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片藏14個彩蛋,《1917》「一鏡到底」有多震撼
截至8月9日,英國著名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除了觀看這部“英國製造”和全部英國演員出演的大片,作為影迷,還能在其中發現很多意外的驚喜和彩蛋。
1.送信情節。
《1917》的故事情節表述起來很簡單:一戰背景下戰況緊急,兩個年輕的英軍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險的無人區,向前線傳達“立即停止進攻”的訊息。對閱戰爭題材無數的觀眾來說,這種“送信”的故事頗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類似情節,而電影故事的構思實則來自導演薩姆·門德斯爺爺的親身經歷。門德斯二次拿起戰爭片的導筒(第一次是《鍋蓋頭》),同時親自撰寫劇本。門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沒有感情,沒有英雄主義,沒有勇敢,說起來的都是戰爭中關於運氣和機會的故事。”
7.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爾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麥登。
兩人雖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劇集《權力的游戲》里,兩人可是分屬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一個是托曼·拜拉席恩,一個是“少狼主”羅柏·史塔克。
8.飾演史密斯上尉的馬克·斯特朗、飾演艾琳摩爾將軍的科林·費爾斯與麥肯錫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們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過一部著名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9.荷蘭弟
據說,《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導演門德斯原本屬意“蜘蛛俠”荷蘭弟湯姆·赫蘭德,劇組曾與荷蘭弟進行過協商,但無奈最後由於檔期沖突,荷蘭弟拒絕了《1917》的邀約。
10.導演為逼真的效果,請前英國陸軍成員保羅·比迪斯協助拍攝。
保羅說,電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實的,拍攝該片時,他平時除了對兩位主角進行軍事訓練,還要訓練800位臨時演員。同時,精益求精的導演堅持1:1實景打造的拍攝場景,這包括電影里那條出鏡率極高的戰壕。
11.挖戰壕。
由劇組工作人員辛苦挖出來的,長達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溝。
12.蘊含一定美學。
《1917》中被焚毀的城鎮並不是隨意布置的,劇組選用了特殊的化學方法製作一種鐵絲,讓火焰沿著鐵絲燃燒,在控制火勢方向的同時控制投射陰影的位置。如此一來,便形成觀眾看到的較為溫暖的燃燒顏色。
13.電影中的照明彈飛行的軌跡。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畫面,70歲的大神級英國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當然功不可沒,同時他也是該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個彩蛋。
14.“偽”一鏡到底。
羅傑·迪金斯一直在技術上不斷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贊嘆的第14個彩蛋。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連串的鏡頭剪輯而成的,其中最長的鏡頭為8分半鍾。資深影迷也能看出電影中有不少剪輯的痕跡,保守估計大概有二十幾處,這也是本片被稱為“偽一鏡到底”的原因。這種技術,也正是一種創新所在。
② 電影《1917》怎麼樣
正如那位接下終止命令的指揮官麥肯錫上尉所言,戰爭一日不結束,所有被終止命令救下的人都會在另一處地方迎接新的死亡。可以坐在影院內,從鏡頭移動間接觸戰場帶來的陣陣苦寒,不失為一種跨越時空的幸運。
③ 電影《1917》一鏡到底是如何實現的
時隔四年,薩姆·門德斯攜最新力作《1917》席捲而來,斬獲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並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十提三中」,成為年度最熱門電影之一。是的,曾執導《美國麗人》《007:大破天幕危機》的他,這次將目光聚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並如願以償地完成了一部史詩級的戰爭電影。
1.一鏡到底的想法
