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

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01 04:29:17

1.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主要事件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主要事件:

1、英軍首次北上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琦善被迫讓步,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將香港島割與英國。第二天,英國軍隊就佔領了香港島。

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他雖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使被道光帝斥為一片胡言。不過《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力。

2、民眾抗擊英國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積極地支持和配合了清軍作戰,並自發地堅持反侵略斗爭。侵略軍所到之處,無不遭到當地人民的抗擊。

英軍攻陷廈門,當地民眾自動組織起來,襲擊英軍,迫使侵略軍退守鼓浪嶼。英軍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組織「黑水黨」,狠狠地打擊英軍。侵略軍進犯長江後,沿江人民以多種方式襲擊英軍,阻止英國艦隊前進。

3、虎門廣州之戰

虎門廣州之戰(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

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佔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4、英軍再次北上

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軍,闖入三元里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後,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

而此時英軍僅僅只有一個海軍陸戰隊連。英軍被困在牛欄崗,天降大雨,火葯受潮,無法發揮出威力,展開肉搏戰,一名英軍死亡。英軍派出兩個水兵連,帶著「雷管槍」(不怕雨天)前來增援。被圍困兩小時之後,英軍撤退至四方炮台。

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余保純,如果不解除義勇包圍,主力英軍將攻打並盡屠廣州城。

余保純清楚雙方實力,也知道英軍的槍炮不會永遠受潮,於是勸退義勇,避免廣州被屠,從此擔上賣國賊的惡名,但實際上,從雙方實力對比來看,這種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斗爭。

5、清軍潰退

1842年5月,英軍放棄寧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鎮。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准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

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眾,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

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

在談判期間,由於英軍的惡行引發了地方性的靖江保衛戰,侵略者死傷13人後敗退(從台灣、靖江之戰看來,當今記載的英軍傷亡數字不無可疑之處)。

(1)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2. 第一次鴉片戰爭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由於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採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3.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

