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親愛的》是講什麼故事的電影
電影《親愛的》講述的是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孩子被人販子拐賣的父母苦命尋找孩子,和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爭奪孩子做抗爭的故事。有的觀眾認為,在孩子被拐了這么多年之後,田文軍扔不惜花費全部財產和時間去尋找兒子的行為是很傻的,無異於大海撈針。而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換來了他和兒子的團聚。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自己沒有在一次次碰壁後仍然堅持下來。
影片中,田文軍和妻子的感情破裂,一天,兒子追著開車離去的媽媽,結果再也沒有回來,讓夫妻二人都陷入了絕望,他們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尋找兒子回來,貼了成千上萬張尋人啟事,利用互聯網,當然遇到了很多騙子,令兩人的生活一度陷入絕望。看的出來,夫妻倆是抱著必須找到的決心,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是打心底里要拼了命也要找回自己三歲的兒子。所以說,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自己沒有在一次次碰壁後仍然堅持下來。
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他獲得了一點又一點的希望和機會。兒子丟了之後,夫妻倆的生活陷入了絕望,他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尋找兒子回來,常年累月的尋找都沒有一點點的希望,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遇到了幾個和自己經歷相仿的家庭,命運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人多力量大,果然,經歷了三年時間,兩人跋涉千里跨到另一個省,終於在一個小村落里找到了兒子。看的出來,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是常人無法比擬的,他對兒子的愛是時間也無法沖淡和消磨的。所以說,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他獲得了一點又一點的希望和機會。
總的來說,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換來了他和兒子的團聚。從兒子被人販子拐賣,夫妻兩人的尋找兒子的行為就沒有停下過,貼尋人啟事,利用互聯網,報警,訪問熟人,自己徒步尋找,各種各樣的辦法他們都用過了,卻始終沒有成效,但是他們堅持不懈不放棄,為了兒子實處各種辦法,感動了無數人,終於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了兒子。
這不僅僅是一個尋親的故事,更是一個對人性的思考和啟迪,正如陳可辛所說「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是被害者,感情是不可替代的,不管血緣是誰的,親情建立起來,誰都沒有辦法割捨。」確實是這樣,血緣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人和人之間建立的信任和感情才最彌足珍貴,任何一個對你好的人出現在你身邊,都是上天對你的恩賜,應該珍惜,而不能隨意揮霍別人的情感和善良。
B. 《親愛的》作為一部親情電影,是好電影還是在賺感情錢
《親愛的》是一部非常現實的電影,主要講得就是孩子被拐賣,然後父母尋找孩子的過程,整部電影非常的催淚,看下來覺得非常的壓抑,但是會引起自己一些人性的思考。
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為什麼會有拐賣孩子的現象存在。為什麼農村的思想水平這么地下,到底是什麼引起這么多拐賣孩子的事情發生?又是為什麼法律不能給與人販子足夠大的懲罰呢?
C. 影評 影評 《親愛的》
正面評價:
首先《親愛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脫胎於真實發生的「打拐」事件;多年前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所掀起的觀影盛況,相信80後們都記憶猶新。面對「骨肉分離」的人間慘劇,再理性的觀眾,恐怕也都會心軟。
電影劇情比較特別的設計是,在片中飾演一對離婚夫妻的黃渤和郝蕾,在丟了孩子後,找到了一個由張譯、張雨綺飾演的夫婦領導的一個由丟孩子父母組成的「互助組織」,大家互相鼓勵支撐,共同尋子,成為了電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電影前一半時間,幾乎成為黃渤尋子的獨角戲。草根出身的黃渤,把這個開著破網吧、妻子跟有錢人走了的中年loser,徹底給演活了,每個表情、動作都令人心酸鼻酸。當黃渤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孩子之後,在影片後半段,重心轉移到了另一位主演趙薇的身上。
丟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當孩子被解救之後,後來收養孩子的家庭也等於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著重想給觀眾們展現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顏出鏡、穿著土氣衣服、留著亂糟糟短發的「村婦」趙薇。
觀眾跟隨黃渤一路積攢下的對丟孩子的傷痛、對人販子的痛恨,在此刻,卻被同樣深愛著孩子、因不願與孩子分開而陷入痛苦中的「繼母」趙薇給逆轉了:看似一個悲劇的解決,卻成了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反面評價:
或許是陳可辛對於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用情至深,不管是四處尋子的黃渤、郝蕾,還是偷偷帶大孩子的趙薇,或者是充滿故事的尋子男張譯,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以及自身的無奈,這也讓整部《親愛的》隨時隨地都在迎接著人物的高潮。
133分鍾的時長註定了電影無法承載太多的故事和情感。因為無論是黃渤、郝蕾,還是趙薇、張譯,他們所出演的角色,他們的故事以及故事激發的情感上的共鳴,都足夠撐起一個完整的作品。
但是,在《親愛的》里,他們卻不得不弱化自己,遷就別人的需求。這樣的遷就,讓原本可以豐滿的人物變得有些失真,甚至於當其中某個角色大肆咆哮時,本應爆發的情感無法直接傳遞出來、讓觀眾產生共鳴,反而像一記打到棉花上的重拳,讓一切工夫都白費了。
D. 親愛的,我帶你回家——評陳可辛《親愛的》
尋子之路漫長,等待和希望在被磨滅與再次燃起的時候,那一條「回家」的路該怎麼走下去。——題記
1.