《1917》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年輕的英國士兵,斯科菲爾德和布萊克,他們需要盡快將放棄對德進攻的命令文件傳遞給前方的英軍作戰部隊,因為這是一個圈套,關繫到數千人的存亡——而布萊克的兄弟正是這支部隊的其中一員。但他們卻只有一天的時間完成任務,與時間的緊迫相比,更大的問題還在於,他們將穿越大片的敵占區,才能到達這個主力團所處的方位。
顯而易見,這個故事的情節發展是一直處於行動之中的,而薩姆·門德斯也想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製作這部電影。門德斯說,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戰爭類的電子游戲,這使他產生了一鏡到底的想法。《1917》這部片子跟隨了兩名士兵的腳步,而薩姆·門德斯正是想讓觀眾體驗到那種與主角們同呼吸,共進退的身臨其境。
歷史題材的電影,對電影製作的每一個部門來說都是挑戰,尤其是藝術概念設計、布景、服化道等細微處。為了實現這一幾乎無法完成的巨制,薩姆·門德斯第四次邀請世界頂級DP羅傑·迪金斯先生出山掌機。
2.大量的前期准備工作
製作一部在觀眾看來連續兩個小時一直拍攝、未曾剪輯的故事片,這無異於說笑。電影製作方細致入微地大量前期設計,精益求精地完善了技術上的每一個細節,才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如你所見,拍攝一部像《1917》這樣的史詩電影,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備工作。美術指導丹尼斯·加斯納(Dennis Gassner)在拍攝前首先製作了整個置景地的模型,這樣能使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與薩姆·門德斯和羅傑·迪金斯保持一致的設想。這無疑是很有用的,工作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演員的位置,也可以知道攝影機的運動軌跡和燈光角度。這樣,整個攝制組才可以在拍攝前行之有效地調整畫面中每條街道和戰壕的長度。在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電影置景地,你不可能總想著即興發揮——除非你不折不扣地按計劃去做了,然後才能有足夠的時間與預算去「隨心所欲」。
3.攝影機運動與鏡頭
如果你曾經製作過一鏡到底的項目,那麼你一定意識到排練是多麼的重要。你需要片場里的每一個因素都能在攝影機鏡頭前完美地同步演繹,這包括了演員、攝影機運動、現場爆破特技等等。為了實現這樣的拍攝,羅傑·迪金斯和他的團隊使用了兩種穩定器:一種是傳統的三軸穩定器,另一種則是五軸穩定器——ARRI Trinity。對於那些無法人為操作的大范圍調度鏡頭,他們會接力般地將穩定器安裝在各種索道、伸縮搖臂以及車輛等移動設備上。
也是為了能靈活地進行運動設計,他們選用ARRI Alexa Mini LF拍攝《1917》。這是ARRI Alexa Mini的全畫幅版,羅傑·迪金斯描述說,這是「他使用過的最小巧的數字攝影機之一。」在鏡頭使用方面,整部電影都是使用ARRI Signature Primes系列鏡頭拍攝的,具體包括了35mm、40mm和47mm這三枚鏡頭在內。
4.布光和剪輯
羅傑·迪金斯在攝制早期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怎樣在如此大的置景場地上進行布光,同時還要兼顧到幾乎是360°移動的攝影機。是的,在有太陽的情況下,這根本做不到。所以他們只能依靠照度相對穩定的陰天來拍攝白天的外景——如果你想要場景之間的視覺連續性,天氣肯定是要保持一致的。這也意味著,在足夠方便拍攝的大片雲朵到來前,劇組將會有數天無法開工。
但對於夜間的外景布光來說,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小鎮部分的夜景戲,整個場景基調是昏暗的,整場戲要給人在噩夢與現實之間不斷穿梭的感覺。為了對該場景進行布光,迪金斯使用了一些看起來像是附著在線上的煙花類型的燃燒物。這樣,光會在天空中持續的散射,照亮演員與場景。
說到後期製作,剪輯師李·史密斯(Lee Smith)會出現在每一個需要剪輯的鏡頭的拍攝場地。相關鏡頭的拍攝期間,他一直在片場,然後在晚上剪輯場景之間的連接鏡頭,以便團隊第二天決定是否可以繼續下一場次的拍攝。
在拍攝現場定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因為你必須在現場,堅決果斷地判斷出最完美的鏡頭,直接做出選用的決定。事實上,你所選擇的鏡頭會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拍攝。剪輯點看起來會很不尋常,因為我們通過道具等手法隱藏了剪切痕跡。說真的,我很好奇,想去電影院看一下成片來了解最終呈現的效果。
④ 有人看過電影《1917》嗎,是否值得推薦
時長的限制逼迫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必須擁有存在的意義。小到使情節連續,大至“一葉知秋”。電影《1917》的細節處理真是太可以了,我認為絕對值得一看。
很厲害的電影,戰場的細節,主旨的深刻,技術的選擇,有些畫面也是美的。不止流於觀看時情緒的追隨,也在於之後一次又一次的突然理解吧。
為《1917》打call,余韻十足,值得一杯奶茶的錢來換取一種身臨其境的警醒。人是需要時不時被敲敲的,一本著作,一部電影,配上一個一心一意的人,就夠了。然後是沉溺的歡愉,何樂而不為?
