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1917》有什麼創新之處
關於今年的奧斯卡獎,有人很為《1917》感到惋惜,雖然這部電影得到了10項提名,但最終只獲得了“最佳音效”“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3大獎項,其實,能獲得三項大獎,《1917》已經達成了預期,因為它採用了諸多創新方式,本就存在失敗的風險。
夾雜著史實與情懷的《1917》,讓觀眾走入了世界大戰里的某一天,我們就像兩個士兵一樣,並不清楚一路上會遇到什麼,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刀槍不入的法寶,沒有大無畏的英雄精神,最後甚至連軍糧和武器都沒了,只能抱著忐忑的心,在樹林中唱著歌,一起走過眼前的殘酷。
『貳』 一部影視作品後期的聲音和畫面是怎麼處理的
熱愛電影的人們曾經說會說去掉聲音的電影是無聲電影是一種藝術,但今天的我們要說沒有畫面的電影也同樣是藝術的,那是來自聲音的藝術!電影藝術語言的發展,隨著電影技術與藝術手段、方式以及電影傳播手段、方式的不斷豐富而豐富。在卓別林的時代里電影是無聲的,穿插在幕間的字幕是那時唯一的語言;錄音技術的發明,導致了有聲電影的出現。 有聲電影的成功,讓無聲片時代的字幕被演員的對話或獨白代替;讓樂隊現場伴奏(伴唱)被精心製作的音樂代替;甚至出現了人的腳步、呻吟、哭泣,動物的叫聲,以及風聲、水聲、雷聲、雨聲等音響效果。 如今電影中的聲音在影視藝術作品中已經有著和畫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時甚至還會超過畫面的重要性成為影視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聲、畫之關系,越來越出現變化無窮的境界,新的聲畫語言組合方式也因而不斷被電影藝術家們推出。影視藝術作品中聲音和畫面的關系主要有三種:1畫面佔主要地位,聲音烘托畫面。2聲音佔主要地位,畫面烘托聲音(音樂電視、音樂題材的影片)。3聲音與畫面同樣重要,誰也離不開誰。影視藝術作品製作時賦予畫面與聲音的關系大致也分三種:1聲畫同步。2聲畫對位。3聲畫分立。
曾經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畫面與聲音基本處於同步狀態,畫面要表達的主題、基調正是聲音表達的主題、基調;聲音所展現的情緒、情調也與畫面要展示的情緒、情調如出一轍。聲畫同步的處理手段是影視藝術作品中最常用的處理手段之一。聲音在其中產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種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較強的影視藝術作品中它可以強化藝術效果,幫助畫面來共同烘托、渲染主題。如陳凱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飾演的老師給小春上最後一刻的片斷和影片最後的車站相遇片斷。其中在最後一課片斷中,衣著整潔的老師坐在琴旁為小春伴奏,兩個人沉浸在樂曲中。配合著音樂,觀眾看到了兩人即將分離的不舍、老師對小春的愛和小春在音樂道路上的潛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後車站相遇的片斷中,小春因為領悟到父愛的珍貴在火車站大廳里激動的拉響了小提琴。帶有感恩色彩的琴聲配合小春帶著淚水的臉以及中人激動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在紀錄片中,聲畫同步可以體現真實感(聲畫同期錄制)。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過的《最後的蒸汽機火車》。本片講述的是當地最後一列蒸汽機火車即將退役時最後一天的紀錄。用膠片拍出的畫面帶著與眾不同的溫暖的褐色調子,頗具老照片的情調。進站時火車周圍包裹的濃濃的白色水蒸氣和蒸汽機火車特有的轟鳴聲讓觀眾被感真實。
