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分析文化因素和跨文化因素

電影分析文化因素和跨文化因素

發布時間:2023-07-17 05:25:15

❶ 怎樣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一部電影

從傳播學角度分析一部電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電影的受眾與定位:電影製作方針對哪些人群製作這部電影?電影的主題、情節、表現形式等是否符合目標受眾的喜好和需求?電影在市場上的宣傳和推廣是否准確地反映了電影的主題和受眾定位?
2.電影的意義與價值:電影是一種具有強烈意義和價值的文化產品,它所傳達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文化符號等是什麼?它對於受眾備迅枝的認知、思考和情感是否有積極作用?電影在推仿敏動社會進步、文化傳承等方面有何貢獻?
3.電影的表現形式與技術:電影是一種多媒體藝術形式,它採用了多種表現形式和技術手段來展現情節、角色和場景等,如何利用電影語言來表達主題、營造情緒、渲染氛圍?電影音樂、攝影、特效等技術手段如何應用?
下面以電影《流浪地球》為例,來分析這部電影:
1.電影的受眾與定位:《流浪地球》的主要受眾是中國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輕人。電影的主題是救援地球,符合年輕人對環保和科技的興趣和追求。電影在宣傳推廣時強調了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反映了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2.電影的意義與價值:《流浪地球》展現了人類在面臨生存危機時的勇氣和智慧,表達了對地球的深情厚愛。電影強調人類的團結和合作,以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傳遞了積極的價值觀念和正能量。
3.電影的表現形式與技術:《流浪地球》採用了大量的特效和科技元素,營造了宏大的場面和視覺效果,表現了宇宙與地球的壯闊和危險。電影音樂也很出色,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情感。
總之,《流浪地球》從傳播學角度分析,具有明確的受眾定位、積極的意義與價值、出色的表現形式和技術,這些因素都使得該電影在國內外獲得了廣泛的贊譽和票房成功。同時,《流浪地球》也引起了人們對於科技與環境的深思,促進了科技創新和環保意識的普及昌迅。
除了上述分析,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分析電影,例如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性別、種族等方面。這些角度能夠更全面地揭示電影的內涵和影響力,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電影藝術。

❷ 如何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分析電影《撞車》里的種族、文化碰撞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

之後,當雙方的語言能力都很好的時候,好像就沒有障礙了,而這其實是我們的一種誤解。研究之中發現,並不是英語好就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我們過去所說的溝通僅僅是會表達。所以搞外語的人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成中文叫「跨文化交際」。交際,就意味著用語言進行表達,而在語言表達過程中還有許多溝通上的問題。因為前者更注重你的語言表達好與不好,而不注重溝通之中對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達的問題,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傾向於「跨文化溝通」。

❸ 從影視作品淺談美國文化價值觀

]影視作品就像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透過影視作品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態度。美國的影視作品之所以俘虜了全球人的眼球,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將美國文化價值觀巧妙地貫穿於其中。本文從捍衛夢想、追逐民主自由以及人性的光輝三個方面對美國影視作品中的文化價值觀進行了分析與總結,讓我們在通過影視作品了解美國文化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重新的定位與思考。

美國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是選用親情、友情、愛情、正義以及科幻為線索。大規模耗資製作的華麗場面,再加上其政治、經濟、文化的優勢,使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自由與民主藉助影片完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由此引起人們的思索與探究。美國影視作品傳達出的道德關懷和人道主義,物質進步和增長以及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都值得觀眾借鑒和學習,而這些不僅是美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支柱,同時也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樂意標榜的完美價值觀。