⑤ 一戰高分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場面,令人窒息
1917年4月6號,布雷克和斯科費爾德在戰斗的間歇躺在一棵大樹下。一名軍官走來,要帶他們見將軍,兩個小夥子跟在軍官後面走入戰壕。
在一戰期間的英軍,戰壕修得非常精緻,有兩米多高,士兵在戰壕里不用彎曲身體行走。戰壕的走向是左右彎曲,就算炮彈落入戰壕,左右牆體可以遮擋大量彈片,兩邊有整齊的擋土板,上面有沙包堆高。他們來到將軍的指揮室,將軍告訴他們送一封信到前方部隊,命令部隊四月七日停止對德軍進攻。因為德軍故意後退九公里,埋伏在那裡,要殲滅英軍,如果德軍計劃得逞,英軍將有1600名士兵喪命。這個部隊還有布雷克的兄弟。
他們拿到信馬上出發,他們要穿過無人區,德軍的佔領區,穿過一條大河才能到達那支部隊,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一天。
他們爬出戰壕,來到無人區,看到戰馬的死屍,到處都是蒼蠅,還有沒有清理戰友屍體,鐵絲網,以及巨大的彈坑。斯科費爾德的手被鐵絲網刺破,沒有時間包紮,他們到了德軍的戰壕他才包紮好。德軍的戰壕都是混凝土澆築,沙袋堆得非常高。他們搜尋德軍的營地,鐵床,還看到非常大的老鼠在偷吃食物。他們還找到了狗肉罐頭,狗肉罐頭的另一端是絆雷,一聲巨響,斯特費爾德埋在了破碎的混凝土裡。
布雷格把他的夥伴拖了出來,還好斯特費爾德沒有大礙,就是眼睛裡有很多塵土。他們走出戰壕,看到一大片的櫻桃樹砍了,這都是德軍臨走時乾的。他們來到一個小村莊,一個在前門進入,一個在後門進入,布雷克發現一桶牛奶,他嘗了兩口,還灌了一壺。
外面的天空有兩架飛機對戰一架德軍飛機,德軍飛機被擊中,飛機朝他們的方向墜毀。飛行員著火,他們救出飛行員,斯特費爾德去打水給飛行員降溫,沒想到德軍飛行員刺殺了布雷克,斯特費爾德兩槍打死飛行員。布雷克失血過多死亡,斯特費爾德摘下了好兄弟的戒指和軍牌。
這個時候有一隊友軍經過,友軍的軍官問了斯特費爾德一些情況後,他允許斯特費爾德搭乘他們的軍車。
在一座炸毀的鐵橋前斯特費爾德下了車,他從鐵橋上攀登過去。他受到對面狙擊槍的射擊,斯特費爾德調整位置,向對面射擊,壓制對面火力,向那個掩體沖過去,在關鍵時刻射殺了敵軍。
夜晚降臨,他在這個小鎮上前行,忽明忽暗的探照燈,德軍也發現了他,不停地向他射擊。他躲進了一處教堂,教堂正在燃燒,只剩下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遠處的一個人影朝他射擊,斯特費爾德趕快逃離,他躲進了一個地下室。他看到了一個女人,那個女人抱著一個嬰兒,經他們交談,這個嬰兒是棄嬰,他需要牛奶,他把牛奶倒給了那個女人,嬰兒抓住斯特費爾德的手,女人告訴他,這個孩子喜歡你。
斯特費爾德要盡快完成任務,他沖出教堂。大批的德軍發現了他,他左沖右突,子彈就在身邊飛過。他縱身一躍跳去冰冷的河裡,他隨著河水向下游飄去,一個巨大的瀑布把他沖下去,他抓到了一個大木頭。他慢慢有了意識,他爬過發漲腐爛的屍體來到岸邊。
岸邊有人在唱歌,他循著歌聲走到樹林,樹林里很多軍人,他們馬上就要上前線。他打聽這些軍人,這就是他要找的部隊,然後一路打聽終於找到這里的最高軍官,還有一分鍾他們就要發起總攻,最後時刻,軍官終止了總攻,也保住了這1600名軍人的性命。
