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告訴我什麼是mise en scene,然後我應該怎麼運用它來分析一部電影
Mise-en-scène場面調度(法語發音:[miz.ɑ̃.sɛn][miz.ɑ̃.sɛn] 「舞檯布置」是用來描述戲劇或電影製作的設計方面的一種表達,本質上是指「視覺主題」或「講故事」,通過分鏡、電影攝影和舞台設計的視覺藝術手法,並通過導演以富有詩意的方式來表達。
它也常被用來指電影中的多個單一場景來表現電影。被稱為電影批論的「宏大未定義詞彙」。
(1)電影分析布景擴展閱讀:
主要方面
1、場景設計
"場景布置"的一個重要元素是場景的布置和場景中的物體(道具)的設置。布景設計可用於放大人物情感或主導情緒,包括電影中的身體、社會、心理、情感、經濟和文化意義。
美術指導和導演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拍攝外景還是在片場拍攝。這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在片場拍攝時,布景和道具必須被考慮到。然而,在片場拍攝因其成本效益而比外景拍攝更為普遍的被使用。
2、電影攝影
燈光的強度、方向和質量會影響觀眾對人物、動作、主題和情緒的理解。 光(和陰)可以強調紋理、形狀、距離、情緒、白天或夜晚的時間、季節、魅力;它會影響顏色在色調或深度上的呈現方式,並能使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構圖的特定元素上。
例如,高光可以喚起人們對形狀和紋理的關注,而陰影往往隱藏著事物,創造出一種神秘或恐懼的感覺。 因此,必須事先對燈光進行徹底的規劃,以確保其對觀眾的預期效果。因其協調攝像機和燈光而是這個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3、空間
空間的表現影響了電影的閱讀。電影中場景和物體的深度、接近程度、大小和比例都可以通過相機的放置和鏡頭、燈光、布景設計來加以控制,從而有效地確定故事世界中元素的情緒或關系。
4、視覺藝術
在框架內的物體、角色和空間的組織。關於電影構圖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是保持對稱的平衡。這指的是在一個鏡頭中,光線、顏色、物體和/或圖形的均勻分布。不平衡的構圖可以用來強調電影的某些導演希望給予特別注意的元素。
這個工具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觀眾更傾向於關注一些不平衡的東西,因為這些事物看起來很不同尋常。導演布置的角色位置也會因角色的重要性而有所不同。
㈡ 幾部電影的布景分析,一定要看!
1.雨果 Hugo (2011)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這部電影除了對默片的致敬以外,最大的視覺成就在於用電腦特技重現了上個世紀20年代的大都會巴黎:巴黎聖母院、巴黎圖書館、街道以及橋梁……最令人興奮的是主要場景都集中在巴黎火車北站,各種時代符號令觀眾重回黃金時代的巴黎。
2.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7)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這部電影能夠入選有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因為這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滿足了西方以及很多中國人的窺視皇家生活的慾望。
3.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導演:弗里茨·朗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是默片時代製作費用最高的影片。它開創了一種科幻片類型,即反烏托邦電影。資本家在類似空中花園般的大都會享樂,工人階級則在惡劣的地下城拚命工作。在沒有特效的年代,全部以手工繪畫製作,堪稱藝術傑作。
4.2001太空漫遊 2001:A Space Odyssey(1968)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這部電影開創了影響至今的科幻片拍攝手法。電影故事時間跨度上百萬年,從人類起源到太空殖民。所有的道具和布景都必須符合我們對於歷史和未來的想像,尤其在庫布里克如此嚴苛的導演執導下,布景的精準性以至於很多道具如今已經變為現實,例如平板電腦。
以上就是關於電影布景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㈢ 日本電影或電視劇裡布景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要注意什麼問題
1. 日本電影的概念
難以 地區地 或者 歷史地 給出一個「日本電影」的統一范疇。需從文化與社會層面抽離日本電影的共性特徵。
5. 與傳統戲劇的關聯
對日本電影的形成貢獻最大的是戲劇與音樂。
