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電影談談色彩在電影中的作用
摘要】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觀眾的日益挑剔,無論是在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中,還是在形式主義、表現主義風格的影片中,色彩變成了無可取代的電影藝術語言,既傳遞情感,又表現思想,既烘托氣氛,又體現風格。色彩成就了中外電影人的夢想,提升了觀眾的審美層次。色彩是影象時代和歷史進程中的催化劑,有了它,電影世界及世界的電影才有了看不盡的主題。
【關鍵詞】視覺語言 情感主題 色彩基調表現
1927年,電影藝術由無聲跨進了有聲時代,使電影藝術更富有現實感和感染力。1935年。彩色技術首次在美國馬摩里安執導的電影《浮華世界》中運用,使電影由黑白兩色到彩色。不但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享受,更為電影藝術增添了新的魅力。
一、電影色彩簡史回顧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彩色技術在電影中得到進一步完善,能夠靈活、有區別地用彩色反映現實,但受繪畫的影響。攝影主張對現實對象進行藝術加工、修飾和改造,強調視覺造型形象的象徵性和寓意性,追求畫面氣氛和意境,使銀幕圖像更接近繪畫的要求。五六十年代,電影觀念發生巨大變化,人們開始追求真實可信的銀幕效果,加之這一時期,電影移動攝影的廣泛應用,充分發揮了「照相本性」,彩色膠片的大量生產,為電影豐富的色彩表現提供了條件,促使電影藝術向「再現現實、接近生活」方面發展。自七八十年代始,電影技術已經成熟。表現手段日臻完善,中國電影人也開始認識到色彩的重要性,電影的色彩觀念也隨之進入了中國電影人的視野,並很快被付諸於實踐。1979年,電影《小花》和《生活的顫音》率先對電影色彩的運用進行了有意識的探索。《小花》全片共有12個回憶性的黑白片斷插入彩色片中,導演意圖通過畫面色彩上的對比和交叉來完成影片的敘事。《生活的顫音》同樣在藝術形式上敢於突破,導演幾乎把當時能看到的比較新鮮的電影技巧都用了個遍。例如現實和回憶交叉的敘事方式,升格攝影和定格等。這兩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既表現了人物的意識活動,也在劇作結構上作了一次嘗試。當今。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電影藝術也在順應著時代的潮流。滿足著人們的需求與渴望。色彩也在為電影藝術的進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色彩的情感作用
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曾經說過:「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沖突一樣。」張藝謀也曾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在電影的視覺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喚起人的情感波動的因素。……我自已認為。從生理上說,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馬上喚起人的情緒波動。」的確,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視覺語言。色彩作為電影藝術造型的一個重要的視覺元素,除了能還原景物的原有色彩,同時。還能傳遞感情,表達情緒:色彩不但可以表現思想主題,刻畫人物形象,體現時空轉換、創造情緒意境,烘托影片氣氛,更是構成影片風格的有力藝術手段。當然,由於人們對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映,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
比如:紅色——
紅色是太陽和火焰的色調,象徵著溫暖、熱量,是愛情、熱情、沖動、激烈等的感情象徵。紅色給人的視覺感受是熱烈而活躍,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覺。
紅色是最強有力的色彩,在電影中偏愛紅色。把紅色的表現推向極致的當數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他的影片《紅高梁》中紅紅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紅燈籠,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掛在牆頭上的紅辣椒,都構成了一種視覺張力,象徵著一種熱情的生命活力。
紅色還象徵著躁動、革命。在電影《活著》中。紅色被作為影片突出的飾物和象徵性的幕景。紅色的皮影戲、掛著大紅燈籠的賭場、紅色的標語、紅色的毛主席畫像、紅袖章、紅寶書等在影片中十分醒目。
在中國的民俗中。尤其是在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中。紅色是主色調,象徵著喜悅、吉祥、慶典。
黃色——
黃色給人以明朗和歡樂的感覺,常常被用來象徵幸福和溫馨。黃色因明度高,容易從背景中顯現出來。具有引人注目、吸引觀者視線的力量和條件。
在我國歷史傳統中,以黃色為神聖、權貴、至高無上的皇權的標志。義大利導演貝爾納多·貝爾托魯齊,使他的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攝影)彌漫在撲朔迷離的黃色中,這是熱情、慾望和瘋狂的象徵。在他導演的電影《末代皇帝》(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攝影)中,又用明亮的紅與黃拍出了中國皇宮的金碧輝煌,給人以華麗隆重的視覺感受。