一、美國的文化價值體系

美國文化體系的構建大多數來源於它的移民文化,所以美國的文化被稱作一個“大熔爐”。美國的傳統文化大多數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從他們的原住地所帶來的,盡管融入了許多移民國的文化,大體上還是以英國的傳統文化為主。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國哥特式》,野牛鎳幣和山姆大叔被視為美國傳統文化的五大象徵,由此派生出的民主政體、自由原則、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也就成了美國傳統和主流的文化價值觀。由於美國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傳統文化保留的時間也相對較短。美國的現代文化也是由傳統文化逐漸過渡而來,主要表現在美國夢,自由與平等,道德主義與人道主義之上。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亞洲和拉美人,他們都把美國看成是實現夢想的搖籃,並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片土地上有所獲。同時,作為一個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國家,自由與平等同樣在美國文化體系中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這是由於早期的美國殖民大多數來自殖民國的中下層階級,他們嚴格反對“舊世界”的許多不平等現象,希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即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大多數美國人都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因此道德主義和人道主義也被視為美國文化價值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美國的現代文化正在從隔閡走向統一”。當然這與美國的社會體制的改革密不可分。

二、從影視作品透視美國文化價值觀

(一)捍衛夢想

1.不同人的不同夢想

電影雖作為一門視聽藝術,但是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大多數電影也不過是人們在閑暇之餘以供消遣娛樂的玩物。但是對於真正讓人看後有啟示、有收獲的電影還是一樣會得到觀眾的熱衷與好評。美國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在造夢,它並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小小的部分。有希望實現種族平等的夢;有渴望過上富足生活的夢;有盼望登上萬眾矚目的舞台,成為明星的夢;也有期望拯救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夢。而這些無一例外地都從另一個角度彰顯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價值觀。無論是哪種意義上的夢,人們都籠統地把它稱作現代意義上的“美國夢”。盡管不同的人對這個詞語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他的軸心始終不會改變,美國這塊土地提供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平台給人們,即“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創造奇跡的可能”。

2.從《阿甘正傳》淺析阿甘的永不放棄

美國的許多電影都對“美國夢”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詮釋。影片《阿甘正傳》和《當幸福來敲門》就是展現美國夢的典型。在《阿甘正傳》中阿甘由始至終都貫穿著“笨有笨的作為”這一思想。盡管他是一個智障兒,但是憑著對生活永不放棄的信念,他順利地完成了大學學業並參了軍,最終還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戰斗英雄。命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未知數,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等待我們的下一站會是什麼。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記得幫你打開一扇窗,透過窗戶,陽光依然可以照進來。阿甘的故事教會人們只要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3.從《當幸福來敲門》中解讀克里斯是如何捍衛夢想

另一部將現代意義上的“美國夢”詮釋得很完美的電影就是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於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當今著名的投資專家Chris grander。這部電影屬於勵志電影,但是卻與簡單地描述個人了奮斗與夢想的勵志電影截然不同。它成功地刻畫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棄家,只有和兒子相依為命的窮酸落魄業務員的形象,最後是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故事,而這一過程沒有堅強的意志與精神的支柱,常人是很難做到,兒子就是他不斷奮斗下去的動力。克里斯在影片中說:“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搭公車;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冒傻氣;我生活這一部分現在的一部分叫做疲於奔命,我生命中這個階段的階段叫做幸福。”這部影片不是一味地強調個人的奮斗,腳踏實地抑或是憑借聰明的才智去獲得成功。這里的幸福不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權利。追逐夢想不是一味地行走,偶爾也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人生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有夢想就要好好地去捍衛它。

(二)追逐民主自由

1.美國文化價值體系中的自由與民主

平等與自由是美國人一直以來普遍認同的觀念,美國人雖然沒有統一的思想,但卻有普遍認同的觀念,即以平等和自由為中心的價值體系。美國的《獨立宣言》更是將平等與自由放在了首位,他明確地指出“我們認為以下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而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逐幸福的權力。”美國的自由與民主似乎就是上帝賜予他們的光環。在好多美國電影的開始,都有過這樣的`一幕,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一個象徵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的女神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因此民主與自由也就被反復地穿插在影視作品中。

