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電影豆瓣評分多少
7.7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1)淞滬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貳』 抗戰片排名前十電影
有《大逃亡》、《約克軍曹》、《兵臨城下》、《光榮戰役》、《硫磺島家書》、《孤獨的生還者》、《全金屬外殼》、《我們曾是戰士》、《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叄』 《捍衛者》淞滬會戰影評
我說過,我是不愛看戰爭題材的電影的。但是,說完的第二天,我還是看了。朋友打趣地說我:「不是說不喜歡嗎?」我就是善於狡辯:「是啊,的確不喜歡,不愛看血腥的場面,相信世間一切美好!」
雖然不喜歡看,但是,我依舊要看。因為我覺得自己生為中國人,即使沒有滿腔的愛國熱情,也不能對自己的國家一無所知。
沒錯, 所謂順其自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竭盡全力之後的聽天命。
我不光要看一部,還要看很多部,不光要看國內拍的,還要看國外拍的,不光正視淋漓的鮮血,還要學著面對平凡而偉大的日子。
《捍衛者》的導演和演員我都不認識,其實也不想認識。那就單純地講講歷史背景和故事本身吧。
1937年8月31日,淞滬會戰拉開序幕。國民革命軍姚子青,作為第十八軍九十八師二九二旅五八三團三營營長,奉命率部隊奔赴寶山接防,阻擊登陸的日軍。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這位從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盡管曾在多次戰爭中屢建戰功,但因寡不敵眾的局面,在到寶山之後,連續奮戰7天,最終與全營官兵一起,壯烈殉國。
事情其實很簡單,一兩句話就講清楚了。但是,看電影,有時候就會有一種很強的帶入感。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場赴死的保衛戰。為什麼這么說。
首先,兵力和武器相差太懸殊了。
①人數懸殊:日軍2000多人,我軍一個營,也就600來號人;
②武器懸殊:日軍海陸空都有:陸地上20幾輛坦克、各種火炮;天空有飛機轟炸;黃浦江上有幾皮清族十門艦炮。而我軍僅僅只是陸軍,只有4門迫擊炮,200發炮彈,16挺重機槍,600多支老步槍。
其次,戰局處於弱勢。
姚子青到寶山的時候,寶山的南北兩面已失守了。
如果這兩種情況下,還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那不光要看心態了,還要等奇跡。在姚子青到寶山的第二天,他的學長仲賢一燃弊邊手拿望遠鏡觀望黃浦江上的艦炮,一邊嘴裡念著「死局」二字。而成竹在胸的姚子青卻正梁不以為然地用「殘局」來糾正學長的說法。
作為觀眾的我,如果在不知道姚子青的結局的情況下去看這片子,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憑著我一腔愛國熱情,其實依舊對這場戰爭是抱有幻想的。
隨著戰爭的徐徐展開,劇情時緊時慢,中間也不乏穿插符合我以前審美的感情戲。
李小姐
漂亮女洋學生李小姐,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去前線救治傷員,是因為她愛國,還因為她父親也在這個營中,直到守城第三天,她的父親因為敵機的轟炸而死,才讓她堅定了要留在這個營里,與戰士們同生共死的決心,用她的話說:我從小就在這長大,我哪都不去!