藍色——
藍色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冷的感覺,所以象徵著寒冷。蘭色還包含著抑鬱和憂傷的成分。歌德在《色彩理論》中曾經談到,藍色是一種能量。它處於負軸,最純粹的藍色是一種奪人的虛無,是蠱惑與寧靜這對矛盾的綜合體。最能感受到藍色調的是法籍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電影之一《藍色))。影片籠罩在憂郁的藍色之中,藍色的游泳池,藍色水晶樣迷離的玻璃串燈飾,既為女主人公營造了一個獨特的心理背景,又給觀眾帶來了視覺的愉悅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張藝謀的影片《千里走單騎》中有大量展現原生態天空的鏡頭,那種純粹青透的湛藍有一種震人心魄的美麗,延續了一種回歸質朴與本真的風格,以水面無波、平鋪直敘的方式,反映了親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綠色——
綠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也是紅色的對比色,有一種平靜、穩定、希望的感覺,是一種最適宜人眼睛的色彩。綠色象徵著和平,代表著春天。在武俠大片《十面埋伏》中,天與地、人與物,整個畫面凝合成一片壯觀的綠色海洋。那片綠看得讓人心動,讓人神往。
黑色與白色——
黑色與白色是無彩色,和其它有彩色一樣,也起到表達感情的作用。黑色往往使人聯想到死亡、憂愁,易產生失望、黑暗、陰險、罪惡的感覺:白色使人聯想到光明、清晰、神聖,易產生純潔、淡雅、穩定的感覺。但因黑色和白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和最高的色彩,所以黑色的情緒又具有低沉、凝重、庄嚴等感覺,白色具有虛無、冷淡、和平等感覺。但由於個人或國家或民族不同的文化傳統、生活習慣和觀念,也會形成差異的情感作用。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純潔愛情的象徵,婚紗是白色的:而在我國則常常以白色為孝服,西方參加葬禮穿的是黑色服裝。在我國傳統戲劇中,紅色是忠良的標志,黑色表示正值威嚴,白色則表示是奸詐刁滑,傳統戲劇臉譜都按此規律描繪。
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現了秦王朝的威嚴與冷酷。前蘇聯的著名導演安德列·塔爾可夫斯基的《潛行者》,所有的空間都以黑色為基調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廢墟,就連潛行者身上的著裝,也是一身黑。黑色
http://cache..com/c?m=595bb72fc7171080de34&p=91759a44d49e01fc57e8c112135c&user=
2. 動畫影片中色彩表現的功能有哪些
1.形象識別:在影片當中,角色和物象要想被認識識別,除了靠名稱、形狀等,色彩也是重要的識別手段,而且顏色也比名稱更生動、更直接.比形狀更明確、更清晰。
2.刻畫描寫:色彩對人物情緒及情節的刻畫描寫功能在影視作品中是常見的,在對人物性格情緒的刻畫上,色彩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場景的情緒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3.渲染氣氛:色彩對於氣氛的渲染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大膽地運用色彩可以很好地渲染整個場景中的氣氛。達到預期的某種意境。
4.隱喻象徵:色彩對人們的視覺和心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合理地運用色彩不僅可以豐富視覺,渲染氣氛還可以達到對於角色心理、影片主題的隱喻和象徵作用。這種作用也是我們對於色彩更深層意義的一種挖掘。總之,色彩是我們進行動畫場景創作的有力武器,是不可忽視的一種視覺元素.我們不僅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特性、普遍聯想。更應該挖掘色彩深層次的表達作用,主動、合理、大膽地運用色彩。
以上就是動畫影片中色彩表現的四個功能,我們可以發現,善於運用色彩來表現影視製作的相關內容和情緒是一個很常見的使用手法,更多影視後期製作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
3. 簡述影視藝術對色彩的應用
一.引論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人們更願意用一種直觀而簡易的方式獲取信息,因此,與文字一樣可以承載、記錄信息的圖像和影像成為人們重要的視覺消費品,所以,有人斷言「讀圖時代」已經來臨。
其實新世紀伊始,影視作品就越來越成為人們視覺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作品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它有其獨特的造型語言——是一種視覺符號,而並非文字。人的生理特徵決定了由這些視覺符號形成的視覺感受比其他感官要強烈得多,而這些視覺符號中最為重要的,我認為,應該歸於色彩,色彩可以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影片想要表達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引發觀眾各自的聯想。影視作品的畫面通過色彩暗示,留給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色彩應該如何在影視作品中運用?