電影聲畫藝術語言中,同樣也出現了聲畫不同步的方式,這種不同步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聲畫分立;二是聲畫對位。聲畫分立,就是影片的聲音與畫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邏輯展開,聲音與畫面的關系是各自獨立、互相補充,若即若離。在聲畫分立之時,聲音一般不會來自畫面之中,而以畫外形式出現,但在總體情感、情緒上,又有一種相互映照的關系。而聲畫對位,意味著聲音與畫面在情感、內涵、情緒、情調、氛圍、節奏恰好是錯位、對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於聲音與畫面的差異、對立、錯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種對比和對照,從而用一種反差的方式更強有力地表達出正面的意義、價值。 聲畫分立的例子有:陳凱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擦拭樂譜片斷。擦拭樂譜片斷中的畫面是小春一邊擦樂譜一邊在心中想著譜子上的音樂。同時一段激動人心的小提琴曲響起,這音樂像是從小春的心裡和粘滿灰塵的譜子里流淌出來的。這段畫面和配合它的音樂告訴觀眾小春領悟了老師這種教學方法的用意,並且在音樂方面得到了提高;又如我國影片《人到中年》里,女主人公陸文婷在昏迷中,似乎感覺自己正在一個無限的荒漠上艱難攀行,畫面上陸文婷在荒漠上攀行,這時作曲家從畫外插入了一段"無字歌",這段音樂情感哀怨、憂傷,同時又有掙扎奮斗的情緒在其中。聲畫對位的例子有:如某影片中背景是十分優美的音樂畫面卻是法西斯在殘暴的殺人。還有影片《老井》中,那個女瞎子凄凄慘慘的演唱與周圍圍觀人們的鬨笑形成巨大反差,為影片增色不少。
在製作影視藝術作品是會用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手法,它們是在影視藝術作品中建立畫面與聲音關系的途徑。主要的剪輯手法有:錯覺蒙太奇、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對比蒙太奇、復現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象徵蒙太奇、聯想蒙太奇、叫板蒙太奇、擴大與集中蒙太奇、過去與未來蒙太奇、加敘加議蒙太奇、風格化蒙太奇、聲音滯後蒙太奇、聲音提前蒙太奇等等。其中畫面的剪接可以通過聲音的過渡輔助完成,聲音和畫面剪接的相互呼應、相互協調可以推動故事的發展,提升作品的藝術性。如《勇敢的心》中主人公得知自己的妻子被貴族害死回去報仇。他殺死第一個士兵時影片用了一連串的風格化蒙太奇,把一些微小的細節聲音放大來表現主人公的仇恨、動作的干凈利索。在影片的尾聲主人公被處死時他大喊"freedom"。他的喊聲也進行了風格化處理,是整個場景更具震撼力。還是這部影片主人公被處死的場景,圍觀行刑的人們因為目睹殘忍場面而發出的聲音幫助用錯覺蒙太奇處理過的畫面產生更逼真的效果。總之,聲音表現力的運用給電影蒙太奇展開了廣闊的天地。在聲音與畫面、聲音與聲音的組合上,有著豐富的待發掘的藝術表現潛力。電影有了聲音,電影語言就從單純的視覺語言發展為遠為豐富的視聽語言。
聲音的運用豐富並擴大了電影的時空。就視覺而言,觀眾只能看到銀幕上出現的空間,而就聽覺來說,觀眾完全可以聽到不出現聲源的聲音。這樣,就使得電影藝術作品中的場景、氣氛得到無盡延伸。我認為聲音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揭示主題思想、奠定影片風格、創造意境。屬於電影聲音范疇中的電影音樂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題思想、奠定影片風格、創造意境的功能。歡樂、喜悅的畫面,便伴以歡樂、喜悅的旋律;悲傷、憂郁的畫面,便伴以悲傷、憂郁的樂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單》反復出現的憂傷的曲調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恐怖氣氛,以及主人公竭盡自己所能去救助猶太人但卻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猶太人被殘忍的殺害的事實。影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中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優美平靜的曲子作為鋪墊。通過這種音樂我們能感受到影片中兩位聾啞主人公無聲的、浪漫的愛情,對沖浪運動充滿韌性的執著追求;同樣我們也能感受到從音樂中吹來的席席海風,以及海水咸鹹的味道。黃貽鈞為影片《小城之春》所寫的音樂,風格和語言與影片結合得很貼切,還運用畫內音樂的辦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種純正的中國風格。