2.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和瑞德對自由的追求說到美國文化中的追求自由,同樣也會把大多數觀眾的視覺拉回到1994年上演的《肖申克的救贖》當中。“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部電影用第三人稱的旁白描繪了肖申克監獄所發生的故事,以瑞德的視角描繪了安迪的所作所為和因為他而得到救贖的肖申克監獄的人們。本片最能吸引觀眾的還是主人安迪公強大的內心的力量和對自由生活的執著。他說人生可以簡單地歸於兩個選擇:忙著活,或者忙著死。影片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渴望自由的執著從來沒有停止過。花19年用石錘鑿出一個洞,是什麼給了他動力,是內心的希望的火種。“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這也是作品本身所要告訴人們的。

(三)人性的光輝

1.人性的光輝是美國電影持久不衰的秘訣

美國的電影自始以來雖然在極力製造各種英雄神話,以各種視覺效果打造影片的獨特文化。如《真相至上》《戰馬》《泰坦尼克號》《2012》《驚濤大冒險》《危情時速》等。但無論是法制題材的電影抑或是一些巨型的災難片、科幻片,他之所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將人性的光輝巧妙地穿插在了整部影片當中。

2.《綠里奇跡》中黑人死囚約翰及監獄長的身上所呈現出的人性的光輝

拍攝於1999年的《綠里奇跡》,它同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一樣同屬監獄題材的電影。監獄,是最陰暗恐怖的場所,充滿恐懼又令人毛骨悚然。盡管在這樣的地方,也不乏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在《綠里奇跡》中,黑人死囚犯約翰·科菲相貌恐怖,體形碩大,但卻身上有著溫暖的愛心和神奇的力量,他和監獄長保爾·艾治科姆一起誠心地幫助死囚們平靜地、安心地走過了人生最後的旅途,演繹出一段感人的故事。而中國恰巧相反,盡管監獄中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但是因為教條主義的影響,很少有人去觸及。

3.《泰坦尼克號》中人性的真、善、美

影片《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里程式的電影,自1997年上映至今,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這部電影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僅僅是因為偉大的愛情,還有人性。“讓婦女和兒童先上”而不是“領導先走”。這是在船沉沒的那一刻,霍利克用錢收買大副要求先上救生艇這一戲劇沖突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在生死面前男士們自己浸在水中,讓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他們克服了人性的自私,他們都是英雄。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那個瞬間,船上相擁赴死的老年夫婦,母親講著故事和兩個孩子一起葬身海底,牧師在最後一刻還不忘給予人們精神的安慰,這都顯示出人類那無與倫比的偉大和無畏,他們就像會思考的蘆葦在自然的毀滅中迸發出了撼天動地的力量。一場災難,見證了人的脆弱,但也同樣見證了人性本身所含有的真、善、美。關於人性的主題,無論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總會讓人看後有思考、有收獲,也會成為人們永久歌頌的美話佳談。

4.從《拯救大兵瑞恩》中看硝煙彌漫中閃爍的人性的光輝

《拯救大兵瑞恩》在大多數觀眾眼中,它不過是一部精心製作的美國愛國主義宣傳片。但如果仔細觀看,將會領悟影片其深層次的含義。一個母親有四個兒子參戰,三個同時戰死,於是美國參謀總長下令無論如何要將身陷前線的第四個兒子安全撤回。作為現代民主的發源地之一,美國的立國精神就是強調個人價值。盡管“戰爭沒有仁慈,殺戮沒有良知,但硝煙彌漫中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4]。八個去救一個人,為的是不讓一個年老體衰的母親,經歷所有兒子都命喪戰場的噩耗,相信看過此片的大多數男性也會在此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5]

三、結語

美國的影視作品憑借其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了標桿。美國影視作品所反映出的尋求夢想,追逐自由以及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尊重等價值觀已成為全球文化價值評判的標准。欣賞影視作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提高對美國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可以掌握語言本身的應用能力。大多數影視作品中都對中美文化的差異及沖突進行了描寫和探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背景和地理區域的差異,可以有效地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❹ 西方戰爭電影的四種典型模式分析

[摘要]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 文化 文本已被廣大觀眾接受和喜愛,西方戰爭電影作為其主要類型之一,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模式化的特點。以西方戰爭電影為研究對象,依據其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剝開西方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
[關鍵詞]戰爭電影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事件中心模式