二.色彩設計、色調與影調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要明白幾個概念:色彩設計、色調、和影調。所謂色彩設計,就是從人們對色彩的知覺和心理效果出發,按照一定的規律去重新組合和構成,創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由此可見,色彩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視覺美的創造過程。色調是指以一種色彩為主導而形成的色彩傾向,而影調,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傾向,從造型角度上講,是指畫面的黑白傾向。每一種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同色彩引發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把有主觀意識的色彩設計合理歸於影視作品的畫面中,應該可以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
三.色彩語言的獨立性
在電影美學的理論體系中,幾乎對常見色彩的感情及其象徵意義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在大量的電影里,我們都可以見到那種帶有象徵意味的色彩,比方說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裡面那鋪天蓋地而且含義豐富的紅色,有的影評人甚至詳細地記錄每一處場景的色彩、色調及其反映出來的人物心理活動,不難看出,從剛開始象徵生命力的、如火一般溫暖的紅高粱,紅襖,紅鞋,紅蓋頭,到最後恢宏壯烈的血紅色,這種紅色調是被導演精心設計過的,並且與故事情節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很自然地形成了全片的感情基調,這種設計色彩的運用,比語言和動作更有力度,更具感染力。
說到影調的處理不得不提《陽光燦爛的日子》,整部影片在表達對逝去的、五彩繽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贊美和懷念的時候,採用的是明亮的彩色畫面,基本上是一種暖調,而影片快結束的時候,當年調皮的孩子都已成為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影片卻用只用黑白兩色來表現。這種強烈的對比給人以很大的震撼。在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當中,表現父親母親年輕時純潔的戀愛過程,用的是具有詩意的飽滿的彩色,而表現現實中父親去世後母親的悲痛的心情時,用的是黑白畫面,通過色彩的轉換表現出對純潔愛情的緬懷。這兩部影片都不約而同地利用了色彩和影調的轉換來凸現影片的主題,而且都達到了相應的效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色彩作為影視作品的一種造型語言,它具有獨立性,它可以產生其他造型元素不能實現的視覺效果,可以表達出語言無法表達的情感。
四.色彩語言的依賴性
影視作品屬於視覺藝術,由於它的影像可以理解成一種動態圖像,所以在色彩的運用上,它比靜態圖像更具優勢,也更容易利用色彩的連續性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在此,我還要拿出張藝謀的作品進行分析,張藝謀導演的片子一直都在對色彩設計的應用進行嘗試,比方說《英雄》中依據情節的需要,用五種不同的色彩,區分五個段落,大面積的純色應用,給人以極大的視覺沖擊。青灰色——棋館大戰、紅色——無名的謊言、藍色——秦王的假想、綠色——飛雪和殘劍年輕時、白色——刺秦的真像,大膽用色彩來詮釋故事,在中國影視界,張藝謀可以說是首創。