電影《親愛的》是一部關注打拐兒童的影片,以寫實的場景與人物內心的糾結和掙扎來展示社會某些具有普遍性的事情,凸顯整個社會真實的群像。它所蘊含的意義與折射的意味其實有很多。我從電影院出來的那一瞬間,腦海里一直都在回放著,故事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從這樣的一件真實事件延伸到電影,讓觀眾們去反思人性的弊端與弱點,去引起各方對於打拐兒童的關注。
很感謝陳可辛導演願意拍如此題材的電影,電影本身並不煽情,之所以戴上「煽情」的帽子,是因為真實,主演黃渤說:「這部電影像是有一隻手,你無法阻止它伸進胸膛,觸碰你的心靈。」
2.
故事發生在一條城中村裡,這是田文軍和田鵬共同生活的地方。田文軍和前妻魯曉娟育有一個兒子田鵬。離婚後,田鵬被判給了父親,他隨父親一起生活。父親經常和他說陝西話,雖然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倆存在著很多的分歧。但畢竟是離了婚,也就只好作罷。田文軍教給田鵬的一句方言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直到有一天,有一群流氓來到網吧上網,因為沒帶身份證,中途雙方發生了肢體沖突。隔壁的小孩來找田鵬玩,他們一大群娃兒去到了附近的幼兒園的外面玩。此時的魯曉娟正驅車離開,田鵬看到了媽媽的車,便試圖追向前,她似乎也看見自己的兒子卻沒有搭理他。孩子不放棄,一直往前跑著,往前追著。田鵬四處張望,一輛私家車經過,魯曉娟的車就消失在視線中。終於他累倒了,便昏倒在地上。田文軍看了夜色已經深了,依然沒有看見孩子回來,走到隔壁去問小宇。哪知道小宇竟然跟他說,他不是回家了嗎?我以為田鵬回家了啊。
田文軍慌了,他以為是魯曉娟把孩子藏著了,去到她家,哪知道沒有。他只好去到派出所報警,警官說,不到二十四小時我們不立案。他穿街過巷,瘋狂地找孩子,可是都是失望而歸。過了二十四小時之後,警官在監控視頻里看到了一個陌生男人抱著孩子,出現的地點是在羅湖火車站,時間是七點三十七分。田文軍趕到的時候是七點四十分。
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田文軍只好通過不同的渠道去發布尋找孩子的帖子以及消息。他在網吧的店鋪門前寫了個牌子:尋子,20萬元現金!!可是這個社會的騙子有很多,很多騙子看到20萬的報酬,自然會打他的主意。途中他經歷過騙子、房東逼他離開。各種不好的情況田文軍都遇到了,但他依然不放棄,他說:「總有一天,我會找到我兒子的。」隨後,他和魯曉娟加入到了一個尋子團里。在這個團里,都是丟失孩子的父母,他們為了給自己鼓勵,不斷地唱《隱形的翅膀》而且還會雙手打拍子地給自己鼓勵。
幾番波折,田文軍和魯曉娟接到了一個消息說田鵬在安徽。他們驅車趕到,終於在安徽的偏遠農村裡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斷地喊著養母為媽媽……途中發生了與農婦李紅琴的肢體沖突。他們一行人被送到了派出所。警官開始對李紅琴拷問,她用安徽蕪湖的方言躲在牆角里說了句:「因為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生不出小傢伙。吉芳是我男人從工地上撿回來的。」但是她無法證明,那個口中的吉芳不是她過世的丈夫拐騙來的。警官只好以「妨礙公務」罪讓李紅琴坐了半年的牢。半年後,出獄了,因為找不到吉芳的親生父母,警察只好把她送到兒童福利院進行寄養。
李紅琴不死心,她再次來到深圳,遇到了一個失魂落魄的律師高夏。高夏因為冒充國家人員而被律師事務所炒魷魚了。李紅琴求高夏幫自己,他接了她的案子,把資料整理之後開始了「發誓要拿回孩子」的路。她求過很多次院長,院長都拒絕她。認為她不適合領養這個孩子,而且還是老問題,她無法證明吉芳不是自己丈夫拐帶回來的。為了求證,她去找到了唐青山,唐青山是過世男人的建築工友,他依然拒絕,面對最後的一絲絲希望,她選擇和他發生了關系。當她看見了尋子團在火車站門口的活動,她認出了田鵬,他喊她媽媽,但是尋子團的人們卻認出了她是人販子的老婆,所以不斷地暴打她,為了李紅琴,高夏全部替她擋了。他站在夜幕下的深圳對站在旁邊的李紅琴說:「你看,這個城市多有錢啊。」
雖然李紅琴沒有辦法要回吉芳,但電影的鏡頭最後給她開了個玩笑:她懷孕了。李紅琴在醫院的走廊里蹲下身來,拚命地哭。唐青山的出現,其實讓李紅琴的在人生交叉路口的選擇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側面去揭穿了丈夫的謊言——「不能生育」從某個層面上說,表現出了農村基層婦女被男權主義壓抑的生活,內心的苦痛無處可訴,也許,她們才是最需要受到社會關愛的一群人。吉芳和田鵬的出現讓李紅琴的人生看到了希望,即使吉芳最後沒能要回來,這樣的轉變,看出了人生的意念堅持的迷茫希望與徘徊在人生交叉路口裡如何把脆弱的希望再次演變成深深的絕望。
3.