在視覺文化研究方興未艾的今天,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文化文本,以與生活時空同構的模式為載體表現現實與藝術的差異性,使觀眾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語境中尋覓感官的刺激和人生的體悟,其深度模式具有梯度性,能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而戰爭電影作為電影藝術的重要類型之一,目的不在於標榜所謂之科學的人類史觀,而是試圖通過將戰爭元素納入限定視域來展現人與世界的關系、影像與思維的關系,賦予本應屬於歷史學范疇的人類行為和感情世界以審美的 思維方式 。它所展現的不再是單純的歷史事件,而是情感表達的張力和意識形態的訴求。西方戰爭電影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其類型多樣且具有模式化的特點,本文從電影文本本身出發,依據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試圖剝開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方式。

一、各模式及其視覺、思想、情感特點

1、尋找模式
一直以來,「尋找」都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大主題,如文藝復新對一個時代的追尋,卡夫卡、博爾赫斯等現代派小說家對人類終極意義的探求,文學中的尋根實驗等。而這種尋找的模式也存在於戰爭電影之中。其在著力表現對戰爭的歷史 反思 的同時,也昭示了一種賦予人類存在意義的存在狀態和行為方式。《冷山》、《漫長的婚約》、《美麗人生》、《硫磺島家書》、《現代啟示錄》、《獵鹿人》和《東京審判》等都是這類戰爭電影的典型。
此類型影片注重畫面感的營造,對戰場與監牢等的直接描述不多,這些場景多表現為無色度的灰色調,運用不飽和色彩或黑白畫面,清晰度較低,此時由色彩和光亮帶來的信息減少了,觀者難以關注細節,外部事物成為了內部事物的延伸。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光影效果明顯,亮度較高的具有唯美浪漫氣息的生活場景。這樣一種差別對待的視覺處理方式體現了戰爭災難性的異延。此種災難性並非只體現在戰場上,其影響是非中心性的,從戰前一直擴散、延續到戰後,甚至是更長時間,且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以生活現實、回憶和幻想穿插構成情節的尋找主題電影中,時間的正常序列在主人公的情感線條中被打亂,彷彿暗示著被納入意識的情感對時間的不可逆轉性與邏輯必然性無聲的抵抗。戰爭的殘酷會使人內心真善美的事物遭到破壞,主體存在的價值被頻繁的死亡掩蓋,人在其中喪失了自我選擇的能力。在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中,大眾文化的狂歡化與意識形態訴求都遭到了遺棄,夢幻破碎了,留下的是黑暗和失眠。它展現了一種在路上的姿態,試圖向觀眾傳達夢幻破碎與無力的信號,也是這種無力賦予了此類電影很強的代入感與情感共鳴效果。在情感表達上,戰爭電影多力圖通過殘酷、血腥場面的描摹塑造心理恐懼、絕望感、驚悚感或是緊張感,而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很少直接呈現上述負面情感,而傾向於呈現出其與安全感之間的臨界狀態,此種臨界狀態較為集中地表現在主人公的軀體本身,「軀體從來不是現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後,疲倦和期待。疲倦、期待乃至失望都是軀體的態度」。正是疲倦、期待以及上面提到的無力感構成了筆者所謂的臨界感情。