《忠臣藏》80多次拍成電影。
日本電影女演員出現較晚,因為沿用了歌舞伎的規矩。
對日本電影基調形成貢獻最大的是新派劇(起步於地下小劇場,由與尾崎紅葉和泉鏡花等小說家描寫的花柳界與城市資產階級間的感情糾葛為主要題材),將新派劇的典型主題結合歐美情節劇於是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情節劇。
能劇作為高度純粹的藝術已經定型,但仍然在某些作品中留下痕跡(《晚春》,《山之音》,《亂》)。
㈣ 電影的布景和拍攝是如何進行的
其實,嚴格的講分為:領導策劃層、美工技術層、演員層;
領導策劃層包括:導演、編導等
美工技術層包括:電影的畫面效果質量技術員、服裝場景編導員等
演員層包括:群眾演員、主角等
㈤ 電影造型藝術的布景與實景
在現代影片製作中,導演與美術師、攝影師往往選用大量的外景(如海灘、荒原、鬧市、戰壕等等),即使是內景,也往往為了追求逼真、節約費用而採取實景拍攝的辦法。選好一處恰當的場景對影片質量的提高極為重要,例如《聶耳》中聶耳入黨一場,選用了古長城一角,這就為導演的蒙太奇構思、攝影師的鏡頭處理、演員的感情表現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使人物感情與景物的氣勢結合起來。選擇到一處完全與主觀要求一致的場景是困難的,高明的美術師往往在基本條件吻合的外景或實景上加工,揚長避短,顯此隱彼,以使景物面目一新,成為理想的場景。
㈥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一般的拍攝手法如下:
1、推鏡頭指攝影機向被攝物體推近或是用變焦距鏡頭逐漸拉長焦距,使觀眾有一個移近被攝物的感覺。
2、拉鏡頭則和推鏡頭正相反,造成畫面上的被攝物逐漸遠離觀眾視點的感覺。並逐漸擴展視野范圍。
3、搖鏡頭是指攝影機在原位置不變,通過機身的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畫面呈現動態構圖,產生巡視、環視周圍環境事物、揭示動態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烘托情緒的藝術效果。
4、移動鏡頭又稱「移動攝影」,將攝影機放在可移動的車輛或升降機上,對被攝物體作各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幾種特殊的攝影方法:
1、變速攝影:在拍攝時使膠片的速度高於或低於正常每秒24格的速率。產生「慢動作」和「快動作」的畫面效果,在現在的電影中是一種常用的攝影方法。
2、逐格攝影:也稱為分格攝影。使用「逐格電動機」驅動攝影機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逐格拍攝。如要表現花開、細胞分裂、日出等。
3、顯微攝影:將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影像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到膠片上。廣泛用於微觀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攝影:用航空飛行器對景物進行電影、電視等的攝影方法。
5、水下攝影:將攝影機和人潛入水下進行拍攝的一種攝影法。
6、紅外線攝影:用紅外線為光源和用紅外線膠片的攝影方法。
(6)電影分析布景擴展閱讀
電影攝影,電影是連續的畫幅,一個隨著一個在銀幕上出現而成的,觀眾們則由這些畫面再加上對白(或旁白)和聲音效果的幫助,把握了整個連續畫幅的「視覺暫留」的錯覺,按照發光速度與發聲速度的比例,這些連續畫幅進行的速度是每秒二十四畫幅。
電影攝影,通常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進行,首先要看它的主題表達方式和觀眾對象來決定題材而拍攝。
文藝片,對於光和影的格調要柔和高雅,攝影機運動率按主體方位變化應宜緩慢,帶有詩情畫意的深度感和節奏美。
武俠片,動作快速強烈,多用特寫短鏡頭,光與影的比差盡量顯著,色調對比宜強硬,處處描寫富有力與美的表現。
傳記片,畫面構圖要平穩;光、影、色與音效要有氣氛效果,以刻畫出劇中人物的形象、事物和發生的問題。
神怪片(包括鬼怪片),每一鏡頭按情理需要配以燈光色紙或濾光鏡改正,再加上特殊化妝及布景道具,以構成科幻神奇效果而增加恐怖氣氛。
歌舞片,鏡頭運轉宜輕松活潑;對於俯、仰、搖、跟、推、拉等運動取景,都是旨在表達主體韻律美,處處表現運鏡的開朗。
電影在進行攝影之前,攝影師應與導演、燈光師、布景師和特技師。(包括化妝師)先行協調,分工合作,任何人均應詳研劇本內容與中心意識,而後共同探討建議改進再來攝制。原引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電影攝影》。
㈦ 電影狗鎮的布景和道具有何深意
這部電影借鑒了不少舞台劇的形式,布景非常簡單,都是象徵性的,像是實驗話劇。一開始確實有些不習慣,過了一陣子就好了。按照導演的說法,是為了讓觀眾忽視外在形式,更加關注人物和情節。電影還像戲劇一樣,分了章節。9個章節都有主題,交代了大致情節。拍攝方式是手持DV,略有些搖動,倒是不明顯。
㈧ 五部堪稱奇觀的電影布景,值得學習!