源於電影是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所以電影里很多場景和對白乃至人物的內心都顯得特別真實。而且這種真實在表面上是能夠賺取觀眾的眼淚的。若只是說眼淚的話,似乎有些說不過去。我們必須回到電影本身來探討這部電影,就得必須先撇開真實故事的影子。
這部電影顯然不是為了譴責人販子的過錯而拍攝的,畢竟,人販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它是為了探討社會上問題,這些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實從中折射的人性等較為深刻的問題它顯然比現實溫和很多。現實與電影不一樣,它的殘酷與殘忍是電影不能夠比擬的。
看罷電影,讓我們慶幸的是,田文軍和魯曉娟也許是幸福的,畢竟整個尋子團就只有他們找到了孩子。但當初發生拐賣事件的時候,是魯曉娟在倒後鏡看見自己的孩子卻狠心地沒有搭理他。田文軍他有著強大的信念,無論是他擺地攤還是守著網吧,抑或是跟著尋子團去找孩子,他都有一個強大的信念是「我會找回我的兒子的。」三年來,跑遍大半個中國,最終還是找到了孩子。只是昔日熟悉的孩子,嘴裡叨念的媽媽卻是自己的養母,他感覺自己是二次人販子。
每一個家庭的團聚,都意味著另一個家庭的分離。李紅琴,這個養育了田鵬那麼多年的養母,她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她與田文軍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她相信自己男人所說的一切事情。當她拿著檢驗報告,護士告訴她懷孕了,她說:「我不能生育。」護士只是說,結果沒有錯。這顯然是對於人性無知與愚昧的巨大諷刺。她雖然很可恨,但是也很可憐。為了取回小孩吉芳,東奔西走,她所付出的,其實不比田文軍他們少。只是在法律層面上說,你沒有任何的證據就不能夠證明孩子不是被拐帶的。法理難斷人情。
從小,我們都會被教育為學做好人,不要做壞人。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說,好人與壞人,是否理應有個緩沖或者所謂的灰色地帶。但從這部電影里,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好人與壞人,其實它的界限是相對模糊的,就是拿著放大鏡去看,它也未必能夠看出細微的紋理出來。
尋子團其中一員韓志忠六年來不放棄找孩子,六年後直到妻子懷孕,去辦理准生證的時候,對方要求其出示死亡證明。韓志忠拍著桌子罵著,我的孩子失蹤了六年,我們找了六年。你怎麼知道我的孩子死了呢?影片里安插了很多這種社會真實的情況與影像,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我們總是說,規矩是人定,但種種不公平的對待,現實種種的真實情況,正正凸顯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難道就不能就個別情況而論嗎?拐賣兒童屢禁不絕,它所反映的,不僅是社會問題,更多的是折射人性與喚醒親情的作用。為何要等到丟失了才覺得重要了呢?