2、狼孩模式
西方戰爭電影中有這樣的情況,即主人公作為侵略方、強勢文明或較為進步社會制度中的一員,由於某些原因介入被侵略、弱勢文明或較為落後社會制度的群體中,經歷了從距離與隔閡到互動與共融,最後走向反思與回歸的歷程。如《與狼共舞》、《征服者》、《走出非洲》、《澳洲亂世情》、《最後的武士》和《盧安達飯店》等,此種類型戰爭電影基本產生於美國,筆者將其類比為狼孩的成長模式,以求能形象地說明問題。
由於此類影片中多存在跨文化的因素,故而缺少不了表現異域風情的場景,而其選取和表達帶有較強的主觀感情色彩,是人對外在自然的反應或人自身的外化過程之體現。自然成了非冷漠的情感的化身。
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狼孩當屬羅馬城的建立者羅穆盧斯兄弟,古羅馬崇尚強調智慧、團體、探索與勇猛無畏的「狼性精神」,這是大到一種文明小到某個個體或事件發展上升過程中自然滲透的精神狀態,而一旦發展進入平穩階段也就同時意味著精神的停滯甚至倒退有了賴以孕育的溫床。事實上,戰爭極似這一過程的縮影,一個群體的發展壯大、利益的;中突、對異質力量的同化情緒以及隱含於其中的諸多矛盾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戰前的艱辛與緊張、戰場的轟轟烈烈、勝利者的屠戮與劫掠、失敗者的慘痛、戰後的反思和力量的強弱變化形成了一個循環。其中進行戰爭與維護成果的價值觀不管表現為積極還是消極都無法避免地與人性對道德與和平的渴望形成沖突,此種沖突是戰爭中極具情感表現力的因素。而當征服者中持消極態度的少數無法對暴力與殺戮保持冷漠,無法保持「面對非人的恐怖景象時的漠然」與服從,選擇直面沖突,站在人性與道德一邊時,便失去了所屬的立場,既是參與者,又成了背叛者;既是觀察者,又成了介入者。
電影主人公對弱勢與較落後群體的認同也體現了對上升時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精神與未被功利主義浸染的單純感情的回歸與反思。成為美國早期開拓者的清教徒恪守一種行為上的倫理精神,「這種倫理的‘至高之善’,即盡量地賺錢,加上嚴格規避一切本能地生活享受,毫無幸福可言的混合物,更不用說享樂了」,信仰的支撐落實到行為上便是克勤克儉,勇於開拓,如同樣以愛情為主打線索的《走出非洲》和《澳洲亂世情》中,身為貴族的女主人公放棄安逸的貴族生活來到「蠻荒之地」,同樣經歷了婚姻的失敗,而在重建家園的努力中找到真愛。
此類戰爭電影中主人公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卻在自己所屬族群中得不到認同,找不到內心的歸屬。來到異族當中成為其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往往都經歷了懷疑、適應而後融入、認同的過程,在陌生群體中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擠,卻能得到關鍵人物的賞識和異性的心儀,最後在危急時刻力王狂瀾,成為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因認同感而呈現出積極的
感情狀態。

3、英雄模式
自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以降,西方文學就有英雄中心主義的敘事傳統,戰爭電影亦繼承了該傳統,為觀眾呈現了一系列富於傳奇色彩的英雄模式作品,如將背景設在遙遠的古代戰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勇敢的心》、《亞瑟王》、《亞歷山大大帝》、《特洛伊》、《天國王朝》和《凱撒大帝》等;又如離我們所處時代較近的《征服者》、《辛德勒名單》、《拉貝 日記 》和《盧安達飯店》等。
英雄模式的戰爭電影試圖從展示性中建立起某種新的膜拜價值,盡管這種嘗試在商業性的左右下不見得成功,但至少也能給觀眾一場盪氣回腸的視覺體驗。英雄總是代表著某種社會性的態度,儀式化而非生活化地出現並有所作為,因此他們總是以高大威武、英姿俊朗的形象示人。此種膜拜價值在劇中的具體表現便是對悲劇性的崇拜。
英雄主題的戰爭電影在 故事 選取與人物塑造上表現出很強的模式化特徵,其多取材於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多為男性)故事,集中展現他們的成長經歷或 言行舉止 。當代戰爭電影中的英雄不僅是男性智慧、活力與能量的代言人,還以各種手段表現平凡人在面對危機、恐懼、絕望和愛戀時的復雜情感。影片著力塑造的不是傳統刻板的模式化英雄,而是人性化英雄。此種理念也肯定了人的主體性,我們在以一種「上帝視角」審視人類歷史時,總會不自覺地聚焦於一些較為傑出的人身上,我們稱之為「英雄」。他們往往能夠克制低級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以追求高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樣一來,需求層次出現了顛倒,他們可以為了堅持真理而忍受飢餓、迫害,甚至是犧牲生命。這種歷史觀直接導致了我們歷來都將自我實現視為人性的本質與最高追求。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關注「身體」,關注本能,關注人性中最為草根的東西,開始試圖從歷史的宏大敘事中掙脫出來,這就是當代英雄模式戰爭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如上文所述,此類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具有人性化特點。他們擁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充滿責任感又感情豐富,正面品質占據主導,他們的性格是神性的,而情感是人性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等的小愛與對自由、忠君、愛國等的大愛同等重要。