2.抒情功能、推動劇情發展。音樂的抒情是音樂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視中的音樂更充分的展現了這一功能,並且可以推動劇情的發展。我們經常能看到影視作品中的親人、戀人、朋友久別重逢時響起的一段段煽情音樂。這時的音樂不但展現了抒情功能還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3.塑造人物形象。影視藝術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過演員的外形、形體語言、台詞等來塑造,在人物聲音方麵塑造形象也時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國的武俠、神話作品中,聲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豬八戒的聲音象是從鼻子里哼出來的;悟空說話快;醜陋的妖魔鬼怪說話的聲音十分刺耳;佛祖的聲音永遠是洪亮的,武俠片中鶴發童顏的大俠多半也是這樣的。
4.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懸疑片中經常用恐怖的音效來吸引觀眾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想像。
總之,影視藝術作品中的聲音已經不僅僅是代替字幕、代替現場樂隊的作用,聲音幾經成為影視藝術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視作品中的聲音同樣帶給我們藝術的享受。
『叄』 電影1917
又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同的是一戰,而非火爆的二戰題材。
眾所周知,一戰開始1914,結束於1917。本片以結束的年份命名,我自己在觀影之前先有一種歡欣在,那就是,終於要結束了,戰爭的災難終於要結束了。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士兵,接到上級命令,愛穿越火線向另一個軍區傳遞情報,這份情報關系一千六百多人的生命。
影片中有幾個片段,我很喜歡。
第一處,影片開頭結尾的方式。
我喜歡那種浪漫或者說唯美的畫面。
影片一開始,是風景區一樣優美的景色,天地各半。遠景是遠山和一排樹,從山與樹的高矮程度可知景的縱深度。中景是草原,綠,黃,白相間的寬闊的草原。最近的是一叢黃色的野花。不得不說,黃色配綠草,又素雅又清淡,實在是美不勝收。就在這時,鏡頭推移,拉近,男二號緩緩入鏡頭,他躺在草地上,鋼盔在臉,閉目休息。男一號緩緩入鏡,他背靠大樹閉目養神。一身軍大衣走過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如果不是身著軍裝的男主角入境,我會以為這是風景優美的田園片。原來,戰爭與和平毗鄰而居,咫尺之遙。
影片結尾,男一號走向草原上的一棵樹,他靠著一棵樹坐下來,緩緩地從上衣口袋裡抽出布雷克的遺物,一疊照片。而後,他閉上眼睛,太陽照在他的臉上。身邊是黃綠的草原,遠處是樹木,白雲,藍天。
這一幕再現,然而我的心卻啊在輕松愉悅。或許,因為逝去的布雷克,或許,因為在威爾不遠處的軍隊和戰爭。
和平,是上帝給人們的饋贈。
戰爭,是人類對自己的懲罰。
第二處,威爾位阻止麥肯齊上校而再戰壕上奔跑的鏡頭。
我不止想說,勇者無畏。我更想說的是,你的信心和勇氣,來自強大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則來自愛,對戰友對生命的愛。
第三處,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上,一座院落廢墟里,許多被砍倒的櫻花樹,盛放美麗的櫻花。
布雷克有一個幸福的家,母親有一片果園,滿是櫻花樹,櫻花開放的季節,布雷克兄弟倆就在雪花般的櫻花樹下玩耍。
前線廢棄得院落,被砍倒的櫻花樹,也象徵可和平幸福的生活被毀滅的殘酷。
布雷克就是倒在了這一片櫻花盛開的廢墟上,而 他的死竟然是為了挽留一個敵方飛行員士兵的性命。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單純,善良而又對生活充滿熱情得生命。然而,邪惡的戰爭之火,又豈容善良之花綻放!