這部電影的主調相當悲傷,當然我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不覺得它催淚,但是它的真實的確打動了我。像是悄無聲息地去控訴社會上種種的不公平,從側面去譴責人販子無情的拐賣,當親情遇到了與社會法制與倫理之間,該如何割捨的問題,甚至還衍生出道德線上的各種現實。看似波瀾不驚的情節,其實它蘊含了很多主旨。例如佟大為在為趙薇擋打架的那個鏡頭上,他說:「他們怎麼就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想呢。」這個時候,他發現自己和李紅琴其實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佟大為的角色起到了和眾多主演緩沖的作用,他有點像上部電影《中國合夥人》王陽的角色一樣,比較溫暖,如果整部電影是冷色調的話,那他的存在,就是較為溫和的暖色調。他的個性是善良的,高夏這個角色其實應該定位為「城市異鄉人與邊緣人」他們擠公交車,吃泡麵,這些種種,難道不是當下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碌的一大群人的形象么?這個角色的存在我覺得有種見縫插針的味道,他既能夠緩沖冷色調,又能夠代表著,角色已經濃縮成為了在城市生活拼搏而奮斗那一群人,有積極向上的味道在裡面。
《親愛的》就像是一部流於黑暗的河流,它五味陳雜,但會找到歸屬,只是時間頗顯漫長與掙扎。任何繁榮的上層或許都隱藏著所有涌動不安而暗藏黑暗的河流,而《親愛的》正是抓住這點,它把這些現實的現象放大,折射出不一樣的內涵與人性。
我今天在微博上寫著:「也許希望就在路的前方。不放棄不拋棄。但願我們找到的不僅僅是回家的路,而是一種心靈上燃燒的希望,一種可以引導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我們在電影里看到了所謂的悲劇,但是依然感受到中國父母普天下的那一種共性——對孩子的愛。田文軍在拍攝尋子視頻的時候,說:「如果哪位買了我的孩子或者拐帶了我的孩子,請不要給他吃桃子,他會過敏。」李紅琴在深圳許多天,她就是為了能夠看看田鵬,雖然好幾次都被田文軍轟走,她說:「不要給他吃桃子,他會過敏。」田文軍此時,眼眶泛紅。
我今天想到了黃碧雲筆下的烈佬,結局那句:「如果他找到我,人生後來的道路,會怎樣?」同樣是探討社會底層的人們,也許,每一個人走過的路都不一樣,但我依舊相信,有些事情的發生即使不能預料,也能夠避免悲劇的發生。
記得當時工作的時候,中午時分,同事們已經下班,隔壁同事的妻子正在家裡切著菜,女兒站在椅子上伏在走廊的陽台上玩著。約摸十多分之後,孩子不見了。等到同事回來,問她孩子呢。孩子呢?孩子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父母的臉色頓時青了,為此男人罵了女人好幾聲。慶幸的是,那個女娃娃在街上看到了另外一個同事的妻子,喊了聲阿姨。於是便把她帶回家。每一次想到此事,我都覺得心寒,這完全的可以避免的,不是嗎?難道在自己眼皮底下不能把她看好嗎?我常常在想,如果當初沒有找回來怎麼辦?
家長總是害怕自己的孩子長不大,便會有忽略看護的情況發生。任何安全和保護都是相對的,危險亦是,但作為大人們,應該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例如必須牢牢記得父母的電話以及家庭住址這些基本的東西。
4.
趙薇和黃渤作為電影的主角,我料想,通過這樣的電影,我們都該了解以及同情那些丟失小孩的父母以及買父母的內心掙扎與糾結。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愛,一家團聚一家分離,這似乎是註定的結局,當然導演的意思並非停留是在這個層面上,接受采訪的時候,陳可辛就表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有理說不清的事情在發生。」當人性與社會制度或是規矩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是該同情人性呢,還是應該理解「按規矩辦事」這句話呢。張譯飾演的韓志忠躲在牆角一個人哭泣的時候,其實蠻打動我的。這么多年來所有的希望,絕望似乎都在此刻爆發。尋找孩子,尤其是大海撈針的時候,其實需要一個信念,同時也需要強大的內心與希望。現實中,韓志忠的原型還是沒有找到孩子,他沒有彭高峰那麼幸運,導演特別貼心地在電影末尾的時候,播出了孫海洋的尋子信息,屏幕上的電話便是他真實的電話。也許,我們能夠做的,是喚醒社會的意識,去引起社會大眾去關注這個現實里頭所發生的種種事情。我們曾經擁有過愛,而這些無論是被拐的孩子抑或是賣/買孩子的人們,其實都需要關愛,而不是一直站在自我的角度去看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好人也有可能做壞事,我們不能把好人做了一件壞事所以就忽略他曾經干過的好事。這個社會的對立與偏倚,大多數的時候,都具有緩沖的功能,而不是一直保持在原地不動。既然舵手都能見風使舵出航,為何我們不能去理解他們所經歷過的痛苦與內心的糾結和掙扎呢。
人世間的殘酷遠遠不止與此,它只是一角冰山,凸顯的社會性問題眾多,為了身邊的孩子,我們能夠做的,依然是少之又少,打拐道路,路漫漫,何時是個頭,依舊不清楚。但我們仍然要給予他們強大的希望,盡管有可能會絕望,但相反,只有強大的希望才能夠支撐他們走下去,直到找到孩子的那一天。