4、事件中心模式
稱此類戰爭電影為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意在強調此類影片的事件性和故事性。與前三種模式相比,其故事敘述本身的意義在整體表達中所起的作用較大,在一戰片、二戰片中多有此類。筆者又將其分為「大事件」和「小事件」兩類。前者具有史詩型宏大敘事的特點,向觀眾展現了全景式的戰爭場面與時間歷程,後者則多從個人視角或小事件切入,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成了烘托細部的背景。而具體作品的表達方式又有所差異,前者有如《帝國的陷落》、《戰略大作》等通過時序中事件的串聯逐步展開的,有如《最長的一天》、《珍珠港》和《黑皮書》等通過不同時間或空間中發生事件的交織共進,以多主線形式共同推進敘事的;後者有如《拆彈部隊》、《風語者》和《兵臨城下》等採取「擴述」的手法,使敘述時間大於事件時間,從而實現小事件表達的,亦有如《柏林的女人》、《戰爭與和平》、《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燃情歲月》和《拯救大兵瑞恩》等以個人視角而非歷史視角實現敘事的。
事件中心模式戰爭電影多以「 報告 體」的方式直接呈現事件,力圖通過復原現實戰爭場景來製造真實感,此類戰爭電影對戰亂災難性的書寫是全方位的,從平面到縱深,從細節到整體,從視覺、聽覺到觸覺感,從形式到內容,都試圖實現災難性的完形建構。
與前三種模式戰爭電影相比,事件中心模式影片中意識形態政治動力學體現的更為明顯,其主要體現在國家中心與個人中心兩種力量此消彼長的矛盾中。法西斯式的國家中心主義往往製造出鼓舞人心的戰爭效果,讓狂熱的人們相信即使頭破血流也要為這面旗幟而戰,不管這種堅持是多麼缺乏理由,話語一旦由某個群體或階級製造便不可能是獨白,而是富於針對性的語言。在戰爭的問題上,群體運動淹沒了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其需要的是對攻擊與抵抗的宣揚,思索被壓制到事後。對於主宰者來說,所有的事物都是分析命題,一切都早已存在於他的全知全能中,他有權創立其想要創立的概念,他們創造影像讓觀看者相信那就是真理。而被操縱的觀看者所獲得的永遠只能是 經驗 層面的東西,除非他們沒被當前的假象所欺騙。如《拯救大兵瑞恩》宣揚政府之仁慈與關懷,想盡辦法拯救瑞恩家四個上前線的孩子中唯一倖存者,而結果是拯救小分隊與瑞恩一起阻擊敵人,並成功還鄉,這造成了一種假象,似乎戰爭就是那麼簡單,是正義的一方,國家強大並仁愛,戰士愛國且責任心極強便一定能取得勝利。可事實上,戰爭本來就是一出荒誕劇,沒有勝利者,沒有正義者,人是血肉之軀而非機器。而人們已經習慣性地紀念勝利,悼念失敗,從老兵回國時受到的待遇便可看出,他們回國時作為整體並未受到如二戰老兵般的熱烈歡迎,甚至受到疏遠、歧視等不公正的待遇。當面臨群體性災難,我們都失去了為保護個人立場而指責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話語局限性的權利。