但是不少影評人對這種只重形式而輕內容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記得當年學習色彩寫生的時候,老師曾說過,下筆時的每一筆色彩都是用來塑造形體,調節畫面氣氛的,不能離開畫面,單純追求空洞的色彩表現。我想,張藝謀的新片《滿城盡帶黃金甲》飽受質疑的原因,也大抵如此。「我們迷惑的是,色彩,這個影片中的形式,已經完全的凌駕於內容之上了,他打造了一個華麗的宮殿,一片迷離氛圍,一場盛大的表演,可就是少了一段婉轉的故事。」張藝謀在這部影片里,的確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對色彩的駕馭能力,他把色彩的形式感運用到了極致,但是,觀眾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的目的,除了獲得視覺審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要獲得心靈的共鳴和情感的滿足,缺少了好的故事,電影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五.色彩造型語言的合理運用
色彩的確在影片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影視作品本身大都是在講述故事(故事片)或記錄某些事件(紀錄片),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和文學性的特點,色彩造型語言並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要依附於人物造型,畫面構圖,場面調度等其他的電影構成要素,才能生成飽滿的視覺造型。
比《滿城盡帶黃金甲》早幾個月上映的故事片《雲水謠》似乎在色彩的處理與故事情緒的有機結合上,做得比較到位,陳秋水和王碧雲初次相遇,畫面是明黃色的,透著快樂的氣息。陳秋水和王碧雲在台灣鄉下重逢,畫面又變成了青色,傳達出青澀的感覺。 陳秋水和王碧雲離別的雨夜,畫面又轉換成銀灰色的,流露出了失落與無奈。而縱觀整個影片的色彩,在整體的暖色系下隨著陳秋水和王碧雲兩人矛盾的情感歷程也進行著有節奏的變化。
巧妙的運用色彩,可以輕松的傳達出劇本中那些只可意會無以言表的情緒。但是,要實現的前提必須是色彩設計要首先依附於劇本。如果對色彩符號過分主觀的強調,使其凌駕於敘事的結構之上,不但會傷害電影的藝術完整性,而且會破壞觀眾的審美感受的連續性。
現在,觀眾所說的「好看」,有兩層含義:一是優秀的故事情節,二是優美的畫面,一個是內容,一個是形式,走向任何一個極端,都無法創作出一個令觀眾滿意的作品,所以,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合理運用技術手段有助於提升影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而如果單純的依靠畫面色彩來替代影視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學性特徵,必將無法形成一部優秀的作品。
結論
總之,色彩造型語言在影視作品中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必須依附於故事主題和故事情節,如果說影視作品畫面的構圖,人物造型以及場面調度等構成了視覺造型的主體,那麼色彩設計將是視覺審美的靈魂,因此,利用設計性色彩形成一種與故事主題和故事情緒高度統一的影片調子,應該成為色彩設計在影視作品中比較合理的利用法則。
4. 色彩在電影中的審美作用
一、色彩可以表情達意
電影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運用色彩表情達意已成為電影人的一種創作理念,電影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通過色彩把主觀情感、理念、意圖灌注其中,包彩成為最具表現性和敘事功能的一種表現手段,運用色彩進行交代、強調、暗示、提醒、評述。層次各異的受眾在欣賞與接受電影藝術時要突破色彩層面進行解構,觀 眾通過色彩美感解讀電影藝術,使情感與理念相輔相戍,達到哲理與情理的充分融合。色彩包含著深厚的美學意蘊.既符合審美受眾的情感邏輯,又符合審美受眾的思維邏輯,在觀眾中產生強烈美感與共鳴。如張藝謀的《英雄》的大色塊中就包含著想傳達給觀眾的情緒,影片先後出現廠紅、藍、白、綠、黑五種色彩,每種畫面 色調都有不同的寓意,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紅色的基調向觀眾傳達了無名心中的躁動,紅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嫉妒、怒火、痛苦,在飛雪將如月斬殺後漫天黃葉變成紅色達到極致;藍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靜、愛情、犧牲,典型地體現在無名和殘劍水 卜的激斗後殘劍守護住飛雪身邊。柔和的綠色也為幾乎真實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綠色的故事裡包含了超脫、浪漫、博愛,這一段在殘劍放棄刺殺秦王,秦宮無盡的綠紗緩緩落下時達到了卡極致。白色和黑色才是最後真實影片要表達的故事;由干有了色彩上的時代分隔,影片傳達給觀眾的感情差別很大,觀眾也從中感受到紅 色的冶艷、綠色的浪漫、藍色的質朴、白色的傷心、黑色的絕望,同時也使觀眾在理解故事情節上減輕了壓力。這也正是現代電影藝術追求以色彩托情、以色彩達意的審美效果。
