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 一些韓國,日本的古代戰爭電影感人的(最好有點愛情的)
你可以找一下 《甲賀忍法帖》 看看...
2. 韓國特戰隊穿越古代是什麼電影
《天軍》
由閔俊基執導,金承佑、樸重勛、黃政民、孔孝珍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該片於2005年7月14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穿越時空協助李舜臣取得戰爭勝利的故事。
3. 有誰知道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字
是《黃山伐》,導演李浚謚就是《王的男人》的導演
英文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a Battlefield
中文片名:黃山伐
類型:戰爭/劇情/古裝/歷史/喜劇
級別:PG-15
DVD製作公司:Cinemaservice
DVD發行公司:Cinemaservice
上映日期:2003年10月17日
DVD發行日期:2004年1月16日
導演:李浚謚
主演:樸重勛、鄭進永、李文植
畫面比例 1.85:1
音軌 韓語DD5.1
片長 104分鍾
字幕 韓文、中文、英文
IMDB評分 4.9/10
區碼 3區
格式 D9
畫質 4星
音質 3星
推薦指數 4星
《黃山伐》是韓國年輕一代導演李浚謚充滿強烈反戰情結,拍攝的一部以韓國七世紀統一過程中重要的一次戰役以敘事背景的電影,不過他採取的表現手法卻是無哩頭加象徵意義,充分將這場戰爭開始的荒謬、過程的殘酷,在搞笑的同時展現出來。這部電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終於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而又與當前東北亞復雜多變的局勢相呼應,既古老又現代的詮釋歷史。李浚謚以方言與間諜戰為電影搞怪的核心,從頭至尾的「粗口」和插科打諢,再加上誇張諷刺的劇情和演員們古靈精怪的表演,將歷史上只有幾行字的黃山戰爭塑造地煞是有趣。然而電影在插科打諢之外,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面也是盡可能地寫實,剛剛生龍活虎的血肉之軀轉眼間就已經模糊不清,言猶未盡的粗口就便成死屍一具,如此的具體之人搞怪之人的死亡,對於觀眾的沖擊力遠遠大於鋼鐵戰士的死亡,因為後者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烈士和犧牲,但是本來是農民的戰士、本應在農田裡耕種的農民的死亡,他們帶來的哲學後果是異常的深沉,對於參與的四國而言,全都是失敗的戰爭。大唐沒有有效的佔領這塊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百濟和高句麗最終亡國、新羅統一之後民不聊生。這是一出極其成功的歷史諷刺劇,從政治、戰爭領域出發,對於戰爭對於社會的破壞,以及個人最脆弱的靈魂之摧殘都表達地清晰可見,通過戰爭之無序化過程、結果,使觀眾有所領悟。
關於影片和故事
電影的開始,就將歷史演義化,本來是文牘、典章和飭令的往來折沖直接變為四大君主的高峰會議。話說公元660年6月,韓國正處於分裂之時,中國的大唐朝高宗皇帝為平定本地區的混戰,邀請了當時占據北方的高句麗、西南方的百濟和東南方的新羅和談,准備確立東北亞新局面,但是談判破裂。在此談判過程中,大唐皇帝指責百濟和高句麗是麻煩的製造者--罪惡之首、邪惡集團,會心的觀眾自然會聯想到某超級大國的言行。
談判不行,只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接下來,大唐和新羅聯手對付其餘兩國。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自海上出兵,6月21日在仁川登陸(巧合的是,1950年朝鮮戰爭,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軍也是在此上岸)。新羅方面則派出大將軍金庾信統帥五萬大軍回合唐軍,雙方本約定於七月十二日在黃山平原集結,決戰百濟,然而金庾信不滿於陸路的艱難和擔負承運唐軍糧草的任務,反被飛揚跋扈的蘇定方減去兩天時間:最終的約定日期定為七月十二日。金庾信的憤怒有其道理,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戰略家,同時擁有元帥的指揮能力和政治家的宏觀智慧。歷史的進程在於他的判斷,雖然他自稱對於戰爭有畏懼感,也許就是這畏懼感促使他最終統一了韓國。他在電影中有個極為重要的論斷:「不是強者生存,而是生存的才是強者」,也就是說生存下來的不但擁有對歷史的處置權,而且是歷史的解釋者和紀錄者。金庾信本人在韓國的《三國史記》中被列為列傳第一人,更被民間的傳說凝結成一位兼有三國時期(中國)的曹操和諸葛亮的半人半神的民族偶像。