櫻花第二次出現在影片中時,是威爾被河水沖刷了一個晚上以後的事了。當他蘇醒過來,櫻花漫天飛舞,飄落湖面。此時的他五味雜陳。第一,命令必須在天亮前傳到,而他醒來時已經天亮了,可以想像他內心的沮喪。第二,櫻花讓他想起犧牲了的戰友布雷克,他臨死前的囑托正是完成情報傳遞任務。布雷克的死驅使他振作起來。或許,睜開眼的一瞬間,曾有幾分僥幸,至少還活著,然而,這種心情瞬間被現實沖淡,驅散。繼之而起的,是愧疚,沮喪,難過,還有布雷克給予的振作。
總之,櫻花在影片中的出現,作用不只是季節的象徵。
第四,除了影片主人公出場的方式很特別,本片對主人公的表現設置也很用心。
說實話,我一開始以為主人公是布雷克,等觀完全片,我才意識到,主人公是威爾。或者說,他們同為主人公,只不過分一個男一號,男二號。那麼,威爾才是這個男一號。
這樣,也就能夠理解影片一開始威爾作為近景靠在樹上的鏡頭了。片尾,仍舊以威爾靠在樹上結束。在文學作品中,這種手法叫首尾呼應,不得不說,本手法在本片中應用非常成功!
影片開始一等兵布雷克的積極與下士威爾的猶豫形成鮮明對比,布雷克接到命令刻不容緩,威爾無奈緊隨其後。然而隨著劇情的鋪展,我們才發現威爾的經驗,勇敢和智慧,我們才知道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總之,這兩個人物合二為一,完成了這次使命。這或許才是影片所要褒揚得精神。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1917。
精彩對白摘錄:
無論是下到地獄還是登上天堂,獨自行走的人走得最快。
我本希望今天是個好日子。
希望是一種危險的東西。
__ 麥肯齊上校
『肆』 電影中聲音與畫面的組合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聲畫同步、聲畫對位、聲畫並行、聲畫對立、聲畫分立。
1、聲畫同步:
即聲畫統一,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緊密結合,音樂情緒與畫面情緒基本一致,音樂節奏與畫面節奏完全吻合。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復合觀賞性,兩者組成有機的統一體。音樂強調了畫面提供的視覺內容,祈禱烘托、渲染畫面作用。
他可以以同一種持續進行的聲音為紐帶,把一系列表現不同場景、不同內容的畫面組接起來、構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伍』 全片藏14個彩蛋,《1917》「一鏡到底」有多震撼
截至8月9日,英國著名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除了觀看這部“英國製造”和全部英國演員出演的大片,作為影迷,還能在其中發現很多意外的驚喜和彩蛋。
1.送信情節。
《1917》的故事情節表述起來很簡單:一戰背景下戰況緊急,兩個年輕的英軍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險的無人區,向前線傳達“立即停止進攻”的訊息。對閱戰爭題材無數的觀眾來說,這種“送信”的故事頗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類似情節,而電影故事的構思實則來自導演薩姆·門德斯爺爺的親身經歷。門德斯二次拿起戰爭片的導筒(第一次是《鍋蓋頭》),同時親自撰寫劇本。門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沒有感情,沒有英雄主義,沒有勇敢,說起來的都是戰爭中關於運氣和機會的故事。”
7.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爾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麥登。
兩人雖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劇集《權力的游戲》里,兩人可是分屬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一個是托曼·拜拉席恩,一個是“少狼主”羅柏·史塔克。
8.飾演史密斯上尉的馬克·斯特朗、飾演艾琳摩爾將軍的科林·費爾斯與麥肯錫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們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過一部著名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9.荷蘭弟