二、色彩傳遞象徵意蘊
電影藝術創造出表層形式的色彩構圖,又自覺地表現出深隱在色彩構圖中經觀眾積極解讀的深層美學意蘊。色彩賦予了電影阿畫具有象徵性的修辭功能,色彩的參與又從根本上支配了藝術家對題材的感知方式、把握方式、組織方式和表達肜式。包彩使電影產生兩 ,、藝術世界,一個是能直觀把握的具體的、感性的表層世界;一個是更具思想、情感深度的理性和抽象的深層世界。色彩使電影化抽象為具象,對於電影藝術所刨造的是一種深層的象徵意蘊,對於觀眾而言所交流的是一種特殊的生活體驗。如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影片中當辛德勒站住山頭目睹德國法西斯肆意殺害猶太人時,猶太人黑白一片,紅色的小姑娘出現了,這一抹慘淡的紅色也在逃命。這一抹紅色緊緊地抓住了我們的視線,當小姑娘藏好,我們深深地舒一口氣,似乎看到了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辛德勒也看到了這一抹希望。正是這 一抹希望給了他無盡的勇氣,使他作出後來的壯舉。最後小姑娘還是安靜地躺在了滅屍場,並沒有躲過罪惡的黑手。此時,觀眾的心被深深地刺痛,時隱時現的希望最終還是熄滅了,沉思之餘,便體會到影片的反戰主旨,一連串情感作用得益干紅色的運用,紅色象徵著希望,小姑娘象徵著純潔。純潔希望的破滅則詮釋著法兩斯 的丑惡。
三、色彩營造氛圍,強化意境
色彩作為電影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視覺元素,一直用來營造場景環境的氛圍,反映人物情緒,刻畫角色情感,豐富畫面。電影運用不同的色彩表達不同的內容,渲染不同的氛圍。在獨到的審美視野中創設的色彩氛圍,是充滿了藝術家情感激動的審美意境,而這樣的意境既是作品中人物的具體活動環境,又蘊含著深刻的社會 人生內涵。如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調,尤其經典動作中傑克懷擁羅斯在船甲板上以飛翔狀面對大海時,遠方天際中血紅色的霞光潑瀉在他們簇擁著的身影上,就連碧藍大海也像著上溫情似火的暖裝,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彷彿為他們擺脫了等級差距的束縛、獲得人性無限自由而歡愉。影片後半部分突出了 冷色調,在大船傾倒,撲面而來的清冽海水注滿船艙時,觀眾會深切感受到人在無情大自然中的渺小和掙扎時的無奈。這種色調變化同作品整體氛圍的營造形成協調的詩意境界,表達了主人公情感由大喜到大悲的起伏變奏。
再如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尼姆和爸爸到海底學校的一組鏡頭.用各種絢麗的橘紅色、粉紫色、大紅色、草綠色、鵝黃色、粉紅色、寶藍色等色彩來裝點畫面,營造出一種美妙、斑斕、安全、和諧、活躍的氣氛;而當尼姆不聽從爸爸的勸告執意要離開大家去那艘大船邊冒險的時候,畫面一下子變成以深藍色為主的大面積海水,其中掩映著尼姆較小的朱紅色身軀,形成冷色(深藍色)與暖色(朱紅色)色性上與面積上的強烈對比,使觀眾的心為之收緊.那一片深藍色的水域和遠處灰黑色的模糊的大船底鄒預示了一種莫名的危險。在這組鏡頭中色彩對氛圍的渲染作用顯而易見,從升始的興奮、喜悅到後來的恐懼、緊張,除r故事本身的情節以外,色彩在心理學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5. 電影中色彩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及其作用
給你一篇我寫的影評做例子吧,,
有涉及一些,看看有沒有用。
一曲佳人,生死隔
——《十面埋伏》影評
白茫茫的雪,還在飄落。嫩綠的衣裳,鮮紅的血液。一曲佳人,悲戚的響起。親愛的愛人,你讓我情何以堪?我如何能坦然,接受你已經逝去?
