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應戰爭殘酷的電影
首先推薦我的摯愛《兄弟連》,你一定看過,不過真的很好,像你說的場面不錯的,現代戰爭可以看看《愛國者》最後的決戰場面,《大敵當前》蘇聯組織人反擊(有槍沒子彈,有子彈沒槍不是送死嗎)的那段,還有一個美國片叫《光榮》,是寫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黑人做出的貢獻的
也可以看看。
然後我就說說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戰爭片
《最長的一日》諾曼底登陸日那天的戰斗,一級棒的戰爭片,一點都不覺得冗長,很有可看性
《西線無戰事》:這個片子很不錯,是一戰的片子,它讓我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我決定除非某大國國入侵我們,或者我們去進行東什麼京什麼大屠殺,否則我絕不參軍絕不上戰場,影片中德國的一幫小青年被動員到了前線,結果一個接一個的在僵持的戰線上死去,他們連沖鋒去見敵人一面的機會都沒有就全報銷了,而廣播中卻播放著西方無戰事的消息,哎,新聞不可靠啊
《獵鹿人》、《野戰排》、《全金屬外殼》都是美國越戰期間的電影,也是比較出名的反戰電影,都是討論人性在戰爭中因受到璀璨而轉變的,能夠體現出殘酷性,但沒有太大的場面
《細細的紅線》/別名《紅色警戒》:這片子我始終沒看完 ,導演用第一人稱的感覺在論述戰爭的殘酷,太冗長了,感覺接受不了
蘇聯衛國戰爭三部曲《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莫斯科保衛戰》和《解放》可以看看,比咱們的三大戰役拍的好
場面很大,但是沒有《大兵瑞恩》的特效
我國的戰爭片,我認為《血戰台兒庄》還是很有血性的,雖然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覺得當年狠打狗日的小日本的中國軍人是純爺們,不管他們是國民黨還是地方武裝
海戰可以看看《中途島海戰》,幹掉小日本的全部航母,不錯不錯
還有很多,就不多說了,戰爭場面做得如《大兵》中奧馬哈海灘登陸那樣的還真不多
② 十大必看戰爭片
十大必看戰爭片:
1、《血戰鋼鋸嶺》
《芬妮的旅程》是一部由法國和比利時聯合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影。影片改編自《芬妮的回憶錄》,真實刻畫了二戰時期,一個叫做芬妮的猶太小女孩,帶領其他八個猶太小孩逃離納粹迫害的經歷,過程驚心動魄。
③ 尋找一款電影,美國戰爭題材,描述戰後士兵的後遺症
中文名:《星條旗永不落》
本片真實的反應了美國的現實,講述了關於3名從伊拉克戰爭中執行任務回國的軍人的故事。傑克遜飾演一名醫生,為他們進行戰後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士兵們回到家,他們的妻子卻發現自己的丈夫好像變了一個人,她們的心理難以承受這種改變。事實證明這些人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治療。
本片不但是好萊塢首部以美伊戰爭為故事背景的片子,同時也是好萊塢電影工作者首度嘗試以幾位從伊拉克戰場回國後適應不良的士兵為主角的大銀幕作品。
④ 十部戰爭類好電影
好萊塢十大經典戰爭片 一、《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講述一個瘋狂的美國軍官在柬埔寨叢林中建築恐怖王國的故事,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台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若再「虛幻」下去,那就要變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家長了。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該片的新版本,比原來的版本多了將近一個鍾頭。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復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跡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敘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三、《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沖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軍戰俘不畏日本軍官的折磨,支持原則,維護尊嚴;但影片到後半部份,角色似乎發生了轉換:日本軍官從惡魔的外表展現人性的一面,而英國軍官在面對必須炸毀自己興建的橋梁時表現出來的僵硬思維,同樣令人驚訝。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著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里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衛·里恩的作品都講究氣勢,以現代觀念看許多場景都偏拖遢,但跟整體的表現手法很一致。 五、《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准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六、《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群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制的手法。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七、《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煉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俄國輪盤」的游戲:越南軍人在左輪手槍中只裝一顆子彈,然後要美軍戰俘往自己頭上射擊。但這種殘酷的游戲卻像毒品一樣,吸引了其中一名美軍,以至於他回到後方仍不願返回家鄉,卻自願留在越南從事這種生命賭博。 該片節奏緩慢,敘事鬆散且富有跳躍性,既顯得有大氣,又顯得導演缺乏基本功。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 八、《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人物塑造處於從屬地位。 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九、《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榮獲八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實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寫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軍的生活,對軍界內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詳盡披露。 日軍飛機偷襲珍珠港乃本片的壓軸戲,同時也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與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場上吹號哀悼戰友的一場戲頗有點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了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由美國和日本聯合製作的影片,細致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實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軍在轟炸珍珠港時喊出的口號。該片的轟炸場面很壯觀,當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滿電腦特技的45分鍾轟炸戲,畢竟現代科技在表現宏大及難以再現的場面時有著獨特的優勢。您若對《珍珠港》片尾美軍轟炸東京的史實感興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東京上空30秒》詳細敘述了這段故事。
⑤ 最真實的戰爭電影是什麼
有很多反映戰爭的電影,以戰爭為背景,講述一個故事。
經典的有《西線無戰事》、《風語者》、《士兵宣言》、《深入敵後》、《無人地帶》、《兵臨城下》、《珍珠港》、《U-571》、《核艇風暴》、《K—19寡婦製造者》、《獵殺紅色十月》、《太陽淚》、《哈特的戰爭》、《愛國者》、《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黑鷹墜落》 。
戰爭並不能給人什麼感動和震撼,觸發人的心靈的是戰中的感情和思維。
以下是對現代戰爭的分類,世界大戰:
一戰:(相對較少)《風語者》 《西線無戰事》《光榮之路》《柯南上尉》、《戰地春夢》、《阿拉伯的勞倫斯》
二戰:(比較多、甚至泛濫)
《中途島》1976年出品。以「二戰」為題材的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的、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片中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而且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這是以往的嚴肅戰爭題材所沒有的。
《亂世忠魂》1953年出品,本片榮獲8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
《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長達5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了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影片細致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於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西線平魔》由米高梅公司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
⑥ 你還看過哪些關於戰爭的書籍和電影談談你對戰爭造成傷害的認識
《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血戰台兒庄》、、 《血性山谷》、《七七事變》等。戰爭是歷史的倒退。戰爭是社會生產力經濟文化等方面得到嚴重的摧殘,和重大的人員傷亡。
⑦ 有哪些戰爭電影推薦
有些電影只配充當茶餘飯後的消遣,有些電影則註定成為記憶的里程碑。《拯救大兵瑞恩》無疑屬於後者。
「為什麼要讓我們八個人去救一個人呢?」 這便是《拯救大兵瑞恩》中八人小組面臨的抉擇。置身於瞬間萬千生命消逝的戰場,他們卻要冒生命危險讓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脫離危險。
一部失敗的戰爭片,主題很容易陷入到兩個極點,一是進入到一種永遠正確的沒有立場的反戰主義,二是被渲染成一種單薄虛假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斯皮爾伯格小心的沒有陷入到任何一極。他保持了對戰爭的冷酷殘忍的描述,誠實的表達了暴力對人的傷害,但他也同樣贊頌了士兵們在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努力。
⑧ 世界上十大慘烈的戰爭電影
1《拯救大兵瑞恩》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該片主要講述了一支8人作戰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的故事。
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