據說,《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導演門德斯原本屬意“蜘蛛俠”荷蘭弟湯姆·赫蘭德,劇組曾與荷蘭弟進行過協商,但無奈最後由於檔期沖突,荷蘭弟拒絕了《1917》的邀約。
10.導演為逼真的效果,請前英國陸軍成員保羅·比迪斯協助拍攝。
保羅說,電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實的,拍攝該片時,他平時除了對兩位主角進行軍事訓練,還要訓練800位臨時演員。同時,精益求精的導演堅持1:1實景打造的拍攝場景,這包括電影里那條出鏡率極高的戰壕。
11.挖戰壕。
由劇組工作人員辛苦挖出來的,長達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溝。
12.蘊含一定美學。
《1917》中被焚毀的城鎮並不是隨意布置的,劇組選用了特殊的化學方法製作一種鐵絲,讓火焰沿著鐵絲燃燒,在控制火勢方向的同時控制投射陰影的位置。如此一來,便形成觀眾看到的較為溫暖的燃燒顏色。
13.電影中的照明彈飛行的軌跡。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畫面,70歲的大神級英國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當然功不可沒,同時他也是該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個彩蛋。
14.“偽”一鏡到底。
羅傑·迪金斯一直在技術上不斷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贊嘆的第14個彩蛋。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連串的鏡頭剪輯而成的,其中最長的鏡頭為8分半鍾。資深影迷也能看出電影中有不少剪輯的痕跡,保守估計大概有二十幾處,這也是本片被稱為“偽一鏡到底”的原因。這種技術,也正是一種創新所在。
『陸』 關於聲畫對位和聲畫對立,能各舉幾個電影中的片斷的例子嗎
首先作用為:強調聲音與畫面的相互作用,是一種通過觀眾的聯想,然後可以達到一種對比、象徵、比喻等一系列的對列效果,然後產生某種聲、畫本身原來不具備的新的寓意。接著把畫面的對列蒙太奇作用引用到聲音和畫面之間,然後可以使聲音成為獨立的藝術元素,這樣子就可以在影視片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與效果。
聲畫對位的有關例子:
1、《黃土地》中的片段情節,翠巧一邊紡線,一邊唱歌,其實歌聲和畫面內容是平行發展,二者並沒有必然的意義聯系,但是通過這樣一種聲畫組合的形式,一方面讓觀眾了解到翠巧的心靈手巧和勤勞能幹,另一方面又讓觀眾了解到她的不幸婚姻。
2、《天駒》的情節片段,搖曳的駝鈴,長長的駝隊,默默的黃牛,涌動的湖水,沙海波痕,鮮嫩的水草(疊印)游弋的魚群,波濤萬頃的大海。畫面的疊放,是一種聲畫組合的方式。
聲畫對立的有關例子:
1、《幸福時光》中的情節片段,吳穎回到家中看到鵲巢被鳩佔領,然後的心情悲涼失望,此時的聲音卻是口哨聲,鼓掌聲,歡呼聲,聲音傳達出的熱烈和興高采烈的情緒與主人公的心境構成了極大的反差,這樣子,聲畫對位更加反襯出人物內心的失望與憤懣、焦急與慌張的情緒。
2、《話說長江》中的情節片段,長江的源頭滴水成冰,天氣非常寒冷。但是這里卻沒有描寫冷,反轉的是在寫熱,在長江的另一端,南京、上海的人們都熱得恨不得脫去衣服,跳進長江里去游泳。這樣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
擴展資料:
聲畫對位和聲畫對立的區別:
聲畫合一:聲音和畫面傳播的具體內容完全一致,即畫面中出現的人和物就是聲音的發音體,或聲音就是在具體說明畫面中的事物情景。特點:加強傳播內容的真實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聞性電視節目中較多採用。
聲畫合一:聲音和畫面傳播的具體內容完全一致,即畫面中出現的人和物就是聲音的發音體,或聲音就是在具體說明畫面中的事物情景。特點:加強傳播內容的真實感、可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新聞性電視節目中較多採用。
