殺一詞,為後來的傑克用斧子劈門這一經典恐怖畫面奠定了感情基調,提到鋪墊與推動情節的作用。其次,影片經典的「閃前」鏡頭是在門上用口紅反寫的字母「murder」,字母反寫,起初一時間辨識不出字母的意義,覺得紅色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恐怖,直到影片後半部分出現丹尼用口紅反寫字母的過程,並向母親求救後,藉助母親房間的化妝鏡看到正寫的單詞,瞬間情緒綳緊,後背發涼,這里可以看出通過剪輯對情緒渲染進行調動。
鏡頭四:導演在影片中設置了大量的放射式、對稱式的構圖,選取了一個大景深,由近及遠,一層層向畫面內部縮小,從而製造出一種壓迫、沉重的氣氛,突出了畫面中的人物。
鏡頭五:在不同的房間大面積色塊的使用,也給觀眾的視覺造成了碰撞,過於明艷的色彩與誇張的表現形式,使人產生緊張與恐懼的情緒,這也可以看出電影中色彩的運用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
總結:
電影中會使用大量的視聽語言來渲染氛圍,尤其是恐怖電影中,這部電影中沒有過於血腥恐怖的畫面來作為嚇人的「點」,反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剪輯、沉悶的音效、跳躍的畫面以及獨特的拍攝視角,來渲染一種緊張的氛圍,在觀影的過程中讓觀眾體驗到刺激恐怖的情緒,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在時隔那麼多年以後依舊被尊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Ⅳ 怎樣從美國視角分析電影《末代皇帝》
從你的問題來看,美國視角 這本身就很復雜了, 牽涉到文化差異。
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什麼是美國視角」。
美國一向注重自由,平等,私有制受到法律保護,我們可以從這幾點來分析一下。
作為皇帝,權力至高無上,卻無自由而言,悲劇
電影中有一句台詞「is it ture that i can do whatever i want?」
得到的回答是"yes"
但是,他卻不能走出自己的家門。這種自由在美國人來說,甚至是費解的。
他不能自己去選擇妻子,而是被指定的人選。這也是不自由的,
甚至近視了卻不能戴眼鏡(這點後來被老外說服而改變了)
而以上兩點對其他的平民百姓來說都是可以實現的,卻對於一個最高統治者,國家的象徵 來說是絕對無法實現的事情。
美國的權利機關是有 參議院 眾議院
權利機關獨立開的,司法機關,執法機關,立法機關,都是相互制約的。
在看溥儀末代皇帝,分析的點有很多,再看「私有制受到法律保護」
比如,他(溥儀)當時已簽訂退位的法律文書,並且明確可以繼續住在皇宮,可是後來又被從皇宮中趕出來,作為美國的視角,這點絕對不不能容忍的。
因為,在美國,私有制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家就是自己的城堡,任何未經主人同意而闖入者,主人可以動人任何措施來阻止,甚至槍擊闖入者已到達自我保護。
故宮在當時就是他的家,是他祖宗的祖宗的祖宗...不知多少輩人生活居住的地方。雖然已經退位,但是,他的住所是他私人的領地,也是可以繼續居住的。
太監和宮女在他退位以後,可以看做是僕人。
他和他的僕人無故被人趕出自己的家門,從這一點來看他是受害者。
這和當時的社會狀態,以及中國的思維方式導致的悲劇。
從另外一方面看,皇帝是統治者,是權力和金錢的象徵。
從美國人的視角來看,美國人更看重的是個人的利益,而不是什麼社會集體。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主要是以溥儀這個人的一生為線索,描述了他的悲劇人生。
在美國人看來他應該是受害者。
而他自己確認有勇氣改變現狀的,比如剪辮子。
再說他娶了兩個老婆,也是羨慕死了老外。
這可是在美國人來說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表現,男尊女卑,這是幾千年來的封建思想,後來,他的妃子打破了這個傳統,也是走了一大步。
總之,分析的點還有其他的,也可以從以上這些點做深入分析
Ⅵ 電影的視角和角度分別是什麼,還有視點,之間有什麼區別
1、無所不知的觀點:
它是小說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敘事形式。一般用第三人稱。敘述者沒有固定的視角,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看到了一切。簡而言之,敘述者知道的比作品中的人物知道的要多。
2、有限的角度來看:
有限視角分為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內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和角色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運用人物的感官和意識,從視覺、聽覺和感覺的角度來傳達一切。
外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不僅沒有完全意識到他所講述的一切,甚至還不如所有的人物。他像是一個對內部消息一無所知的人。
他只是從人物的背後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而不能解釋和解釋人物身上所有隱藏的和不隱藏的東西。
(6)分析電影的視角擴展閱讀:
至於無所不知的觀點,韋勒克和沃倫在《文學原理》中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自然的」敘事模式。
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旁邊,就像演講者帶著幻燈片或紀錄片一樣。」這種「解釋」可以超越一切,他知道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並講述它。
Ⅶ 電影中常用什麼視點和什麼角度
15種拍攝電影常用的鏡頭
按景別分:
特寫(包括超特寫):為了使觀眾注意到人物面部表情或者其他特徵。
中景:一般為半身像,為了體現人物正在進行的動作,比如使用某個物品,或人物肢體語言很重要。
遠景(包括超遠景):為了表現所有環境或表現人物的渺小,烘托氛圍等等。
視點鏡頭(POV):拍攝畫面為角色的視角,為了使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類似於第一視角的FPS游戲畫面。
按人物數量分:
單人鏡頭(solo)
雙人鏡頭
三人鏡頭
依此類推
按鏡頭角度分:
平視鏡頭(eye level):拍攝畫面保持水平,一般不影響畫面中的人物關系
仰角鏡頭:畫面仰視,為了表現角色形象高大或佔主導地位。這里的仰角鏡頭不一定指的是鏡頭是向上拍的,有時候也指的是畫面中各個人物在空間位置上的關系。例如一個向下俯拍的鏡頭,但是畫面中主體的空間位置要高於次要人物的空間位置,那麼這個鏡頭也可以算是用來表現主角的高大。
俯視鏡頭(頂視鏡頭/鳥瞰/航拍):為了表現角色的弱小或展示所有環境。
斜角鏡頭:拍攝畫面傾斜,為了使觀眾注意到畫面的不平衡,表現某種意義的失調。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過肩鏡頭:拍攝畫面在角色肩膀水平之上,一般表現拍攝鏡頭是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面對面對話,這種時候經常採用過肩鏡頭。
跟隨鏡頭:平移,鏡頭向左或向右移動。跟隨主體移動。
搖臂鏡頭:鏡頭向上或者向下移動。
滑軌鏡頭:鏡頭向前或者向後移動。
變焦鏡頭:畫面空間不變,只是畫面拉近或拉遠。
無規則運動鏡頭:鏡頭圍繞一個主體不定向運動,一般可以增強畫面的運動感,使畫面更有張力,缺點是畫面看起來有些混亂。例如《諜影重重》系列裡面的動作戲就是無規則的運動鏡頭。
360°環拍:展示角色的同時,也全方位展示了環境。
Ⅷ 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在跡胡電影中根據鏡頭的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三個層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四、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五、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亂州緩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六、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七、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八、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寫: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嘩模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十、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8)分析電影的視角擴展閱讀:
形態景別拍攝解釋
一個鏡頭,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寫,也可以由特寫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遠景景別是由視距來確定和劃分的,所謂視距,是指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在一個鏡頭內,或者說一個電影句子內,就應包括經過嚴格選擇的各種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種景別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種景別,概括的說,可分五大類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其中還分為大全景;大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