《十面埋伏》是由張藝謀導演,劉德華、金城武、章子怡、宋丹丹主演的愛情劇情片。獲得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技術獎,且是第77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本片中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令人始料不及。金城武飾演的隨風,游戲一場;劉德華飾演的劉鋪頭,在朝內應;章子怡飾演的小妹,裝盲起舞。整一場故事,處處暗藏玄機,幕幕都是轉折。一段註定無法善終的愛情,每一次的轉變,都觸動著我的心弦。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沒什麼吸引力,可當我耐著性子看下去的時候,我竟沉浸在這段凄美的故事中,變得無法自拔。一開始著實以為,小妹是裝的,可過了很久,漸漸也相信了,就如隨風一樣,相信了一切。可最後竟還是出人意料。
小妹和金鋪頭隨風,第一次在花海中歡聲笑語時,盾牌兵的突襲,還有那個神秘人出手相救,到最後,讓我覺得是那麼的可笑。因愛生恨,原本不顧一切保護的人,最後卻死在了自己手上。劉德華這次扮演的角色,悲哀的或者,他沒有擔當,他輸不起。小妹最後那一飛刀,並沒有殺他,是為了回報他的多次相救吧。張導在這,展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一種輪回相報的思想,因為你救了我的命,那麼我可以再次將生命隨還給你,哪怕,是那麼不合乎情理。
電影《十面埋伏》秉承了張導一貫的風格,注重色彩。小妹所在的飛刀門,一身生機盎然的鮮綠,卻是手染鮮血。小妹孤身一人,穿著紅色調的男裝,在竹林間與盾牌兵奮戰。綠意猶在,殺氣襲來,轉瞬即逝,一切皆如夢。當小妹放走隨風後,站在一片火紅的樹中間,葉片起舞,小妹那一抹綠,在深秋的林中,是那麼鮮艷、那麼顯眼、那麼孤單。
影片的背景樂,佳人曲,讓我難忘。看完了電影,我便一直反復地聽,這首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原本是小妹起舞的一首曲子,到最後,竟真是,佳人難再得。金城武渾厚的嗓音,讓這段悲戚唯美的愛情就此落幕。
明明心中有愛,為何總是深藏著陰謀?明明不願舍棄,為何還要狠心的離去?
我們總是如此,總以為自己贏了,總以為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所進行著。殊不知,命運總是那麼差強人意。金鋪頭說過那麼句話,我等你三年還不如他陪你三天?有時候,真是如此。愛情沒有先來後到,沒有原理可講,我就是變了心,我就是愛上了那個男人,又能如何?愛情像一陣風,你只有感受得分,無法觸摸。愛情又像是一片沼澤越是想要掙扎,卻越是陷得深。
人們總是在對另一個人心動的時候,對這一個人心有很愧疚。我想,如果小妹夠灑脫,答應跟著隨風一同浪跡天涯,便不會有最後那無可奈何的結局,便不會有那生死兩隔的盡頭吧。可是,這樣的唯美,這樣的悲戚,才是電影,才足夠讓人對此有所觸動吧。一場游戲一場夢,到頭來,只有輸。是是非非,生死難料,怎知一切都早已註定。
我覺得可以從視覺震撼,對環境的渲染,人物內心、性格的塑造及凸顯,色彩對比等等~
希望對你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