二、四種模式的演變和融合

從歷時角度看,在西方戰爭片中,美國片一直唱主角,其既緊抓商業規律又標榜國家利益,「以其英雄主義、道德意識、人道主義和浪漫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尋覓、培養和擴充知音隊伍」。一戰以來,為戰時目的服務,鼓舞鬥志的影片大多為事件中心模式或英雄模式,反映的事件無論大小都聚焦國家立場,形成鮮明的愛憎二元對立力量,積極情緒指向被認定為正義的一面。對戰爭本身也採取熱處理的方式,多戰場、戰役或英雄人物的直接描繪和宏大書寫,缺乏細部交代,雖宏大而富於煽動性,但略顯僵化。而正如戰爭本身便具有雙重性格,無法片面論其褒貶一樣,戰爭電影所反映出的價值立場也較為復雜,有戰時的熱渲染也出現了戰後的冷思考。「到了70年代末,超級大國之間展開的核軍備競賽,使世界籠罩在核毀滅的陰影中。這一現實改變了好萊塢及其觀眾對戰爭乃至戰爭電影的看法。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不管戰爭披上什麼樣的外衣,其本質是和人性相背離的。反戰主題深入人心,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共鳴和認同。」可以看出,此後的戰爭片的表達傾向出現了轉向。事件中心模式的電影開始以個人人性化視角切入事件,將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處理為烘托細部的背景:英雄模式的戰爭片與之相似,且從以英雄主義為重心轉變為運用表徵祛魅的手法,讓英雄走下聖殿,還其人之本性和情感。以《與狼共舞》為標志的狼孩模式戰爭片在國家意識形態之外又將種族、體制、身份認同和民族國家等文化問題納入了人們的視野。而繼《獵鹿人》和《現代啟示錄》之後,意在對戰爭進行冷靜反思與尋找人性歸屬的尋找模式影片也因其主題的深刻性與和觀眾的情感契合在以好萊塢為主打的西方戰爭影片中嶄露頭角。
從共時角度來看,筆者對西方戰爭電影進行模式的劃分只為從影片結構方式和內涵意義入手更好地分析、理解電影文本,而不代表不同模式影片之間存在絕對的界限,在某些內涵較為復雜的影片中也可能存在多種模式交織的情況。將對象進行分類亦只想為問題的分析研究提供一個框架,分類在先而對具體作品進行片面的概念化圖解的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簡單來說,尋找模式、英雄模式和狼孩模式影片多存在內在和外在兩條線索,具體則表現為個人心理邏輯和現實事件邏輯,以二者的關系為中心展開,感性、知性、理性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復雜交織賦予影片張力的實現以可能性。而在二者的關系中,個人心理邏輯往往佔主導地位,人是表達的中心,故而影片的故事性並非關注的重點。與之不同的是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幻想、思考與傳達價值評判的主體不是角色,而是觀眾,影片並不直接表現價值論的宣揚,而是將對觀眾的引導埋藏於事件的呈現之中。此外,在視覺表現、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上,四者也存在區別,對此下文將做具體分析。而無論哪類影片身上,都有迎合受眾和滲透國家意識形態的痕跡。