預告片有句台詞是:離家的路有很多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親愛的,我們回家。
我想,每一個丟孩子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找回來,帶回家,但我想說,愛,一直都在,它會帶你們回家。只是要付諸漫長的等待路途,也許某一天,清晨醒過來,孩子就睡在自己的身邊,溫暖再次湧上心頭。所有沉澱下來的情感與糾結甚至是掙扎都會爆發出來。
但願我們能夠找到的,不僅僅是回家的路,而是心靈路途上的最溫暖的歸屬。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社會的希望,但願這個社會的買賣能夠少些,畢竟親人分離是最痛苦的事情,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但願溫暖依然能夠透過陽光的裂縫折射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一直到永遠……
E. 親愛的影片評價
電影名為《親愛》,實際上「親愛」二字並不是形容詞,而是並列短語,「親」代表的是「至親之情」,「愛」象徵著「人間真愛」。這個片名倒可能會讓人產生誤會,倒不如電影之前的片名《親·愛》來得直接:一部講述情感的電影,無關愛情,只有無處不在、又沁人心脾的母愛。這是一部小成本偏文藝電影,作為女導演李欣蔓的處女作,似乎還帶有一點實驗色彩,比如大量的獨白段落,心理描寫,長鏡頭這些。其實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大眾化的片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國內凡是涉及到「真人真事」就一定脫離不開情感主題,該片也是如此。《親愛》片中涉及到了很多段情感,但都離不開「母愛」二字,電影的故事表面波瀾不驚,但內部暗流涌動,矛盾沖突比比皆是。本片對於情感的處理採用從「壓制、釋放」到「再壓制,再釋放」,直到結尾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空間。電影就像是一個都市情感寓言,平凡的感情很現實很有代表性。當然,《親愛》並沒有單純地展示歷史,它將歷史壓縮進現實,通過各種閃回的方式表現了當年日軍的罪惡,又通過美智子對養母的敘述展現了兩國普通民眾之間的相親相愛。正是養母的慈愛使得美智子能從死亡的邊緣回來,而也正是這種慈愛使其能獲得一個相對安靜的生長環境。電影的結尾,女主角在哈爾濱荒野的背影令人印象深刻。實際上本片最後充滿了希望與溫暖,影片處處體現著親情與人間真愛,這樣的處理手法很理想化,或者說《親愛》是一部勸善類的電影,主題相對積極,繞過了現實中一些殘酷的現象,主要體現出「母愛」二字。(《新快報》評)
F. 親愛的,電影中心思想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2.
善與善的悲劇
我最最揪心的時刻,也許就是他們抱著孩子在田間奔命地逃跑,孩子卻用力掙扎著,叫著另一個人媽的時候。
那一刻,感覺位置發生了調換,他們成了拐賣者。
我有些恨那個山溝溝里的女人。我甚至有些埋怨那個孩子,昔日作為精神支柱的歌謠,如今成為一碰就碎的石頭。怎麼就會忘了呢?
年齡太小,環境變換,是的,有太多理由。可我不想用理性去分析。太殘忍。
小孩子是無辜的,是被害者。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因為年幼無知,不諳世事,做起事情反而更加堅決,成人有猶豫有遲疑,小孩子心中只認自己那一個理兒,曉之以理他不懂,動之以情他無視,真真是狠角色。
他問她,你說孩子當時得是多久才叫那個人媽呢?
她對他說,你別逼孩子,萬一他跑了呢?
他和她都接受了自己「拐賣者」的身份。
無奈的,撕心離肺的,強顏歡笑的,佯裝明天會更好的,彷彿明天就是「明天」了。
可我們仍要說,他們是幸運的。但強顏歡笑真的比沉浸在悲傷里更幸福嗎?我不覺得。
我最最感動的時刻,是他出門時突然怔住,回去抱著孩子的時候。
沒有什麼煽情,如此真實,甚至有些搞笑,但這些細節卻讓人為之著迷。
而那一天,他終於牽她的手了,她要淚崩了,卻強忍著,那一刻,歡喜與悲傷都化作勇氣了吧。最能改變女人的,無疑就是孩子了。
我最最心碎的時刻,是農村女人在街頭問「你說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TM只知道,編劇,你太壞了,真的太壞了。
你知道嗎,你的一句話就讓價值觀在一瞬間顛倒了,如此簡單粗暴。
我是怎樣從堅定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場突然自我懷疑的?也許就是這句話吧。
無心做壞事,好心做壞事,這都是很難用法律或道德評判的。
而當一個人的愛與另一個人的愛——兩種「善」發生沖突時,事情就會變得越發說不清楚,沒有贏家,贏家也是輸家。
每一個人都受傷,也會有純粹無辜的受害者,比如留在福利院的小女孩兒。
農村女人要帶走女孩,因為她想念女兒,那也就是她的女兒,當然或許也因為她無法再有自己的小孩兒了。
孩子的生母要領養女孩,其實是為了留住男孩的心。
福利院不讓女人帶走女孩,是因為世人的目光——媒體怎麼看,人民怎麼看,上級怎麼看?唯獨不問當事人怎麼看。仔細想想,其實這些疑問後面其實都省略了一個字——「我」。
那些善良的、正義的,何嘗不是自私的?