1839年7月,九龍尖沙咀村發生林維喜案。英國水兵在村內醉酒鬧事,打死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卻自己輕判了事。
1839年8月15日,林則徐下令禁止一切貿易,派兵進入澳門,更進一步驅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1839年10月1日,英國內閣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雖然依據中國法律英國人無權在中國領土上存放鴉片。
1840年1月5日,林則徐根據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遠斷絕和英國貿易。1月8日英國「窩拉疑」號艦長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鎖廣州口岸與珠江口。1月16日,維多利亞女王在國會演說,謂正密切注意英人在華利益及國家尊嚴。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已經引起我國臣民與該國通商關系中斷,朕已極嚴重注意,並將繼續注意這一影向我國臣民利益與王室尊嚴的事件。
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英軍總司令。
4月,英國國會對此進行激烈辯論,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下,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軍事行動 ,英政府始終未正式宣戰,認為軍事行動只是一種報復(reprisal),而非戰爭。
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包括第18皇家愛爾蘭聯隊、第26蘇格蘭來福槍聯隊、第49孟加拉聯隊、孟加拉工兵團和馬德拉斯工兵團等)的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該艦隊有戰艦16艘(其中3艘為裝備有74門大炮的大型軍艦),蒸汽軍艦4艘,運輸艦船28艘。戰爭爆發後,英國從本土又不斷增援。除去被替換回國的艦船外,到1842年8月戰爭結束時,侵華英軍戰艦達25艘,蒸汽艦船15艘,醫院船、測量船、運輸船共60餘艘。
英國出兵的深層原因據羅茲·墨菲的分析,則是為了擁有與巨大的中國市場自由貿易的機會,從而能夠直接進入中國市場。並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夠承認英國是平等國家。而中國因傳統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貢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態度,使英國無法容忍遭受輕視或忽視和遭受排擠,中國的態度在當時已經進入近代世界的國際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英國將中國的拒絕看作是落後的表現,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種必要時訴諸武力把中國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認為這對雙方都會帶來利益。正是雙方的自大,導致了正面沖突的爆發。 戰爭爆發之初,中方只視英軍為蠻夷,認為不具威脅。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義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遠征軍封鎖廣州、廈門(今屬福建)等處的海口,截斷中國的海外貿易,並於7月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此時,中國沿海地區,除廣東在林則徐督飭下稍作戰備外,其餘均防備鬆弛。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12月,琦善通過私人翻譯鮑鵬與義律談判,拖延時間。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並命兩江總督伊裡布率兵至浙東,准備收復定海。
義律失去耐心,決定戰後再商。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琦善被迫讓步,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將香港島割與英國。第二天,英國軍隊就佔領了香港島。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他雖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使被道光帝斥為一片胡言。不過《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力。 虎門廣州之戰(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佔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道光帝聞訊下令對英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並從各地調兵萬餘人赴粵。2月23日進攻虎門炮台,雖然部隊英勇抵抗,但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 。2月26日,英軍又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國 。5月21日,奕山令水陸軍1700餘人,於黑夜分乘快船出動,挈火箭、噴筒,夜襲英船,擲火焚燒。5月22日早晨英軍2400人反攻。清軍潰退。5月24日,英軍對廣州發起進攻,一路占據城西南的商館,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佔城東北各炮台,並炮擊廣州城。廣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軍盡退城內,秩序大亂,在此形勢下,奕山等豎起白旗求和 ,接受英方條件,簽訂《廣州和約》,英國不但不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勒索廣州商家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期間廣州民間反英氣氛熾熱,英國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帶民眾自發武裝起來進行抗英斗爭。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 。 英國政府對義律在廣州所獲侵略權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來華,擴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艦船37艘、陸軍2500人離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廈門,占據鼓浪嶼(即第三次廈門之戰),旋北進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軍以疾疫流行,放棄定海),10日陷鎮海(今屬寧波),13日佔寧波。時英軍兵力不足,遂停止進攻,等待援軍 。
廈門、浙東兵敗後,道光帝又派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赴浙,並陸續調集兵勇以備反擊。1842年3月,奕經以兵力已足,決定水陸同時反擊,企圖一舉收復寧波、鎮海、定海。3月10日夜,清軍對寧波、鎮海分別發起反擊,接戰均不利,紛紛撤回原駐地。進攻定海因風潮不順而延期。3月15日駐寧波英軍乘勢反攻慈溪(今慈城鎮)和城西大寶山等地,清軍大敗,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見久經准備的浙東反攻又告失敗,遂調盛京將軍耆英趕赴江南,准備與英軍媾和(見浙東之戰) 。
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軍,闖入三元里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後,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而此時英軍僅僅只有一個海軍陸戰隊連。英軍被困在牛欄崗,天降大雨,火葯受潮,無法發揮出威力,展開肉搏戰,一名英軍死亡。英軍一路肉搏,在雙方人數懸殊的情況下,大勝義勇軍。最後,英勇的英國紅衣軍士兵終於一路拼殺回到了堡壘。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余保純,如果不解除義勇包圍,主力英軍將攻打並盡屠廣州城。余保純清楚雙方實力,也知道英軍的槍炮不會永遠受潮,於是勸退義勇,避免廣州被屠,從此擔上賣國賊的惡名,但實際上,從雙方實力對比來看,這種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斗爭 。 英國政府認為《穿鼻草約》所獲權益太少,撤換義律,改派璞鼎查來華為全權代表,擴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軍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嶼、廈門、定海、鎮海(今寧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總兵葛雲飛及四千將士戰死,英軍也損失慘重。英軍後來又攻打長江的門戶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率軍堅守西炮台,兩江總督牛鑒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鑒逃走,東炮台被攻陷,陳化成與部下死守西炮台,孤軍作戰,直至戰死。吳淞的失利,使英軍軍艦開入長江。鎮江駐防副都統海齡自聞乍浦、吳淞不守,認為漢人通敵,縱兵殺害漢人。7月21日,英軍6600餘人擊敗鎮江城外綠營守軍,越城而入,與1500蒙古八旗兵巷戰,英軍死37人傷129人,旗兵死約600人,海齡自殺。全城慘遭焚掠,廢墟一片。鎮江對岸的揚州紳商,惶恐萬狀,向英軍交納五十萬兩贖城費,免收軍事佔領。8月4日,英軍直逼南京,清廷處於不利位置 。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台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准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見台灣抗英斗爭) 。
1842年5月,英軍放棄寧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鎮。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准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眾,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在談判期間,由於英軍的惡行引發了地方性的靖江保衛戰,侵略者死傷13人後敗退(從台灣、靖江之戰看來,當今記載的英軍傷亡數字不無可疑之處)。
1842年8月29日,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是中國軍民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的第一次戰爭,廣大官兵英勇抗戰,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由於清廷和戰不定,決策多變,將帥不善指揮,戰法呆板,加之武器裝備落後,終為英軍所敗。鴉片戰爭的實踐表明,落後的封建軍隊已不能戰勝初步近代化的資本主義軍隊。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第一次鴉片戰爭過程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經過