❺ 求《從西方電影看中外文化差異》為題的論文

從發展來看,中國電影事業比西方電影事業起步要晚幾十年。西方電影尤其是美國電影常常有一些不經意的幽默,不是刻意去營造的而是往往在不經意間一個細節讓你忍俊不禁。相比較而言,中國香港電影界的奇跡「無厘頭」電影可謂從頭到尾讓人樂翻天,這不僅僅體現在情節設計上,在人物形象和塑造上,環境的布置以及音樂配置上都是做足功夫的。以我個人的淺薄認識,美國電影是「幽默」,香港電影里有的只是「滑稽」、「搞笑」而已,我無法評斷孰優孰劣。電影只是文化的一個縮影,不同風格必然有其文化大背景。另外從影片的題材上來看,西方電影的藝術片、西部片、歌舞片和動畫片也是別具一格,常常讓人感慨:啊!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而中國電影在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含蓄內斂的韻味與風格,在國際電影界的地位逐步上升,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上升。通過音樂與電影的比較,中西方文化的特點差異在我們腦海中都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接下來,我們又探討了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典型及其深層原因。在做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查閱了相關書籍並充分利用了網路資源。一 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這個道理。「東方人並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競爭意識,他們總是顯得嚴肅、執重,從不著急,時間觀念淡漠。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二.倫理型文化與功利型文化:中國傳統倫理總體取向是重義輕利。作為支配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張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 「以義制利」,提倡義利發生矛盾時,應當捨生取義。泛道德主義的中國傳統,用道德解釋一切,導致國民樂於言義恥於談利,重道德修養,輕外在事功的價值取向,從而導致科學在古代中國失去獨立的人格價值和社會地位。人專注於自身的內心世界,喪失對理性和自然的興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傳統和對科學的探索熱情。道德與理性的分離,使中國傳統出現反理性的傾向,從而阻礙了中國科學精神的發育。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空論玄談盛行,科學衰微和商業不發達的深層原因之所在。科學技術被視為怪技奇巧,商人被貶為四民之末,從而也導致中國古代科學盡管發達卻難於付諸施用,商業發展緩慢,國家積貧積弱的嚴重後果,到了近代更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對象。 西方社會是以個人為本位,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是個人的權益的實現,並且認為它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與生既來的,是天賦的。趨利避苦是個體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權利和利益的過程中不須負任何道德責任,可以不擇手段。在西方歷史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盛行不衰,構成了西方主流價值取向,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成了社會亘古不變的信條。在最大限度地謀求自身的利益觀念的驅動下,科學與技術在西方尤為受到重視,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在西方非常發達。在現實生活中,西方人表現出求新奇、好創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學觀念和技術意識深入人心,成為構成人格的重要因素。這也導致西方社會重理性而輕情感,長於說理而短於談情,善於邏輯思維而疏於直觀感受。 三.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更多的是重人事而輕天道,重道德而輕知識。中國文化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對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培養人的群體觀念、順從誠敬意識等,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和的處理途徑。中國文化的那種和諧觀念,同時也體現和培育了國民順從、屈服、保守與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精神,鮮有抗爭意識和反叛勇氣。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 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支配下,自古以來西方社會就把自然與人區分並對立起來,自然僅是被人認識、利用、征服的對象,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和積極進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獨立精神。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

❻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分析電影推手

該片以中西文化差異和兩代人的代溝作為基本矛盾沖突展開敘述,富有戲劇性的情節給觀眾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間。其戲劇性的情節反映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和價值觀。導演通過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讓觀眾直接地感受到東西方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摩擦和困境。

由於李安獨特的個人經驗和中西視角,該片中的父子關系被細膩地刻畫出來,導演借曉生這一人物形象,表露出自己在面對「傳統父親」的家庭角色和權利意識時的焦慮與壓力。但最終導演為父權選擇了一個尊嚴的下台方式。通過父子關系的鏡頭語言和行為描寫,該片也闡述了在西方語境下,中國式父親的尷尬。



(6)電影分析文化因素和跨文化因素擴展閱讀

《推手》由李安執導,郎雄、王萊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0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了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閱讀全文

與電影分析文化因素和跨文化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要上線大電影 瀏覽:713
電影笑話大全圖片 瀏覽:613
電影港lol電影天堂迅雷下載 瀏覽:164
變形金剛6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第六部 瀏覽:942
猩猿崛起1電影天堂 瀏覽:912
電影行業和優勢有哪些 瀏覽:350
白蛇傳老電影七十年代全集 瀏覽:727
校園槍殺電影有哪些 瀏覽:624
電影肉香在線觀看38 瀏覽:107
東陵大盜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08
弟子規微電影全集第一集 瀏覽:547
北京電影節紅毯 瀏覽:183
電影院怎麼做賬 瀏覽:53
電影你好李煥英時間是多少分鍾 瀏覽:835
創可貼電影百度資源 瀏覽:975
微電影愛在石鄉 瀏覽:997
日韓電影先鋒資源 瀏覽:413
少年偵探電影音樂 瀏覽:533
烏雞哥出自哪個電影 瀏覽:266
愛上你相親節目出現在哪個電影里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