而在這時,情報分析有誤的百濟高層竟然寄希望於禍水北流,沒有在實質上做出反映。當兵臨城下時,倉促之間百濟國的國王命令衷心耿耿的大將軍階伯率領五千死士應付這場戰役。階伯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後,以此激勵將士用命,他並且故意曲解《孫子兵法》的十倍於我的戰法,試圖一高昂的士氣挫敗敵人。
七月十日前,雙方戰斗四次,百濟全部獲勝。首戰曰鬥力(探索戰),是傳統的兩軍對壘,拍馬戰於城下,百濟僥幸取得了勝利;次戰曰鬥嘴(神經戰),新羅派出齷齪六人組,以不堪入目的花樣組合動作辱罵百濟,結果被百濟的鏘鏘三人行以絕世罵技打敗;三戰曰鬥智(心理戰),雙方主帥相約進行真人象棋秀,主帥在台上談笑風生地運子如飛,眼神對接唇齒欲動,台下則是按照走棋而短兵相接;末戰曰斗恨(心理戰),金庾信和他的高級幕僚不斷派出自己的子侄逐個去敵前慷慨解囊地赴死,他們穿上花郎的衣服,敷上濃厚的白粉,戲劇化地挑戰,金庾信的計策就是階伯敢不敢殺死他們。
就是這末戰,使得新羅一方同仇敵愾,而百濟的將士目睹了對方烈士的鮮血而充滿了恐懼心理,驚慌失措的情緒在不可遏止的蔓延。接下來,金庾信從患關節炎的老兵的膝蓋上取得了天氣預報,一舉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百濟滅亡。
我認為導演最成功之處,是在電影中順利穿插進一個隱喻化名次「那個」,「那個」作為百濟一方的最高暗號和口號出現,卻從始至終也沒有得到解釋,包括新羅方號稱從事二十年解碼工作的解密大師也沒能破解,在電影的最後,身陷囹圄的階伯放走了最後一個百濟戰士,使他能夠回到老母親的身邊,參與他本應該的農業工作,而他的名字竟然也是「那個」。那麼「那個」的深刻涵義是什麼?「那個」,既抽象,又實在,是人、是物、是指稱,也許就是歷史本身:戰士的前途是烈士、戰爭的前途是生靈塗炭、農民的前途是耕種、人類的前途是自由平等和博愛,那麼導演的前途是什麼,就是向觀眾揭示真相,在殘酷歷史與無哩頭戰爭之外的東西。韓國的歷史,就是「那個」的不同歷史觀點。韓國的力量最在於無論面對怎樣的歷史危局,民族是保存下來了,並且得到發展,這就是導演心目中肯定「那個」的終極蘊藉,這就是那個的力量。
4. 誰有好看的古代戰爭片 要過外的 韓國和歐洲的優先要的話我送高分
強烈推薦 勇敢的心 我介紹的個個精彩之至
復制地址,即可下載:(迅雷高速下載) 不可點擊 漢字也要復制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1(www.V.bbs.in).rmvb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2(www.V.bbs.in).rmvb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3(www.V.bbs.in).rmvb
威廉·華萊士——神話與歷史
一提到威廉·華萊士(WilliamWallace)的名字,人們會立刻聯想起13世紀末、14世紀初蘇格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那段崢嶸歲月。的確,華萊士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英雄人物。7個世紀以來,後人對他的興趣和崇拜可謂是經久不衰。15世紀時,吟遊詩人哈里(又稱盲哈里)就憑長達十一卷、一萬兩千行的凱爾特語傳奇史詩《華萊士之歌》(TheWal�lace)名動一時,文化階層爭相傳閱。此書自16世紀付梓後,在蘇格蘭的流行程度僅次於聖經。最近一次的「華萊士熱」則源於1995年好萊塢出產的大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由梅爾·吉普森成功塑造的華萊士形象俘獲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以致於在影片公映後,蘇格蘭旅遊局便推出了「電影旅遊」(filmtourism)的項目來滿足從全世界蜂擁而至的觀光客的要求,互聯網上有關「Braveheart」的搜索鏈接竟然達到了21000個之多。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劇本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從15世紀的史詩到20世紀的電影,它們無疑都在延續著一個「威廉·華萊士的神話」。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神話中的華萊士究竟與歷史上的華萊士相去多遠呢?
一.撲朔迷離的身世
現存的大部分有關威廉·華萊士的記載都集中在1297年9月11日他帶兵取得斯特靈橋(Sterlingbridge)戰役的輝煌勝利到1298年7月22日在福爾科克(Falkirk)敗於英王愛德華一世這段時期內。而關於他的身世,則是疑雲重重的。那麼華萊士究竟是一位草莽豪傑還是一位騎士英雄呢?
