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電影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7 03:59:08

Ⅰ 漢朝的古裝電影有幾部,都叫什麼

■主題發言 還歷史劇以本來面目 《雍正王朝》引發對雍正「美化」的爭議、《走向共和》引發對李鴻章和袁世凱「拔高」的爭議,《漢武大帝》引發的更多是史實紛爭。這場紛爭讓我們有必要還《漢武大帝》以電視劇的本來面目。 圍繞《漢武大帝》引發的史實紛爭,隨著電視劇的播出,逐漸由類似受了宮刑的司馬遷是否能夠長鬍子這樣的枝節問題,發展到漢武帝發動對匈奴戰爭的原因這樣的根本性問題,加上電視劇出現了不少典故的移花接木,又引發了剪裁史實「古為今用」的問題。 於是,不少原本把《漢武大帝》當作歷史劇看的觀眾開始懷疑它的真實性,進而發展到對這部電視劇的否定。 客觀地說,類似紛爭的出現與《漢武大帝》主創人員對「歷史正劇」的過分強調有關,在他們信誓旦旦地保證忠於歷史之後,加上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的特殊地位,觀眾一開始自然會產生信史的期待。但在相關專家指出該劇與歷史不符之處後,不少觀眾開始高呼上當。 迷信一件本來不該迷信的東西,給當事雙方帶來了不應有的痛苦,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電視劇的本質是戲劇、是藝術,藝術必然插上想像的翅膀。而歷史是什麼?歷史是茫茫迷霧籠罩下幾乎不可能抵達的曾經的真相。道不同,不相與謀,自然也不能相比較。《漢武大帝》是一部電視劇,限於史觀,限於資金,限於技術,它既無法完全還原那個雄才大略又暴虐狡詐的劉徹,也無法全面展現「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渾漢風,因此觀眾不必給它戴上過於沉重的枷鎖,主創人員也不必給它披上過於神聖的外套。 有觀眾邊看《漢武大帝》邊讀司馬遷的《史記》。對著《史記》看《漢武大帝》,既能夠享受藝術的樂趣,又能夠接近歷史的真相,這無疑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電視劇《漢武大帝》開播以來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觀眾們為劇中的很多情節和觀點爭辯不休,本報記者特地采訪了普通觀眾、歷史專家與胡玫導演,對這些問題來了個「三堂會審」,試圖穿越歷史觀、歷史事實和技術細節三道深鎖的重門,廓清迷霧,接近真實和正確。 第一重:史觀審視 ■漢武帝是否值得謳歌? 片頭曲唱「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讓自己成為灰燼」,劇中也基本上把他塑造成了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這樣做合適嗎? 黃朴民(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主任):漢武帝一直是一個非常有進取心、大有作為的君主。從政治上,他主要是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上他是搞鹽鐵官營,思想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軍事上加強騎兵建設,選拔優秀將領,從而為他的反擊匈奴、強化君主集權創造了條件,成就了他的一番輝煌的大事業。他成功之道裡面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正確分析形勢,及時把握各種機遇,堅決貫徹他的意志,以一種大無畏的、前人所沒有的氣魄實現他的戰略目標。 王子今(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漢武帝確實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劇中有過度抬高的跡象,是因為我們的藝術作品總是難以避免高、大、全的框子。漢武帝最偉大之處在於晚年巫蠱之禍後的處理方式,他檢討自己過失的《輪台詔》被李贄稱頌為「過天地之風雷」,確實很了不起。司馬光曾經說,漢武帝犯了和秦始皇同樣的錯誤,而秦王朝滅亡了,漢王朝又振興了,區別就在於晚年漢武帝清醒地完成了基本政策的轉變。 胡玫:漢武帝在我們這個劇中就是個「高大全」,詞作者完全領會了我們的意思,這可能緣於我在看別人的時候經常是看到別人的優點。我特別反對數典忘祖,為什麼說我們的祖先偉大就是歌頌封建專制卻可以說愷撒是大帝?五千年的歷史為什麼不能歌頌?我之所以把片名叫做《漢武大帝》,意思就是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至於歷史學家對此的討論我不反對,這是他們的范疇,我是電視劇的范疇。 