完成使命,斯特費爾德去找尋布雷克的兄弟,在戰地醫院找到了他的兄弟,斯特費爾德告訴哥哥布雷克的死訊,哥哥情緒一下子就奔潰了。斯特費爾德把布雷克的戒指歸還給他的哥哥,一個人走到一棵大樹下,四月的陽光照在斯特費爾德的身上,燦爛輝煌。
這是一部一戰電影,一鏡到底,觀眾跟隨主角的視角前行,非常有帶入感,有時候會有窒息感。影片的細節非常到位,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17年英軍德軍的戰壕非常完善完美,感覺非常現代感。戰場上的泥濘,深深的彈坑,鐵絲網,烏鴉,巨大的老鼠,每個細節都非常有還原感。值得觀看的一部好電影。
⑥ 電影1917故事原型 1917是真實故事嗎講的是哪次戰役
電影《1917》即將在國內上映。網傳,這部作品改編自真實故事,兩位男主角斯科菲爾德、布雷克有人物原型。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作為一部拍攝手法獨特的戰爭片,《1917》有很多長鏡頭。斯科菲爾德橫穿戰場,向指揮官傳遞情報,使得宏胡劇情達到高潮。根據導演留下的線索,《1917》講的是哪次戰役,大家猜到沒有?
簡單介紹一下阿拉斯地道戰,它發生在法國北部,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規模最大的地道戰,作戰雙方為英法聯軍、德軍。1917年4月蔽者攔9日清晨,英法聯軍突襲德軍,打得德軍措手不及,有的德國士兵來不及換掉睡衣就變成俘虜。最終,英法聯軍大獲全勝,將戰線向前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1917》改編自歷史戰役,很多台詞都經得起推敲,但是影片的角色不一定有原型。
⑦ 電影《1917》有什麼優缺點
電影《1917》剛一問世,立刻引起全球好評。導演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用擅長的講故事模式,再加上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Roger Deakins)熟稔的一鏡到底的技術,二人珠聯璧合,製作了一部堪稱驚艷的影片,然而,《1917》最終卻在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時敗下陣來,只獲得了最佳攝影等獎項,這個結果其實沒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畢竟《1917》是一部優缺點分明的電影:攝影傑出,但故事平庸。
《1917》給人的震撼,主要是在一鏡到底的技術造成的感官沖擊與畫面美學上,這超越了觀眾看電影想要“感同身受的刺激”的預期,但也是由於一鏡到底技術,導演無法把故事的價值觀嵌入電影之中,造成了顯而易見的缺陷。總的來說,《1917》優缺點分明,薩姆·門德斯用傑出的攝影技術,拍攝了一個平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