在14、15世紀蘇格蘭的編年史作家中,只有盲哈里和沃爾特·鮑厄(WalterBower)賦予其筆下的華萊士以顯赫的騎士身份。其他人,如福爾頓的約翰(JohnofForn)和安德魯·溫頓(AndrewWyntoun)等都不諱言華萊士相對寒微的家庭出身,但他們顯然不想給予這個問題以過多的關注,只是加以描繪他所擁有的雄健體魄和天賦神力。至於電影《勇敢的心》,似乎也傾向於後者的處理方式。
實際上,「華萊士」(Wallace)並不是蘇格蘭當地的姓氏而是一個綽號,最初的含義是「從威爾士邊境地區來的人」。據史料記載,12世紀時,華萊士家族的祖先作為親兵跟隨布列塔尼裔的斯圖亞特家族(theStewarts)從英格蘭的什羅普郡來到蘇格蘭。自戴維一世(1124-1153)以後,斯圖亞特家族世襲了王室管家一職,並在蘇格蘭西部的倫弗魯郡、拉納克郡及艾爾郡擁有龐大的領地,是權擅一方的大貴族。而華萊士家族作為斯圖亞特家族的封臣也得到了蘇格蘭西南部的一些采邑。根據盲哈里所說,位於倫弗魯郡的埃爾德斯利正是威廉·華萊士的出生地,他在附近的佩斯利修道院接受了童年教育。青年時代的華萊士曾居住在艾爾郡的里卡頓,這里是他叔叔理查德的領地。華萊士在成年後的首次驚人之舉就是在拉納克郡殺死了英格蘭的郡守。照此看來,華萊士崛起於蘇格蘭的西南部並與斯圖亞特家族保持著密切關系,這一點應該是沒有多少疑問的。
另外的線索來自於1297年的一枚鈐印在信上的圖章,這封信是華萊士在當政後寫給呂貝克和漢堡兩個自治市的市長以要求通商的。圖章上刻有「WillelmileWaleysfiliiAlani」這樣的一行拉丁文,意思是「阿蘭的兒子威廉·華萊士」;除此之外,上面還繪有一副弓箭,也許暗示了華萊士原本是一名職業弓弩手,早年靠捕獵甚至是偷獵為生。而在1296年8月愛德華一世對蘇格蘭的首次征服過程當中,曾經有不下1500名的蘇格蘭大小領主在一份「拉格曼文件」(RagmanRoll)中署名效忠英王,其中一人的名字就是「阿蘭·華萊士」(AlanWalays)。如果這個阿蘭就是威廉·華萊士的父親,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華萊士來自於低級騎士家庭,而他本人卻並非騎士出身。
斯特靈橋大捷後,「經王國的一致同意並且以至高無上的蘇格蘭王約翰·巴利奧爾的名義」,華萊士被冊封為「騎士,蘇格蘭的護國公和軍隊總指揮」。在中世紀這樣一個嚴格講究出身和等級分明的社會中,如此之速的晉升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二.英雄與美女
當電影《勇敢的心》中出現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梅爾·吉普森和蘇菲·瑪索時,看電影的人一定都在期待著英雄與美女之間所產生的那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好萊塢的編劇們無疑給觀眾製造了一個「美女惜英雄,英雄愛美女」的浪漫愛情故事,全然不顧與歷史的巨大出入。史上被稱作「法國母狼」的愛德華二世的王後伊莎貝拉竟然被蘇菲·瑪索演繹得如此凄婉多情,實在是貽笑大方的一件事。學者們大多認為這一情節根本不值一駁,事實上這位王妃在華萊士死後3年才從法國來到英格蘭,7年後愛德華三世才出生。
在盲哈里的《華萊士之歌》中,只出現了兩位與華萊士有關的女性,一位是他的母親,另一位就是瑪麗安·布萊德福特(MarionBraidfute)。後者原為拉納克郡拉明頓城堡的女繼承人,在聖肯蒂真教堂與華萊士結婚。1296年8月27日,蘇格蘭人在鄧巴慘敗於英軍。次年,華萊士在拉納克與士氣正盛的英軍交鋒,寡不敵眾,逃往妻子處避難。後來瑪麗安被英軍抓住並遵照拉納克郡守威廉·海瑟爾里格的命令予以處決。1297年5月,華萊士殺死海瑟爾里格,完成報仇心願並自此嶄露頭角。
這位傳說中的妻子在電影里是作為一個引導華萊士精神歸宿的關鍵性角色而出現的(不過是身份降低為貧民,他們兩人的結合也變成了私定終身)。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影片一開始就設計了少年華萊士的父親為抵抗英格蘭人而英勇獻身的背景,他於是跟叔叔學習武藝,不料長大後卻只求和心上人廝守終身。妻子的被害擊碎了華萊士的美夢,也使得他從與世無爭走上了義無返顧的反抗之路。如此的情節安排難免會給人一種「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感覺,不過由此也可見編劇一定要把華萊士塑造成情聖的決心。
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么一位瑪麗安·布萊德福特是大可疑問的。因為除了盲哈里提到的這些涉及華萊士私人感情生活的零星片段之外,其他的編年史和傳記作家都對此隻字不語。後世甚至有人指出,「瑪麗安·布萊德福特」與哈里一個鄰居的名字很相似,懷疑是被詩人借用了。其實在《華萊士之歌》中,類似這種移花接木、「掠他人之美」的例子並不鮮見。盲哈里是在華萊士家族後代(克雷吉的威廉·華萊士爵士)的資助下完成大作的,由此可以想見,不論是出於精神上的由衷崇拜,還是出於客觀的經濟原因,詩人必然會在創作過程中竭力鋪敘事跡,以完成後人崇功報德之心願。
