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本傑明·巴頓奇事》:完美愛情和一塊錢愛情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等主演的奇幻愛情影片,於2008年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身體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傑明·巴頓,逐漸變得轎高手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的奇異故事。
一、關於情節
雖然《本傑明·巴頓奇事》的親情線,非常感人,但是這部電影的主線還是愛情。奇妙的是,居然能從同一部電影中感受到兩種不同的愛情。
《本傑明·巴頓奇事》經過電影的改編之後,呈現了一份完美的愛情。斯滕伯格認為完美的愛情包含激情、親密和承諾三種成分。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情包含了激情,這顯而易見。親密也比較容易識別。在年少時,只有黛西願意和本傑明這個怪物玩耍。他們之間的那句晚安,在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場景不斷重現,特別讓人感動。在本傑明變成老年痴呆的兒童和嬰兒的時候,是黛西在照顧他。這種一生的陪伴,就是親密的最好詮釋。
至於承諾,本傑明出海的時候,答應給黛西寄明信片,本傑明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給黛西寄明信片。而黛西直到生命的盡頭,都珍藏著這些明信片,這是承諾的一處體現。黛西被撞住院之後,本傑明趕過來,表示願意照顧黛西,這是承諾的第二處體現。本傑明和黛西最終走向了婚姻,這是承諾的第三處體現。本傑明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可以陪伴其成長的正常父親,把所有財產留給兩母女,凈身出戶,這是承諾的第四處體現。所以本傑明和黛西之間的愛情是存在承諾的。由於同時具備激情、親密和承諾,所以是理論中的完美愛情。這份愛情,穿越了世界大戰、年齡差異,始終不渝。
稍顯不足的是,承諾都是男方做出的和兌現的。黛西的人性光輝,與本傑明的養母相比,遜色很多。
如果把焦點集中到財富和關系的變化,看到的則是另一種愛情,即1塊錢的愛情。本傑明在得知閉嫌身世之前,是個怪老頭,職業為拖船工,純屌絲一個。而黛西是個知名舞蹈演員,而且職業圈子裡面性很開放。本傑明在父親死後去找黛西,黛西並沒有接受他。後來黛西因為車禍雙腿殘廢,不能再跳舞,而且經濟來源都成問題。這時候的本傑明繼承了父親的紐扣工廠、海邊別墅和帆船,而且由於身體變年輕了,更高更帥了,達到了顏值的巔峰,簡單來說,就是高富帥。這時候,不能再跳舞的黛西,沒有一技之長,回到養老院來找本傑明,兩個人生活在了一起。後來,在兩個的小孩出生後不久,本傑明把所有財產都變賣成錢存入銀行,並給了黛西。自己獨自離開。黛西再嫁,並利用本傑明留給他的財富,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中產生活。而本傑明,四處游盪,混到生活不能自理,被福利院收養。
看完這部電影的許多影迷,也許不會認同我對劇中愛情的第二種解讀。但是這部電影改編自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小說本身的諷刺意味在改編中被沖淡了,但還是能感覺到。而且菲茨傑拉德的成名作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描述的是拼搏上進的蓋茨比,為了追求拜金女,最終身敗名裂的故事。凡是看過《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影迷,應該稍許能認可我的第二種解讀了吧。
神奇的地方在於,同一部電影,能感受到兩種愛情。一種是完美愛情,一種是一塊錢的愛情。
這可能是原著作者的倔強加上編劇和導演的理想主義的結果。
更有可能是,由於愛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本是就是柴米油鹽,是非常世俗的,再完美的愛情也改變不了愛情的本質是世俗的,是一種建立在繁衍後代基礎上的情感聯系的文化升華。
這就好像高中老師對大學的升華一樣:考上大學就萬歲了,不僅前途似錦,還自由自在。
這種升華是完全有必要的,因為,念模從個人角度,在生活的重擔之下,人需要鼓舞;從社會的角度,人的社會化需要引導。
二、關於敘事結構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敘事結構非常像《阿甘正傳》。這兩部電影的確有許多共同點:本傑明和阿甘小時候都被視為怪胎;本傑明的養母奎因和阿甘的媽媽都擁有偉大的母愛;奎因對本傑明說的「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g for you.」和阿甘正傳中的「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是同義;本傑明和阿甘都當過水手,都經歷過戰爭,都是最好的傾聽者,都深愛著一個女人;本傑明和阿甘的運氣都非常好,本傑明繼承了家族的財富,阿甘捕蝦大豐收成為巨富。
其中,傾聽者這一點,《本傑明·巴頓奇事》簡直是「傾聽者在對話中如何表現」,「傾聽者贏得愛情」的教科書式示範。
但是,從敘事結構來說,《本傑明·巴頓奇事》更像《英國病人》。故事從行將就木的老人對一生的追憶開始,而推動回憶展開的方式是通過看護人員閱讀日記,這些都與《英國病人》一模一樣。
不同的是,《本傑明·巴頓奇事》更多利用時間的變換來展開劇情,故事在不同時間點互相對稱,如老頭本傑明和兒童黛西與兒童本傑明和老年黛西的對稱。《英國病人》則更多利用空間的變化,如沙漠、岩洞、天空、城市、教堂等,來展開劇情。
三、性與愛
《本傑明·巴頓奇事》和《英國病人》還有其它共同點,比如兩者塑造的愛情都是突破常規的,《本傑明·巴頓奇事》裡面的愛情突破了年齡的限制,《英國病人》則是突破了婚姻的限制。
關於性這一點,包括《本傑明巴頓奇事》、《英國病人》、《四場婚禮和一場葬禮》等在內的許多現代西方電影,在塑造一段完美愛情中,性與愛的關系的處理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男女主都可以有豐富的性經歷和感情經歷,但是深愛的人只有一個;中國,理想的愛情中,男女主都是堅貞不二的,除了男女主之間的性之外,完全摒棄其它的性關系,中國的古典愛情更是完全無視性。中西之間的共同點是把性和愛做了藝術性地切割,並把愛放在了比性更重要的地位。但在現實中,這兩種成分是很難分開的。
這種處理的對比,其實是很神奇的。因為完全享受性和徹底禁止非忠貞的性是兩個相反的極端。但是這兩個極端居然有共同點,就是把性和愛做了切割。
如前述,如果愛情本質是世俗的,那麼為了塑造理想的愛情,西方電影的切割處理更符合人性和時代潮流吧。
最後,按常理說,奇幻電影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加勒比海盜。但是這部奇幻電影卻不一樣。它一直躺在我的硬碟裡面很多年,枯燥的開頭和冗長的鋪墊,每次點開看幾分鍾就想關掉,這也和《英國病人》一樣。這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才能看完的奇幻電影,而且是有新意的愛情片佳作。
『貳』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部奇幻愛情影片,它想表達什麼樣的主題
《本傑明.巴頓奇事》在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中放入了人生太多的東西,編劇和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過龐雜,我們幾乎能在其中看到我們非常多的影子和共鳴。
最後,這部電影在探尋人生真正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財富還是權力?其實都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你能每時每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你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如此,人生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