與姚子青的感情戲幾乎沒有,除了眼神傳遞出來的愛意,除了有一次給他包紮傷口,除了敵機轟炸那一瞬間,李小姐奮力地保護他,直到她的死亡,再也沒有任何過份的戲碼。
與李大成的戲碼,倒是稍微多了一些。李大成是當時單槍匹馬守護寶山時的連長,姚子青沒來之前,他最大,但是,姚子青的到來,讓他深受挫敗,我想,他的戲,應該就是用來反襯姚子青的,我理解的他,是一個心無城府的、不怕犧牲的大男孩。
面對一見鍾情的洋學生,他敢提要求;面對姚子青派給他的任務,他敢不服從;面對不舒服的環境,他敢挑釁;面對支援兵力的不足,他敢表達。
這樣一個大男孩,在跟姚子青奮戰的第6天里,姚子青從一開始對他的不屑,到最後的肯定,也給他短暫的人生劃傷了圓滿的句號。
姚子青
再來說說姚子青這個人。
不苟言笑,沉著冷靜,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他的爆發點,全部集中在影片的後半段,也就是差不多到第5天之後,他的死黨仲賢替他前往金家宅,主動進攻,拖住敵人的戰爭中陣亡;兩名女護士和無數傷員被敵機轟炸致死;李小姐在戰爭中犧牲;李大成抱著炸彈炸毀敵人的坦克也犧牲了。
上級命令他馬上突圍,而他選擇了繼續作戰,壯烈犧牲在了這次戰役中……
亮點
這部影片還有一個亮點,是我在別人戰爭片中沒有見過的,那就是兩軍頭領在做決策時,都是非常推崇孫子兵法,甚至日本軍頭目對中國的朱熹也是崇尚有加。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孫子兵法的活學活用,在防守第二天的時候,把日本軍打得節節敗退。
敵人從一開始的輕敵,到後來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看這次戰爭的我們,除了看到硝煙滾滾之外,還感受到了濃濃的文藝氣息。
『肆』 八佰的內容簡介
電影《八佰》是根據抗日期間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改編的影片,影片初始,我們看到的是士氣低迷、組織渙散的軍隊走在田野中,被戰爭破壞了的上海,配上幾聲蒼涼的鴉叫聲,奠定了這部影片的基調必然悲涼凄慘的。我想結合史實來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
一、歷史上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結束。淞滬會戰又是怎樣的戰役呢?歷史書上只能用形容詞形容一下淞滬會戰的慘烈,數據倒是可以直觀地印證一下這場戰役的悲壯與絕望——我國軍80萬人對戰日軍20萬人,國軍宣布傷亡30萬人,日軍宣布傷亡4萬餘人,這意味著什麼呢?大家能感受到嗎?日軍的攻勢難以抵擋,但是淞滬會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結語任何國家,在民族存亡之際,都有捨身取義為國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輩,有冷眼旁觀見風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義當前,可否團結一致?魯迅先生口誅筆伐,想要通過筆桿子喚醒麻木的國人,軍人死守陣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吶喊,國不在,家何在?
『伍』 戰爭題材電影《八佰》的觀後感
中華民族,歷經風雨,在風雨中洗禮!華夏兒女,飽受苦難,在苦難中成長!《八佰》的故事是描述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為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下面是我整理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的 觀後感 》,以供參考。
《 八佰 》 觀後感 1
今日上完了周末補習班帆汪,媽媽答應我的要求,帶我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之前的氛圍讓我震撼,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盯著屏幕,現場氣氛安靜,雖然還沒有開始,甚至屏幕還沒有亮,大家都十分期待,因為中國軍人值得被期待。隨著安靜的氛圍,電影開始了,片灶轎脊頭的故事就十分激烈,被沖散的隊伍好不容易能夠休息休息,可是卻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軍人處刑,刑法惡劣,不忍直視,被發現後也沒能逃躲毒掌。
僅有的400軍人在四號倉庫,意味著中國軍人要應對四萬日本軍人,他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倉庫,就是為了身後的平民,為了他們中國軍人沒有退縮,勇敢抵抗。四意味著死,中國軍人也有家,有妻有兒,可是他們肩負重任,在他們眼裡僅有國家,把生命於不顧,把身體當作一張紙,一個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原本的農民也逐漸大膽,拿起槍對准敵人,拉起坂口。誰都會期盼天堂,就如此刻的我們,沒有中國軍人的守護,我們能夠在中國生活的舒舒坦坦嗎?不可能的。軍人也不想死,可是他們死了,死的人就會更多。中國軍人在那麼小的倉庫里應對敵人的百萬大軍,日本人用車,用芥子毒氣,用戰斗機……可是中國軍人僅有一把槍,一副精疲力竭的身體,可是卻能夠守住好多天。電影中有一個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紀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並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話讓我觸動:老子不怕——一個正直上學堂的孩子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他原本能夠在家裡好好學習,可是天有不測風,日本的侵略導致他們無論可退,只好為了國家做點什麼。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為軍,為父報仇,為國盡忠,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八佰》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是屬於歷史的每一個人的故事,也是此刻我們所要銘記的的歷史。經過觀看這部電影,隱滲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當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更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報效先烈,讓先烈們明白,中國不但保住了,並且更強大,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我們中國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 八佰 》 觀後感 2
周一晚上,媽媽公司又組織員工去看電影。媽媽說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於是我又屁顛屁顛跟著媽媽去了。
這部電影敘述了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市,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第88師524團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謝晉元所部約四五百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八百壯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一個個背著炸葯跳下樓,與敵人同歸於盡。還有影片最終戰士們像潮水般沖過橋,我都數不清他們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擋不了他們為國捐軀、一往無前的腳步,還有戰士們捨命護國旗的決心。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英勇與壯烈,他們不惜丟了自我的性命,只要老百姓們平安無事,他們就安心了。所以我們此刻幸福歡樂的生活,是無數軍人用生命換來的。
僅僅是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紛飛,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媽媽和她公司的老闆娘坐在我身邊哭得稀里嘩啦,眼淚都停不下來。
電影結束後,媽媽告訴我:國不太平,何以為家?媽媽說,此刻的太平盛世,我應當感恩,更不能忘記歷史。我必須會記住媽媽的話......