然而不論瑪麗安·布萊德福特存在與否,看上去「為情復仇」的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因為早在1296年8月,拉納克郡的一份法律判決文書上就出現了「威廉·華萊士,盜賊(WilliamleWaleys,thief)」的字樣。追源論始,拒絕對英王宣誓效忠應該是華萊士在1296年就背負惡名的肇端。在愛德華一世看來,1296年夏季對蘇格蘭的首次征服是強弱判明、毫無懸念可言的。鄧巴戰役後,蘇格蘭的大小貴族之所以在「拉格曼文件」上署名,表示效忠英王,承認其為蘇格蘭至高無上的領主,目的就在於換取愛德華一世對他們現有領地及封號的默許。事實上,不管其父臣服與否,如果威廉本人不向愛德華一世的「新英格蘭王朝」輸誠,他是決不會享有對家族領地和封號的繼承權的。愛德華一世派駐拉納克和克萊德斯戴爾的郡守海瑟爾里格握有蘇格蘭西南部的司法審判權,並著力懲戒像華萊士這樣拒絕效忠的「叛亂分子」,這必然引起後者的強烈不滿和憤恨。另外,盲哈里和安德魯·溫頓都在著作中提到,此後不久,華萊士的父兄就因反叛而遭毒手。果真如此,勢必堅定了華萊士拿起武器、與英格蘭人殊死一搏的信念。
三.與羅伯特·布魯斯
1286年亞歷山大三世的暴斃以及隨之而來的坎莫爾王朝的絕嗣是引發蘇格蘭國內政治動盪和英格蘭入侵的導火線。1290年-1291年間,13個有皇族血統的候選人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提出了「王位大訴訟」(theGreatCause)。這場王冠之爭實際上主要是在約翰·巴利奧爾(JohnBalliol)和羅伯特·布魯斯(RobertBruce)之間展開的。布魯斯與斯圖亞特通過土地分封和聯姻在蘇格蘭西部形成了龐大的家族關系網。他們雖然在與巴利奧爾的王位角逐中敗下陣來,但自始至終也沒有放棄對王位的要求。在巴利奧爾統治期間(1292年-1296年),他們一直是以「麻煩的製造者」而聞名的。1296年後愛德華一世的征服戰爭對他們來說不失為一個東山再起的絕好機會。
許多人將威廉·華萊士看作是一個造反的英雄,這其實是對他名聲的最大褻瀆。雖然華萊士家族與斯圖亞特—布魯斯家族聯盟有著緊密的封建義務關系,但他本人畢生都保持了對巴利奧爾王朝的忠誠。在華萊士短暫的護國攝政期間,當時囚禁在倫敦塔的巴利奧爾依然被尊奉為蘇格蘭的合法國王。即使是在1298年因為福爾科克戰敗、華萊士被迫離開蘇格蘭之後,他也沒有放棄營救這位前國王的外交努力。
既然華萊士對巴利奧爾王朝忠心不貳,那麼他對一直覬覦王位的布魯斯家族必然是充滿疑慮和警惕的。而布魯斯家族之所以早早選擇站在愛德華一方,無非是想藉助英格蘭人的力量打擊巴利奧爾派以再圖王位,因此華萊士的忠誠與威望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威脅,兩者可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終難水乳」。有的歷史學家甚至懷疑正是羅伯特·布魯斯出賣了華萊士,因為在1305年捕獲華萊士並把他交給英格蘭人的門蒂斯的約翰(JohnofMenteith)後來成為了羅伯特一世的寵臣。
15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三世所奉行的親英政策再次引起了蘇格蘭民族主義情緒的強烈反彈。在此背景下,威廉·華萊士和羅伯特·布魯斯(羅伯特一世)的歷史地位被人為地拔高,就此成為全民景仰的民族英雄。在這個英雄神話的創造過程當中,約翰·巴伯的《布魯斯之歌》與盲哈里的《華萊士之歌》同樣功不可沒。為了凸顯兩位英雄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他們於著作中虛構了這樣一個情節:在福爾科克,當兵敗的華萊士撞見了站在英格蘭人一邊作戰的布魯斯時,痛斥他的膽怯和懦弱。華萊士的一席話有如當頭棒喝,喚起了布魯斯心中沉睡已久的反抗意志。從這以後,布魯斯力補前愆,回到愛國主義陣營中,並在華萊士殉難後繼承他的遺志,繼續領導抗擊英格蘭入侵者的斗爭,最終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建立起布魯斯王朝。說到這,讀者不難發現,電影《勇敢的心》也是完全照搬了這一幕。
在這個精心杜撰的故事當中,最致命的謬誤就是敘述者完全混淆了三代羅伯特·布魯斯。「羅伯特」其實是布魯斯家族一直沿用的名字。第六代卡里克伯爵羅伯特(1210年-1295年)是1291年13個王位競爭者之一,而羅伯特一世(1274-1329)已經是布魯斯家族的第八代了。在福爾科克一役中,「叛國投敵」的是第七代羅伯特,也就是羅伯特一世的父親。這時羅伯特一世(我們暫且稱他為小羅伯特)的態度是並不明朗的,但可以肯定,在此戰結束後,他也參加了抵抗運動,很有可能是與他父親在對愛德華一世繼續臣服與否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然而,當1302年由於華萊士在法國和教皇宮廷所進行的外交斡旋使得巴利奧爾回國復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時,他又一次背離了愛國陣營,尋求與愛德華的妥協。小羅伯特·布魯斯作為堅定的獨立運動領導人的姿態是在1305年華萊士殉難後才得以確立的。1306年他發動政變登上王位,1314年又在班諾克本對愛德華二世取得決定性的軍事勝利。在1328年的《北安普頓條約》中,愛德華二世正式承認他為蘇格蘭國王,並完全放棄對蘇格蘭的宗主權要求。羅伯特一世固然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但至少在1297年-1305年間,他的時叛時附表現出了其本人在以何種方式成就家族王權霸業上的猶疑不定,這自然無法與華萊士的忠誠無私及英勇無畏相提並論。客觀點說,貴族是絕對的現實主義者,而華萊士的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對自由理想的執著與獻身。