為什麼我們的「善良」,最後卻成為悲劇了呢?
因為我們的很多「善良」,說到底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什麼非要去「善良」呢?因為無奈,我們無法掌控的一切。
我們都是浮萍,不比劇中人高貴或低賤。
所以,電影那些真正觸動我讓我流淚的地方,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不是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悲劇,而是善與善的悲劇,它是沒有答案的,卻絕非廉價的。
參考自網友
G. 以愛之名,止愛之殤 ——淺析影片《親愛的》
《親愛的》,一部關於打拐的電影。陳可辛藉助影像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彭高峰的尋子故事搬上了熒幕。2014年,趙薇、黃渤、張譯、郝蕾和佟大為實力聯袂,將這部電影的溫情與感動,糾葛與痛苦發揮到最大。筆者從人物形象設計和情景設置兩方面走進片子,體悟導演對片子情感性的藝術表達和通過片子傳達的人文關懷。
「《水滸》所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正如金聖嘆所說,《親愛的》中的人物形象立體豐富:李紅琴(趙薇 飾)愚昧無奈,拼盡全力爭奪子女;韓德忠(張譯 飾)懺悔過去,聚攏人心行善積德;魯曉娟(郝蕾 飾)懊悔不已,尋兒過程重建自己;田文軍(黃渤 飾)尋子心切,一路坎坷終盼兒歸。這里,筆者淺談的是配角人物高夏(佟大為 飾)。導演將高夏設置在快節奏的深圳這個大背景下,對他懷有深切的同情心,同時又對他寄予希望。片中,導演從工作到生活,從拒絕到接受這兩方面力求為觀眾刻畫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基層小人物形象。
導演對高夏的刻畫從工作深入到生活,並非是單緯度的渲染。他從事於一所律師事務所,處於單位最基層。為了在單位站住腳跟,他主動為與會人員送咖啡,為朱哥擺脫李紅琴的糾纏,他阿諛奉承,徇私舞弊,最後被開除。前期,他拒絕前來深圳尋子卻無力支付高額律師費的李紅琴。在導演主觀性的引導之下,觀眾認為他活脫脫是個市儈小民,渾身充滿了銅臭味兒,全然沒有精氣神和真善美。他被工作壓榨得已然成為一台舊到生銹的機器,難以運轉,備受同事嫌棄。
就在觀眾對他嗤之以鼻的時候,導演峰迴路轉,選擇將高夏立體化,觀眾看到了生活中的高夏。首先,導演為高夏設置了一個開導別人的體貼舉動。「張姐,你別緊張,給她吃葯就沒事兒了,您放輕松放輕松」。藉助這個開導,導演將敘事空間轉到高夏的家庭:他有個神志不清的老母親,有個犯罪在身的姐姐。再聯系他吃泡麵填肚子,擠公交搶時間,觀眾得知他經濟拮據。
在家中,他扇著扇子陪老母親入睡,請保姆照料母親的衣食住行。他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一個人苦苦支撐家庭。通過從事業到家庭的多維度刻畫,觀眾再聯想到他徇私舞弊之後成為上級替罪羊的悲慘下場,會不由得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導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採取欲揚先抑的技法,這也是導演塑造角色的高明之處。「任何人,即使是最壞的人,他們的身上都會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上帝的影子」,席勒如是說。的確如此,高夏自私自利,見利忘義,他羊羔跪乳,與命運抗衡。他身上有上帝的和善,也兼具地獄的陰險。上帝與地獄並存,這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不是樣板戲的高大全,只是簡簡單單的有善有惡,真實自然。
筆者認為,片中的高夏是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他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的發生變化,也就是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提出的「圓形人物」:「如果扁形人物再增多一個因素,我開始畫的弧線即趨於圓形」。高夏在片中的變化正是對「圓形人物」的詮釋。