一八四○年,英國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一、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野心與清王朝的腐朽沒落

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上半葉,英、法、美等國都先後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英國則是當時世界上第一號資本主義強國。英國經過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基本完成的工業革命,生產飛快增長,最早確立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而這一切是與加重對國內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對殖民地人民的瘋狂掠奪聯系在一起的。英國強盜依仗其船堅炮利,到處橫沖直撞,十八世紀就取得了所謂「在英王的領土上太陽永遠不會下落」的世界霸主地位。十九世紀初,英國實際控制了印度;一八一九年,佔領了新加坡;一八二四年,侵入我國南部鄰邦緬甸;一八三八年,打進了我國西部鄰邦阿富汗。繼續向東發展,它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向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中國了。法國和美國的資產階級,也不甘落後,一面積極贊助英國對華的侵略擴張,一面竭力將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國沿海。在我國北部,沙皇俄國從十七世紀中葉起,就闖進我國黑龍江流域,成為從陸路蠶食我領土的惡魔。總之,在鴉片戰爭前夕,國際資本主義強盜,從沿海到陸地,爭先恐後,步步向中國進逼,一向閉關自守的中國大門被敲得當當響了。
當時,中國已處於封建社會的末期,清朝統治日趨沒落。政治極端腐敗,經濟十分落後。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貴族官吏、地主豪紳手裡。據一八一二年統計,光是被皇帝直接和間接掌握的土地,就達八十三萬頃(每頃一百畝),幾乎占當時全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一。「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以清朝皇帝為頭子的地主階級,不僅直接從農民那裡榨取高額地租(一般占收成的一半,多的佔百分之七、八十),還用國家的名義,強迫農民繳納大批捐稅和從事各種勞役。廣大農民過著不得溫飽的悲慘生活。全國上下,貪官橫行,賄賂成風。軍備廢馳,軍器破爛,軍紀敗壞,這樣的軍隊實際上已失去了抵禦外侮的能力。
由於清朝封建統治的腐敗和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壓迫,國內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十分尖銳。鴉片戰爭前,北方以白蓮教為主,南方以天地會為主,農民起義不斷,給清朝政府以沉重打擊。
鴉片戰爭前夕,中國政治腐敗、經濟落後、國防空虛的這種狀況,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進行侵略的最好目標。

二、鴉片的泛濫和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

罪惡的鴉片貿易 中國同西方國家的貿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從十七世紀以來,到中國沿海來的西方人,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商人,而是一群海盜。他們在東南沿海一帶,搶我財貨,燒我村莊,殺我百姓,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比如,規定無論是外國進口還是中國出口的商品,一律由指定的「公行」經營;對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的地點、時間作了一定的限制,等等。但是,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強盜,為了擴大其殖民勢力,開辟這塊廣闊的遠東市場,根本不滿足於按清政府的規定進行正常的貿易,他們早就處心積慮地要用炮艦政策打開中國的大門。
從一七九三年到一八一六年,英國先後派使節向清政府提出開放天津、寧波、舟山為通商口岸等要求,均遭拒絕。一八三四年派律勞卑到中國做所謂「商務監督」,清政府又未予承認。於是,英國侵略者露出了強盜咀臉,一八三七年指揮軍艦轟擊虎門炮台,用武力相威脅,在清軍的反擊下,退往澳門。
英國向中國擴大商品輸出,面對的是以農民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自足自給的自然經濟,洋呢、洋布銷路很差。他們只好用大量的白銀換取中國的練、茶。因此,在早期的中英貿易中,英國一直處於入超的地位。英國侵略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最後找到了鴉片這樣一種特殊商品。鴉片是用罌粟未成熟果實裡面的漿汁製成的。可以做葯材,有提神、鎮痛的作用,但它又是一種毒品。經常吸食,就會上癮,慢慢體力衰退,意志消沉,骨瘦如柴,成為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廢物。