其實,在有關威廉·華萊士的文學與影視作品中與史不合之處還甚多,以上只是試舉兩三例以饗有興趣的讀者。據說,美國權威的中世紀史專家莎朗·克羅撒(SharonLKrossa)在觀看電影《勇敢的心》還不到兩分半鍾的時候,就已經羅列了不下18處的史實錯誤。我們普通觀眾當然不需要向她那樣輜銖必較,不過如果真想對華萊士其人其事有個全面公允的認識的話,不妨讀一讀3本有「正視聽」之效的著作。一本是格雷姆·冒頓(GraemeMorton)的《威廉·華萊士:真人與虛構》(WilliamWallace:ManAndMyth,Sutton,2001)。另外一本是歷史學者阿蘭·揚(AlanYoung)和攝影家邁克爾·J·斯泰德(MichaelJ.Stead)合著的《追隨威廉·華萊士的腳步》(,Sutton,2002),本書可謂是圖文俱勝。如果說英國薩頓版的兩本書是嚴肅的學術性著作,那麼科林·麥克阿瑟(ColinMcArthur)的《蓬島仙舞,勇敢的心與蘇格蘭人——好萊塢電影中蘇格蘭形象的歪曲》(Brigadoon,BraveheartAndTheScots—,L.B.Tauris,2003)則針對性更強,其對電影的批評已經從內容層面擴展到了對審美趣味、創作觀念的批評。在《勇敢的心》中,出現了不少有意設計的意識形態的象徵符號,如蘇格蘭特有的薊、短裙和高地(實際上沒有證據表明十三世紀的蘇格蘭人穿的是短裙,華萊士也並非高地人,影片開頭時少年瑪麗安摘了一束薊花送給華萊士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那非要把手弄得血流不止不可),還有背景音樂中反復響起的風笛聲等等。雖然影片創作人員的初衷未必如此,但是它確實迎合了當下西方社會一些極右翼團體的非理性訴求。不管怎樣,也許正如法國著名的心態史專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說「一個藝術家成功與否,要看他是否具有作為一個符號聚集點的能力,吸引那些與他的作品並不直接相關的各種情感」,在這個意義上,《勇敢的心》能捧回奧斯卡小金人並在全球大熱自有它的成功之道。也許只有歷史學家會對其表現出十足的不屑一顧,但受此片啟發並熱衷於「史詩巨片」的好萊塢也完全有理由對前者的「迂腐」表現得不以為然,繼續我行我素地拍下去,製造一個接一個的票房奇跡。
特洛伊
毫無疑問,今夏最具有票房潛力的影片當屬有希臘神話改編的《特洛伊》,擁有龐大的演員陣容是本片響當當的噱頭,我們只需在演員名單上瞟上幾眼,就足以找到對本片充滿期待的充分理由。多次獲得「全球最性感男士」的布拉德·皮特飾演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德國女星黛安·克魯格成為「美神」海倫的最佳人選,而新晉小生奧蘭多·布魯姆剛剛卸下精靈射手的行頭,轉身來到特洛伊城坐上王子座位,飾演這位神話中年輕懵懂的美男子。另外還有《綠巨人》中的艾里克·巴納以及老牌影星布萊恩·考克斯分別飾演特洛伊英雄赫托克爾和巴斯達統帥阿伽門農,前者是勇敢堅毅的悲劇英雄,後者是對戰方希臘殘暴自私的將領。在特洛伊這片土地上,眾人將上演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耗資1.8億,公布的預告片中也顯現出華納公司此次2004年力圖打造「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戰爭場景。我們剛剛領略過《魔戒三》中電腦特技為我們帶來的恢宏的佩蘭諾平原之戰——能否超越魔戒可能是一部分觀眾期待的問題。僅從前不久的試映會上,無論是鋪滿視野的艦船和從30度俯角從冷兵器戰士沖鋒時滑翔而過的CG鏡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電腦特效在本片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和魔戒那充滿幻想的題材不同,《特洛伊》將最大限度的為我們展現人類極為逼真的大規模作戰。效果如何,尚不可知。一位看過試映的美國觀眾這樣評價:「很有趣,給人印象深刻,阿喀琉斯和赫托克爾的對決精彩至極,讓人透不過氣
角鬥士
20世紀50-60年代的史詩巨片時代早已逝去,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數觀眾淡忘。今天,導演雷德利-斯考特卻要重拾這一題材,將宏偉的古羅馬角斗場再現於銀幕之上,為人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勇氣與復仇的故事。