《 八佰 》 觀後感 3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影片一經上映票房就破億。眾所周知,《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影片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期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之間僅有一條河的距離,他們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他們僅有400人卻對外聲稱800人,這正是《八佰》片名的由來。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它甚至沒有採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導演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影片一開始從逃兵的視角進入,這是一個不一樣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也有進取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影片中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稱三個小時讓上海淪陷,攻破四行倉庫。於是,英國人和日本人打下了賭,因為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所以他們有權理解。所有在租界的中國人,都跑出家門在圍欄邊觀看這一場戰爭。童子軍們正在進取的讓人們捐贈食物、錢財、水和葯品送到四行倉庫內。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東西寄回家鄉,這是一場殘忍的戰爭。日本人要用飛機重炮等重型武器來突破四行倉庫,可是會避開租界。為什麼要避開租界,因為租界里居住有其他國家的居民,日本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別的國家只會看熱鬧,所以僅有國家變得強大,人民才不會被欺凌。
片中的人物並不是單單純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他們的“黑”在於放棄抵抗沉迷於眼前的完美幻景,他們的“白”在於願意為八佰壯士捐物資,在於企盼出現一個嶄新的中國。
戰爭打響了,士兵們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國旗。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我時,那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真正炸醒了河對岸愚昧無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這一句台詞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真正被喚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日本軍官和謝晉元團長的會面。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長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黑暗和光明、絕望和期望被巧妙地轉化成日本軍官的黑馬以及八佰壯士的白駒。而當河對岸租界的民眾們看到賓士的白駒時的興奮,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則是對期望的渴望,對光明的嚮往,對中華民族會重新站起來的堅定。
影片最終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期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樑。
那匹白駒,它是期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齊,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樑。
『陸』 十大必看抗日電影
十大必看抗日電影有《太行山上》、《八佰》、《血戰台兒庄》、《紅高粱》、《戰爭子午線》、《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黃河絕戀》、《紫日》。
1、《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是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人主演的一閉神部戰爭片。於2005年8《黃河絕戀》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柒』 台灣拍攝的淞滬大戰的電影
丁善璽再度編導戰爭鉅作,講述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扺抗日軍的故事。林青霞更因本片獲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民國26年8月,日軍突然空襲轟炸上海,整個城市陷入一片火海。謝晉元(柯俊雄飾)帶著家眷在日軍陸戰隊司令部附近開餐館,當作監視日軍行動的基地,並為八一七鐵拳計畫做准備,可惜任務沒有成功。日軍登陸虹口之後,大批民眾涌進租界的難民營,女童軍楊惠敏(林青霞飾)不顧父親要他回鄉的請求,堅持留守難民營照顧老弱婦孺。為了向日軍展現抗戰的決心,謝晉元率524團堅守四行倉庫,牽制日軍的進攻行動,每個人都有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決心。楊惠敏發現還有國軍守在四行倉庫時,積極向租界人士募集物資送到四行倉庫。隨著戰事越來越危急,為了提升士氣,楊惠敏不顧自己生命安危,帶著國旗渡河至四行倉庫。
1976年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1976年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林青霞
1976年第22屆亞洲影展金皇冠盾牌最佳演員特別獎─徐楓
『捌』 有木有淞滬會戰的電影或電視劇,還原真實歷史的
電影《八佰》。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影片評價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