剛開始的他對待李紅琴是拒絕的態度。無依無靠的李紅琴去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尋子,遇到了被派來應付她的高夏。「手絹捂鼻」,這個動作表明最初的高夏瞧不起她。其實,當時的高夏瞧不起的不只有李紅琴,還有他自己,這一點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理所當然的將自己和李紅琴分出了等級,當時的他居高臨下俯瞰李紅琴。李紅琴是個無依無靠的人販子老婆,她男人去世後,吉剛吉芳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但命運偏喜歡和她開玩笑,對吉剛的」再次拐賣」打破了她原本寧靜的生活。李紅琴像極了高夏,高夏孤苦一人養家糊口,有月供保姆的額外工資需要發,有年邁神志不清的母親需要照顧,有犯罪在身姐姐的社會壓力需要承擔,偏偏卻只有微薄的薪水。李紅琴被倫理綁架,高夏則是被生活綁架。本質上,二者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李紅琴認清現狀並為之不斷改變,而當時的高夏還維護著虛無飄渺的自尊心並極力掩飾。
導演為高夏設置了一個精神上的同伴,與其說高夏在幫助自己,不如說是李紅琴在救贖他。受李紅琴的影響,他完成了精神的重構,找到了因生活所迫而迷失的靈魂。開始的他,力求在事業上爭得一席之地,諂諛獻媚,欺下怕上。後來他與李紅琴相遇。李紅琴對目標的堅定捍衛,對生活的積極向上,對命運的誓死抵抗都感染了他。最後,他找到了自己。在「眾人討伐李紅琴」時,觀眾看到了高夏對她的保護。一句「你們為她考慮過嗎」,不僅是為李紅琴的吶喊,也是為自己的控訴。這個時候,李紅琴是無數人販子的替罪羊,失去孩子的父母爆發了平時壓抑的喪子之痛。眾矢之的,矛頭直指李紅琴。而高夏,因徇私舞弊而淪為上級的替罪羊,最後丟了養家糊口的工作。觀眾看到兩個人就像是枯草原上的星星之火,努力抱團為自己鳴不平。精神上,她助他。物質上,他助她。
片中的高夏在與李紅琴的接觸過程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如果是你說的那樣,你就說你不知道」。在高夏真正意義上接納李紅琴的時候,也就接受了現實中的自己。導演通過一種藝術化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並藉助高夏的這個轉變向社會傳遞出人文關懷:人人都應該擁有一種「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救贖的就是你自己,否則你就是下一個韓德忠。
導演是幸運的,因為他可以將自己的主觀感情富有藝術性的融入到片子當中。同樣,合理的情節設置就像是魔術師,可以帶給觀眾超出片子之外的審美體驗。筆者認為,該片中有兩處情節設置最能打動人。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這就是片子當中的「留白」,它往往可以達到用台詞難以企及到的高度,使得情節極具張力和感染力。這里要說的是萬里尋子會上魯曉娟的反應。
「讓我們歡迎新家人魯曉娟和我們一起分享」,鏡頭切到魯曉娟。面露枯黃,眼神空洞,無精打采,全身無力,這是當時她的狀態。所有的觀眾都在期待她可以開口向「家人」傾訴自己的孤獨、無助和悲慟。「謝謝大家」,在她沉靜許久之後開口表達了對「家人」的謝意。在這個場景下,魯曉娟的反應可能並未達到觀眾的預期反應,但這確實是一種最真實的狀態。一個成年人是不會隨便開口向別人宣洩自己的難過與無助,或者說是她還沒做好准備怎麼樣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歐亨利」式小說結尾的情節設置,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魯曉娟的無聲回應是影視情節中的一種「留白」處理,它克服了空間的局限性,轉而帶來的是一種超越時間之外的身為人母的痛苦,她希望時間可以倒回到兒子還未被拐走的那個下午,但現在留下的卻只有自己對時間的無助與無奈。
「好,謝謝大家」,韓德忠的話還未落地,「其實我特別想對大家說」,魯曉娟的一句話接上來,鏡頭里的她眼泛淚花。她開始向萬里尋子會上的家人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她看來,她擔負著丟失兒子最大的責任。聯想到她當天下午聲嘶力竭的向前夫質問索要兒子的情節,觀眾得知她一直在掩飾自己的懊悔,剛剛的反應雖然表面平靜,但內心早已波濤洶涌。沒有任何背景音樂,沒有任何花哨的鏡頭,有的只是朴實的偽紀錄。直到她放聲痛哭起來,背景音樂才漸漸響起,這個時候音樂也是魯曉娟對兒子、對前夫、對以前的自己的致歉。這種特殊的「留白」處理讓魯曉娟的情緒發揮到最大化,卸下了平時偽裝的堅強,只有最真實的懺悔與自責,令場面極具張力。此刻的觀眾就像是當天下午的鵬鵬,觀眾在代替鵬鵬聆聽分隔異地的母親對自己失責的悔恨,「凄凄慘慘戚戚」。