馬克西默斯(盧塞爾-克勞飾)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羅馬帝國將軍,麾下的帝國軍團節節勝利,無堅不摧。行將作古的帝國皇帝馬庫斯-奧里利烏斯(理查德-哈里斯飾)非常賞識馬克西默斯的才幹,有意選擇他繼承皇位。
奧里利烏斯對馬克西默斯的寵信招致太子康默迪烏斯的極度妒恨。他謀奪了皇位之後便下令處死馬克西默斯和他的家人。雖然馬克西默斯最終免於一死,但還是被貶為奴,進而被訓練成一名角鬥士,為嗜血的人們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殺。但是,馬克西默斯從未放棄復仇的心願,因為他堅信人的意志比皇權更為強大。最後,馬克西默斯終於有機會與康默迪烏斯面對面地站在羅馬城的大角斗場上,進行一場生死決斗。
5. 韓國有一部古代電影是說在船上和日本人打仗的叫什麼
鳴梁海戰 (2014)
導演: 金韓民
編劇: 全哲洪 / 金韓民
主演: 崔岷植 / 柳承龍 / 趙鎮雄 / 晉久 / 李貞賢
6. 給我找10部外國的古代戰爭大片
1、《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
《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1597年3月,以野蠻兇狠著稱的日本海賊王所率領的海盜部隊,大舉侵朝,朝軍毫無准備,遭到慘敗。
朝鮮王迫於形勢,順應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將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
而此時,當年揚威海上的威武水師,只剩下可憐的12艘軍艦,眾將對敵我形勢極度悲觀,紛紛表現出"此戰必敗"的情緒。
李舜臣力排眾議,命人焚毀軍隊輜重給養倉庫,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氣概,號召部下與倭寇決一死戰。
在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峽。
李舜臣趁退潮時派人設置了鐵索與木樁。
大戰當前,李舜臣身先士卒,親率旗艦戰船孤軍迎戰。
一場惡戰,擊沉敵人指揮船和其它戰船兩艘。
海賊王被殺,陣形大亂。
這時已開始退潮,海水湍湍東流,朝鮮戰船趁勢猛攻,敵船招架不住,順流東撤,但被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
朝鮮戰船抓住有利戰機,奮力沖殺,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 *** 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十二世紀的法國,青年鐵匠巴里安在素未謀面的父親引導下,因緣際會加入十字軍東征的隊伍,前進耶路撒冷。
驍勇善戰加上品格高尚,巴里安幾經征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碧拉也對他芳心暗許。
然而隨著戰役增加,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掠奪,貝里昂終於領會父親訓言中和平的真義與生命的真愛,貝里昂的抉擇挑戰了自己的生命,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3、《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4、《最後的武士》
《最後的武士》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間,日本國內沒落武士階層風起雲涌的暴動時期。
武士曾是日本封建歷史上的特權階級。
到了江戶末期,武士階層開始產生分化,下層武士的生活急劇惡化,許多不得以而私底下從事農業和小商業。
不堪重負的農民不斷暴動,加上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打開日本國門以後,更讓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以下層武士為主體的倒幕運動。
5、《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
小亞細亞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愛上了斯巴達美女海倫,並將她帶回特洛伊。
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亞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圍城攻打十年,最後引出了希臘聯軍巧施的「木馬計」。
6、《羅馬大帝》
《羅馬大帝》是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三國合拍,耗資2億7千萬美金,Roger Young執導,彼得·奧圖爾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的人生故事。