聲畫對列:是指聲音和畫面各自百獨立,它們按照各自的規律彼此表達不同的內容,又在各自獨立發展的基礎上有機結合起來,造成單是畫面或單是聲音所不能完成的整體效果。聲話對位打破了畫面的時空局限,大大擴大了電視傳播的容量,能夠使觀眾產生一種想像和聯想,從而達到一種象徵、隱喻的表達效果。
『柒』 電影中的聲畫關系有四種類型是啥
一、從形式類型上把聲畫關系分為兩種;聲畫合一和聲畫分離。
1、「聲畫合一」:指鏡頭中聲音來源於畫面中,觀眾聽到聲音信息的同時也看到聲源的影象信息,兩種信息的傳播同步完成。
2、「聲畫分立」:又稱「聲畫分離」,指聲音來自鏡頭畫面之外,即以「話外音」的方式出現。
二、聲畫關系的內涵層面:在內涵類型上把聲音和畫面的關系分為「聲畫合一」與「聲畫對位」
1、聲畫合一:是指鏡頭中聲音所負載的信息和畫面呈現的信息在內容上和情緒基調上保持一致。
2、聲畫對位:是指鏡頭中聲音所負載的信息同畫面呈現的信息在內容上或情緒基調上不一致,甚至正相反。
聲畫對立的應用
如:《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死一幕在小說里採用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手法分頭描寫,而在電視劇中就利用聲畫對立的方法創造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
畫面上:瀟湘館里林黛玉已奄奄一息;聲音上:遠處怡紅院里賈寶玉大婚的喜樂之聲隱隱傳來。聲音與畫面的悲喜對比更加深此刻的悲劇效果。
『捌』 電影《1917》觀後感
奧斯卡的《1917》這部電影不得不說讓人是又愛又恨,最好的調度,最好的攝影,這絕對是一場兩小時的視聽盛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兩刷,甚至是三刷的戰爭巨作。但是相比一邊倒的「吹爆」聲,對於一個沉迷游戲的御宅,1917所帶來的震激冊咐撼要打上不少折扣了。通過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展現戰爭,而且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一戰題材,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只是在看過之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卻是:戰地1真牛逼。
戰地1是一款以一戰為背景的fps游戲,有多人對戰模式,也有故事模式。那些耳熟能詳的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在游戲中都有著精彩絕倫的展示,而且,也是一鏡到底。
相比之下,無論是沉浸感、參與感,游戲都要更勝一籌。甚至連電影的強項,敘事上,游戲處理得也更加巧妙。
現在娛樂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游戲越來越像電影,電影越來越像游戲。只是在同化的道路上,游戲一路絕塵而去,電影卻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目前主流的戰爭題材電影無非兩個論點,最常見的就是一直被人詬病的主旋律戰爭片。謳歌軍隊,抨擊侵略者。這種片子並非國內獨有,無論哪裡,都是一抓一大把。另一種則是反戰,批判戰爭,謳歌和平。
有趣的是,通常來說關於二戰的主旋律影片比較多,如《無恥混蛋》《帝國的毀滅》《辛德勒名單》《紫日》等。在這些片子里,都有一個明確的「惡人」符號,他們的作用就是給主角找不痛快,所有觀眾都會痛恨他們。
因為二戰是一場正邪非常明確的戰爭,無論怎麼解構,納粹和皇軍是侵略者,也許其中有好人,但人們不關心,在影視作品中他們就是邪惡的。這一點在所有國家的電影里都高度一致。
而關於一戰的片子就比較微妙了,它們大多都明純是反戰題材的影片,如《戰馬》《戰壕》《聖誕快樂》等。這一類影片並沒有特別明確的邪惡符號,也許有幾個壞人,但並沒有那個群體被貼上邪惡的標簽。甚至主角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德國也好、英國也好、土耳其也好。