早在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就多次頒布過禁煙令,不允許販賣和吸食鴉片,但並沒有禁絕。以英國侵略者為首的毒販子,仍然千方百計向中國偷運鴉片,同時用金錢收買奸商,賄賂官吏,從中國內部尋找鴉片貿易的保護人。清朝不少官員,成了鴉片貿易的受賄者。連奉命禁煙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吸食鴉片的。如當時有個叫韓肇慶的官員,被派到東南沿海捉拿鴉片販子,他不但不捉拿,還用公家的船幫助走私,以其一部分上繳清政府,謊稱是緝私來的,荒唐的清朝政府竟說他查私有方,傳令嘉獎。在這種情況下,英、美等國的鴉片,象一股洶涌的毒流傾瀉而來。在一七七三年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不過千箱(每箱一百二十斤),到一八三○年就達兩萬多箱,到一八三八年增加到四萬零二百箱。這時中國每年全部出口的絲、茶、土產,都不足以抵償進口鴉片的煙價,還要補償白銀一千萬兩以上。
在鴉片戰爭以前的四十年中,英國共走私運入中國四十多萬箱鴉片,從中國掠奪去約三、四億銀元。造成國內銀元枯竭,銀價上漲一倍以上,工商停滯,國窮民困。當時吸食的人越來越多。不僅貴族官僚、地主豪紳、商人學士吸,到後來連農工兵役也抽起鴉片。到一八三八年,全國抽鴉片煙的人達二百多萬。一些堅決主張禁煙的愛國志士痛心地指出:「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對此,清政府不得不考慮處置的辦法了。
正義的禁煙斗爭 圍繞著禁煙問題,清朝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激烈爭論。一派以湖廣總督林則徐為代表的禁煙派,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主張「重治吸食」、「法當從嚴」,堅決禁絕;在鴉片戰爭爆發後,主張堅決抵抗,又叫抵抗派。另一派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為代表的弛禁派,始則反對峻法嚴刑,主張取消禁煙令;後又反對抵抗,力主投降,又稱投降派。抵抗派的立足點,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王朝的利益,但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候,主張消滅煙毒,抗擊侵略,在這一點上是有遠見的,是和人民的願望與利益一致的。一八三八年十月,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說鴉片為害極大,非嚴禁不可。他在奏摺中大聲疾呼,如果再馬虎下去,只怕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皇帝知道,兵、餉是他維持統治的命根子,威脅到命根子當然不行,因而決定禁煙。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一八一一年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先後在浙江、江蘇、陝西、湖北等省任地方官,還在河南督修過堤工,比較了解社會的情況和民間的疾苦,是一個立志改革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一八三九年一月八日,他奉命離開北京,前往廣州。臨行前,他向朋友們表示:「禍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決心清除鴉片禍害。三月十日,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開展禁煙運動。原來對禁煙不太積極的兩廣總督鄧廷楨,在形勢推動下,也轉變為禁煙派中的積極人物。他向林則徐表示,一定要「合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林則徐在廣州不斷和官員會見,交換禁煙意見,召集書院學生數百人,要他們開列販毒地點和毒販子的姓名。他還化裝成百姓,到船家、漁戶和一般群眾中去親自調查。在充分掌握情況以後,林則徐採取果斷措施:一,勒令中外煙販,全部交出現存鴉片;二,要求外國商人一律寫出不再偷運鴉片的保證,「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三月十八日,林則徐通知外國毒販,詳細報明存煙實數,並限三天全部交完。三月二十二日,三天期限已滿,毒販們只交出一個零頭(一千零三十七箱)。在抗拒交煙中,有一個英國毒販顛地,是在中國多年販毒的老手,大批鴉片走私,多半由他經手。他手頭鴉片最多,不但自己不交,還阻攔別人全交。林則徐掌握了這一情況以後,立即下令逮捕顛地。這時,英國商務監督義律偷偷從澳門趕到廣州,企圖保護顛地逃跑,並且命令停泊在珠江口外的英國鴉片船作好戰爭准備。但當義律手持凶器帶顛地等人從商館逃跑時,商館已被憤怒的中國人民所包圍。顛地等鴉片販子終於被逮捕了。為了狠狠打擊義律的破壞活動,林則徐立即下令派兵封鎖商館,停止中英貿易,斷絕商館與鴉片船之間的交往,並撤退商館中的中國雇員。義律無計可施,只得命令交出全部鴉片。林則徐會同鄧廷楨親自驗收。從四月十二日到五月二十一日驗收完畢,共收繳鴉片二萬多箱,約二百三十多萬斤,值白銀八百萬兩。

