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陳凱歌宣稱:《無極》這部電影十年內沒人看得懂,原因是什麼
16年過去了,《無極》到底說了些啥,大家到底明白了嗎?2005年,陳凱歌導演在國內斥巨資拍攝玄幻題材電影《無極》,電影當中,特效拉滿,神話隱喻頗多。電影《無極》在張藝謀時代的權力電影宇宙中,開辟了一條特殊的國產道路。在國產電影當時還在現實主義鄉土中國風格里沉迷時,《無極》應該是一次極好的國產電影類型嘗試。在特效的加持下,票房還不錯,最終拿到1.8億票房,穩拿當年的年度冠軍。那個年代,票房能夠過億,就特別難得了。
15年以後在綜藝上為《無極》辯護的時候,陳導的人生還是沒有遭遇過挫折吧。不提《無極》的視效與敘事節奏,在敘事邏輯里人物的命運展現,是配得上爛片這個標簽的。無極,其實說的是填不滿的慾望。在這個電影中穿插的都是人的慾望。陳導其實拍的就是一部揭露人性慾望的電影。
⑵ 關於去外星球冒險的科幻電影(加30)
那就是《星際旅行》系列了,很經典的片
⑶ 誰有太陽浩劫的全劇情
伊卡洛斯Icarus,是希臘神話里忘記父親叮囑,以塗蠟之翼飛向太陽,翅膀潰散而最終墜海的人。
以此命名擔負拯救人類使命的飛船,真是恰如其分。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太陽浩劫》已經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我對於末日題材的科幻片的觀影期待。一般來說,科幻電影不是一味追求特效華而不實,就是金玉其內畫面平平,雖然有堅硬的內核,卻讓沖著感官沖擊的觀眾掃興而歸。
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少有的兼具思想內核和史詩畫面的科幻電影。
末日題材的科幻電影和小說已經汗牛充棟,人類在世界毀滅之前樂此不疲地意淫自己將會如何毀滅。杞人憂天才能逃出生天,我絲毫不懷疑這一點。可惜的是太多末世故事都淪為了孤膽英雄借著世界將要毀滅的當口泡妹子的狗血故事。這怎麼可能呢,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只是因為安樂窩里離末日還太遠,所以看著災難發生也很美麗。所有人都愛看流星雨,要不要淋一場流星雨?
曾經帶給我最大震撼的就是大劉的《流浪地球》。背景同樣是太陽之將死,不屈的人類奮勇抗爭。大劉直接讓人類給地球安了幾台發動機把地球開走了;而《太陽浩劫》里像撲向烈火的飛蛾的飛船,要頂著碩大的陽傘才能免於烈火焚身,真顯得太過渺小了。地球比之於太陽不過是顆看不見的石子,那伊卡洛斯簡直連灰塵的灰塵都算不上。
就是這顆灰塵,想要借核爆重新點燃將死的星辰,以蠟翼向太陽越飛越近。毀滅的結局是註定的。片子里的船長金田,心理醫生瑟爾都對陽光有種異樣的痴迷,影片一開始,觀測太陽的艙室布局像欣賞茶道的日式居室,潮水一般襲來的陽光配合嘯叫一樣的聲音,讓屏幕前的我彷彿也接受了一次炙烤。
這種痴迷也許不是沒有原因。地球已經進入恆冬,這樣的光照在他們的世代可能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而人類,明知陽光會烤化羽翼上的蠟,仍舊對著陽光義無反顧,就像向火撲飛的飛蛾。
片子里的一處細節,黃金甲一般的太空服頭盔上印著漢字,「頭盔殼裝配 出廠日期 20/03/83「,還有」ICARUS奔日計劃"
這可以算是間接指出中國在末世自救中的參與了吧,就像《2012》里一樣,在即將毀滅的世界格局裡,中國仍舊是廉價勞動力泛濫的世界工廠。那不知這個金屬名牌上的83指的是哪一個千年的83,也許真的就是不遠的2083年呢。
設想另外一種結局,旅途一番風順,核彈平穩放置,太陽被重新引燃,然後英雄凱旋。當然這只是一廂情願,全都死光光的結局看起來反而真實一點。一號的船員們集體自焚,船長Pinbacker變喪屍(不知導演怎麼想的…- -),因為離太陽太近,意識到了自己螻蟻一般的渺小,所以精神失常,在上帝面前終於卑躬屈膝。
有人說引入宗教概念是一處敗筆,我反而覺得理所應當。另一部科幻電影《紅色星球》里一個角色說:」科學給不了你答案時,宗教可以。「發瘋的船長口中的上帝也不盡然是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是他為了不徹底崩潰而製造出的幻象。抑或就是太陽本身。
核彈墜入火海,Capa被火焰吞沒的畫面太過壯麗。活脫脫就是《全頻帶阻塞干擾》里伴隨」萬年風雪「號沖入太陽的米沙。他觸手可及的光明,將在八分鍾後抵達寒冷的地球。
最後的鏡頭,悉尼歌劇院旁邊冰封雪覆的海,天空低沉陰霾,Capa的姐姐回顧著他發回地球的信息。而片尾曲中開頭幾句:
Along the avenue of hope
The footsteps falter, the fingers grope
and the days, stretch out, beneath the sun
No one's born, and no one dies, no one laughs, so no one cries
and we wait to see just what we will become
加上彷彿解脫的淡淡唱腔,跟電影的氛圍和結局真是太搭了。渺小又如何,飛蛾亦撲火。哪怕在光明中殞身,也強過坐等末日來臨。在宇宙的偉力面前謙卑,卻不放棄抗爭的權力。
關於影片的問題,就是這個超高智能的飛船AI和船員的不專業化造成的巨大違和感。關於要不要與ICARUS一號會和的問題怎麼能現在才想到,出發之前沒有備案嗎。還有關於核彈炸恆星的可行性問題,最先提出來的竟然是隨船的心理醫生,這種集合世界力量製造的物件,竟然只有物理學家Capa懂得如何操作,這未免也太不保險了,最坑爹的就是所謂的「復雜操作」看起來就像拆彈,似乎也沒有動用什麼專業知識;還有Trey做出的轉向錯誤,以AI的智能程度無論如何也能夠事先提出警告的。再有Capa和Harvey還有Mace從一號回到二號的那個橋段,我想低溫應該不是他們最應該擔心的問題吧,氣壓呢親,裹上幾層隔熱膜就可以在太空中安然無恙地停留那麼久么?
ps:影片在因為氧氣不夠需要有人做出犧牲的抉擇時,也小小地觸及了」人性「」道義「等在太空中變化的問題。我很高興導演沒有遵循地球上的道德准則,不像《2012》里那個我想踹死的阿三科學家,宇航員們做出了正確而冷血的選擇。可惜的是棒子竟然割腕了,導演不想在主題之外討論這個,所以這是折中之舉吧。《死神永生》里,太空軍的一句名言:」謝謝,喬伊娜「。三體黨會懂。
太陽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