1.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1982)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這是一座2020年的城市,屬於人類和人工智慧。我們對於未來都市最直接、粗暴的想像都被賦予給這座都市: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暗無天日的惡劣氣候、飛行運輸設備以及不堪重負的人口。這座城市是紐約和東京的綜合體,而且又加入了金字塔這種充滿寓意的科幻元素。
2.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導演:韋斯·安德森
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攝影、布景等分析文章相當詳盡,小編認為這原本就是一部真人化了的童話故事動畫電影。不論是華麗的飯店本身,還是監獄、雪山纜車,這些布景已經被導演轉化為電影角色,直接參與電影敘事。
3.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1920)
導演:羅伯特·威恩
這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恐怖片鼻祖。表現主義是繪畫名詞,指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達內心情感,而忽視對象形式外在的摹寫。在製作這部電影布景的時候,藝術家直接在油畫布上繪制場景——那些不成比例的抽象鋸齒狀建築物以及隨之產生的怪異光影效果,表達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扭曲。
4.童夢失魂夜 La citédes enfants pers (1995)
導演:馬克·卡羅 / 讓-皮埃爾·熱內
導演希望在電影中重現夢境,然而卻是一系列噩夢。導演創造了一座霧氣籠罩的海濱城市:大型鋼鐵機械和紅色磚瓦樓房,讓人不禁聯想起十八、十九世紀工業化時代的英國首都。
5.妙想天開 Brazil (1985)
導演:特瑞·吉列姆
巨蟒戲團出生的特瑞·吉列姆的電影世界首先肯定不是正常的,其次必定充滿奇思妙想,就如同電影中文名稱一樣。電影設定了一座類似於反烏托邦小說《1984》描繪的城市,鋼筋混凝土工廠和方方正正的建築壓抑著人性,而主角飛向天空後見到是天堂一般的景色。
以上就是關於電影布景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㈨ 布景的電影布景
在戲劇中這倒是名符其實的,因為那裡有牆壁圍繞的舞台,籍以懸掛彩幕或絨幕,然後按劇情所需進行「裝飾」,而把非表演空間遮蔽起來。但是對銀幕來說,正如一篇寓言所說的那樣「天地萬物是舞台」,為什麼還叫布景呢?這個詞正如把「舞台調度」(mise-en-scene, 又譯為場面調度)這稱謂沿用做「電影導演」(mise-en-auteur) 一樣,是不,貼切的;在電影中沒有舞台。電影布景並非一種「裝飾」,卻往往是一種構築物,比如說電影中的客廳或酒吧間,總得像真實的酒吧間或客廳那麼回事。那麼也就得了解所謂「真實」是怎麼回事才好。
照片本身並非現實,而是現實的再現。如果所拍攝下來的東西我們是如此之熟悉,難以識破其破綻,那我們就可以把它當作真實的。比如說,我手上的這張動畫片,我們之所以捨不得把它扔進字紙簍里,就是因為它上面拍攝著一隻可愛的動物(例如一隻小狗),形狀刻畫得維妙維肖,但是對於小狗的主人來說,這畢竟是張動畫片。
活動影像一誕生,一場論戰也就開始了。盧米埃爾兄弟是從照相業跨進電影界來的,愛把他們的鏡頭對著真實的場面拍攝(現在他們的對手們把這稱之為「真實電影」)。另一方面,梅里埃是從魔術和戲劇界到電影界來的,是喜歡把他所看到的東西變換成他所想像的東西,然後才再現出來。他會弄出一個超現實的世界來,就像他當魔術師時,從帽子里變戲法一樣。他這樣七弄八弄所拍攝出的卡里加里畸像,跟科學幻想片塑造的現代幻想魔術的形象一樣出色。在這兩種相對的極端中間,還有所謂「模仿」真實的概念,及相當於按模具翻制塑像的概念。
正是在這個范圍內,不管布景師的印象是何等現實主義的,他都能夠推行一種風格;這種風格與其布景作品溶合在一起,至使觀眾感覺不到布景有什麼別扭或不自然之處的時候,他的藝術也就達到了頂峰。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成功的布景也就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