5. 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電影,推薦。《鴉片戰爭》不需要,它講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6. 第一次發生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第幾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第幾年?
我來答
卡門kamen之歌
LV.4 2019-04-23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6月~1842年8月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政府議約,雙方共在寺內議約四次。
8月29日,中國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在英軍旗艦」汗華「(亦譯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滿足了英國大多數的要求。
鴉片戰爭是中國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第一次戰爭。英軍以較少的兵力、較小的代價戰勝了中國。
(6)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擴展閱讀: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7. 簡略概括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經過

1839年8月15日,林則徐下令禁止一切貿易,派兵進入澳門,更進一步驅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英軍總司令。

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的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義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遠征軍封鎖廣州、廈門(今屬福建)等處的海口,截斷中國的海外貿易,並於7月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

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

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佔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台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准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

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准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

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眾,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

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

1842年8月29日,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7)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不顧國際道德,不斷地向中國輸出鴉片。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大門被野蠻的英國侵略者的大炮轟開。中國戰敗後,於1843年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南京條約》。

這一次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等列強徹底看清了清政府的實力,變本加厲地先後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重大侵略戰役。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的影響,除了給中國帶來了開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響外,還有為以後造成列強幾次重大的侵華戰爭作下了鋪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8.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嘉慶中葉後,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卻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動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摺。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鴉片不禁,幾十年後會弄的國貧民弱「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銀」是封建統治的兩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1839年3月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200多萬斤)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的部署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英軍無隙可乘,逐北犯廈門,也未得逞。又進犯並攻陷浙江定海,繼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將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稱為《穿鼻草約》。中國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圓,英國歸還定海,兩國國交平行等。清政府大為震怒,於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次月,英軍攻佔虎門炮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琦善被鎖拿入京問罪。同年四月,廣州城郊三元里發生民眾自發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
同年夏秋,英軍繼續擴大戰火,先後攻陷福建廈門,浙江定海,鎮海和寧波。皇侄奕經奉命赴浙江主持軍務,連遭挫敗,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英軍攻陷吳淞口炮台,守將陳化成戰死。之後,英軍一度侵佔上海,寶山,又闖入長江,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江南重鎮---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議關稅,而通過《南京條約》補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的簽訂得到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優惠國待遇和開設租界等特權。美國,法國隨之也接蹱而至,先後脅迫清朝政府與他們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佔了澳門。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
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下卷)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9. 第一次鴉片戰爭經過,過程要簡單

1840年6月,正是初夏時節,中國廣州海面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他們是由16艘戰艦、4艘蒸汽軍艦、28艘運輸艦船以及4000餘名士兵組成的英國艦隊,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之命來到中國。戰爭的陰雲密布。1841年1月7日,喪失談判信心的英軍突然襲擊虎門炮台,正式打響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雖然在戰爭期間,以八旗、綠營為主體的清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隨著戰事的推進,清軍的致命弱點被暴露出來,面對英軍時一觸即潰、聞風而逃,甚至直接投降。

(9)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戰爭背景

19世紀初,英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而它在亞洲下一個主要的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

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

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參考資料: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閱讀全文

與第一次鴉片戰爭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蓄謀已久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99
哪個網站看電影領紅包 瀏覽:334
類似倒放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90
微電影清新 瀏覽:709
007系列電影系列 瀏覽:163
歐美H版此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45
電影票房怎樣才算賺 瀏覽:235
電影乾陽俠曲是哪個年代 瀏覽:669
黃梅調電影是以什麼劇為基調 瀏覽:397
pr如何提取電影里的字幕單獨編輯 瀏覽:886
小電影微盤下載 瀏覽:826
佳能5d微電影 瀏覽:735
惠民電影院最新 瀏覽:873
15年4月電影有哪些 瀏覽:216
微電影兩個聾啞人 瀏覽:110
墊底聯盟電影玩的什麼游戲 瀏覽:48
電影聖誕夜驚魂迅雷下載 瀏覽:878
最新倫理電影宅宅235 瀏覽:406
關於游戲機的動畫電影 瀏覽:571
沈騰電影失控現場完整版 瀏覽:412