究其原因,一戰本身就沒有對錯。一戰中的協約國和同盟國並沒有明確的侵略者與被侵略者,雙方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害者。無非是帝國主義在工業革命中膨脹到了極致之後因為分贓不均而展開的內訌。在一戰中,屠殺平民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然而1917的立場則顯得非常曖昧,門德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想當然地認為大英帝國是輝煌正確的,德意志則是邪惡的……事實上,在大英帝國眼中,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都是邪惡的。所以他的主角自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英雄——團結、有愛、勇敢……而且有愛。
用咱們比較熟悉的話說,就是個聖母白蓮。
這兩個主角的所作所為讓我甚至有種在看樣板戲的錯覺,除了戰鬥力不太夠以外,這不就是兩個抗戰英雄么?怎麼炸都不死,和法國老百姓同仇敵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系身在前線的親人,面對受傷的敵人還苦心救治,甚至面臨暴露的危險也不願在第一時間下殺手。
相比之下,德國佬簡直就是抗戰電影里悍不畏死萬歲沖鋒的「鬼子」。明知必死也要和主角拚命,對著自己的救命恩人刀劍相向,著實可憐又可恨。
若是戰爭剛爆發的1914年也就罷了,但是很難想像在經歷過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索姆河戰役後,這兩個主角居然還如此天真。
一戰不是正邪大戰,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雖然死亡人數相近,但一戰的殘酷程度遠遠勝過二戰。前線是不折不扣的絞肉機,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里,參戰雙方在六十公里長的戰線上丟下了一百五十萬具屍體。
人們稱其為「索姆河地獄」。
幾乎所有經歷過索姆河戰役的士兵都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然而門德斯卻非常巧妙地將1917處理成了一部主旋律影片,他已經試圖通過批判戰爭的殘酷來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反戰者,但是所有反戰電影必然存在的要素就是自我批判。在這一點上,1917卻是非常平淡地一語帶過。
「只有一種方法結束這場戰爭——最後一個人站著」。
這是一沒有任何意義的哀嘆,甚至讓人覺得說出這句話的上校是個明白事理的好人。但這並不是戰爭的真相,也沒有展現戰爭的可怕。
為數不多直接描述「地獄」的片段里,兩個通訊兵穿過彈坑遍布的陣地,他們看到了許多屍體,膽小的布雷克被嚇了一跳。斯科菲爾姿侍德從瀑布落下之後,越過十幾具屍體爬上岸。
花瓣飄落在漂浮屍體的河流上實在是驚艷的設計,但放在這里又頗令人費解:這強烈的批判,其對象到底是怪罪你的敵人,還是參戰的雙方?
縱然屍山血海,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卻不是對戰爭的厭惡,而是對於那些破壞美好田園的德國佬的憤恨。
這是主旋律戰爭片和反戰戰爭片的根本區別。前者讓人痛恨侵略者,後者讓人痛恨戰爭。
我個人並不反感主旋律電影,事實上,很多主旋律電影拍得熱血沸騰,香的很。可是將一場雙方愚蠢而造成的悲劇處理成單方面的過失,就頗有些甩鍋的意味了。
網上對於1917的咱們聲大抵和《鳥人》、《俄羅斯方舟》相同,都是對其一鏡到底的表現手法贊美有加。
一鏡到底的電影就吹爆,爆什麼呢?吹就完了。
可是在1917中的長久頭又顯現出了一些奇怪的弊端。
寫實又過分寫意,唯美的鏡頭和殘酷的戰爭本應產生的強烈撞擊卻因為一鏡到底所扭曲的空間而被扭曲。電影本身就在玩弄時間和空間,剪輯更是重要的電影手段之一。但是為了達到「一鏡」這一形式,不得不舍棄幾乎所有的剪輯手段,與之相對的,精湛的調度和鏡頭的連續性被發揮到了極致。
似乎從阿方索開始,好萊塢就開了個奇怪的頭,許多導演開始迷信一鏡到底,當電影的內核無法企及那些經典,當導演無力通過影片闡述自己的思想,那麼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手段就只剩下演技和調度了。
相比在其他各類獎項上的優異表現,奧斯卡給《1917》的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彷彿是一種無聲的諷刺。
不過說了這么多,並能不能否認這仍舊是一部相當優秀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