蔣非非(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秦漢史研究專家):漢武帝開始了一個很壞的傳統,那就是外戚弄權,田玢沒有任何功勞,就是因為他是漢武帝母親的弟弟,因此當上了丞相。漢代到了後來毀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最早的根源在漢武帝手中。 ■漢匈戰爭有無必要? 孟憲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漢武大帝》在處理匈奴問題上把握得不錯,中原人寫匈奴,多多少少存在問題,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也存在著對匈奴的歧視,而《漢武大帝》沒有這樣的傾向。 蔣非非: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史記·匈奴列傳》中也原封不動地收進了對匈奴的贊揚,匈奴人其實是很有情感的,蘇武出使雖然被流放到今天的貝加爾湖,但匈奴還讓他和當地人成親,張騫也娶了匈奴人做妻子,李廣投降之後匈奴也給予高官厚爵。歷史上,漢匈之間的這場戰爭最早是漢族人先挑起的,在戰國時期秦國就派兵去佔領了匈奴人的草地,匈奴人才反過來想奪回。匈奴是個部落,不是一個國家,因此單於雖然大都很景仰漢朝,但也很難管理下面的部族來搶奪漢人的財產和人口。其實,要防止這樣的問題發生也不必進行戰爭,秦始皇派蒙恬守長城10年,「胡人不敢彎弓而牧馬」;從漢高祖劉邦開始,漢朝就和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死後漢朝繼續和親政策,只有漢武帝時期才發動戰爭。但這些戰爭在今天看來沒有多大的意義,首先,奪回的地點遠在今天的蒙古國,而當時漢朝人口只有三四千萬,根本沒有必要為了往外移民而拓展疆土;其次,漢武帝窮兵黷武耗光了國家的財力,還要花老百姓的錢。 漢武帝為什麼要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呢?本質是為了讓他的三個小舅子衛青、霍去病和李廣利能夠封侯。戰國商鞅變法確立了獎勵軍功的政策,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政策已經深入人心,當時陞官只能靠軍功和積勞,因此盡管衛青、霍去病和李廣利分別是漢武帝寵愛的衛子夫、李夫人的親戚,但要想封侯、想贏得大家的尊敬,必須依靠軍功,因此只有發動戰爭。於是清代才會有「漢武帝三大將皆來自女寵」的說法。 胡玫:為什麼要貶匈奴?其實匈奴每次發動進攻都是因為遭受了天災人禍,生存困難,他們後來逐漸北遷漸漸消亡就是農耕文化戰勝游牧文化的結果。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其實到了晚年已經後悔了,所以在電視劇後面他頒布了《罪己詔》反省自己的窮兵黷武。學者的觀點有些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主流。 黃朴民:據我所了解,對匈奴間的戰爭包含幾個因素,第一個是通過反擊匈奴來「大復仇」,要洗刷漢高祖劉邦以來漢朝在匈奴那裡所遭受的種種屈辱;第二,漢武帝要通過反擊匈奴來樹立他的地位,突出他的一種強勢領導的風格,真正地控制全局,提高他的威信;第三,確實是要為了邊境地區的中原農耕文化免受草原部落的那種游牧文化的騷擾和沖擊,穩定邊境地區的民眾的生活。 第二重:史實辨析 ■是否拔高衛青? 電視劇中曾經出現過李廣被俘後中途逃回漢朝的情節,但是按照當時的法律,他被貶為庶民而且要交納5000斤的黃金,衛青替他交納了黃金。其實歷史上衛青和李廣的關系並不好,這些是否有拔高衛青之嫌? 蔣非非:其實歷史上的衛青本事沒有電視劇所說的那麼大,李廣利擅長的是唱歌跳舞,讓他去打仗他很害怕,漢武帝於是就派給他精兵良將,這一點在《史記》中都是以諷刺的口吻來記載的。 衛青和李廣關系很不好,李廣後來的自殺和衛青有很大的關系,電視劇里幫著交納贖金的故事完全是編造的。 胡玫:司馬遷因為遭受了漢武帝的宮刑,因此在《史記》的漢武帝本紀和衛青等人的列傳中對漢武帝一黨多少會有所貶抑,但我們從《史記·匈奴列傳》中可以看到衛青的影響力,他是一個大政治家、軍事家,高智商、高智慧,謙虛謹慎,加上他和漢武帝的關系,很有戲。 ■有無移花接木? 觀眾反映,劇中漢武帝讓侍從和自己交換角色戲弄匈奴使者的典故,其實最早是發生在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後來影響更廣泛的是來自《世說新語》中關於曹操的「捉刀記」。周亞夫在細柳營嚴厲治軍、不向漢景帝行君臣禮而是行軍禮的描述,但在歷史上這一典故是發生在漢文帝身上的,類似移花接木的情景在《漢武大帝》中出現不少。 胡玫: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噢。但是如果大家有意見,可以找編劇「算賬」。按照合同,如果大幅度修改劇本,投資方可能會把我開了,畢竟他們投資的是這個劇本,雖然我是《漢武大帝》的策劃,但我也不是專家,不能越權。 ■正劇是否信史? 和《雍正王朝》引發大家更多對角色的關注不同,《漢武大帝》引發的更多的是對歷史事件的關注,不少人開始對著《史記》、《漢書》看電視劇。 蔣非非:不能要求編劇和我們讀了十幾年歷史的人懂得一樣多,我的家人在看《漢武大帝》的時候也問我歷史是不是也這樣?我對他們說就當個樂子來看吧。我很少看這類電視劇,首先,它對我的研究、工作不會有任何幫助;其次,他們了解的肯定不如我多。電視劇最主要的一點是沒有把握到漢代是個等級制社會,因此也沒有帶給觀眾這種認識,周朝時就規定天子如果要娶諸侯的女兒,他還得將諸侯升格。於是為了讓娶衛子夫名正言順,漢武帝就開始扶持新貴族對抗舊貴族。再者,編劇沒有明白正史中紀、傳之間的關系,在紀里說好話是不算的,傳里就會記錄某個人的壞話,比如漢文帝,紀里說了很多好話,但在馮唐傳里就記載馮唐當面批評漢文帝,漢文帝勃然大怒的事跡,這些在電視劇里並沒有表現出來。 電視劇所謂「根據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改編創作而來」的說法並不成立,歷史是不容更改的,電視劇可以編造,那它就不是歷史,觀眾因此不能把《漢武大帝》的故事當做歷史來看。 胡玫:大家因為電視劇看了史書,發現還是史書里說的才是正確的,這我特別欣慰。但這是電視劇,不是百分之百的歷史,假如我嚴格按照歷史拍出來,估計就沒有人看了。那段歷史距離現在兩千多年,離大家比較遠,故事晦澀,這也是我開始時遲遲不敢投拍的原因。 第三重:細節考證 ■道具:司馬遷受了宮刑怎麼還長鬍子? 陳寶國:(觀眾應該)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他是寫史,還是寫劇。我以為還是寫劇。其實《漢武大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著歷史,他的年表都是這么排列下來的,但是這裡面仍然有劇作家編寫的很多東西。 黃朴民:《漢武大帝》從總體上說的確是很成功的,但是確實有很多細節有遺憾。譬如說,司馬遷長鬍子絕對是一大敗筆,另外像馬蹬是後世才有的東西,現在電視劇里多次用特寫鏡頭表現也是失誤,其他類似細節上的錯誤很多,這里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胡玫:《漢武大帝》拍攝前漢史學家給劇組做過講座,後期完畢之後,漢學家先看,他們覺得大體是正確的,至於細枝末節,確實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台詞:漢代人說了後人的話 黃朴民:現代的詞彙在電視劇的創作時是可以適當用一點的,但是,有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典故和成語,比如說,淮南王講「撼山易,撼李廣將軍難」就是套用南宋時金人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像這樣的話給人一種比較別扭的感覺。另外,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用了也是可以,但是如果播出之前把它刪去則更好一些,或者用其他類似的話來替代,如先秦時,有句話叫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這個意思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比較相近的,如果用了先秦的話,那麼給人感覺邏輯上比較順一點。

閱讀全文

與漢朝與匈奴的戰爭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電影小兵張嘎圖片 瀏覽:785
御龍修仙傳2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64
西瓜電影屍地伏魔 瀏覽:281
科幻戰爭電影前十名 瀏覽:792
寶山黃金廣場電影院 瀏覽:867
youku在手機上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473
四部二戰愛情電影沉靜如海 瀏覽:421
許願神龍電影完整版國語免費下載 瀏覽:399
電影床吻戲完整版 瀏覽:275
電影白鹿原上映時間 瀏覽:686
365天電影免費看 瀏覽:967
孫堅電影完整版 瀏覽:556
電影her圖片 瀏覽:641
兒子讓父親模仿電影片段 瀏覽:184
千禧年三部曲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49
國產超清戰爭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67
點點怎麼做一個簡便的電影 瀏覽:934
古代戰爭排面電影 瀏覽:263
歐洲中世紀題材的愛情電影 瀏覽:726
韓國電影勇敢號迅雷下載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