凱撒大帝去世之後,一直忠心耿耿為帝國奮戰的屋大維接替他成為了新的帝王,就這樣,奧古斯都大帝誕生了,他的統治持續了二十年之久,軍隊的鐵蹄踏遍了歐洲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種種決策為羅馬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年邁的奧古斯都大帝必須考慮該讓誰繼承他的王位了。
奧古斯都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名為茱莉亞的女兒,不幸的是,茱莉亞被人以通姦的罪名揭發,為了平息民憤,奧古斯都只得忍痛將她流放邊疆。
7、《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4年12月16日發行的一部戰爭傳記電影,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國王菲利普斯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
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里士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其父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佔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
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8、《最後的莫希幹人》
《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於1992年發行的戰爭類電影。
影片由邁克爾·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瑪德琳·斯托等主演。
影片以1757年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的七年戰爭為背景,講述了殖民者與土著內部的斗爭以及追求獨立自由的白裔土著與殖民者之間的故事。
9、《驚天戰神》
《驚天戰神》(Immortals)是相對論傳媒出品的一部奇幻動作電影,由塔西姆·辛執導,亨利·卡維爾、米基·洛克、芙蕾達·平托主演,於2011年11月1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古希臘,年輕的勇士王子忒修斯領導他的人民在眾神的協助下與惡魔和泰坦巨人作戰的故事。
天界之戰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擊敗了邪惡的泰坦神,並將他們囚禁於地下。
傳說只有威力無窮的厄皮洛斯神弓能夠釋放泰坦,但這把神器卻在天界大戰中遺失在人間。
多年後,權欲熏心、冷酷嗜血的海波里恩國王推行暴權,妄圖踏平希臘、毀滅神跡。
西柏林修道院美麗的先知少女帕德拉能夠預知未來,在海波里恩的囚牢中她感受到了一個受神指引的年輕人忒修斯將拿到神弓並和海波里恩國王聯手。
此時的忒修斯卻發誓要為在海波里恩的襲擊中死去的母親報仇。
忒修斯正如預言找到了神弓,但不幸卻落入了敵人手中,海波里恩兵臨城下,希臘軍勢單力薄,不堪一擊。
恐怖的泰坦被釋放,希臘危在旦夕。
10、《最後的兵團》
《最後的兵團》是由Doug Leffler執導的動作片,科林·費斯、本·金斯利、艾西瓦婭·雷等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著西羅馬最後一任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的被抓和囚禁展開,講述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在奧勒留和Abrosinus等人的幫助下,逃出小島,繼續他最後統治的故事。
7. 求一部韓國古裝戰爭電影
片 名: Hwangsanbul
譯 名: 黃山伐
導 演: ( Jun-ik Lee )
主 演: (樸重勛 Joong-Hoon Park) ( Jin-yeong Jeong) ( Ji-myeong Oh) (金善雅 Seon-a Kim) (李莫思 Mun-shik Lee) ( Seung-su Ryu)
上 映: 2003年10月17日
劇情介紹:
公元660年6月,韓國正處於分裂之時,中國的唐高宗皇廷為平定朝鮮地區的混戰,邀請了當時占據西南方的百濟和東南方的新羅和談,但是談判破裂。大唐於是決定以百濟和新羅兩國於韓國中部的黃山一役的結果來決定兩國最後的命運。
由於事關重大,百濟國的國王於是命令旗下的將軍階伯率領五千大軍應付這場戰役。與此同時,新羅方面則派出將軍金庾信及五萬大軍應戰。兩國同時於七月初在黃山集結,准備在七月十日決一死戰……
《黃山伐》以七世紀的一場涉及新羅和百濟兩國的戰爭為藍本,更大規模的反映了韓國歷史上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影片於2003年10月17日上映後,迅速席捲韓國上下,成為2003年度韓國最賣座的國產影片。