無聲勝有聲,一次出現在魯曉娟短暫沉默之後的「謝謝大家」,一次出現在韓德忠話語之後的真實懺悔。一次沒有台詞的直接哭訴,一次沒有音樂的刻意渲染。觀眾了解到了魯曉娟矛盾的狀態,既自責又痛苦,既悔恨又無奈。這樣的情節設計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為人妻、為人母的魯曉娟內心的真實感受,使得她更接地氣,更加真實,也更加符合觀眾的審美期待,容易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導演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去設置情節的巧合,去傳遞自己對片子的理解。筆者認為,該片導演有一處對情節的設置,雖未刻意卻可煽情,其效果不比「安徽奪子之戰」差。
2009年夏天,在深圳。田文軍與時間賽跑,在火車站爭分奪秒,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挨住找,望眼欲穿,恨不得擁有讀心術,看穿人販子的居心叵測;巴不得擁有千里眼,看看兒子身在何處。火車發車時間已到,鐵軌旁,火車上,田文軍隻身一人看著火車駛向遠方。他隱約感覺到兒子鵬鵬就在這列車上,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列車遠去直至消失,無能為力。時隔一年,2010年夏天,在河北。他蓬頭垢面、滿臉疲倦地出現在火車站。不顧前妻的反對,哪怕對方發過來的是後期合成的照片,他也要執意去尋找希望,感覺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兒子和前妻。「這希望真跟飯一樣,不吃不行」,田文軍就藉助著希望支撐自己一直往下跑。一年前,一年後,不同的火車站,一樣的希望。他背著救命錢,越過人群的重重阻撓,瘋了一樣的往前奔。
此刻,田文軍與人販子,救命錢與匕首,兒子與鐵軌,事物和角色之間的對比與聯系,無形之中加深了情節的矛盾。救命錢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團聚;匕首就是人販子,有人販子就有傷害;兒子就是鐵軌,追上鐵軌,就可以追上被拐走的兒子。倘若救命錢沒了,把匕首丟了,被鐵軌絆倒了,就是對兒子的「徹底拐賣」,兒子回家就更無望。正是有這樣的利害關系,再聯想前一年夏天的情景,田文軍才發瘋一樣的奔跑在鐵軌上,才會把錢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不惜跳河以保護錢的安全。
時跨一年,情節中同樣有沖突的人物關系,同樣是一顆尋子心切的心,同樣是爭分奪秒的狀態。導演的情節設置極具相似性,相似便會有共鳴,觀眾一旦有了共鳴,便更容易入戲,會更容易體會田文軍盼兒歸來的焦灼內心。一位父親將希望當飯吃,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尋找到兒子的機會。傾家盪產,變賣家業,只為了兒子,觀眾感受到的滿滿全是動容,這樣使得片子更有感染力。同樣的,導演這個情節設置也為片中田文軍找到兒子後蹲地痛哭做了鋪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使得觀眾與情節合二為一,任何人遭遇了巨大變故又否極泰來之時,有的除了感激便是情緒的發泄。他感慨自己過的太艱難,感慨自己可以如釋重負,感慨幸好可以彌補過錯。這個情節設置一方面聯接了一年前的狀態,又為片子後續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2010年夏天田文軍跳河的這一場戲,導演有意的將其進行了壓縮式處理。這場戲本身極具爆破力,是一位父親保護兒子的真實再現,而導演卻只是將其濃縮在3分鍾之內,且後續是魯曉娟看心理醫生的日常生活狀態。筆者認為,導演有意將其外化成他的生活常態,而魯曉娟的一句「我的前夫更需要幫助吧」更是在暗暗強調前夫日常生活的艱難,尋子路途的坎坷。這樣的情節處理一方面可以展現失去孩子的父母的不易,呼籲更多人關注到打拐上來,另一方面又為接下來「安徽奪子之戰」和「眾人討伐李紅琴」的戲份騰出了空間,不至於全片沖突太多、戲劇性太強,而造成片子不真實的狀況。
《親愛的》這部片子亮點很多,筆者認為其立體的人物形象的和精妙的情節設置恰當地反映出片子的藝術性,其對於真實打拐事件的改編又盡顯人文性,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這種無形的呼喚頗具力量:請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別成為下一個韓德忠。
H. 電影《親愛的》反映的主題意蘊
關注被拐賣兒童,這題材本身就挺罕見,有些鏡頭運用的不錯,黃渤和趙薇的桃子之談,那個長鏡頭之下,男人的眼淚和隱忍;同樣的處理,在張譯身上亦有體現。但即便我們心生憐憫和痛楚,也無法完全感覺到他們的內心,也愈發覺得人生就是一條死路,且行且珍惜。PS:趙薇的後半部分,走向了另一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