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中的光與影
電影的燈光能准確地表達意義。通過燈光方向和強度的變化,導演能引導觀眾的目光。但是電影的燈光很少是穩定不變的,只要攝影機或被攝物稍有變動,燈光就得改變。拍電影所花費的時間大部分都耗費在調整每個鏡頭復雜的燈光。每個鏡次,攝影師都得考判鉛慮其內部的動作。不同的色彩、形狀、質感,都會反射或吸收不等量的燈光。
燈光的風格有很多種,而且往往與電影的主題、氣氛及類型有關。
比如喜劇和歌舞片,燈光的風格就較趨明亮,陰影較少布局,常用高調的風格。
悲劇和通俗劇較常用高反差燈光風格:亮光處特別明亮,而黑暗處也相當有戲劇性。
一般而言,懸疑片、驚悚片和黑幫電影則較趨低調風格,陰影均採用投射式,亮光也帶有氣氛。
自有人類以來,光的明暗就帶有象徵性的意義。《聖經》里充滿了明暗的象徵;畫家倫勃朗以及卡拉瓦喬也喜歡用光影營造心理氣氛。
一般來說,藝術家用黑暗來象徵恐懼、邪惡或慧、未知之事,光明則代表了安全、美德、真掘團好理和歡愉。由於這種象徵法的長久傳統,有些導演會故意將我們對明暗的期待誤導。
希區柯克以令人吃驚的方式扭轉了我們對光亮明暗的認知。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中,每一個邪惡、隱晦的陰影都似乎在威脅主角的安全,然而卻沒有任何事發生。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最大的危險卻凌空而來。
2. 怎麼形容電影光影效果
無聲歲月,且行且遠,斑駁的光影將年輪一層一層地覆蓋,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歷歷可見。
不同以往的抗戰片,《光影》中沒有可以手撕鬼子的奇俠,也沒有一味地渲染愛國熱情,他是以平民的角度出發,描述一個青年人愛家愛國的故事。
在人物刻畫中,影片不是單一地刻畫愛國抗日情懷,從主人公的家仇、愛情等多方面立體刻畫,給觀眾呈現出一個更為真實的人物形象,並非高不可攀。
3. 影視製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
以電影《末代皇帝》為例,它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敘事結構,採用了一種倒敘式的、層層嵌套式的時空結構,設計了兩條並行發展的敘事時空線索。
影視製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一是影片的時空結構,二是人物主觀回憶的時空。用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方式,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一系列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作為溥儀的生活環境,表現了他在這樣錯綜復雜的環境下的精神心理和生活狀況。在對溥儀內心的矛盾和孤獨、對人情的渴求、對外部世界的嚮往以及接受改造時的痛苦思想斗爭的表現上,將光影關系與溥儀的心理處境相融合,根據人物心理選擇合適的色調和背景,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在影視製作中時空結構的光線設計上基本用自然光,光比大,色調以冷色調為主,場景以日景為主,影調反差大,帶有自然主義用光傾向;插入時空的光線設計用光比較戲劇化,光比小,色調以暖色調為主,光線跳躍,影調比較黯淡,帶有表現化用光的傾向。影片用光線的結構、組織、運動和變化,不僅展現出不同時空的不同氣氛和寓意,同時表現了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在人物的生命歷程中不同的環境用不同的光線來表現,其中高調光與低調光的交錯使用在影片中有明顯的體現。
影視製作中一直保持一種半陰影的基調。而光,則體現出一種自由精神。光,對於總被烏黑在陰影里的小皇帝溥儀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生理需要,而且意味著自由、解放。隨著小皇帝的成長,對社會的不斷認識,他不斷超越外界對他的控制,在這一過程中,光線處理上慢慢加入了自然光的成分。
光影運用是影視製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如果你想從事影視製作行業,那麼這一技能的使用一定要學習。
4. 電影中光影的理解
關燈拆電影 懂電影的看這幾個鏡頭就高潮了
一冰
Filming is the art of lights and shadows.
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光」的孿生兄弟
「影」
▼
在公眾號後台回復具體影片片名可獲取
全網獨家1:1同聲評論音軌鏈接
-
剪影突出與省略的平衡點
剪影是電影中最為常見的光影處理手段之一,它能夠有效地省去人物外形特徵,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動作片中主角以剪影的方式進行打鬥,一方面能夠突出肢體動作,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武打場面的多樣性,是動作片導演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手法。
《007:大破天幕殺機》中這場高樓打鬥戲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動作戲連貫好看,背景幕牆上的水母圖案更是提升了這場打戲的藝術性,
剛硬與柔和在同一畫面里體現,美輪美奐。
也就是說,光和影能夠把畫面切分成兩個層次,在同一個平面中同時並置兩種對立元素,以此表達影片的某種復雜性。
譬如《搏擊俱樂部》的結尾,前景是傑克牽著馬拉的手的靜態剪影,後景我們看到摩天大樓轟然倒下,既暴力又具美感。
在這個畫面中前景象徵聯合,後景代表拆分,正合了《搏擊俱樂部》解構與重構的兩重性。
有的時候處於高亮部分的背景又可以作氣氛烘托的作用,譬如《愛樂之城》中戀人在星空下起舞,《ET外星人》里小男孩載著ET從夜空中騎行而過……
背景都為剪影中的人物關系鋪上了一層浪漫、奇幻的氛圍。
而影片中最常出現這種表現手法的時刻多處於日出或日落階段,
在電影學中這一時段也被稱為魔幻時段,英文叫Golden Hour。
顧名思義,因為太陽光線角度接近地平線而呈低色溫,整個畫面被橙紅色的光映照得暖烘烘的,特別適合導演在前景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戲。
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就有馬小軍俯瞰米蘭和劉憶苦交好,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這種表現方法具有三層含義。
一是黑根負責打理科里昂家族對公的事業,半明半暗代表他黑白通吃的兩重性。
二是黑根是老教父一手撫養長大的義子,他在科里昂家族中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半明半暗代表著他尷尬的處境。
三是黑根對失去老教父庇護後的科里昂家族產生了信心上的動搖,半明半暗代表他搖擺不定的衷心,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了。
再有一個特例,就是老教父的大兒子桑尼,他本是教父寶座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卻因為太過火爆的脾氣而間接被敵人設計暗殺。
為這個人物造影時,戈登·威利斯考慮到他直接的性格而特意沒有在他的臉上堆積任何陰影。
全場桑尼都是以面部高亮的形象示人,這也側面提醒了觀眾桑尼絕對不是教父之位的最終接班人。
陰影,究竟是五十度灰,還是五十度黑,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多的講究。
在戈登·威利斯開疆闢土般對陰影的研究和嘗試之下,終於「黑色電影」不再只停留於黑色的題材,而是更進一步地在光影藝術層面也達成了黑色的統一。
電影是一座光和影的神殿,
請關注「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在往期內容中繼續收看「光」在電影中的巧妙運用。
我們,只讀經典。
5. 光影在影視畫面中的作用
光線在影像中的應用大之可分為:環境造型光和 人物造型光
環境造型:設計場景的光線明暗分布,可起到烘托氣氛,增加畫面表現內容等作用。例子——《黃土地》《天生殺人狂》和一些大製片廠時期的經典黑白影片
人物造型:粗分為—頂光、側光、逆光等。用於塑造人物性格或者烘託人物心裡
例子——很多的。。。《十二怒漢》《公民凱恩》
基本上每部影視作品都會用到光,但經典不經典就需要自己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