電影描寫的其實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但影片前半部分卻以軍隊事務為笑料,不但捕捉到了觀眾心理需要,亦一定程度減輕了電影後半段戰爭導致的傷痛。在演員表現上,鄭進永可算是全片最為出色的演員,無論搞笑戲份或是嚴肅場面上均演繹得非常到位。相比之下,近年沒有新片問世的樸重勛反而發揮不足,演起來頗為拘謹,與全片的風格有點格格不入。本片另一名較突出的演員是李文植。他的喜劇感很強,電影中不少笑料都是因他而起。李文植於今年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但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演繹,給觀眾一點驚喜。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說電影是以喜劇作為包裝,但戰爭場面卻沒有敷衍了事,處理亦甚為認真,千軍萬馬和攻城等大場面仍然相當可觀。
影片《黃山伐》中的前一部分導演以無厘頭的表現方式描寫了這場戰爭,為影片注入了明朗的喜劇色彩。如影片中表現第二次雙方會展的手法就非常明顯地採用了無厘頭手法,這是一場對罵戰,首先新羅軍隊派出了具有語言天賦的士兵開始罵城,看到對方這樣,百濟也不示弱,也召集罵陣高手迎敵,在這場戰役中,使用了大量的俗語、俚語和方言,而罵到酣處,還出現了類似「俺們午飯有四十幾個菜」的語言,讓人忍俊不止,禁不住想起周星馳《白麵包青天》中罵人的場景,為影片奠定了無厘頭的風格。
8. 推薦幾部好看的韓國電影歷史戰爭題材的!精彩一點的 我一定採納
太極旗飄揚,還不錯吆
9. 韓國古裝戰爭片都吹過哪些牛
很多。數不甚數。
不過大抵都是吹噓高句麗的。前段時間還吹噓說高句麗將領射瞎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隻眼睛。
實際上高句麗在大唐鐵騎的面前就是一堆紙糊的老虎。而且唐太宗也從沒有把他們當做一回事,只是派李勣(JI三聲)不斷襲擾他,就算兩三萬人不斷襲擾都打爆他們。
然後他們為了醜化漢文化,就把唐描述成鬼子,而他們做為正義的一方則是牛逼哄哄的保家衛國。
還有一部《鳴梁海戰》。前幾年的。說的他們的名將李舜臣抗擊豐臣秀吉的故事。在裡面把中國神機營的大寶貝完全當做他們自主發明的神器,實際上則是完全仿製。而且仿製都仿製的出奇的差。然後明軍就是打醬油的。類似影片只要關於明軍的都是,都屬於打醬油角色。
為了去除漢化,把史書上只要關於明軍的地方都加以刪減。突出李舜臣。其實壬辰倭亂時,朝鮮王嚇得尿褲子,只能叫明帝國派兵援護,兩次都是明軍擊潰日本聯軍。最後也是中日和解,不管他們事情。他們只是仗著援軍到了大加「斥責」倭寇而已。
10. 推薦韓國比較好看的古裝電影
《醉畫仙》
是由林權澤執導,崔岷植、安聖基、孫藝珍主演的一部韓國傳記電影。
影片講述了朝鮮十九世紀著名的山水畫家張承業恣意浪盪的一生。
《最終兵器:弓》
是由金韓民執導,朴海日、文彩元、柳承龍主演的韓國古裝動作電影。影片以滿族後金政權入侵朝鮮(韓國史稱「丙子胡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為了救出被俘虜的妹妹,身背一副弓箭便獨闖滿軍大營的朝鮮神箭手「南一」的故事。
《光海,成為王的男人》
是由秋昌民執導,李秉憲、柳承龍領銜主演的一部古裝片。
影片以朝鮮光海君為了逃避被毒殺的危機,便由與其相貌酷似的平民代替了王的身份為主題,講述光海君在朝鮮歷史上消失的那15天里所未人知的故事。
《血之淚》
根據韓國1906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是由金大承執導,車勝元、池城、朴勇宇主演的古裝驚悚懸疑電影。影片背景設置在韓國古代基督教徒被排擠的時代,講述了環繞在一系列發生在造紙廠的兇殺案背後的故事。
《永遠的帝國》
是1995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由朴鍾元導演。安聖基,崔宗元,金惠秀主演。
講述朝鮮1800年,王權與臣權抗衡時期,朝廷內閣出現劇烈的斗爭。
《逆鱗》
是由李才奎執導,玄彬、韓志旼、鄭在泳、曹政奭等主演的一部韓國古裝劇情片。
影片1777年7月28日發生的「丁酉叛亂」為背景,講述了朝鮮李氏王朝第22代國王正祖在掌權初期與以貞純王後為主的反對勢力進行抗衡的故事。
《黃山伐》
公元660年6月,韓國正處於分裂之時,中國的唐高宗皇廷為平定朝鮮地區的混戰,邀請了當時占據西南方的百濟和東南方的新羅和談,但是談判破裂。大唐於是決定以百濟和新羅兩國於韓國中部的黃山一役的結果來決定兩國最後的命運。
《鳴梁海戰》
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隨風而逝》
是2012年由N.E.W公司發行的一部古裝喜劇片。由金柱浩執導,車太賢、吳智昊、閔孝琳等人主演。影片是金柱浩執導的首部商業長片。
影片講述了一群朝鮮盜賊從王宮的冰庫盜取價值堪比黃金,象徵著權力和地位的冰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